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 被引量:8
1
作者 颜志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直接性门腔分流(DIPS)是在肝后段下腔静脉与门脉之间建立肝内分流,将部分门脉血液直接分流入粗大的下腔静脉,解决了TIPS术后分流道引流静脉———肝静脉易狭窄或闭塞的缺陷。DIPS扩大了介入性门腔分流适应证,使部分难以实施TIPS术的患... 直接性门腔分流(DIPS)是在肝后段下腔静脉与门脉之间建立肝内分流,将部分门脉血液直接分流入粗大的下腔静脉,解决了TIPS术后分流道引流静脉———肝静脉易狭窄或闭塞的缺陷。DIPS扩大了介入性门腔分流适应证,使部分难以实施TIPS术的患者也能做介入性门腔分流。由于DIPS分流道内的血流方向与下腔静脉内的血流方向呈锐角,局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较小。与TIPS相比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及分流通畅性无显著差异,但DIPS远期通畅性可能较TIPS术稳定。为此,DIPS术已成为近年来介入性门腔分流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脉 介入静脉分流 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经皮穿刺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云 陈松旺 +1 位作者 宋进华 顾建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DIPS)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CT测量12例门脉高压征患者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的内径及肝内门静脉(PV)左支角部与RHSIVC间距,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然后在超声引导下...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DIPS)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CT测量12例门脉高压征患者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的内径及肝内门静脉(PV)左支角部与RHSIVC间距,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然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PV矢状部,再向后上穿刺入RHSIVC建立分流道。结果二维超声、CT测量的RHSIVC的内径、长度及PV左支角部与RHSIVC间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1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超声随访无明显肝包膜下血肿,分流道内血流通畅,支架周围未见血液外渗,PV流速较术前增高,PV压力较术前降低。结论超声引导下在PV与RHSIVC间行DIPS安全可行。超声在DIPS术前评价、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 静脉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兔体内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婷 李利 +3 位作者 刘淑萍 张龙方 吴迪 徐雪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右支(RPV)与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行直接性门腔分流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0只实验兔经皮穿刺RPV,调整穿刺针角度后,穿刺RHSIVC,送入导丝并沿导丝放入支架,建立直接性门腔...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右支(RPV)与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行直接性门腔分流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0只实验兔经皮穿刺RPV,调整穿刺针角度后,穿刺RHSIVC,送入导丝并沿导丝放入支架,建立直接性门腔分流通道,观察实验兔支架内血流充盈情况,并测量血流速度。术后30min解剖实验兔,观察支架位置及是否存在肝包膜下出血、腹腔大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对9只实验兔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支架植入术,另1只因术中下腔静脉出血过多致死。超声所测平均RPV内径为(0.23±0.02)cm,RHSIVC内径为(0.38±0.05)cm,RPV与RHSIVC之间平均角度为(22.38±1.60)°;平均穿刺时间(11.4±3.69)min,穿刺RPV、RHSIVC平均次数分别为(1.30±0.48)次和(1.50±0.71)次,平均支架长度(1.06±0.09)cm,支架内平均血流速度(8.14±0.89)cm/s。术后大体解剖结果显示,除1只死亡外,9只实验兔支架均位于RPV与RHSIVC之间的肝实质内,且未出现肝包膜下出血、腹腔大血管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兔体内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支架植入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引导 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 静脉 肝后段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早期肝性脑病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应龙 庞桦进 何晓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3-968,共6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软件随机抽取70%病例纳入训练集构建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s,CPMs),剩余30%病例纳入验证集验证CPMs。通过Logsi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图,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Calibration plot、决策曲线分析法,对CPMs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进行全面的临床效能评估与验证。结果(1)年龄(OR=1.97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1.110)是TIPS术后早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纤维蛋白原(OR=-1.724)是保护因素;(2)训练集:区分度:AUC=0.805;校准度:χ~2=5.98,P=0.817。验证集:区分度:AUC=0.817;校准度:χ~2=5.20,P=0.877,临床效能评估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年龄、Child-Pugh分级、纤维蛋白原构建的列线图,可视化及可操作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量化风险和获益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静脉分流 脑病 列线图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肝性脑病的原因及其预防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茂强 王志强 +6 位作者 王仲朴 张家宝 崔志鹏 杨立 张金山 程留芳 高育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诱发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后肝性脑病(HE)的潜在因素,探讨预防措施。资料和方法:1993年3月~1997年3月间行TIPSS264例,分析与HE相关的因素有: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肝硬化及肝萎缩程度,急诊或择期分流... 