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设计
1
作者 王锦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92,共4页
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这一问题上,花费的检测时间过长,成本过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该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直接检测中。检测技术由两步组成,首先进行光正交频分复用... 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这一问题上,花费的检测时间过长,成本过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该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直接检测中。检测技术由两步组成,首先进行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信道同步直接检测,通过噪声补偿辅助判断信道是否同步;然后进行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时间频率同步直接检测,计算出各子载波的相位旋转,由计算结果确定检测结果;最后实现定时同步检测。为检测方法效果,与传统检测技术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给出的应用于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精准地检测出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是否定时同步,检测成本更低,该技术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同步检测 光正复用系统 直接检测 信道同步 时间率同步 对比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100Gbit/s高速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唐静 吴德明 贺少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6,共4页
光纤通信网络已进入速率超100Gbit/s时代,并向400Gbit/s/1Tbit/s迅速发展。目前在400Gbit/s/1Tbit/s速率以上的多数试验中,高速O-OFDM(光正交频分复用)可行的传输方案有CO-OFDM(相干探测光OFDM)、AO-OFDM(全光OFDM)和混合型电光OFDM三... 光纤通信网络已进入速率超100Gbit/s时代,并向400Gbit/s/1Tbit/s迅速发展。目前在400Gbit/s/1Tbit/s速率以上的多数试验中,高速O-OFDM(光正交频分复用)可行的传输方案有CO-OFDM(相干探测光OFDM)、AO-OFDM(全光OFDM)和混合型电光OFDM三种系统。文章对比分析了三种高速O-OFDM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结构,综述了三种系统在高速光纤传输中的性能优缺点以及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复用 光正复用 相干探测光正复用 混合型电光OFDM 高速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DCO-OFDM系统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文昕 李天屿 陈建飞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6期19-22,44,共5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低信道利用率问题,文章对该系统的信道资源和比特资源进行了优化分配研究。首先介绍了DCO-OFDM系统的信号发射端模型和系统的信道利用率计算,并按照两步算法的思路...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低信道利用率问题,文章对该系统的信道资源和比特资源进行了优化分配研究。首先介绍了DCO-OFDM系统的信号发射端模型和系统的信道利用率计算,并按照两步算法的思路依次分析了信道资源分配和比特资源分配问题,进而提出了自适应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幅度频率响应来灵活分配子信道,并为各信道自适应选择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最高阶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固定分配算法,该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可显著提升室内VLC DCO-OFDM系统的信道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可见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自适应动态资源配算法 信道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OFDM系统中调制器最优偏置的研究
4
作者 张军 陈明 +1 位作者 陈林 成运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0,共3页
理论分析了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双边带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IM/DD DSB-OOFDM)中电光调制器与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产生的非线性干扰。针对不同调制指数,通过改善电光调制器直流偏置,减轻非线性噪声的影响,实现IM/DD DSB-OOFDM传输系统性能最... 理论分析了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双边带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IM/DD DSB-OOFDM)中电光调制器与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产生的非线性干扰。针对不同调制指数,通过改善电光调制器直流偏置,减轻非线性噪声的影响,实现IM/DD DSB-OOFDM传输系统性能最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调制指数较小时,较高的偏置电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复用 电光调制器 偏置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码分多址系统及其编/解码器设计
5
作者 马志钢 董海峰 杨淑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2期54-59,共6页
介绍时间和空间(T/S)、波分和码分(WDM+OCDMA)、跳频和码分(FH+OCDMA)3种二维光码分多址编码方案.利用光纤延迟线和波分解复用器构造出一种波长可调的二维编/解码器,该方案以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为基础,引入波分解复用器实现波长域编码... 介绍时间和空间(T/S)、波分和码分(WDM+OCDMA)、跳频和码分(FH+OCDMA)3种二维光码分多址编码方案.利用光纤延迟线和波分解复用器构造出一种波长可调的二维编/解码器,该方案以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为基础,引入波分解复用器实现波长域编码,具有构造简单、变址灵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码多址系统 编/解码器 /空组合 光纤延迟线 复用 二维光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辅助中继通信系统与功率分配方案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凡 冯莉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3,共9页
