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电网及其运行控制策略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周 王宇涵 +1 位作者 顾伟 张小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1,共21页
在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目标指导下,为支撑未来电网进行大范围、高效、灵活的资源配置,构建直流电网来实现多类能源汇集、跨区域电能输送、区域电网互联及交直流灵活互动等功能已成为直流输电系统的... 在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目标指导下,为支撑未来电网进行大范围、高效、灵活的资源配置,构建直流电网来实现多类能源汇集、跨区域电能输送、区域电网互联及交直流灵活互动等功能已成为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直流电网正朝着拓扑结构复杂化、接线方式多样化、换流技术混合化以及运行控制场景多元化方向发展。文中从直流电网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梳理了可用于直流电网各层级、各类型的交直流运行控制策略,进一步梳理了直流电网不同运行控制场景下控制策略间的多时空耦合关系,总结分析了未来直流电网运行控制领域的潜在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直流混联 区域电网 直流电网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单座椅局部区域有源噪声控制研究
2
作者 于洋 李航 +1 位作者 邹海山 林志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8,共11页
目前,汽车局部区域降噪主要通过有源降噪头枕来降低人耳处的噪声,但乘客的移动会影响降噪效果.结合人头跟踪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代价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以车门扬声器为次级声源,在副驾驶位置乘客头部周围较大的区域进行局部降噪... 目前,汽车局部区域降噪主要通过有源降噪头枕来降低人耳处的噪声,但乘客的移动会影响降噪效果.结合人头跟踪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代价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以车门扬声器为次级声源,在副驾驶位置乘客头部周围较大的区域进行局部降噪,并优化误差传感策略提升其降噪性能.首先,建立轻度阻尼边界的闭空间声场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某一局部区域内取得3 dB降噪效果的频率上限、误差点数量和位置对降噪效果的影响以及误差点布放的优化问题;最后,在典型城市道路上进行不同车速下的有源噪声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车速为50,60和80 km·h^(-1)时,副驾驶头部区域内(0.4 m×0.4 m×0.2 m)3 dB降噪的频率上限约为370 Hz,误差点位置对降噪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误差点选择可提高降噪性能,使用12个优选误差点即可达到使用75个均匀布放误差点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局部区域降噪 汽车路噪 误差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交直流混合电网区域振荡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1
3
作者 毛晓明 张尧 +2 位作者 管霖 吴小辰 彭显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55-59,共5页
针对南方电网弱阻尼区域振荡模式的抑制问题,在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直流阻尼调制的控制机理及其控制效果的基础上,考虑到南方电网近距离直流多落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PSS和直流阻尼调制的协调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中,结合模式可控... 针对南方电网弱阻尼区域振荡模式的抑制问题,在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直流阻尼调制的控制机理及其控制效果的基础上,考虑到南方电网近距离直流多落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PSS和直流阻尼调制的协调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中,结合模式可控性指标首先进行相关控制点的PSS参数优化以抑制直流调制不敏感的模式,在前一层优化的前提下再进行直流阻尼调制控制器的参数优化。这样既能保证二者的协调控制,又能有效地控制优化进程和降低计算量。最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协调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工作可为研究近距离直流多落点交直流混合电网的低频振荡抑制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振荡 电力系统稳定器 直流调制 协调控制 直流混合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电网动态区域控制误差应用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周毅 钱学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110,共5页
分析了现行区域控制误差(ACE)的不足之处。介绍了动态ACE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目前的动态ACE仅缓解了互联电网外受直流和各区域内机组大功率缺失对电网频率控制造成的影响,因此,提出并分析了考虑跨区送电机组跳闸和联络线越限约束的动... 分析了现行区域控制误差(ACE)的不足之处。介绍了动态ACE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目前的动态ACE仅缓解了互联电网外受直流和各区域内机组大功率缺失对电网频率控制造成的影响,因此,提出并分析了考虑跨区送电机组跳闸和联络线越限约束的动态ACE的改进方法及其与控制性能标准(CPS)、扰动控制标准(DCS)的结合运用,为完善互联电网频率控制体系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区域控制误差(ACE) 频率控制 备用共享 控制性能标准(CPS) 扰动控制标准(D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容充放电双阈值判据的VSC-HVDC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生虎 鲍正杰 +1 位作者 董王朝 张维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6-32,共7页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切断了两侧电网的频率联系,区域电网故障时参与调频的机组减少,导致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频率波动增大。当区域电网发生频率偏移时,根据变流器容量设置直流电压变化速率的允许范围,提出直流电容充放电的双阈值判据,...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切断了两侧电网的频率联系,区域电网故障时参与调频的机组减少,导致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频率波动增大。当区域电网发生频率偏移时,根据变流器容量设置直流电压变化速率的允许范围,提出直流电容充放电的双阈值判据,从而维持区域电网频率稳定,避免频率振荡。针对长时间有功不平衡导致的直流电容调节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利用直流电压升降判断区域电网频率偏移的判据,通过改变VSC-HVDC线路输送的有功,参与区域电网频率调节。仿真结果表明,直流电容的有功调节能力能够减小频率波动,主网的有功支援有效弥补了直流电容容量有限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频率控制 双阈值判据 直流电容放电 区域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变换器的区域极点配置鲁棒PID控制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贤燕华 冯久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69-1373,共5页
