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形的机理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蒋玮 徐志祥 赵福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22-1325,共4页
探讨了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形机理 ,分析了烧结参数与激光输入能量之间关系。在室温惰性气体环境下 ,进行了不同匹配参数下 31 4不锈钢金属粉末的直接激光烧结成形实验 ,测试了成形件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 ,研究了工艺参数与直接金... 探讨了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形机理 ,分析了烧结参数与激光输入能量之间关系。在室温惰性气体环境下 ,进行了不同匹配参数下 31 4不锈钢金属粉末的直接激光烧结成形实验 ,测试了成形件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 ,研究了工艺参数与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形件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宏观机械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金属粉末 工艺参数 选择性激光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成形过程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31
2
作者 沈以赴 顾冬冬 +2 位作者 余承业 杨家林 王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3,共7页
在综合考虑热传导、热辐射及对流等热现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用于模拟激光烧结过程中传热行为的数学模型。根据Gusarov模型求得粉床的有效导热系数,表明导热系数与铺粉过程中粉末的堆垛方式以及烧结过程中的粘结率有关。在绝热边界条... 在综合考虑热传导、热辐射及对流等热现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用于模拟激光烧结过程中传热行为的数学模型。根据Gusarov模型求得粉床的有效导热系数,表明导热系数与铺粉过程中粉末的堆垛方式以及烧结过程中的粘结率有关。在绝热边界条件和部分热物性参数恒定的合理简化下,利用解析法求解了热传导方程。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求解结果的运算程序,并对基模高斯激光近似作用下水雾化铁粉的烧结成形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验证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数学模型 热物性参数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能量密度对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球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庆 卢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成形时,球化效应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此次采用球化效应较为明显的316L不锈钢粉末进行烧结实验,分析了球化效应产生的原因,对实验中产生的规律性现象进行了解释,并着重讨论了工艺参数中的扫描速率对表面球化的... 在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成形时,球化效应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此次采用球化效应较为明显的316L不锈钢粉末进行烧结实验,分析了球化效应产生的原因,对实验中产生的规律性现象进行了解释,并着重讨论了工艺参数中的扫描速率对表面球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扫描速率使得激光能量密度达到合适值时,可明显降低球化效应产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金属粉末 球化效应 能量密度 扫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成形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顾冬冬 沈以赴 +1 位作者 潘琰峰 胥橙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8,共7页
分析了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中单组元金属粉末、多组元金属粉末和预合金粉末的烧结成形机制;详细讨论了表面张力、粘度、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和吸收率/反射率等材料特性以及激光参数、铺粉厚度、保护气氛、粉床预热温度和烧结辅助材料等工... 分析了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中单组元金属粉末、多组元金属粉末和预合金粉末的烧结成形机制;详细讨论了表面张力、粘度、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和吸收率/反射率等材料特性以及激光参数、铺粉厚度、保护气氛、粉床预热温度和烧结辅助材料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并讨论了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 液相烧结 成形机制 材料特性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激光金属烧结的金属粉末扫描路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凡进军 赵剑峰 肖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9-172,共4页
通过Ni基F105金属粉末的直接激光烧结实验,详细探讨了不同扫描方式对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制备件的成形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微观组织结构和制件性能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扫描路径的初步规划。
关键词 直接激光金属烧结 扫描方式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激光金属烧结工艺参数优化数学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凡进军 赵剑峰 高恩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54-157,共4页
从激光系统、扫描系统和粉末系统对直接激光金属烧结参数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了金属粉末烧结温度场,并采用相场法模拟了熔池凝固过程,建立了激光烧结枝晶生长三维相场方程,为优化烧结参数而获得理想组织和性能的烧结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直接激光金属烧结 参数分析 温度场 参数优化数学模型 相场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工艺及成形件显微组织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冬冬 沈以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171-2175,共5页
