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广进 高云智 +3 位作者 王振波 蔡克迪 张健 尹鸽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6-671,共6页
研究了以Ni粉为阳极催化剂、Pt/C为阴极催化剂、Nafion117为电解质膜的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SBFC),通过电池的极化曲线、功率密度曲线,研究了DSBFC在不同阴极供料方式、不同温度和硼氢化钠浓度等条件下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阴极通加... 研究了以Ni粉为阳极催化剂、Pt/C为阴极催化剂、Nafion117为电解质膜的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SBFC),通过电池的极化曲线、功率密度曲线,研究了DSBFC在不同阴极供料方式、不同温度和硼氢化钠浓度等条件下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阴极通加湿氧气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随着硼氢化钠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电池性能都会提高;50℃时NaBH4浓度对电池性能影响更大,NaBH4浓度为0.5mol·L-1时温度对电池的性能影响更大。通过电流-时间曲线考察了电池的库仑效率及短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在高温时电池放电相对平稳;NaBH4浓度越大,库仑效率越低;温度对库仑效率影响不大。以加湿氧气为氧化剂、硼氢化钠浓度为1.0mol·L-1、电池运行温度为80℃时,DSBFC性能最佳,最大功率密度为39.5mW·cm-2(0.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运行条件 放电特性 NAF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雷淑 余丹梅 +1 位作者 陈昌国 杨玉琼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综述了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的催化剂、电解液、隔膜以及工作条件的研究进展,并对硼氢根(BH4-)水解和NaBH4"穿透"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 水解 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用阳极催化剂AuNi/C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广进 高云智 +1 位作者 王振波 尹鸽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1-244,共4页
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AuNi/C催化剂,进行了XRD分析和循环伏安测试。样品Au7Ni3/C的氧化峰电流密度最大,比样品Au/C提高了56.9%,且在XRD图中没有金属Ni的衍射峰,可认为Au与Ni形成了合金,它们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活性。使用样品Au7Ni3/... 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AuNi/C催化剂,进行了XRD分析和循环伏安测试。样品Au7Ni3/C的氧化峰电流密度最大,比样品Au/C提高了56.9%,且在XRD图中没有金属Ni的衍射峰,可认为Au与Ni形成了合金,它们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活性。使用样品Au7Ni3/C的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在60℃时的最大功率密度为26.6 mW/cm2;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库仑效率提高,电子转移数(N)变大;当电流密度为100 mA/cm2时,电子转移数增大到7.38并趋于稳定,接近理论值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sbfc) 阳极催化剂 放电性能 电子转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催化硼氢化钠氧化的非晶态球壳NiFeP催化剂研究
4
作者 李建琦 耿江涛 邵志刚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3-1510,共8页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成为热点研究方向。然而,为DBFC开发高效低成本的阳极催化剂仍面临挑战。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一种中空球壳结构的非晶态NiFeP催化剂,并对其物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成为热点研究方向。然而,为DBFC开发高效低成本的阳极催化剂仍面临挑战。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一种中空球壳结构的非晶态NiFeP催化剂,并对其物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催化剂在硼氢化物氧化反应(BOR)中的峰值电流密度达到300.7 mA/cm^(2),将催化剂应用于DBFC装置,峰值功率密度可达621.3 mW/cm^(2)。其良好的BOR性能可归因于非晶态物种包含的高活性位点带来的内在催化活性提升和三维中空球壳结构带来的大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非晶态合金 中空球壳结构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硼氢化钠/双氧水燃料电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毛示旻 刘建国 +5 位作者 邹志刚 周毅 陈建伟 王小奇 顾军 于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27-831,共5页
采用Pt/C作为催化剂成功地组装了直接硼氢化钠/双氧水燃料电池,并考察了不同操作温度、溶液流速和浓度条件下电池的放电性能。60℃时电池的最大比功率可以达到130mW/cm2,在40℃时0.1A/cm2放电条件下电池电压约为0.7V,性能明显优于相同... 采用Pt/C作为催化剂成功地组装了直接硼氢化钠/双氧水燃料电池,并考察了不同操作温度、溶液流速和浓度条件下电池的放电性能。60℃时电池的最大比功率可以达到130mW/cm2,在40℃时0.1A/cm2放电条件下电池电压约为0.7V,性能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同时研究了不同厚度电解质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Nafion117膜(厚度175mm)的电池开路电压比Nafion112(厚度50mm)高约180mV,但Nafion112在高电流密度放电时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因此,膜厚度不仅影响电池的内阻而且还会影响反应物的相互渗透。此外,还测试了短时间恒电流放电,电池性能未出现下降,而且放电后催化层和膜仍然保持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双氧水 电池性能 Nation膜厚度 NaBH4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碱性电解质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家军 李宁 刘德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73-676,共4页
介绍了Ag(I)单晶还原法。应用此法制备的Ag/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与Ag2O还原法相比,显著增强。以Ag(I)单晶还原法制备的Ag/C为阴极催化剂,以担载在高比表面VulcanXC-72R碳上的Au为阳极催化剂,组装了一种流动碱性电解质直接硼氢化钠-空... 介绍了Ag(I)单晶还原法。应用此法制备的Ag/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与Ag2O还原法相比,显著增强。以Ag(I)单晶还原法制备的Ag/C为阴极催化剂,以担载在高比表面VulcanXC-72R碳上的Au为阳极催化剂,组装了一种流动碱性电解质直接硼氢化钠-空气燃料电池。电池阳极极化程度较小,受温度影响不大,电池极化主要受阴极极化的影响。在25℃和70℃条件下,电池输出比功率分别达17、58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单晶还原法 Ag/C催化剂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