为提高直流变换器对干扰及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鲁棒PID控制器算法.PID控制器的参数应用区域极点配置(RPA)的方法来整定.考虑受控系统需对干扰具有鲁棒性,将PID控制和H_∞控制相结合,以LMI形式给出H_... 为提高直流变换器对干扰及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鲁棒PID控制器算法.PID控制器的参数应用区域极点配置(RPA)的方法来整定.考虑受控系统需对干扰具有鲁棒性,将PID控制和H_∞控制相结合,以LMI形式给出H_∞PID控制器的可解性条件.设计的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满足闭环极点分布在指定区域内以获得期望的动态特性,以及对外部噪声的抑制具有最大H_∞鲁棒性能界.此外,该控制器设计方法也可应用于参数不确定的多胞型直流变换器系统.Buck变换器的确定和不确定系统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区域极点配置(RPA)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直流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电压尖峰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文晖 闵华松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针对现有的换相误差补偿方法需要额外滤波电路和检测电路导致无传感器换相方法变得更加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端电压尖峰脉冲换相误差补偿方法,实现了对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换相误差的准确补偿。研究了抗干扰性强的端电压尖峰脉冲信号的... 针对现有的换相误差补偿方法需要额外滤波电路和检测电路导致无传感器换相方法变得更加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端电压尖峰脉冲换相误差补偿方法,实现了对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换相误差的准确补偿。研究了抗干扰性强的端电压尖峰脉冲信号的变化特性,得出了端电压尖峰脉冲持续时间是随着换相误差单调变化的结论,并利用端电压尖峰脉冲设计了换相误差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额外的滤波电路和检测电路,简化了换相误差补偿方法的电路设计,并且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搭建了仿真和实际实验平台,对比了补偿前后的换相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实现准确的换相误差补偿。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中,换相误差分别被控制在了1.1个电角度范围内和4个电角度范围内。在速度调控实验中,补偿后的无传感器方法表现出了和霍尔传感器相似的动态特性。相比于现有方法,提出方法更适合无刷直流电机无传感器方法在高性能电机控制场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六步换相法 无传感器控制 换相误差补偿 端电压尖峰脉冲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蒸汽发生器分区域比例积分微分给水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研 刘志宏 +2 位作者 陈保同 刘现星 刘翠英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直流蒸汽发生器(OTSG)对给水控制的要求较高。在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分区域控制方法,并结合三冲量控制方法,设计三冲量分区域PID给水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荷扰动时,OTSG在该控制系统作用下超调量更小,... 直流蒸汽发生器(OTSG)对给水控制的要求较高。在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分区域控制方法,并结合三冲量控制方法,设计三冲量分区域PID给水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荷扰动时,OTSG在该控制系统作用下超调量更小,稳定时间更短,控制性能得到了提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蒸汽发生器 区域 比例-积分-微分给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集群多状态运行分级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晓荣 赵澄颢 马英乔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135,共8页
为了对直流微电网集群进行协调控制并对其进行能量管理,提出一种多状态运行分级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子微电网设备级控制与集群系统级控制的两级分级方式,在保证本微电网正常运行前提下利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控制集群微电网母线电压... 为了对直流微电网集群进行协调控制并对其进行能量管理,提出一种多状态运行分级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子微电网设备级控制与集群系统级控制的两级分级方式,在保证本微电网正常运行前提下利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控制集群微电网母线电压,并利用直流区域控制误差控制方法控制集群联络线功率。集群运行根据网内储能单元荷电状态值划分为多个运行状态,并针对不同运行状态制定不同的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使集群内各子微电网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更加合理。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提控制策略在多工况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控制策略时系统电压水平可以提高至额定电压附近,同时可以根据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在多个运行工况下切换并实现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集群 多状态运行 分级协调控制 一致性算法 直流区域控制误差控制 联络线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频率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潮 陈雁 +2 位作者 李鹏飞 李霞林 郭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6,共11页
为提高基于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电网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就地控制”与“上层集中”相结合的频率一致性控制。“上层集中”控制层通过对就地电压及功率信息进行处理及控制,为“就地控制”层提供直流电压参考及辅助功率... 为提高基于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电网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就地控制”与“上层集中”相结合的频率一致性控制。“上层集中”控制层通过对就地电压及功率信息进行处理及控制,为“就地控制”层提供直流电压参考及辅助功率参考;“就地控制”层在常规控制基础上,两端换流站均引入通用化频率-电压辅助控制结构;同时引入直流电压信号调整系数α。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可有效改善受扰电网频率动态特性,实现了系统旋转备用共享,同时实现了紧急支撑功率由双回线路依据其备用容量比进行承担,电压信号可灵活切换,提高了通信故障等紧急工况下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双回柔性直流区域异步互联系统 频率一致性控制 旋转备用共享 通用化控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甘薯区域试验的误差控制与田间试验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欣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69-70,共2页