目的:分析诱发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后肝性脑病(HE)的潜在因素,探讨预防措施。资料和方法:1993年3月~1997年3月间行TIPSS264例,分析与HE相关的因素有: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肝硬化及肝萎缩程度,急诊或择期分流,所使用支架类型及直径,术中有否栓塞胃冠状静脉,术后门一腔静脉梯度压(PCG),血氨浓度,Doppler超声波显示的血流方向。结果:HE发生率为16.03%(33/212),其中术前存在HE症状、术后加重2例,术后无其它诱发因素、新出现HE症状31例。HE的发生率与肝功能分级之间呈高度相关(γ=0.86)。内支架直径与HE的关系:直径8mm组HE发生率为7.31%(3/41)。直径10mm组发发率为17.54%(31/171),两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1)。Doppler超声显示门静脉属完全离肝型、部分离肝性及向肝血流型HE发生率分别为60.0%(21/35)、13.56%(8/59)、3.38%(4/118),三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1)。统计结果还表明,术后HE的其它高危因素有明显肝萎缩、分流道较直、术后PCG明显降低(≤10mmHg)、急诊病例、术后血氨持续增高及术中未栓塞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与HE相关的诸多因素中,作用最大者为肝功能分级,其次为所用内支架直径、术后门静脉的血流方向。患者的年龄、性别、所使用支架的类型与术后HE的发发率无相关性。结论:TIPSS后HE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所用内支架的直径较大及术后门静脉呈离肝血流。从严掌握适应证、用直径≤8mm支架及术中栓塞胃冠状静脉可减少H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脉 -静脉分流 脑病 介入治疗 TI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性门腔分流与TIPS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剑钧 颜志平 +3 位作者 王建华 钱晟 吴安乐 陈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讨在肝内门静脉与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之间建立直接性门腔分流(DIP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比较DIPS术与TIPS术后的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分流道通畅情况。材料和方法:随机将需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分入DIPS(D组)及TIPS(T... 目的:探讨在肝内门静脉与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之间建立直接性门腔分流(DIP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比较DIPS术与TIPS术后的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分流道通畅情况。材料和方法:随机将需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分入DIPS(D组)及TIPS(T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直接性门腔分流(D组)及传统TIPS术(T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实验室检查值及门腔压力差的改变、分流道参数、术后30d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期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用彩超对两组患者分流道的通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30例(男/女27/3)门脉高压患者(其中3例合并肝癌)入选本组研究,平均年龄(54.83±13.33)岁(31~76岁)。分组后,D组14例,T组16例。所有介入性门腔分流术均成功。D组、T组患者分流道的平均初次通畅时间分别为(188±19.8)d及(171.3±15.8)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648)。结论:直接性门腔分流安全、可行;DIPS术后的并发症、近期临床疗效及分流道的通畅性与TIPS术后接近,有望成为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经颈静脉肝内 评价研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门腔静脉分流术 被引量:15
7
作者 褚建国 孙晓丽 +4 位作者 吕春燕 徐晓明 黄鹤 杨淑惠 周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1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6例,难治性腹水2例,肝肺综合征1例;Child’sB级4例、C级15...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1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6例,难治性腹水2例,肝肺综合征1例;Child’sB级4例、C级15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左支再穿刺肝段下腔静脉,经皮经肝方向植入PTFE覆膜支架于门静脉左支与腔静脉之间。结果19例经肝段下腔静脉PTPS分流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门腔静脉压力梯度平均下降13cmH2O,平均随访216d,所有患者未发生再出血,难治性腹水得到有效控制。1年内初步开通率94.8%,明显高于传统TIPS。结论经皮经肝途径建立门腔静脉分流是安全可行的,1年内支架初步开通率明显高于传统T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高血压 静脉分流 肝脏介入 经皮经肝 静脉分流 经皮经肝穿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静脉高压症 难治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金旗 张庆贤 +2 位作者 许兴杰 郑景达 陈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7-709,共3页
我科收治1例因上腔静脉畸形。行经股静脉路径联合经皮门静脉逆行穿刺下腔静脉门腔分流术患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以“反复排黑便2d,伴呕血1次”为主诉入院。
关键词 静脉畸形 经股静脉分流 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剑波 叶鹏 +3 位作者 曾庆乐 庞桦进 何晓峰 陈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296,共3页