当室内可见光通信链路因遮挡产生阻塞引起通信中断时,需要通过辅助中继对信号进行转发,因此建立了室内可见光通信辅助中继系统模型。首先分析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存在链路阻塞时室内光源在屋顶的位置约束关系,通过利用办公室顶灯作... 当室内可见光通信链路因遮挡产生阻塞引起通信中断时,需要通过辅助中继对信号进行转发,因此建立了室内可见光通信辅助中继系统模型。首先分析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存在链路阻塞时室内光源在屋顶的位置约束关系,通过利用办公室顶灯作为信号光源和中继,采用非对称削波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实现辅助中继的信号复用,保证了遮挡信号中继传输的同时,保持与其目的终端之间的通信;随后利用遗传算法对光源端和中继端的功率进行优化分配以优化系统性能,并在遮挡情况下与等功率分配方案的系统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直接通信链路阻塞时,最优功率分配方案的辅助中继系统比采用等功率分配的系统损耗小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非对称削波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功率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FDM系统中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改进PTS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季策 马福永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1-806,共6页
为了解决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备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将强相关信号和弱相关信号进行分类,对强相关信号进行选择性搜索,对弱相关信号进行全搜索,这样在整体... 为了解决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备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将强相关信号和弱相关信号进行分类,对强相关信号进行选择性搜索,对弱相关信号进行全搜索,这样在整体上了减少搜索次数.此外,通过分析备选相位因子序列之间的关系,优化相位因子加权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分割状态下,均能有效改善系统峰均功率比,尤其在交织分割状态下,该算法与传统部分传输序列算法相比,实现了无峰均功率比性能损失,且计算复杂度得到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复用系统 峰均功率比 传输序列 信号相关性 加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FDM系统中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PTS算法
8
作者 季策 马福永 张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7-932,共6页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部分传输序列(SG-PTS)算法.将采样位置按交织分割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不同位置上的数据单独优化,削弱了不同位置的备选采样点数据使用相同的...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采样点位置分组优化的部分传输序列(SG-PTS)算法.将采样位置按交织分割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不同位置上的数据单独优化,削弱了不同位置的备选采样点数据使用相同的相位因子序列的限制,有效改善了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峰均功率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部分传输序列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和误码率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峰均功率比性能随着采样点位置分组数的增加而改善明显.当子载波数N=256,相位因子数W=2,子块数M=4和M=8,采样点位置分为2组时,峰均功率比性能分别提升0.1dB和0.2dB左右;采样点位置分为4组时,峰均功率比性能可分别改善0.4dB和0.7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复用系统 峰值功率比 传输序列 采样点位置 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可见光DCO-OFDM系统峰均比的DCT-GCS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俊 张剑 王道岷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了克服现有降低OFDM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方法在可见光通信中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DCOOFDM系统输入序列的共轭对称形式增强了序列的相关性,使传统方法的PAPR抑制性能有明显下降,所以提出了离散余弦变换(DCT)与分组循环移位(GCS)结... 为了克服现有降低OFDM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方法在可见光通信中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DCOOFDM系统输入序列的共轭对称形式增强了序列的相关性,使传统方法的PAPR抑制性能有明显下降,所以提出了离散余弦变换(DCT)与分组循环移位(GCS)结合的降低系统PAPR的方法。该方法中的分组循环移位能够在DCT的基础上降低输入序列的相关性,使系统输出信号具有更低的PAPR。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比仅采用DCT或者GCS能够更好地抑制系统的PAPR。在CCDF=10-4时,DCT-GCS方法使系统的PAPR下降了5.4d B。DCT-GCS具有较低的PAPR,且计算复杂度要远远低于PTS和SL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峰值平均功率比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离散余弦变换 组循环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定位集成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浩哲 丁俊杰 +7 位作者 吴昊 杨铭锐 王颖 游善红 胡剑凌 曹洪龙 李响 周鸣籁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VLC)定位系统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限幅和直流偏置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D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该通信定位集成系统具有比基于非对称限幅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更... 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VLC)定位系统的频谱和功率利用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限幅和直流偏置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D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该通信定位集成系统具有比基于非对称限幅的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比基于加直流偏置的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的VLC定位集成系统更高的功率利用率。同时,文章还提出了一种差分修正定位算法,所提算法较于传统的三边定位算法其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通信定位集成系统 非对称限幅和直流偏置光正复用系统 修正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OFDM系统TFI-SLM峰均比抑制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春波 童俊杰 敖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58,共4页