甘薯区域试验是甘薯新品种从选育到生产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目的是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对甘薯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以及品质等性状做出判断,为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在多年试验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何... 甘薯区域试验是甘薯新品种从选育到生产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目的是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对甘薯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以及品质等性状做出判断,为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在多年试验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何进行了区域试验的误差控制与田间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区域试验 误差控制 田间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新型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的柔性直流输电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郁 陈伟彪 +3 位作者 姚伟 廖诗武 文劲宇 何海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68-3774,共7页
区间振荡是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将一种新型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Gr HDP(goal representation 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算法应用于设计柔性直流输电的附加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dampi... 区间振荡是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将一种新型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Gr HDP(goal representation 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算法应用于设计柔性直流输电的附加阻尼控制器(supplementary damping controller,SDC)以阻尼区域间功率振荡、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整体动态稳定性。Gr HDP是在HDP(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2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增加了一个目标网络,能形成自适应的内部强化信号,来调节输入信号与输出控制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大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Gr HDP-SDC相对于常规超前滞后SDC的优点是,前者的设计无需精确的被控对象模型,且对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以含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的四机两区域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Gr HDP-SDC与常规超前滞后SDC、HDP-SDC相比,能更好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且能更好地适应运行点的变化和不同的扰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振荡 直流互联电网 附加阻尼控制 启发式动态规划 柔性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接入下柔性直流输电的无源解耦控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范心明 管霖 +3 位作者 何健明 夏成军 饶宏 李立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1-319,共9页
对于风电场的接入柔性直流输电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而大规模风电的集中接入需要更强的鲁棒性。基于换流器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换流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EL(Euler-Lagrange)数学模型,证明了换流器的严格无源性。基于换流... 对于风电场的接入柔性直流输电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而大规模风电的集中接入需要更强的鲁棒性。基于换流器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换流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EL(Euler-Lagrange)数学模型,证明了换流器的严格无源性。基于换流器的能量耗散性,采用状态误差构造能量存储函数并以误差存储函数为Lyapunov函数,通过注入阻尼使系统快速收敛到期望稳定平衡点。根据误差存储函数的收敛条件设计了换流器的无源控制器,实现了各变量的解耦控制。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用PSCAD/EMTDC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无源性 EL模型 误差存储函数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正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位置信号相位的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14
作者 宋飞 周波 吴小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2-57,共6页
分析位置信号相位与非导通相续流电流的关系,指出非导通相续流电流偏差能够准确地反应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位置信号相位误差。根据分析所得结论提出了一种校正位置信号相位的新型闭环控制方法。该闭环控制方法以控制非导通相续流... 分析位置信号相位与非导通相续流电流的关系,指出非导通相续流电流偏差能够准确地反应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位置信号相位误差。根据分析所得结论提出了一种校正位置信号相位的新型闭环控制方法。该闭环控制方法以控制非导通相续流电流对称为目标,以非导通相续流电流偏差为反馈量,通过PI调节器调节,及时调整过零点延时角度,从而达到自动校正位置信号相位的目的。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能够实时、有效地校正位置信号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相位误差 续流电流 闭环控制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误差来源与控制
15
作者 杨朝磅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3期89-91,共3页
