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涛 孔涛 +2 位作者 孟丽岩 潘蕊 潘雨桐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确定结构设计屈服点是建立等延性弹塑性位移反应谱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设计三层和五层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分析设计屈服点对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精度和设... 确定结构设计屈服点是建立等延性弹塑性位移反应谱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自复位支撑结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设计三层和五层自复位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分析设计屈服点对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精度和设计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层和多层结构,采用所提出的屈服点确定方法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时,结构延性能力能够满足延性设计需求;相比于传统的设计屈服点确定方法,在8度大震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更接近2%的设计目标,降低了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第一刚度设计值,设计的结构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支撑结构 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屈服点 弹塑性位移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熊二刚 梁兴文 张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将钢框架结构按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人身安全、防止倒塌三个水平,并用层间侧移角予以量化;采用钢框架的最大层侧移模式来确定其目标侧移曲线;在等效线性化的前提下,由等效位移用弹性位移反应谱求出等效周期,然后对构件进行刚度设计... 将钢框架结构按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人身安全、防止倒塌三个水平,并用层间侧移角予以量化;采用钢框架的最大层侧移模式来确定其目标侧移曲线;在等效线性化的前提下,由等效位移用弹性位移反应谱求出等效周期,然后对构件进行刚度设计和承载力设计;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校核其实际侧移曲线与满足性能目标的侧移曲线是否一致。采用此方法对一五层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实用,便于操作,且能控制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最后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钢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侧移模式 层间侧移比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Ⅰ)——方法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克家 梁兴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4,共7页
带加强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日益增多,针对此类结构提出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十分必要。根据模态理论考虑高阶振型对结构反应的贡献,基于较成熟的多层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 带加强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日益增多,针对此类结构提出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十分必要。根据模态理论考虑高阶振型对结构反应的贡献,基于较成熟的多层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方法根据模态理论将结构各个振型分别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计算各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响应,进而以振型参与系数为权重进行加权叠加,得到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总响应,以此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结合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选取较易发生破坏的楼层作为关键楼层,关键楼层的性能反映整个结构的性能,以此对方法进行了调整和简化,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方法思路清晰、符合结构实际、应用相对简便,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层 高层建筑 直接基于位移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宏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50,共6页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适合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本文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适合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本文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目标设计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采用一定的Rμ-μ-Tn关系建立相应的非线性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然后根据结构不同的目标位移以及对应的非线性反应谱确定相应的有效周期,从中选择最小值作为设计结构的有效周期,根据有效周期计算结构的刚度,然后乘以屈服位移得到结构的屈服强度。根据结构屈服强度以及结构的超强系数,得到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该方法避免了设计中采用迭代计算,且一次设计就可以完成多水平设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 非线性反应谱 有效周期 超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心轨辙叉转换位移计算及设计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振华 王璞 +1 位作者 高原 王树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3,461,共9页
为减小可动心轨辙叉心轨/翼轨密贴区域不足位移、降低心轨牵引点转换力、提高辙叉直向平顺性,提出可动心轨辙叉的设计参数和关键部件优化设计方法.以18号可动心辙叉最小轮缘槽宽度为优化目标,基于既有结构尺寸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心轨转换... 为减小可动心轨辙叉心轨/翼轨密贴区域不足位移、降低心轨牵引点转换力、提高辙叉直向平顺性,提出可动心轨辙叉的设计参数和关键部件优化设计方法.以18号可动心辙叉最小轮缘槽宽度为优化目标,基于既有结构尺寸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心轨转换计算模型,并采用逐次逼近法优化心轨转换位移曲线的设计方法;在满足辙叉直、侧向不同形位公差条件下,提出第2牵引点动程为50.7 mm的优化设计方案和直向开通状态下辙叉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心轨计算转换位移与设计转换位移最大偏差为6.64 mm,位于弹性可弯中心;最小轮缘宽度计算值(90.7 mm)与实测平均值(90.9 mm)差异较小,满足车辆安全通过要求;第2牵引点动程较既有辙叉减小8.3 mm,减小了第2牵引点转换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心轨辙叉 有限元方法 转换位移 计算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跃进 王树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7期1274-1276,共3页
简要阐述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对一个七层RC框架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应用Pushover方法对设计进行了验证分析。
关键词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RC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磊 李建中 范立础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7-164,共8页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位移需求估计方法和目标位移的确定。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这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位移需求估计方法和目标位移的确定。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这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位移需求估计 目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直接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赵顺波 杜晖 +1 位作者 钱晓军 李长永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共6页
