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Cε与Lck在细胞内直接相互作用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西南 平佩佩 宋昌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9-534,共6页
蛋白激酶Cε亚型 (PKCε)和蛋白酪氨酸激酸Lck均在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信号转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构建PKCε和Lck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将其共转染H2 93细胞进行表达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 。
关键词 PKCΕ LCK 直接相互作用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缺血预适应 蛋白质相互作用 心肌缺血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ibble和NADPH氧化酶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调控M1巨噬细胞的极化和功能
2
作者 黎凯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8-288,共1页
极性蛋白Scribble(SCRIB)在果蝇和哺乳动物中调节(细胞)顶端基底的极性、定向迁移和肿瘤抑制。Zheng等发现SCRIB是髓细胞功能(包括细菌感染和炎症)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SCRIB通过依赖PSD95/Dlg/ZO-1(PDZ)结构域的方式与NADPH氧... 极性蛋白Scribble(SCRIB)在果蝇和哺乳动物中调节(细胞)顶端基底的极性、定向迁移和肿瘤抑制。Zheng等发现SCRIB是髓细胞功能(包括细菌感染和炎症)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SCRIB通过依赖PSD95/Dlg/ZO-1(PDZ)结构域的方式与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复合体直接相互作用,而且在体外培养和活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 M1 SCRIBBLE 复合体 直接相互作用 巨噬细胞 活性氧簇 髓细胞 体外培养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产品的抗病毒作用
3
作者 武江利(编译) 《中国蜂业》 2021年第9期54-56,共3页
蜜蜂产品主要包括蜂胶、蜂毒、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等,每一种都有其特定来源和独特价值。虽然蜂蜜以其愈合特性而闻名于世,但人们对其他产品的药用功能却了解不多。药物抗病毒作用方式有两种类型: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 蜜蜂产品主要包括蜂胶、蜂毒、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等,每一种都有其特定来源和独特价值。虽然蜂蜜以其愈合特性而闻名于世,但人们对其他产品的药用功能却了解不多。药物抗病毒作用方式有两种类型: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药物在发挥作用过程中与病毒的直接相互作用。间接作用是指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力,调节其防御机制,直接或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作用 蜜蜂产品 药用功能 间接作用 蜂王浆 蜂花粉 直接相互作用 蜂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酶复合体Ubp3/Bre5的制备及与Cdc48作用(英文)
4
作者 苏文成 吕操 +8 位作者 时丽丽 景晓飞 盖园明 张洁 谭焕波 王鹏举 夏立新 邹培建 秦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7,共10页
泛素化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修饰,泛素化与去泛素化处于动态调节过程中.Ubp3是与人USP10同源的酵母去泛素化酶,结合辅引子Bre5在细胞内发挥广泛作用.为研究该复合体的工作机制,制备重组蛋白复合体,在大肠杆... 泛素化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修饰,泛素化与去泛素化处于动态调节过程中.Ubp3是与人USP10同源的酵母去泛素化酶,结合辅引子Bre5在细胞内发挥广泛作用.为研究该复合体的工作机制,制备重组蛋白复合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纯化重组Ubp3与Bre5单体及Ubp3/Bre5复合体,首次成功大规模制备重组Ubp3/Bre5复合体.通过一系列pulldown实验,检验Ubp3/Bre5与AAA家族中泛素选择性ATP酶Cdc48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发现,Ubp3及Bre5无法单独与Cdc48结合,但Ubp3/Bre5复合体可以有效与Cdc48相互作用.提出了Ubp3/Bre5-Cdc48相互作用的新模式,制备了高质量重组Ubp3/Bre5复合体.该研究为通过生化及结构生物学进行分子机制探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蛋白质 Ubp3去泛素化酶 结合辅因子Bre5 ATP酶Cdc48 去泛素化复合体 与谷光苷肽巯基转移酶沉淀试验 直接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PCP-MS数据的PPI网络推断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征 田博 何增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3-321,共9页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聚焦于人类的全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的建立,质谱分析技术已成为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代表方法。质谱技术是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主要实验手段之一,基于质谱技...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聚焦于人类的全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的建立,质谱分析技术已成为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代表方法。质谱技术是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主要实验手段之一,基于质谱技术产生了大量的蛋白质纯化数据,如AP-MS数据和PCP-MS数据等。这些数据为PPI网络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但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来构建PPI网络不仅低效,而且很不现实。因此,面向PCP-MS数据的网络推断算法是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中针对一类主流的质谱(PCP-MS)数据的PPI网络构建算法问题开展研究,从解决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出发,达到构建高质量PPI网络的目的。现有的面向PCP-MS数据的PPI网络推断算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方法较少。同时,算法结果的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很多错误的相互作用被包含在不同的推断算法结果中,同时一些正确的相互作用在结果中被遗漏;2)不同的推断算法在同一数据集上的表现差异较大;3)对于不同的数据集,同一算法表现性能的波动方差较大。因此,为了从PCP-MS数据中推断出结构可靠、质量较高的PPI网络,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与排序整合的PPI评分方法。该方法基于无监督学习,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计算蛋白质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多组相关性结果;2)采用排序整合的方法对多组结果进行整合,得到整合后的PPI分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使用参考标准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有监督学习方法接近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数据 PPI网络 蛋白质直接相互作用 相关性分析 排序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条件下ICAM-1介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机制
6
作者 洪天添 刘望 +4 位作者 黄嘉祺 赵柏松 方颖 吴建华 林蒋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2-72,共1页
目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免疫血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内NETs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探讨在炎症条件下,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介导NETs产生的机制,以及血流对上述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 目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免疫血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内NETs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探讨在炎症条件下,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介导NETs产生的机制,以及血流对上述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LPS或PMA刺激稳定黏附在ICAM-1表面的中性粒细胞,利用染料和抗体标记胞外DNA和NETs标记物CitH3,利用抑制剂抑制actin的聚合和Talin-1的功能,荧光显微镜下观测NET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直接相互作用 血管内 抗体标记 内皮细胞 荧光显微镜 炎症 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大揭示植物在黑暗下的ABA信号转导机制
7
《蔬菜》 2020年第3期59-59,共1页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继刚课题组揭示了转录因子PHYTOCHROME-INTERACTING FACTORS(PIFs)通过直接结合ABI5基因的启动子并且激活ABI5的表达,在黑暗下特异调控植物的ABA信号途径;该研究还发现ABA受体...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继刚课题组揭示了转录因子PHYTOCHROME-INTERACTING FACTORS(PIFs)通过直接结合ABI5基因的启动子并且激活ABI5的表达,在黑暗下特异调控植物的ABA信号途径;该研究还发现ABA受体PYL8/PYL9能够和PIFs直接相互作用,并且介导PIFs对ABI5的转录调控;此外,该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某些ABA受体通过与转录因子互作,直接调控基因表达的工作模式;综上,研究证明了植物中存在黑暗下特异的ABA信号调控组分和途径,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植物如何根据环境的光信号调整其内源的ABA信号途径,从而在自然界获得更好的生存能力,还为PIFs这类重要转录因子在植物中参与的信号途径及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生物化学 转录调控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 直接相互作用 中国农大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