报告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3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支架的特点,置入过程的操作要点。3例患者均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前3例患者门静脉... 报告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3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支架的特点,置入过程的操作要点。3例患者均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前3例患者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0.1、32.4、42.6 mm Hg,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至21.3、17.7、26.5 mm Hg。随访期间均无肝性脑病发生,彩超检查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使用Viatorr支架可以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torr支架 肝硬化 静脉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剑钧 颜志平 +3 位作者 王建华 钱晟 吴安乐 陈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在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与肝内门静脉之间建立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DI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超结合X线透视引导穿刺,为13例门脉高压患者(3例同时合并有肝癌)实施DIPS术,对1例合并有肝癌的患者同时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目的探讨在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与肝内门静脉之间建立直接性肝内门腔分流(DI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超结合X线透视引导穿刺,为13例门脉高压患者(3例同时合并有肝癌)实施DIPS术,对1例合并有肝癌的患者同时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测量RHSIVC的直径、长度及周围肝实质包绕RHSIVC的范围,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肝功能、血氨水平及门腔压力差的改变进行比较,采用彩超对分流道的通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3例DIPS术均获成功,患者门腔压力差由术前的(27.94±5.29)mmHg(16~35mmHg)降至分流后的(9.22±1.83)mmHg(12~30mmHg)(P<0.001)。术后3天,1例肝癌患者(同时行TACE术)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另1例患者出现血性腹腔积液;其余11例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2例存活患者分流道平均通畅时间为176天,术后30、90、180天分流道的累计通畅率分别为100%、80%、80%。结论在RHSIVC及门静脉之间建立DIPS安全、可行,可作为传统TIPS术的改良与补充,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静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预防家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分流道狭窄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白 曹广劭 +1 位作者 张红 张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覆膜支架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4只长白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6只,对照组8只,建立TIPS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周、4周行直接门静脉造影复查后处死动物...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覆膜支架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4只长白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6只,对照组8只,建立TIPS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周、4周行直接门静脉造影复查后处死动物,获取支架内及周围肝组织,行大体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24只猪TIPS模型均成功建立,术后2周造影复查示实验组、对照组分流道分别闭塞1只(1/8,12.50%)、2只(2/4,50.00%),术后4周分别闭塞5只(5/8,62.50%)、4只(4/4,100%),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狭窄。结论 SIS覆膜支架可有效防止TIPS术后增生的纤维组织向分流道内长入,减轻血栓形成、炎性反应、新生胆管增生及异物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分流 经颈静脉肝内 缩窄 病理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硬化门腔静脉分流术后皮质脊髓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华瑛 高秀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铜银法溃变纤维染色技术 ,研究大鼠肝硬化门腔静脉分流术后皮质脊髓束的变化。结果表明 ,肝硬化门脉分流术后大鼠脊髓后索腹侧部可见黑色溃变纤维 。
关键词 大鼠 肝硬化 静脉分流 皮质脊髓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性肝硬化犬门腔分流术后肝血液动力学变化
13
作者 杨卫平 蔡伟耀 +3 位作者 邓侠兴 陈皓 周光文 李宏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门体分流时合适分流口直径。 方法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的 10条犬施行门 -腔H型分流 ,并在不同分流口直径下分别测定游离门静脉压 (FPP)、门腔压力梯度 (PCPG)、门脉流量 (PVF)和肝动脉流量(HAF)。 结果分流口直径 (SD)和门... 目的探讨门体分流时合适分流口直径。 方法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的 10条犬施行门 -腔H型分流 ,并在不同分流口直径下分别测定游离门静脉压 (FPP)、门腔压力梯度 (PCPG)、门脉流量 (PVF)和肝动脉流量(HAF)。 结果分流口直径 (SD)和门静脉直径 (PVD)之比 (SD/PVD)与FPP、PCPG、PVF呈负相关 ,与HAF呈正相关 ,且直线关系良好。 结论SD/PVD需小于 70 %时才能达到限制性分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肝硬化 分流 肝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24例
14
作者 翟水亭 张明 +3 位作者 黄九峰 李怀斌 范晓明 杨玉秀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分流 介入放射学 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C形架桥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秀现 赵永福 +3 位作者 党晓卫 冯留顺 叶学祥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 88例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患者采用人工血管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C形架桥联合门 奇断流术、脾动脉结扎或脾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 88例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患者采用人工血管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C形架桥联合门 奇断流术、脾动脉结扎或脾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分流前平均门静脉压为 36cmH2 O(31~ 45cmH2 O ,1cmH2 O =0 .0 0 98kPa) ,分流后为 2 6cmH2 O(2 1~ 33cmH2 O) ,平均下降 1 0cmH2 O。 3例死于术后并发症 ;8例发生乳糜漏 ,于术后 5d~ 3个月恢复正常。 74例随访 0 .5~ 7a ,无肝性脑病和复发出血。腹水消失 61例 ,明显减少 1 3例 ,彩超检查人工血管均通畅。