提出等体积钢纤维替代粗骨料并将钢纤维质量计入砂率公式来直接进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通过试验研究碎石级配、钢纤维长度和体积率对新拌钢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硬化钢纤维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 提出等体积钢纤维替代粗骨料并将钢纤维质量计入砂率公式来直接进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通过试验研究碎石级配、钢纤维长度和体积率对新拌钢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硬化钢纤维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与现行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相关强度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最大粒径为20mm和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和长度为32~50mm的钢纤维,在钢纤维体积率不大于2.0%时,由直接设计方法可配制满足新拌钢纤维混凝土工作性能和硬化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要求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避免按现行规程规定根据钢纤维体积率对用水量和砂率的调整。研究成果为修订完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提供科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直接方法 坍落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 被引量:34
9
作者 高德利 黄文君 李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大位移井在海洋、滩海、湖泊及山地等复杂地区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中应用广泛,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具有约束因素多、作业难度大、作业风险高等基本特点,其井眼延伸极限的预测和控制对于安全钻进意义重大。在概述国内外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 大位移井在海洋、滩海、湖泊及山地等复杂地区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中应用广泛,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具有约束因素多、作业难度大、作业风险高等基本特点,其井眼延伸极限的预测和控制对于安全钻进意义重大。在概述国内外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的预测模型和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延伸极限的大位移井钻井优化设计方法,并应用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理论分析了萨哈林地区Z–42大位移井的水平段旋转钻进极限及完井管柱下入极限,认为提升钻机性能可大幅度提高井眼延伸极限,旋转接头和减阻接头可提高完井管柱的下入极限。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预测理论和控制方法研究,可为大位移井的风险预测、优化设计及安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 井眼延伸极限 预测模型 优化设计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基于位移设计的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晓伟 苏明周 +3 位作者 石鲁 秦瑞 王迪涛 王喆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8-684,共7页
K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K-HSS-EBF)是指耗能连梁和支撑采用Q345钢,而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高强度钢(如Q460)。为研究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了5层、8层和12层算例,分别进行... K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K-HSS-EBF)是指耗能连梁和支撑采用Q345钢,而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高强度钢(如Q460)。为研究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了5层、8层和12层算例,分别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侧移分布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的算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侧移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结构呈理想的渐进式梁铰屈服机构,并证明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支撑钢框架 高强钢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层间位移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式挡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建经 韩鹏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6-423,共8页
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前沿课题。以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为手段,研究重力式挡土墙的位移计算模型,能够为挡土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提供支撑。首先系统介绍了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装置、模型设计、测试方案、地震波输入及... 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前沿课题。以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为手段,研究重力式挡土墙的位移计算模型,能够为挡土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提供支撑。首先系统介绍了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装置、模型设计、测试方案、地震波输入及加载制度。然后,研究了不同地震烈度下重力式挡墙墙体位移及位移模式的变化规律,阐述了土压力分布及其与位移的变化关系,并以Newmark滑块及Zeng和Steedman转动块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计算地震下重力式挡墙滑移位移及转动位移模型。经比较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既有滑移位移经验公式结果,提出Whitman和Liao的均值拟合法适合用于计算重力式挡土墙的滑移位移量。最后,对重力式挡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流程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设计方法 重力式挡土墙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位移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大刚 贾明明 +1 位作者 李佳 张素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8,29,共6页
为更好地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依据初步设计的结构得到结构的屈服位移,根据大震作用下的设计目标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确定等效黏滞阻尼或强度折减系数,从而构造相... 为更好地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依据初步设计的结构得到结构的屈服位移,根据大震作用下的设计目标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确定等效黏滞阻尼或强度折减系数,从而构造相应的高阻尼弹性反应谱或弹塑性反应谱,并得到相应的位移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在位移反应谱上确定结构目标位移对应的结构有效周期,根据有效周期计算结构的刚度,得到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通过反复改变结构构件的截面使所设计结构的位移与初始假设位移接近,完成结构的设计.通过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实现了钢框架结构的预期抗震性能目标,算例分析表明:应用弹塑性反应谱较应用弹性反应谱的设计结果更准确,基于弹塑性反应谱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钢框架 弹性反应谱 弹塑性反应谱 位移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抗震性能设计的非迭代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大刚 贾明明 +1 位作者 李佳 张素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使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更加简便准确,本文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非迭代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该方法首先考虑结构的非弹性反应确定等效弹性反应谱和弹塑性反应谱,并建立了使用Newmark-Hall变形折减系数的能... 为使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更加简便准确,本文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非迭代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该方法首先考虑结构的非弹性反应确定等效弹性反应谱和弹塑性反应谱,并建立了使用Newmark-Hall变形折减系数的能力谱的明确表达式。采用能力-需求图方法,确定了结构需要的目标位移与延性、谱位移和谱加速度之间关系的明确表示式,得到结构的刚度和设计基底剪力,进而确定构件截面,完成结构设计。对五层两跨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了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设计过程简便,无需迭代程序,不需画出反应谱,通过时程分析验证了设计结果的精确性。本文研究表明:直接基于位移的非迭代抗震设计方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精确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非迭代 钢框架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设计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器 第一部 分基本理论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华 张宝霖 周荣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34,共6页
