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WM功率放大器在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翟百臣 赵岩 +1 位作者 李洪文 陈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3,共4页
 介绍了PWM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详细说明了H型双极可逆PWM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与单极、受限单极的区别。研制了基于智能功率模块PM75CES060的H型可逆PWM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脉宽调制 直流伺服系统 智能功率模块 双极模式 单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直流伺服系统摩擦补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焦竹青 屈百达 徐保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4-948,共5页
针对直流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摩擦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进行摩擦补偿的设计方案.首先根据直流伺服系统的摩擦特性建立摩擦模型,再将摩擦补偿引入直流伺服系统的反馈控制结构中,获取伺服电机的位置误差.采用遗传算法对摩擦... 针对直流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摩擦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进行摩擦补偿的设计方案.首先根据直流伺服系统的摩擦特性建立摩擦模型,再将摩擦补偿引入直流伺服系统的反馈控制结构中,获取伺服电机的位置误差.采用遗传算法对摩擦补偿模型进行系统辨识,使摩擦补偿量在数值上不断地逼近实际的摩擦干扰,并利用摩擦补偿量来抵消摩擦给伺服系统带来的影响,遗传算法中目标函数的选择考虑了系统在过渡过程和稳态时的控制要求.经过参数优化得出的摩擦补偿模型,弥补了以往直流伺服系统受摩擦干扰影响动、静态性能较差的缺陷,从而保证了伺服电机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与无摩擦补偿情况相比,直流伺服电机转速响应的调节时间缩短了0.12 s,稳态误差降低了1%,系统具备较强的抗摩擦干扰能力和参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遗传算法 摩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伺服系统的模糊控制与仿真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素莉 郝希平 张自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模糊控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流伺服系统的PI和参数在线自调整的复合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模糊控制的灵活性、适应性,同时又具有PI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可明显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效果。利用MATLAB的SIMULINK和FuzzyToolbox实现... 以模糊控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流伺服系统的PI和参数在线自调整的复合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模糊控制的灵活性、适应性,同时又具有PI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可明显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效果。利用MATLAB的SIMULINK和FuzzyToolbox实现了直流伺服模糊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仿真实验表明,系统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满足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计算机仿真 性能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直流伺服系统PID参数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晋伟 唐宇航 +1 位作者 闫洪霞 袁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62,共5页
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直流伺服电动机三环(电流、速度、位置)控制系统模型。依照传统PID参数整定方案,获得三环调节器控制参数。根据遗传算法的选择和遗传机制,编写Matlab优化仿真程序,并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几种自动控制系统常... 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直流伺服电动机三环(电流、速度、位置)控制系统模型。依照传统PID参数整定方案,获得三环调节器控制参数。根据遗传算法的选择和遗传机制,编写Matlab优化仿真程序,并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几种自动控制系统常用优化目标函数获得的仿真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实际系统测试,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遗传算法在PID参数优化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直流伺服系统 PID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控制的PWM直流伺服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崇伟 林廷圻 贾志勇 《兵工自动化》 2002年第2期19-22,共4页
针对某火炮PWM直流伺服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强干扰力矩的特点,运用H∞控制理论,提出了双自由度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环路整形法,对直流伺服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加以校正环节,以满足闭环性能指标;其校正系统,在考虑模型和... 针对某火炮PWM直流伺服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强干扰力矩的特点,运用H∞控制理论,提出了双自由度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环路整形法,对直流伺服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加以校正环节,以满足闭环性能指标;其校正系统,在考虑模型和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采用标准H∞设计;并对整形采用左规范互质分解,将系统不确定性由互质因子的扰动表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能在保证系统鲁棒性的同时确保系统的瞬态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H∞控制 PWM直流伺服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可编程序模拟阵列的PI控制器的直流伺服系统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万军 贾宇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建立直流伺服系统精确模型比较困难,采用传统PI控制器进行控制时系统鲁棒性较差。针对直流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采用基于现场可编程序模拟阵列的PI控制器实现直流伺服系统的有效控制,并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建立了直流伺服系统的数... 建立直流伺服系统精确模型比较困难,采用传统PI控制器进行控制时系统鲁棒性较差。针对直流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采用基于现场可编程序模拟阵列的PI控制器实现直流伺服系统的有效控制,并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建立了直流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构造了其运动方程。设计采用继电器和PI控制器并联组合的基于现场可编程序模拟阵列的PI控制系统。采用MATLAB软件对直流伺服系统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传统PI控制器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现场可编程序模拟阵列的PI控制器的直流伺服系统能够产生非超调响应,跟踪性能明显提高,能在0.4 s内快速消除波动,并且所需控制电压减少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序模拟阵列 PI控制器 直流伺服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直流伺服系统参数辨识及摩擦补偿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董立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4-178,共5页
针对静态摩擦力对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系统的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先利用遗传算法对静态摩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然后采用基于摩擦模型补偿的伺服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直流伺服系统的摩擦特性建立摩擦模型,再将摩擦补偿引入到直流伺... 针对静态摩擦力对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系统的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先利用遗传算法对静态摩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然后采用基于摩擦模型补偿的伺服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直流伺服系统的摩擦特性建立摩擦模型,再将摩擦补偿引入到直流伺服系统的反馈控制结构中,获取伺服电机的位置误差。采用遗传算法对摩擦补偿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使摩擦补偿量在数值上不断逼近实际的摩擦干扰,并利用摩擦补偿量来抵消摩擦给伺服系统带来的影响。为了验证参数辨识的效果,将普通PD控制与基于摩擦补偿的PD控制进行了仿真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后者能够消除由于静摩擦的存在而造成的位置跟踪中出现的平顶现象,能够达到理想的跟踪效果。