对多组分铜基金属粉末(组分包括Cu、Cu-10Sn、Cu-8.4P)进行了直接激光烧结实验。优化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以实现粉末部分熔化状态下的液相烧结,其中Cu作为结构金属,Cu-10Sn作为粘结金属,而P元素则作为脱氧剂。激光烧结直接成形了尺寸为2... 对多组分铜基金属粉末(组分包括Cu、Cu-10Sn、Cu-8.4P)进行了直接激光烧结实验。优化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以实现粉末部分熔化状态下的液相烧结,其中Cu作为结构金属,Cu-10Sn作为粘结金属,而P元素则作为脱氧剂。激光烧结直接成形了尺寸为210mm×70mm×9mm的复杂形状铜基金属零件,在零件底部设置了预烧结层,以保证良好的激光烧结过程及成形精度。烧结致密度达理论密度的94.7%,而最大尺寸误差仅为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 铜基金属粉末 工艺条件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粉末激光烧结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益军 姜世杭 张剑峰 《农业装备技术》 2007年第6期21-23,共3页
采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方法,对Ni、CuP混合粉末进行了一系列激光烧结试验。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粉末配比对烧结成形的影响,得出了理想的激光烧结工艺参数。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金属粉末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不锈钢粉末直接激光烧结的球化效应 被引量:14
9
作者 潘琰峰 沈以赴 +2 位作者 顾冬冬 杨家林 王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573-1576,共4页
采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的方法,对316不锈钢粉末进行了一系列激光烧结实验。实验发现,由于液相粘度较高、表面张力大以及熔体材料不浸润固相颗粒和基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烧结过程中出现球化现象。球化的出现,一方面导致形成球形的液滴表... 采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的方法,对316不锈钢粉末进行了一系列激光烧结实验。实验发现,由于液相粘度较高、表面张力大以及熔体材料不浸润固相颗粒和基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烧结过程中出现球化现象。球化的出现,一方面导致形成球形的液滴表面和不连续的烧结线,妨碍下一粉末层的铺放,不利于烧结的顺利进行,严重时还将会导致无法烧结成形;另一方面也使得烧结层留有大量孔隙,强度很低,成形质量不高。分析了316不锈钢粉末球化效应产生的原因,讨论了工艺参数对316不锈钢金属粉末烧结成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金属粉末 球化效应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艳 李宗义 张晓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1,共5页
随着快速成形(RP)技术的进步,使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技术加工金属粉末得到广泛关注。针对DMLS技术快速制造的特点,研究讨论了表面张力、粉末颗粒大小及分布、辅助材料的添加等粉末特征以及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铺粉厚度... 随着快速成形(RP)技术的进步,使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技术加工金属粉末得到广泛关注。针对DMLS技术快速制造的特点,研究讨论了表面张力、粉末颗粒大小及分布、辅助材料的添加等粉末特征以及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铺粉厚度、扫描策略等工艺参数对烧结质量的影响,并对DMLS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粉末特性 工艺参数 扫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合金激光直接烧结成形制件显微结构及微观缺陷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赵剑峰 张建华 +2 位作者 张剑峰 余承业 黄因慧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激光直接烧结快速成形系统进行了镍合金激光直接烧结成形试验,获得了具有复杂三维形状的镍合金样件;;讨论了激光直接照射下镍合金材料的熔凝过程及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烧结过程为不完全液相烧结,金属材料系统中添加... 利用自行研制的激光直接烧结快速成形系统进行了镍合金激光直接烧结成形试验,获得了具有复杂三维形状的镍合金样件;;讨论了激光直接照射下镍合金材料的熔凝过程及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烧结过程为不完全液相烧结,金属材料系统中添加铜可有效地抑制球化效应,改善制件内部存在的微观缺陷;;制件内部单一层面微观组织呈枝晶和等轴晶两种组织不均匀分布,此两种组织形态沿制件堆积方向交替重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激光金属烧结 镍合金粉末 液相烧结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316不锈钢粉末激光烧结球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琰峰 沈以赴 +2 位作者 顾冬冬 杨家林 王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共4页
采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的方法,对316不锈钢粉末进行了一系列烧结实验。实验发现,在液相粘度较高、表面张力大,熔体材料不浸润固相颗粒和基板等因素的影响下,烧结过程中出现了球化现象。球化的出现妨碍了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形的顺利进行... 采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的方法,对316不锈钢粉末进行了一系列烧结实验。实验发现,在液相粘度较高、表面张力大,熔体材料不浸润固相颗粒和基板等因素的影响下,烧结过程中出现了球化现象。球化的出现妨碍了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成形的顺利进行。分析了316不锈钢粉末球化效应产生的原因,讨论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粉层厚度)对316不锈钢金属粉末烧结成形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扫描速度或减小激光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316不锈钢粉末激光烧结的球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金属粉末 球化效应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铁粉温度场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翁孟超 杨志强 +1 位作者 郭华锋 胡增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2,共3页