传统的励磁控制器基本上都是按照局部线性化的模型来设计的,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要求。针对这一缺陷,本文把非线性控制理论中比微分几何法更简明、更适合于工程应用的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引入电力系统,解决了电力系统强非线性给设计所... 传统的励磁控制器基本上都是按照局部线性化的模型来设计的,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要求。针对这一缺陷,本文把非线性控制理论中比微分几何法更简明、更适合于工程应用的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引入电力系统,解决了电力系统强非线性给设计所带来的困难,并使得实现线性化的过程变得极为简捷。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的是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反馈补偿的概念和理论,使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电力系统结构工况的多变性也能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第二部分应用第一部分的基本理论为励磁系统设计了非线性反馈补偿控制器,并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从而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 发电机 设计 励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的并行方案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娴 王秋旺 +2 位作者 陶文铨 傅游 康继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针对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irectSimulationMonteCarlo,DSMC)方法的特点,提出了3种DSMC程序的并行方案.同时,对3种并行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并选择了各节点间程序相关性最小的并行方案,将其应用于稀薄气体二维微通道问题的求解.结... 针对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irectSimulationMonteCarlo,DSMC)方法的特点,提出了3种DSMC程序的并行方案.同时,对3种并行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并选择了各节点间程序相关性最小的并行方案,将其应用于稀薄气体二维微通道问题的求解.结果表明,串行程序与并行程序的计算结果完全吻合,并且得到了较高的并行效率,且并行效率随节点数的变化并非单调,而是有一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 并行方案 并行效率 微通道 稀薄气体流动 数值模拟 并行设计 流动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Ⅱ)——算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克家 梁兴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116,共9页
基于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根据论文(I)所提出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一幢带有2个加强层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设定结构的目标性能水准为中震作用下结构"使用良好"以及大震作用下"保... 基于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根据论文(I)所提出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一幢带有2个加强层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设定结构的目标性能水准为中震作用下结构"使用良好"以及大震作用下"保证人身安全"。中震作用下结构"使用良好",结构处在弹性阶段,结构分析及参数计算采用弹性方法。大震作用下结构"保证人身安全",结构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结构分析及参数计算考虑弹塑性特点。设计过程的特点突出:关键楼层的提出、选取均体现了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考虑高阶振型数量的选择、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充分体现了方法实用性;在地震作用的计算、结构性能的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和新思路。设计过程验证了所用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层 高层建筑结构 直接基于位移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能力谱法的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冠远 阎贵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近几十年里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直接从结构的性能目标出发 ,以位移为前提 ,受到了土木工程界的热切关注。然而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大多使用具有有效刚度和阻尼的等效弹性结构来代替非弹性体系的地... 近几十年里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直接从结构的性能目标出发 ,以位移为前提 ,受到了土木工程界的热切关注。然而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大多使用具有有效刚度和阻尼的等效弹性结构来代替非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并需要经过反复迭代计算 ,使得计算步骤相当烦琐。本文在Fajar改进的能力谱法的基础上 ,利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 0 4 89)中的加速度反应谱获得了地震需求反应谱 ,并采用具有 5 %屈服后刚度比的双线性力 -位移模型来得到抗震结构的能力谱 ,建立了适合我国规范采用的基于能力谱法的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从结构的目标位移和位移延性需求出发 ,使用该方法不需线性置换结构和迭代过程即可完成结构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方法 位移抗震设计 能力谱法 非弹性反应谱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位移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冲 惠迎新 吴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48-152,共5页
通过5个板式橡胶支座的摩擦滑移拟静力试验,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后等效阻尼比的变化,并给出等效阻尼比的拟合公式,进一步给出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位移设计方法,并对一双自由度简化桥梁模型进行时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 通过5个板式橡胶支座的摩擦滑移拟静力试验,研究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后等效阻尼比的变化,并给出等效阻尼比的拟合公式,进一步给出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位移设计方法,并对一双自由度简化桥梁模型进行时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等效阻尼比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可应用于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建议的位移设计方法假定上部结构位移,利用体系等效阻尼比通过迭代收敛得出桥梁替代结构系统的最大位移,作为非线性结构的最大位移。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简单有效而且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可用于考虑摩擦滑移的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摩擦滑移 位移设计方法 等效阻尼比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宏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5-978,共4页
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思路,以地震作用下各层位移延性系数一致为结构设计目标位移状态.只考虑第一振型影响,把结构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结合非线性位移反应谱,确定结构在设计目标延性系数下的基底剪力.按照目标位移状态沿竖向分配,采... 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思路,以地震作用下各层位移延性系数一致为结构设计目标位移状态.只考虑第一振型影响,把结构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结合非线性位移反应谱,确定结构在设计目标延性系数下的基底剪力.按照目标位移状态沿竖向分配,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方法进行结构抗震设计.该方法使设计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层位移延性反应尽量一致,建筑沿竖向各层均能耗散地震能,避免破坏集中在某一层;设计的建筑满足安全的同时,尽量做到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直接基于位移设计 层延性系数 非线性位移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设计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器 第二部分 励磁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华 张宝霖 周荣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5-41,共7页
应用第一部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本文对单机系统设计了非线性反馈补偿励磁控制器,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改进了所设计的励磁控制器,使之具有更好的控制特性。最后,本文还给出了对单机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
关键词 发电机 励磁控制器 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