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碰撞杀伤动能拦截器对子母弹头毁伤分析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学科 余庆波 +3 位作者 王永智 龚杰 郑元枫 王海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6-1021,共6页
针对直接碰撞杀伤动能拦截器对子母弹道导弹弹头毁伤问题,对动能拦截器和子母弹头目标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体积重叠分析提出了子弹毁伤判定方法,建立动能拦截器末端遭遇弹道模型,并通过引入射击线技术对毁伤子弹数进行了估算,建立了动... 针对直接碰撞杀伤动能拦截器对子母弹道导弹弹头毁伤问题,对动能拦截器和子母弹头目标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体积重叠分析提出了子弹毁伤判定方法,建立动能拦截器末端遭遇弹道模型,并通过引入射击线技术对毁伤子弹数进行了估算,建立了动能拦截器对子母弹头毁伤快速分析模型.算例与分析表明,利用该模型可有效分析碰撞角、碰撞点等因素对子母弹头毁伤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动能中段反导毁伤效能评估和拦截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碰撞杀伤 子母弹头 毁伤 体积重叠 射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拦截弹的气动外形设计及弹道仿真
2
作者 骆振 郑志强 章良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77,88,共5页
随着战术导弹、高速飞机等被拦截目标的性能不断提高,对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拦截弹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结合复合控制拦截弹的战技指标要求和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特点,采用拦截弹一体化设计思想,深入分析... 随着战术导弹、高速飞机等被拦截目标的性能不断提高,对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拦截弹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结合复合控制拦截弹的战技指标要求和气动力/直接力复合控制的特点,采用拦截弹一体化设计思想,深入分析了各种典型气动外形的特点,给出了为何选择细长弹体+X型尾舵控制的无翼式气动外形而非其他气动外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到气动外形设计结果并进行气动数据的工程估算。最后通过飞行能力仿真实验,通过对射程、射高、所需攻角、过载能力等分析,验证了该气动外形设计可以满足拦截弹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弹 复合控制 战技指标 气动外形 弹道仿真 直接碰撞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导弹防御中多目标拦截的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洪波 汤国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6,30,共5页
多目标拦截是弹道导弹防御的重大难题,也是目前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所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难点。在将多目标问题分为单弹头攻击和多弹头攻击2类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相关研究计划,分别针对核爆炸防御、助推段防御、先进的目标识别器和多拦... 多目标拦截是弹道导弹防御的重大难题,也是目前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所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难点。在将多目标问题分为单弹头攻击和多弹头攻击2类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相关研究计划,分别针对核爆炸防御、助推段防御、先进的目标识别器和多拦截器防御等多目标拦截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拦截 直接碰撞杀伤 核爆炸防御 助推段防御 先进导引头 多目标杀伤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K反导拦截弹瞄准点的一种优化选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强 尹肖云 +1 位作者 彭绍雄 何友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30,34,共4页
为提高HTK反导拦截弹命中、杀伤目标的概率,针对传统防空导弹瞄准点选取方法的不足,从拦截弹对目标杀伤概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拦截弹瞄准点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入拦截弹弹道分布特性、弹目遭遇条件、目标易损性等作为瞄准点位置的影响因素... 为提高HTK反导拦截弹命中、杀伤目标的概率,针对传统防空导弹瞄准点选取方法的不足,从拦截弹对目标杀伤概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拦截弹瞄准点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入拦截弹弹道分布特性、弹目遭遇条件、目标易损性等作为瞄准点位置的影响因素,根据使拦截弹获得对目标最大杀伤概率的思路,推导并提出了通常条件下基于目标易损区边缘的瞄准点优化选取方法。算例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表明,HTK拦截弹运用该方法选取优化瞄准点、提高对目标杀伤概率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导拦截 直接碰撞杀伤 瞄准点 优化 杀伤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