综合考虑金属粉末激光直接烧结的热流施加和材料高温下热学性能参数与温度关系的非线性,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移动高斯热源作用下激光烧结的三维瞬态有限元温度场模型,利用APDL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热源移动,同时考虑相变潜热对温度场的影响... 综合考虑金属粉末激光直接烧结的热流施加和材料高温下热学性能参数与温度关系的非线性,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移动高斯热源作用下激光烧结的三维瞬态有限元温度场模型,利用APDL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热源移动,同时考虑相变潜热对温度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预热温度这三个重要的工艺参数不同组合下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及传热学行为。模拟结果与先前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可以利用此模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并为后续的应力场分析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激光直接烧结 ANSYS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烧结Ni基合金块体实验研究
14
作者 陈劲松 乔斌 +1 位作者 杨建明 贺毅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78-80,83,共4页
采用直接激光金属烧结技术,烧结成形了WC颗粒增强Ni基合金块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烧结块体在不同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率)下的微观形貌、成分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烧结Ni基合金块体的... 采用直接激光金属烧结技术,烧结成形了WC颗粒增强Ni基合金块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烧结块体在不同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率)下的微观形貌、成分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烧结Ni基合金块体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光斑直径1.0 mm,扫描速率0.7 m/min,扫描间距1 mm,激光功率900 W,铺粉厚度0.20 mm。激光烧结性能较好,WC颗粒熔化为枝晶且均匀分散在基体中,增强颗粒能被固液界面捕捉,提高了烧结块体的性能。物相组成主要有γ-Ni和WC颗粒,显微硬度值最高达到1110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激光金属烧结 NI基合金 激光功率 扫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器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继民 张成宇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22期42-53,共12页
为了解激光对增材制造的影响,综述了增材制造中广泛应用的激光类型,针对每种激光类型分析了增材制造相关的重要参数。此外,对于每种激光器在增材制造中应用存在的优点和限制性进行了剖析。对于每种增材制造方式,介绍了所适用激光器的最... 为了解激光对增材制造的影响,综述了增材制造中广泛应用的激光类型,针对每种激光类型分析了增材制造相关的重要参数。此外,对于每种激光器在增材制造中应用存在的优点和限制性进行了剖析。对于每种增材制造方式,介绍了所适用激光器的最新进展。最后,讨论了基于激光技术的增材制造的未来前景。研究表明,CO2和Nd∶YAG激光器仍然是各种激光制造技术的中坚力量;Yb光纤激光器具有更高的平均功率、系统稳定性、高参数可调性和低维护成本等优势,正逐渐替代Nd∶YAG激光器;尽管准分子激光器光束质量相对较低且成本较高,但仍需要其基于高功率紫外激光的增材制造以用于研究目的;基于激光的增材制造必须根据目标性能选择作为增材制造的激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3D打印 立体光固化 选择性激光烧结 选择性激光熔化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3D打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蒲以松 王宝奇 张连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84,共7页
3D打印或增材制造是一种采用逐层材料堆积的方式直接从数字模型制造零件的新方法,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这种无模具的制造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高精度、完全致密的金属零件。3D打印具有零件设计自由、零件... 3D打印或增材制造是一种采用逐层材料堆积的方式直接从数字模型制造零件的新方法,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这种无模具的制造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高精度、完全致密的金属零件。3D打印具有零件设计自由、零件复杂性、轻量化、零件整合和功能设计等特点,故金属3D打印在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气、海洋、汽车、模具制造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受到特别的关注。首先简要介绍了金属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了几种金属3D打印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技术(SLM)、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DMLS)、电子束熔化成形技术(EBM)和激光工程化净成形技术(LENS),包括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具体应用领域。