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对动物生产性能及肠道功能和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利晓 崔佳 +3 位作者 郭伟娜 黄志伟 冯晋 蔡青和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日粮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对动物生产性能及肠道功能和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行综述。适宜直/支链淀粉比的淀粉作为日粮能量来源可能更有利于动物的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关键词 直支链淀粉比 生产性能 肠道功能和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戴求仲 李湘 +3 位作者 张石蕊 蒋桂韬 胡艳 陈福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9-255,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9日龄黄羽肉仔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23、0.35、0.47的试验日...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9日龄黄羽肉仔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23、0.35、0.47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28d,测定了肉仔鸡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利用率,试鸡平均日采食量直/支链淀粉比为0.11的日粮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但料重比却以直/支链淀粉比为0.23的日粮组最低(P<0.05);日粮各氨基酸的消化率除苏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直/支链淀粉比0.23日粮组略低于直/支链淀粉比0.11的日粮组外,其他各氨基酸均以直/支链淀粉比0.23日粮组最高,其次是直/支链淀粉比0.11、0.35和0.47日粮组;日粮代谢能值也以直/支链淀粉比0.23日粮组最高,AME、AMEn、TME、TMEn值分别为15.20、14.70、15.60和15.04MJ/kg,比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35、0.47的日粮组高7.80%、2.70%、6.37%;7.14%、3.45%、7.30%;7.22%、3.31%、6.78%和6.21%、3.65%、7.2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淀粉比 黄羽肉仔鸡 氨基酸消化率 能量代谢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和后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戴求仲 刘绍伟 +2 位作者 李湘 张石蕊 蒋桂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4-910,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和后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9日龄黄羽肉鸡320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6羽,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23、0.35、0.47的试验饲粮。...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直/支链淀粉比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和后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9日龄黄羽肉鸡320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6羽,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为0.11、0.23、0.35、0.47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d,测定了肉鸡的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后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饲粮直/支链淀粉比显著影响试鸡的腹脂率(P<0.01)和食后0.5h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P<0.05),但对血液乳酸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饲粮直/支链淀粉比显著增加后肠中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P<0.05)。以上提示饲粮直/支链淀粉比的差异会改变肉鸡体内葡萄糖释放速度和氨基酸代谢的关系,进而影响血液生化指标及后肠道微生物菌群,饲粮适宜直/支链淀粉比有利于肉鸡胴体品质改善和维持后肠微生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淀粉比 黄羽肉鸡 血液生化指标 后肠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学安 杨海明 +4 位作者 孙庆雨 郁钧 杨芷 范忠军 王志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84-509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且体重相近的29日龄江南白鹅公鹅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重复,每个重复8只。4组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分别为0.12(A组)...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且体重相近的29日龄江南白鹅公鹅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重复,每个重复8只。4组分别饲喂直/支链淀粉比分别为0.12(A组)、0.23(B组)、0.34(C组)和0.45(D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1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对仔鹅70日龄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C组和D组的腹脂率、皮脂率显著低于A组(P<0.05)。2)C组和D组的胸肌肌间脂肪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D组的胸肌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 B组、C组和D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C组和D组的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C组和D组的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不同直/支链淀粉比对29~70日龄仔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调控仔鹅脂质代谢,从而影响仔鹅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鹅 /支链淀粉比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Ⅰ亚基组合对小麦淀粉含量及面条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邓志英 李文淑 +5 位作者 郭迎新 赵云哲 陈广凤 王德华 王冠颖 田纪春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2期9-14,共6页
控制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Ⅰ(Wx蛋白)形成的基因是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的表达影响直链淀粉含量,进而影响最终加工品质。以含有不同Wx蛋白亚基组合类型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直支链淀粉含量及面条品... 控制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Ⅰ(Wx蛋白)形成的基因是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的表达影响直链淀粉含量,进而影响最终加工品质。以含有不同Wx蛋白亚基组合类型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直支链淀粉含量及面条品质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中共含有8种组合类型,不同Wx蛋白亚基位点缺失对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影响的程度不同。双缺失类型之间直支链淀粉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突变型和其他组合相比达显著差异。W_(x)蛋白亚基的缺失主要影响干面条断裂强度。在双缺失类型下,组合中存在W_(x)-B1缺失位点时对面条干面条断裂强度影响较大,不易断裂。单缺失类型下,影响煮熟面条拉伸参数严重程度为W_(x)-A1≥W_(x)-B1>W_(x)-D1;双缺失类型下,W_(x)-B1和Wx-D1同时缺失时为最优;全缺失时,主要影响煮熟面条的拉伸距离,其次是曲线面积和拉伸力。研究结果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支链淀粉 面条品质 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