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料比对丙氨酸直接熔融聚合法改性聚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侯晓娜 汪朝阳 +1 位作者 叶瑞荣 毛郑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40,共5页
以L-丙氨酸(L-Ala)为单体,与外消旋乳酸(D,L-LA)直接熔融聚合,合成氨基酸改性的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并用特性粘数、FTIR、1HNMR、GPC、DSC、XR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随着投料比中丙氨酸含量n(Ala)的增加,改性聚乳酸在氯仿、四氢呋喃等... 以L-丙氨酸(L-Ala)为单体,与外消旋乳酸(D,L-LA)直接熔融聚合,合成氨基酸改性的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并用特性粘数、FTIR、1HNMR、GPC、DSC、XR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随着投料比中丙氨酸含量n(Ala)的增加,改性聚乳酸在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逐渐由易溶变为难溶,但在DMSO中的溶解性却很好;DSC、XRD等测试显示,聚合物由一定的结晶性逐渐转变为无定形态;可溶性共聚物聚(乳酸-丙氨酸)[P(LA-co-Ala)]的特性粘数逐步减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逐渐减小,分散度(Mw/Mn)有变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 改性聚乳酸 直接熔融聚合 投料比 生物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乳酸)的直接熔融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耀明 周玲 汪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1,共5页
以乳酸(LA)、ε-己内酯(CL)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乳酸)[P(CL-co-LA)].文中探讨了预聚时间、催化剂种类、熔融共聚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亚锡(用量为0.5%(质量分数))为催化剂... 以乳酸(LA)、ε-己内酯(CL)为单体,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乳酸)[P(CL-co-LA)].文中探讨了预聚时间、催化剂种类、熔融共聚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化亚锡(用量为0.5%(质量分数))为催化剂,外消旋乳酸(dl-LA)和CL以3∶7(摩尔比)投料,将dl-LA和CL在180℃、70Pa下直接熔融共聚12 h,可获得特性粘数为0.473 3 dL/g的聚(己内酯-乳酸)[P(CL-co-dl-LA)];将左旋乳酸(l-LA)和CL在同样条件下直接熔融共聚16 h,可获得特性粘数为0.412 1 dL/g的聚(己内酯-乳酸)[P(CL-col--LA)].与丙交酯开环聚合二步法相比,LA与CL直接熔融共聚的合成工艺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乳酸) 直接熔融聚合 合成 结构表征 可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乙醇酸的合成及在药物缓释微球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帆 汪朝阳 +3 位作者 潘育方 洪慧 赵耀明 徐安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0,共4页
采用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LGA),并以其为载体制备基因重组人干扰素聚乳酸-乙醇酸微球(IFN-α-PLGA-MS)。通过正交试验对干扰素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选,同时对微球的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以D,L-乳酸、乙醇酸... 采用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LGA),并以其为载体制备基因重组人干扰素聚乳酸-乙醇酸微球(IFN-α-PLGA-MS)。通过正交试验对干扰素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选,同时对微球的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以D,L-乳酸、乙醇酸为原料,氯化亚锡(SnCl2)为催化剂,在165℃、70Pa下熔融聚合10h,PLGA特性粘数[η]最高可达0.2382dL/g,干扰素微球的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10.71μm,药物确已被包裹在微球中,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06%、36.97%,且获得了较满意的干扰素微球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 直接熔融聚合 制备 干扰素-Α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汪朝阳 赵海军 +2 位作者 侯晓娜 罗玉芬 宋秀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65,共4页
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 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合成 直接熔融聚合 丙交酯开环聚合 固相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聚酰胺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毛雪峰 钱杨 +3 位作者 蒋佳莉 周邓飞 么丹阳 王秀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0,共5页
为改善聚酰胺加工工艺,以十二碳二元酸、癸二胺、癸二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制得二元胺不同配比的低熔点聚酰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等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 为改善聚酰胺加工工艺,以十二碳二元酸、癸二胺、癸二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制得二元胺不同配比的低熔点聚酰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等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熔点聚酰胺的谱图呈现典型的聚酰胺特征峰;随着2种二元胺比例接近1∶1,聚合物熔点和结晶能力明显下降;随二元胺中癸二胺比例的增加,低熔点聚酰胺的热稳定性提高。沸水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低熔点聚酰胺中单体及低聚物质量分数均小于0.63%,无需萃取,可以直接进行后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直接熔融聚合 低熔点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分子共聚改性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海军 汪朝阳 +1 位作者 罗玉芬 叶瑞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25,共3页
为了获得降解性能、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更好的生物材料,各种功能分子改性聚乳酸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按照官能团的不同,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分子共聚改性聚乳酸的研究情况,指出利用新颖的功能分子改性聚乳酸和利用直接熔融共聚法降... 为了获得降解性能、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更好的生物材料,各种功能分子改性聚乳酸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按照官能团的不同,综述了近年来功能分子共聚改性聚乳酸的研究情况,指出利用新颖的功能分子改性聚乳酸和利用直接熔融共聚法降低共聚改性聚乳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子 共聚 聚乳酸改性 乳酸直接熔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投料比对胆酸改性聚(D,L-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海军 汪朝阳 +2 位作者 侯晓娜 罗玉芬 宋秀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以功能分子胆酸改性聚外消旋乳酸(PDLLA),采用直接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胆酸-聚(D,L-乳酸)共聚物。用特性黏数[η]、FT-IR1、H-NMR、DSC、GPC、XRD等进行系统表征,考察了不同投料比对共聚物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胆酸和乳酸投料比(物质的量... 以功能分子胆酸改性聚外消旋乳酸(PDLLA),采用直接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胆酸-聚(D,L-乳酸)共聚物。用特性黏数[η]、FT-IR1、H-NMR、DSC、GPC、XRD等进行系统表征,考察了不同投料比对共聚物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胆酸和乳酸投料比(物质的量)的减小,共聚物含有的胆酸单元核心逐渐减少。当胆酸和乳酸的投料比为1∶15,有4个胆酸核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最大,-Mw为12700,分散度-Mw/-Mn为1.68。基本上只含有一个胆酸单元核心的星型高分子,其具有一定的结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料比 胆酸 改性聚(D L-乳酸) 直接熔融聚合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