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阮建文
张成
+1 位作者
李敏
叶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4,共6页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相比于普通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具有蒸发温度越低,效率优势越显著的特性,并可获取更低库内温度。本文结合重力再循环系统工作原理重新绘制了匹配的压焓图,将重力再循环系统的热力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分两个循环进行分析,...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相比于普通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具有蒸发温度越低,效率优势越显著的特性,并可获取更低库内温度。本文结合重力再循环系统工作原理重新绘制了匹配的压焓图,将重力再循环系统的热力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分两个循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制冷剂流动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得到系统中各部分压力变化趋势,并通过搭建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各状态点的压力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吻合。最后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运行结果对比,在不同蒸发温度下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的COP最多可提升19%,且在-30℃温度条件下,COP达到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
制冷
系统
直接膨胀制冷
系统
理论分析
压焓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振荡管内冷热气体分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学来
朱彻
+1 位作者
汪昭胜
郭荣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6-399,共4页
对从振荡管热端引出一部分高温被驱动气体所导致的管内振荡流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将管内被激波加热过的气体取出后,可使振荡管的冷效应显著增强、最佳射流激励频率下降.同时。
关键词
直接膨胀制冷
热气体
冷气体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振荡管内接触面的运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学来
郭荣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探讨了振荡管内接触面的运动规律 ,推导了各种情况下接触面的最大运动距离 (Lmax)的计算公式 ,并详细讨论了有关因素对Lmax的影响。建立了振荡管有关结构参数与流动参数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
关键词
接触面
直接膨胀制冷
激波
振荡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振荡管最佳射流激励频率钳制效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学来
郭荣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6-610,共5页
实验研究了管外换热状况对振荡管最佳射流激励频率及管内振荡流特性的影响。采用自然对流及强制对流(轴向水冷却)两种不同的管外换热形式,并用管外平均对流换热系数α来定量评价管外换热状况。研究表明,自然对流(α=14.5W/...
实验研究了管外换热状况对振荡管最佳射流激励频率及管内振荡流特性的影响。采用自然对流及强制对流(轴向水冷却)两种不同的管外换热形式,并用管外平均对流换热系数α来定量评价管外换热状况。研究表明,自然对流(α=14.5W/m2·℃)时,最佳射流激励频率fopt随膨胀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强化管外传热后(α=1140W/m2·℃),振荡管的制冷效率明显提高且受射流激励频率的影响变小,同时,fopt显著降低且几乎不随膨胀比而变化,本文将这一现象称为“钳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膨胀制冷
激励频率
振荡管
射流
制冷
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阮建文
张成
李敏
叶彪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4,共6页
文摘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相比于普通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具有蒸发温度越低,效率优势越显著的特性,并可获取更低库内温度。本文结合重力再循环系统工作原理重新绘制了匹配的压焓图,将重力再循环系统的热力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分两个循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制冷剂流动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得到系统中各部分压力变化趋势,并通过搭建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各状态点的压力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吻合。最后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运行结果对比,在不同蒸发温度下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的COP最多可提升19%,且在-30℃温度条件下,COP达到1.07。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
制冷
系统
直接膨胀制冷
系统
理论分析
压焓图
Keywords
gravity recircul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direct expan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oretical analysis
pressure-enthalpy diagram
分类号
TB61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B657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振荡管内冷热气体分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学来
朱彻
汪昭胜
郭荣伟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机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6-39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后科学基金
文摘
对从振荡管热端引出一部分高温被驱动气体所导致的管内振荡流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将管内被激波加热过的气体取出后,可使振荡管的冷效应显著增强、最佳射流激励频率下降.同时。
关键词
直接膨胀制冷
热气体
冷气体
分流
Keywords
direct expansion refrigeration
unsteady flow
shock waves/oscillating tube
分类号
TB65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Q051.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振荡管内接触面的运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学来
郭荣伟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探讨了振荡管内接触面的运动规律 ,推导了各种情况下接触面的最大运动距离 (Lmax)的计算公式 ,并详细讨论了有关因素对Lmax的影响。建立了振荡管有关结构参数与流动参数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
关键词
接触面
直接膨胀制冷
激波
振荡管
Keywords
contact surface
direct expansion refrigeration
shock wave
oscillating tube
分类号
TQ051.5 [化学工程]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振荡管最佳射流激励频率钳制效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学来
郭荣伟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6-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文摘
实验研究了管外换热状况对振荡管最佳射流激励频率及管内振荡流特性的影响。采用自然对流及强制对流(轴向水冷却)两种不同的管外换热形式,并用管外平均对流换热系数α来定量评价管外换热状况。研究表明,自然对流(α=14.5W/m2·℃)时,最佳射流激励频率fopt随膨胀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强化管外传热后(α=1140W/m2·℃),振荡管的制冷效率明显提高且受射流激励频率的影响变小,同时,fopt显著降低且几乎不随膨胀比而变化,本文将这一现象称为“钳制效应”。
关键词
直接膨胀制冷
激励频率
振荡管
射流
制冷
元件
Keywords
direct expansion refrigeration
shock waves
heat transfer
oscillatory flow
exciting frequency
oscillatory tube
分类号
TB65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Q051.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阮建文
张成
李敏
叶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振荡管内冷热气体分流的实验研究
李学来
朱彻
汪昭胜
郭荣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振荡管内接触面的运动
李学来
郭荣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振荡管最佳射流激励频率钳制效应
李学来
郭荣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