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贴式永磁无刷电机直接解析计算方法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节宝 井立兵 +1 位作者 周晓燕 章跃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88,共6页
采用直接解析法计算表贴式永磁无刷电机空载气隙主磁场、齿槽转矩和反电动势。求解场域划分为气隙、永磁体和槽区域,三个子区域的拉普拉斯方程或泊松方程通过交界条件建立联系,然后采用解析法直接求解。计算中确切计及了实际槽深和槽间... 采用直接解析法计算表贴式永磁无刷电机空载气隙主磁场、齿槽转矩和反电动势。求解场域划分为气隙、永磁体和槽区域,三个子区域的拉普拉斯方程或泊松方程通过交界条件建立联系,然后采用解析法直接求解。计算中确切计及了实际槽深和槽间距离。开槽气隙主磁场、齿槽转矩和反电动势解析计算波形分别与二维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和实验波形作比较,比较结果较为一致,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 永磁无刷电机 气隙磁场 齿槽转矩 反电动势 直接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直接解析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居林 唐寿高 +1 位作者 曹志远 王华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9-723,共5页
探讨一种损伤识别的方法——直接解析法.本方法从结构模态有限元算式出发,把频率和振型看作损伤参数的函数,经过泰勒展开获得频率、振型对损伤参数的一阶偏导数,然后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超定线代方程组,求解得到全部损伤参数值.进... 探讨一种损伤识别的方法——直接解析法.本方法从结构模态有限元算式出发,把频率和振型看作损伤参数的函数,经过泰勒展开获得频率、振型对损伤参数的一阶偏导数,然后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超定线代方程组,求解得到全部损伤参数值.进一步又提出本方法的自迭代修正,大幅度提高了识别精度.本方法可以同时识别出结构损伤的数量、位置和程度,并可识别任意多数量的损伤参数.通过对一个5层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损伤识别 直接解析 有限元模型 自迭代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改进直接解析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佑发 梁文广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6,共7页
在一般直接解析法的基础上进行模态截尾误差的改进,从而大大降低了测量模态数目,而且识别效果也很好,但迭代次数多且收敛比较慢,本文通过改进方程解法来提高其速度。作者将约束最小二乘法迭代迅速的特点和极小最小二乘法搜索寻优功能相... 在一般直接解析法的基础上进行模态截尾误差的改进,从而大大降低了测量模态数目,而且识别效果也很好,但迭代次数多且收敛比较慢,本文通过改进方程解法来提高其速度。作者将约束最小二乘法迭代迅速的特点和极小最小二乘法搜索寻优功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混合迭代求解方法,改进的方法充分组合了一般方法的搜索能力强和约束最小二乘法求解精度高的优点,从而解决了改进模态截尾误差后迭代收敛慢的问题。通过对五层两跨的平面框架结构进行损伤识别数值模拟分析后表明改进的方程解法是有效的,与一般的方法相比,算法收敛速度明显加快,求解精度明显提高,验证了改进后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损伤识别 直接解析 模态截尾误差 混合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F-衍生采集-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雨群 王正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7,共6页
该文以活性碳纤维(ACF)为吸附载体,负载邻-五氟苄基羟胺(PFBHA)衍生剂,在采集空气样品的同时,使气态甲醛与PFBHA发生衍生反应,用直接热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量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得到以甲醛标准样品浓度... 该文以活性碳纤维(ACF)为吸附载体,负载邻-五氟苄基羟胺(PFBHA)衍生剂,在采集空气样品的同时,使气态甲醛与PFBHA发生衍生反应,用直接热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量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得到以甲醛标准样品浓度和PFBHA-HCHO肟化合物色谱峰面积平均值绘制的标准曲线,回归系数R2为0.999 9,计算出的甲醛最小检测限为1.8 ng。由6次标准样品平行测量结果计算出PFBHA-HCHO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0%,甲醛含量的RSD为0.72%。研究表明:该方法准确度优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在0.000 368~0.409 mg/m3范围内可准确测量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室内空气 活性碳纤维 邻-五氟苄基羟胺 衍生法 直接解析 毛细管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蒿甲醚的多晶型、晶体结构解析与晶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扬 刘琼璋 +1 位作者 张端科 江燕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58-2963,共6页
