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方图匹配的东北漫川漫岗区粗分辨率坡度转换研究
1
作者 赵婷 毋冰龙 +1 位作者 郑粉莉 赵录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8,共10页
[目的]为了克服目前可免费下载的30 m分辨率DEM在提取东北漫川漫岗地貌区耕地坡度时存在的坡度变缓问题,获取精确坡度数据,为东北漫川漫岗地貌类型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方法]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生成5 cm分辨率DEM并对... [目的]为了克服目前可免费下载的30 m分辨率DEM在提取东北漫川漫岗地貌区耕地坡度时存在的坡度变缓问题,获取精确坡度数据,为东北漫川漫岗地貌类型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方法]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生成5 cm分辨率DEM并对其重采样获得1,5和12.5 m分辨率的DEM,结合免费下载的30 m分辨率DEM,确定研究区DEM提取坡度的最佳分辨率;基于直方图匹配算法,分坡度段拟合了30 m与最佳分辨率DEM之间的坡度转换模型。[结果]①5组DEM分辨率提取的坡度信息表明,1和5 m与5 cm分辨率DEM提取的坡度分布频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且5 m分辨率DEM与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辨率相对应。据此确定5 m分辨率为构建坡度转换模型的最佳分辨率。②基于直方图匹配算法分坡度段构建了30与5 m分辨率DEM提取坡度的一元一次线性模型和一元二次非线性模型;且当地面坡度小于7°时宜选取线性坡度转换模型,而当地面坡度大于7°时宜选取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③经线性和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优化后,30 m坡度分布频率与5 m分辨率的坡度分布频率基本相似,且协方差、相关系数均大幅度提高。这说明30 m分辨率DEM提取的坡度信息经模型转换后能够真实反映地面起伏特征,且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优化效果更佳。[结论]5 m分辨率为研究区DEM提取坡度的最佳分辨率。构建的低—高分辨率的坡度转换模型中,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较线性坡度转换模型的优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漫川漫岗区 不同分辨率DEM 直方图匹配法 坡度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IS-Ⅱ机载高光谱遥感图像边缘辐射畸变校正方法优选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杭 张霞 +2 位作者 和海霞 张立福 童庆禧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2期17-21,共5页
OMIS-Ⅱ机载高光谱遥感成像由于受仪器、大气、地物反射非朗伯特性以及观测几何等的影响,图像上常存在扫描方向上的辐射亮度不均,无法直接利用图像进行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定量或半定量应用。本研究尝试运用直方图匹配和矩匹配两种方法对... OMIS-Ⅱ机载高光谱遥感成像由于受仪器、大气、地物反射非朗伯特性以及观测几何等的影响,图像上常存在扫描方向上的辐射亮度不均,无法直接利用图像进行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定量或半定量应用。本研究尝试运用直方图匹配和矩匹配两种方法对OMIS-Ⅱ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并从空间和光谱角度分析校正效果。研究表明:在空间维上,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恢复图像边缘地物信息,校正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在光谱维上,矩匹配法更适合于机载高光谱OMIS-Ⅱ图像的边缘辐射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边缘辐射校正 匹配 直方图匹配法 经验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相对辐射归一化方法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尚洁 李明诗 沈文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6,共8页
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辐射归一化操作是进行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和图像拼接之前不可缺少的步骤,本研究基于2013年7月10日和2016年3月28日覆盖南京的Landsat 8 OLI数据,以2016年影像作为参考影像,采用基于分布的直方图匹配法和顺序转换法,与基... 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辐射归一化操作是进行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和图像拼接之前不可缺少的步骤,本研究基于2013年7月10日和2016年3月28日覆盖南京的Landsat 8 OLI数据,以2016年影像作为参考影像,采用基于分布的直方图匹配法和顺序转换法,与基于像元的多元变化检测法和随机森林法对影像实施相对辐射归一化操作。采用信息熵、边缘强度、空间频率、峰值信噪比、交互信息量5个客观评价指标对不同相对辐射归一化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种归一化方法处理后通过目视能看出影像空间信息保留很完整,没有破坏地物的光谱特征,再结合5个评价分析比较得出顺序转化法的归一化效果最优。研究结论可为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协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 辐射归一化 直方图匹配法 顺序转化 多元变化检测 随机森林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