最后对金属3D打印技术的优势、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3D打印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 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技术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 电子束熔化成形技术 激光工程化净成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作钴铬合金基底冠适合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美康 沈文静 +1 位作者 吴洁 郭长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对比3种不同工艺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适合性。方法:制作18个树脂代型,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传统铸造技术、CAD/CAM技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制作钴铬合金基底冠各6个。将基底冠粘固于对应的树脂代型上并包埋片切。测量... 目的:对比3种不同工艺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适合性。方法:制作18个树脂代型,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传统铸造技术、CAD/CAM技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制作钴铬合金基底冠各6个。将基底冠粘固于对应的树脂代型上并包埋片切。测量钴铬合金基底冠边缘及内部粘固剂的厚度。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试件边缘间隙分别为A组(66.08±3.90)μm,B组(29.21±3.31)μm,C组(24.96±2.99)μm(P<0.01);3组试件内部间隙分别为A组(114.10±27.66)μm,B组(73.69±31.31)μm,C组(79.89±33.63)μm(A组与B或C组比较,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结论: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具有更好的边缘适合性;CAD/CAM技术及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基底冠具有良好的内部适合性。3种技术制作的基底冠边缘及内部适合性均在临床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技术 CAD/CAM技术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 钴铬合金基底冠 边缘适合性 内部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LS微换热器粗糙度对Al_2O_3/R141b流动沸腾传热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2 位作者 冯振飞 邓聪 谢鸣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1-428,共8页
为了探究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运用化学抛光技术改变不同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表面的粗糙度,制备0.01%低浓度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不同的热... 为了探究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运用化学抛光技术改变不同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表面的粗糙度,制备0.01%低浓度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不同的热流密度9.4~29.4 k W/m2、质量流率184.3~432.2 kg/(m2·s)下,研究不同DMLS换热管道表面下的粗糙度对Al2O3/R141b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DMLS微型换热器内流动沸腾传热有显著影响,纳米流体制冷剂的换热性能随粗糙度的减小而减弱,粗糙度减小80.4%,换热性能减弱22.5%;相同的工况下,相比于表面粗糙度为8.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粗糙度为5.8、3.2、1.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中的平均换热系数分别减小7.1%、14.1%、22.5%;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凹凸程度越大,单位长度换热通道内,纳米流体制冷剂与通道表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促使单位面积上有更多的纳米制冷剂核气化核心密度,同时核化起点提前、壁面过热程度越低,有利于强化传热效果;实验结果与修正后的LAZAREK传热模型结果相对偏差为9.88%,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微型换热器 化学抛光技术 粗糙度 纳米流体制冷剂 流动沸腾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模具的快速制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耀乙(翻译) 毛谦德(译校)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8,共2页
英国CRDM公司扩展了其"直接金属激光烧结"生产能力.企业借此可直接利用CAD数据以"逐层积结"的方式制造注塑模具和吹塑模具——每层粉末厚度仅为20μm.
关键词 快速制造 复杂模具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CAD数据 吹塑模具 注塑模具 直接利用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服装设计创新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园 文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85,共2页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制造技术,其基本原理与普通打印机并无二致,只是打印材料由油墨与纸张变为了金属、陶瓷、塑料等。该技术由多项技术相结合而成,包括计算机建模技术、熔融沉积技术、电子束自由成形制造技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石...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制造技术,其基本原理与普通打印机并无二致,只是打印材料由油墨与纸张变为了金属、陶瓷、塑料等。该技术由多项技术相结合而成,包括计算机建模技术、熔融沉积技术、电子束自由成形制造技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技术、石膏打印技术、分层实体制造技术等。服装行业也逐步引入该项技术,为服装设计、生产等达到新的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具体到服装设计中,该技术依托其与服装设计在美学、理念、技术、战略等关联推动了服装设计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计算机建模 技术依托 分层实体制造 服装行业 并无二致 打印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