考察了不同结晶方式及条件对蒿甲醚晶型的影响,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直接空间解析方法,对所确定的β-蒿甲醚两种多晶型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热分析考察了两种晶型的热稳定性,采用BFDH模型和AE... 考察了不同结晶方式及条件对蒿甲醚晶型的影响,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直接空间解析方法,对所确定的β-蒿甲醚两种多晶型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热分析考察了两种晶型的热稳定性,采用BFDH模型和AE模型,对β-蒿甲醚A晶型的理论晶习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β-蒿甲醚两种多晶型的晶胞结构分别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和三斜晶系、P-1空间群,温度会导致β-蒿甲醚多晶型之间的可逆转变,通过模拟获得的A晶型理论晶习与实际生长情况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蒿甲醚 多晶型 晶体结构 晶习 直接空间结构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载荷下防热材料剥离颗粒输运特性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婷婷 李青 +2 位作者 涂国华 袁先旭 周强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3-1532,I0001,共11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在气动载荷下发生机械剥蚀,进而影响绕流流态、气动性能、热载荷等,相关颗粒剥离动力学是高超声速热防护系统设计及防热材料体系评价中的共性基础性科学问题.研究通过近壁流动量纲分析,将烧蚀颗粒剥离过程模化为... 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在气动载荷下发生机械剥蚀,进而影响绕流流态、气动性能、热载荷等,相关颗粒剥离动力学是高超声速热防护系统设计及防热材料体系评价中的共性基础性科学问题.研究通过近壁流动量纲分析,将烧蚀颗粒剥离过程模化为单个圆球惯性烧蚀颗粒在Couette流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并采用颗粒解析的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数值研究,获得了烧蚀颗粒关键特征参量对颗粒输运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颗粒/流体密度比ρ_(r)越大,颗粒惯性St越大,则颗粒水平和法向输运速度均减小;随着颗粒粒径d_(p)越大,颗粒惯性St越大,则颗粒水平输运速度减小,但是,法向输运速度和位移均因大颗粒受到更大的Saffman升力而增大.此外,烧蚀颗粒法向位移远小于水平位移,颗粒以水平输运为主.本研究最终建立了颗粒启动速度归一化表达式,发现归一化颗粒启动速度是颗粒和流体惯性的函数,即颗粒水平输运速度等于流体微团或中性浮力颗粒的速度减去惯性修正项.研究结果为烧蚀颗粒调制边界层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颗粒 气动载荷 解析直接数值模拟 输运 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阶段框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佑发 谭曦 程亚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7,共8页
研究目的: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是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技术与理论基础。针对在工程中往往只能测试到框架结构的前几阶低阶模态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法和直接解析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两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第一阶段使... 研究目的: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是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技术与理论基础。针对在工程中往往只能测试到框架结构的前几阶低阶模态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法和直接解析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两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第一阶段使用模态应变能变化率指标进行损伤定位,第二阶段使用直接解析法对损伤单元进行损伤定量。最后通过采用该两阶段方法对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损伤诊断的数值分析来验证其有效性。研究结论:(1)两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直接解析法中损伤未知量的求解数目,而且大大降低了损伤识别所需的模态阶数;(2)两阶段方法仅需框架结构的低阶模态就能较好地进行损伤诊断;(3)两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在理论上更加接近于工程实用;(4)该研究结论可用于检测框架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损伤诊断 模态应变能变化率 直接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流体系统的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利民 付少童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2-340,共9页
介绍Euler-Lagrange框架下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发展的两种不同层次(即不同时-空尺度和精度)的颗粒流体系统离散模拟方法,即格子Boltzmann颗粒解析直接数值模拟(LB-based PR-DNS)方法和格子Boltzmann离... 介绍Euler-Lagrange框架下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发展的两种不同层次(即不同时-空尺度和精度)的颗粒流体系统离散模拟方法,即格子Boltzmann颗粒解析直接数值模拟(LB-based PR-DNS)方法和格子Boltzmann离散颗粒模拟(LB-based DPS)方法,总结了Euler-Euler框架下基于格子Boltzmann双流体模型(LB-based TFM)方面的探索研究。LB-based PR-DNS方法中颗粒尺寸远大于格子步长,能够直接解析出流体在颗粒表面的流动以及颗粒所受完整的动力学信息;LB-based DPS方法中格子步长远大于颗粒直径,其在计算精度、时间耗费和计算效率之间能达到很好的平衡,可获得流体的宏观平均流动及颗粒的运动轨迹信息。LB-based DNS和DPS是探索颗粒流体系统的有力手段,但LB-based TFM应用于模拟颗粒流体系统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体系统 格子BOLTZMANN方法 颗粒解析直接数值模拟 离散颗粒模拟 双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