结论 :此手术方式是治疗肝静脉闭塞型布 加综合征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奇断流 布-加综合征 肠系膜 静脉-下静脉C形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自发性分流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点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雅莹 俞陌桑 +2 位作者 王哲民 孟凡升 季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自发性分流患者门静脉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均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成像和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静脉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发...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自发性分流患者门静脉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均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成像和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静脉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发现,存在脾—肾或胃—肾分流患者24例(分流组)、无上述分流患者94例(无分流组)。分流组门静脉直径为(12.48±2.79) mm,无分流组门静脉直径为(13.58±3.46) 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流组胃底曲张静脉面积为294.00(0.00~2400.00) mm2,显著大于无分流组[26.00(0.00~1620.00)mm2, P<0.001]。分流组与无分流组食管静脉曲张范围及严重程度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流组食管静脉曲张范围小、程度较轻。无论有无消化道出血史,分流组的胃底静脉面积均大于无分流组( P<0.05);无内镜治疗史的患者中,分流组的胃底静脉面积大于无分流组( P<0.001);无脾切除治疗史的患者中,分流组的胃底静脉面积大于无分流组( P<0.001),分流组的门静脉直径小于无分流组(P<0.05);Child-Pugh A、B级的患者中,分流组胃底静脉面积均大于无分流组(均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自发性分流且未接受脾切除手术的患者具有更小的门静脉直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轻;自发性分流患者内镜表现有较大扭曲的胃底曲张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脉/放射摄影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胃镜检查 分流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
17
作者 杨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55-56,共2页
门静脉高压症常伴有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是其常见的两种临床表现。门体静脉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对脾功能亢进的治疗还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临床研究证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降低门静脉压力侵袭性... 门静脉高压症常伴有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是其常见的两种临床表现。门体静脉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对脾功能亢进的治疗还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临床研究证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降低门静脉压力侵袭性最小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脾功能亢进 经颈静脉肝内分流 TIPS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 静脉分流 静脉分流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静脉压力 静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性江 黎介寿 +3 位作者 曹建民 吴学豪 韩建明 邹忠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吴性江,黎介寿,曹建民,吴学豪,韩建明,邹忠寿关键词高血压,门脉;门腔静脉分流术,外科;介入放射,肝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70.2经...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吴性江,黎介寿,曹建民,吴学豪,韩建明,邹忠寿关键词高血压,门脉;门腔静脉分流术,外科;介入放射,肝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70.2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高血压 静脉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玲 王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TIPS)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11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50例患者术中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TIPS)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11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50例患者术中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结果 50例患者中腹腔内出血、术后发热、术后肝性脑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和瘀斑、异位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8%、84%、18%、30%、4%。结论 TIPS治疗并发症较多,根据患者特点和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肝内分流 出血 脑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内支架分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桂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5年第1期11-12,共2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内支架分流术(简称 TIPSS)。是近年来开展非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7例门脉高压症进行 TIPSS 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点阐述了对肝性脑病、内支架的阻塞和移位、低蛋白血症、肝功不良、发...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内支架分流术(简称 TIPSS)。是近年来开展非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7例门脉高压症进行 TIPSS 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点阐述了对肝性脑病、内支架的阻塞和移位、低蛋白血症、肝功不良、发热及出血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高血压 经颈静脉 分流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