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摩擦干扰补偿能力,能够实现对直流伺服系统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摩擦补偿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伺服系统单值预估离散滑模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江 徐国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为了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根据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设计理想滑模面,并以名义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利用当前及过去时刻的滑模信息预测将来时刻的滑模动态,将预测控制理论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滑模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 为了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根据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设计理想滑模面,并以名义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利用当前及过去时刻的滑模信息预测将来时刻的滑模动态,将预测控制理论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滑模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基于单值预估控制算法的离散滑模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完全消除了抖振现象,且能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另外,由于采用了单值预估,使得控制算法非常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滑模控制 直流伺服系统 预估 单值 鲁棒稳定性 预测控制理论 滑模控制系统 系统设计方法 闭环系统 控制算法 不确定系统 模型设计 预测模型 信息预测 滚动优化 反馈校正 仿真结果 滑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及在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熊熊 王树青 王骥程 《机电工程》 CAS 1997年第6期159-160,共2页
本文对不确定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状态反馈控制律.当系统不确定性满足匹配条件时,在这种状态反馈律下,不确定系统渐近稳定.将这个结果应用于直流伺服控制系统,所设计出的控制器使系统渐近稳定且通过适当选择可调参数,系统的输出无静差跟... 本文对不确定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状态反馈控制律.当系统不确定性满足匹配条件时,在这种状态反馈律下,不确定系统渐近稳定.将这个结果应用于直流伺服控制系统,所设计出的控制器使系统渐近稳定且通过适当选择可调参数,系统的输出无静差跟踪阶跃给定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线性系统 状态反馈 直流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低速直流伺服系统
10
作者 段海峰 陈先觉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27,共5页
介绍低速直流系统反馈测量的原理及方法,并论述了FUZZY PI控制器的一种设计方案,这种方案应用于低速转台系统,转台在0.5~1 r/h 的转速范围内无爬行,调整时间Ts= 0.3s,最大超调量δp = 3% 。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编码器 模糊控制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主轴的PLC直流伺服系统
11
作者 陈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20,共2页
利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编程及维护方便、体积小的特点 ,将其应用于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 ,研制出基于PLC的机床主轴直流伺服系统 ,使机床主轴的伺服控制更加简单、可靠和稳定。
关键词 机床 主轴 可编程控制器 控制系统 可靠性 环流可逆调速 直流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S-51单片机控制的PWM直流伺服系统
12
作者 梁发强 张匡华 廖裕铮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4-38,共5页
阐述了用MCS-51单片微机控制的脉冲宽度调制直流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应用软件流程框图,并指出系统调速范围受到限制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单片机 PWM MCS-51 直流伺服系统
全文增补中
直流伺服系统的模糊控制实现
13
作者 邢艳华 黄鸿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8-21,共4页
介绍了直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位置控制的算法,并利用PC机实现了模糊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位置控制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伺服系统的电机优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廉继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文阐述借助计算机选择直流伺服系统最佳电机的方法,满足规定的最高和额定的转矩、转速和温升限制的要求,使工作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损失最小。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电机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控制PWM直流伺服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凤星 杨磊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342-346,共5页
介绍利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设计一个全数字控制的PWM直流伺服系统。该系统适用于角度或位置控制。采用线性控制系统理论进行设计,简单实用,调试方便,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 PWM 极点配置 双模控制 直流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速比PWM直流伺服系统
16
作者 王汀 《机电工程》 CAS 1993年第2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PWM 直流伺服系统 宽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系统维修讲座第五讲直流伺服系统维修
17
作者 厉承兆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1989年第8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数控系统 交流伺服系统 印刷线路板 半闭环控制 测速发电机 电机电流 脉冲编码器 位置环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模式剪直流伺服系统
18
作者 刘洪真 高志刚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7年第1期50-52,共3页
介绍一种数字式模式剪直流伺服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构成、工作条件和工作原理,给出了改造前后的性能指标比较。
关键词 模式剪 数字式 直流伺服系统 热轧 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型模糊PID复合控制器在直流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鸿 唐毅 张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0-523,共4页
为了实现直流位置伺服系统的高速和高精度位置控制,针对实际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强耦合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连续型模糊控制算法,以抑制各种非线性因素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同时引入传统的PID控制器,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 为了实现直流位置伺服系统的高速和高精度位置控制,针对实际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强耦合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连续型模糊控制算法,以抑制各种非线性因素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同时引入传统的PID控制器,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能.通过实际运用表明,该连续型模糊PID复合控制器可以明显地提高直流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同时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模糊PID控制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直流电机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期林 周晓东 +1 位作者 马媛 张淑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针对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强耦合及结构参数变化范围大的特点,以L.A.Zadeh教授创立的模糊集合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二维自适应PID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对误差及误差变化的识别,进行模糊推理,实现对控制参数(Kp,Ki,Kd)的在... 针对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强耦合及结构参数变化范围大的特点,以L.A.Zadeh教授创立的模糊集合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二维自适应PID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对误差及误差变化的识别,进行模糊推理,实现对控制参数(Kp,Ki,Kd)的在线整定,以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并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系统比常规的PID控制能更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自适应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