过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造成的非线性失真是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时频交织(TFI)和选择映射法(SLM)的TFI-SLM峰均比抑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先对输入信号进行TFI,降低输入信... 过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造成的非线性失真是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时频交织(TFI)和选择映射法(SLM)的TFI-SLM峰均比抑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先对输入信号进行TFI,降低输入信号的自相关性,再利用小m序列产生随机相位因子对变换后的信号进行选择性映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避免了发送过多的相位因子序列冗余信息,并且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值为10-5时,PAPR比原始DCO-OFDM系统降低了2.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直流偏置光的正复用 峰均功率比 织选择映射法 小m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算法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记 曾繁泽 庄泽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85,136,共7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irect current-biased optical-OFDM,DCO-OFDM)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大的缺点,采用限幅与滤波(clipping and filtering,CAF)、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 针对可见光通信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irect current-biased optical-OFDM,DCO-OFDM)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大的缺点,采用限幅与滤波(clipping and filtering,CAF)、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矩阵变换技术(matrix transformation method,MTM)对DCO-OFDM系统进行PAPR抑制。首先建立DCO-OFDM系统模型,然后对3种抑制技术进行原理分析,最后进行实验仿真,从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和计算复杂度两方面比较了3种算法的PAPR抑制性能,并总结实验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峰均功率比 抑制技术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DD-OFDM系统的低开支、高准确度信道估计方法
13
作者 毕美华 李洁炜 +4 位作者 杨国伟 曾然 李齐良 肖石林 胡卫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79,共7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IMDD-OFDM)传输系统的低开支、高准确度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系统噪声特性,利用梳状导频插入结构,结合符号间平均与子载波间频域线性插值的思想,在低开支导频条件下实现较高的... 提出一种应用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IMDD-OFDM)传输系统的低开支、高准确度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系统噪声特性,利用梳状导频插入结构,结合符号间平均与子载波间频域线性插值的思想,在低开支导频条件下实现较高的估计准确度.仿真和理论推导结果表明:与传统平均算法和直接线性插值算法相比,基于梳状导频先平均后线性插值的算法估计出来的信道特性更能接近实际信道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3.8×10^(-3)处,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仅使用0.78%导频开支即可与使用20%导频开支的平均算法获得相同的接收灵敏度;同时,与传统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与导频开支无关,能较好抗系统中的高斯噪声,获得与真实信道较为接近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系统 复用 信道估计 光正复用传输系统 梳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OFDM系统中BPNN信道估计方法
14
作者 李晓记 高天 +1 位作者 阎威龙 杜卫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8,共5页
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中的削波操作、LED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光信号受水下阻挡物引起的多径效应,都会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将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应用于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以补偿由上述三方面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即... 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中的削波操作、LED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光信号受水下阻挡物引起的多径效应,都会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将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应用于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以补偿由上述三方面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即先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初步估计,再将估计值输入神经网络训练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待训练完成后将所得模型运用于在线估计。通过仿真以及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测试平台分别测试不同路径数以及传输距离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PNN算法可取得比LS算法更好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非线性效应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OFDM系统DCT-S峰均比抑制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凌燕 仇洪冰 +1 位作者 李燕龙 符杰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5-1857,1862,共4页
针对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和缩放(scaling)的DCT-S峰均比(PAPR)抑制算法。该算法通过DCT改变功率分布概率,减小信号包络范围,再对时域信... 针对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和缩放(scaling)的DCT-S峰均比(PAPR)抑制算法。该算法通过DCT改变功率分布概率,减小信号包络范围,再对时域信号进行自适应缩放,使其更好地适应LED的动态范围,降低系统峰均比,进而抑制了非线性失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在LED发射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DCO-OFDM系统的峰均比,同时降低了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非线性失真 峰均比 离散余弦变换 自适应缩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OFDM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峰均比抑制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桧 解志斌 +3 位作者 卢晓艳 刘民东 张贞凯 李思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531,共7页