水稻区域试验的结果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而试验结果又与管理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文章在长期从事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实践基础上联系实际,对水稻品种试验误差种类、来源和控制途径进行综述,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试验误差 误差种类 误差来源 误差控制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调速系统的改进型分数阶滑模控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志诚 赵志涛 +1 位作者 张井岗 赵显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96-1101,共6页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中滑模控制容易引起稳态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分数阶滑模控制(Fractional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FOSMC)。通过对直流调速系统的一阶数学模型求导,建立了系统的二阶数学模型,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引入到滑模...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中滑模控制容易引起稳态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分数阶滑模控制(Fractional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FOSMC)。通过对直流调速系统的一阶数学模型求导,建立了系统的二阶数学模型,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引入到滑模切换函数中,结合指数趋近律和系统二阶数学模型,设计了分数阶滑模控制器,并在控制器的输出端串联积分环节,得到系统的控制信号,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和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消除系统受干扰时产生的稳态误差,而且可以削弱系统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调速系统 滑模控制 分数阶微积分 指数趋近律 稳态误差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控制同步误差对H桥并联拓扑结构均流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计龙 肖飞 +2 位作者 陈伟 范学鑫 王瑞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受现有电力电子开关容量限制,大容量直流变换器通常以开关管并联方式扩展装置单机容量。但驱动线路过多会增加装置的故障率和维护难度,装置容量变化时,控制器和驱动电路都要重新设计。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H桥并联大容... 受现有电力电子开关容量限制,大容量直流变换器通常以开关管并联方式扩展装置单机容量。但驱动线路过多会增加装置的故障率和维护难度,装置容量变化时,控制器和驱动电路都要重新设计。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的H桥并联大容量三电平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分析了分布式控制同步误差对H桥并联拓扑结构均流特性的影响。在H桥并联拓扑结构中通过高速光纤环网,实现多个H桥模块的驱动脉冲同步和分布式控制。分析了同步误差和死区宽度对装置稳定运行的影响,分布式控制同步误差和限流电感将决定H桥模块的电流均衡度,给出了H桥模块限流电感设计依据。制作了一台基于H桥模块并联的实验样机,对所述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H桥并联 分布式控制 同步误差 均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互联系统区间振荡广域阻尼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彤 马静 杨奇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0-37,89,共9页
针对交直流互联系统区间振荡问题,构建了基于特征值转移因子理论的统一协调广域阻尼控制方案。首先,提出了能够反映多维振荡模式转移关系的非负定特征值转移因子矩阵,推导了能够统一协调各直流附加控制器的最优控制输入向量。然后,根据... 针对交直流互联系统区间振荡问题,构建了基于特征值转移因子理论的统一协调广域阻尼控制方案。首先,提出了能够反映多维振荡模式转移关系的非负定特征值转移因子矩阵,推导了能够统一协调各直流附加控制器的最优控制输入向量。然后,根据特征值转移因子矩阵的特征,利用可控性指标选择合适的控制器落点,同时利用贡献因子优选反馈信号。对美国西部电网频域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广域阻尼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协调多个直流附加控制器,统一将不稳定区域的多个振荡模式快速、平稳地转移到稳定区域,同时该系统在通信延时、信号缺失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等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低频振荡 特征值转移因子 直流附加控制 PMU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US控制和PID控制的直流降压变压器控制性能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小康 SCHMID Robert +2 位作者 张帆 张莹冰 赵晋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3-478,共6页
为了寻求更加优化的直流降压变压器控制系统,搭建了一台直流降压变压器并根据其参数建模,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和PID控制系统。用示波器展示变压器在这3种控制系统下... 为了寻求更加优化的直流降压变压器控制系统,搭建了一台直流降压变压器并根据其参数建模,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和PID控制系统。用示波器展示变压器在这3种控制系统下的阶跃响应输出和负载发生突变时的瞬态响应,以对比它们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基于NOUS算法的状态空间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瞬态响应和控制精确度,而PID控制系统在鲁棒性方面具有优势,使用观测器的NOUS算法控制系统仍保留了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但会导致控制系统建模中的误差被放大,影响输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降压变压器 状态空间控制 NOUS算法 观测器 PID控制 稳态误差 瞬态响应 鲁棒性 自动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平台开发 被引量:4
20
作者 阮波 陈永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4,共6页
介绍了基于C#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和无刷直流电机无霍尔传感器控制的流程图以及上位机通信接口的协议。针对PI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的难题,设计了上位机速度监控程序,能直观地对电机转速和转速设定值... 介绍了基于C#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和无刷直流电机无霍尔传感器控制的流程图以及上位机通信接口的协议。针对PI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的难题,设计了上位机速度监控程序,能直观地对电机转速和转速设定值进行实时监控,能选择适合在不同的转速下最佳的PI调节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参数调节系统可以降低系统的稳态误差,实现对电机的高精度速度控制,为学生创新实验提供了新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PI控制 稳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