为了解决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范德蒙类矩阵(VLM)预编码与改进的自适应缩放联合PAPR抑制的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VLM对频域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以此降低... 为了解决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范德蒙类矩阵(VLM)预编码与改进的自适应缩放联合PAPR抑制的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VLM对频域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以此降低其自相关性,再通过比值计算方式改进的自适应缩放因子对时域信号进行缩放,使其更好地减小发光二极管带来的非线性失真,最后实现了抑制系统PAPR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互补累计分布函数为10^(-3)时,相比于原始系统,此联合算法的PAPR下降了3.2dB。由此可知,该研究对抑制DCO-OFDM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PAPR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峰均功率比 范德蒙类矩阵 改进的自适缩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OFDM系统压缩感知水下光通信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云云 李晓记 +3 位作者 李燕龙 阎威龙 杜卫海 高天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31,共4页
针对传统信道估计算法导频开销大而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频带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深度优先多路径匹配追踪(MMP-DF)的水下光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DCO-OFDM系统的导频处频域响应构建压缩感知模型,将MMP... 针对传统信道估计算法导频开销大而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频带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深度优先多路径匹配追踪(MMP-DF)的水下光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DCO-OFDM系统的导频处频域响应构建压缩感知模型,将MMP-DF算法用于水下光信道估计中,进而估计出信道时域脉冲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DCO-OFDM系统中,与传统信道估计算法相比,该方法所需导频开销小但估计精度高;导频数量较少时,估计精度优于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信道估计 多路径匹配追踪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O-OFDM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预均衡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阎威龙 李晓记 +3 位作者 王俊华 李燕龙 杜卫海 高天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4期12-15,共4页
针对硬件预均衡技术和基于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软件预均衡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预加重的软件预均衡技术,该技术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的频率响应参数针对性地补偿LED带宽,并设计了一套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水下... 针对硬件预均衡技术和基于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软件预均衡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预加重的软件预均衡技术,该技术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的频率响应参数针对性地补偿LED带宽,并设计了一套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作为实验测试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数字预加重技术后,LED调制带宽由7.8 MHz提升至了16 MHz,且该技术实现复杂度低、灵活性强,预均衡后的信号频谱更加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发光二极管 预均衡 数字预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DCO-OFDM系统的DFT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天 李晓记 +2 位作者 胡云云 阎威龙 杜卫海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4期38-42,共5页
针对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信道估计算法运算复杂度高和循环前缀(CP)内存在非有效信道系数的问题,提出厄米特对称的DFT(H-DFT)阈值改进信道估计算法。首先,根据信道时域响应变换到频域满足厄米特对称的性... 针对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信道估计算法运算复杂度高和循环前缀(CP)内存在非有效信道系数的问题,提出厄米特对称的DFT(H-DFT)阈值改进信道估计算法。首先,根据信道时域响应变换到频域满足厄米特对称的性质,只需对有效子载波的信道频域响应做厄米特对称即可获得全部子载波的信道频域响应;其次,根据CP外噪声的平均功率对CP内的信道抽头数据设置阈值来滤除CP内的噪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DFT信道估计算法相比,H-DFT阈值改进信道估计算法有效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在误比特率和均方误差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 信道估计 厄米特对称 厄米特对称的阈值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DCO-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IGA-SLM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天屿 李蔚泽 +1 位作者 洪文昕 陈建飞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9,78,共4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中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可采用选择性映射算法来降低系统的PAPR。由于选择性映射算法只能在有限组相位旋转序列里选择局部最优,因此引入遗传算法来搜索全局最优解,同时针... 针对可见光通信中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可采用选择性映射算法来降低系统的PAPR。由于选择性映射算法只能在有限组相位旋转序列里选择局部最优,因此引入遗传算法来搜索全局最优解,同时针对遗传算法容易产生过早收敛的问题,文章提出自适应调整机制、自适应多点交叉机制、最优解保护机制和立即淘汰机制来改进遗传算法,进而提出改进型遗传选择性映射算法(IGA-SLM)。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显著降低可见光通信DCO-OFDM系统的PA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正复用系统 峰均功率比 改进型遗传选择性映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