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1
作者 魏巧玲 董晓光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据统计,2020年我国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高达百万余人[1]。PCI已成为国内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手段,尽管PCI后再灌注有挽救梗死心肌的潜力,但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再次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无法有... 据统计,2020年我国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高达百万余人[1]。PCI已成为国内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手段,尽管PCI后再灌注有挽救梗死心肌的潜力,但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再次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无法有效预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梗死心肌 再灌注 心肌梗死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31日至2023年6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择期PCI术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57.56±8.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100)和QFR组(n=100),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常规组根据医师经验行PCI术治疗,QFR组根据QFR测定结果行PCI治疗。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PCI术后7 d,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分别采集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的图像,计算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7.59±3.14 vs.7.48±3.36,P=0.811)、心肌灌注总积分(15.87±7.61 vs.15.63±5.97,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组PCI术后7 d的心肌缺血节段数(5.58±3.36 vs.6.51±2.14,P=0.020)和心肌灌注总积分(10.55±4.41 vs.12.96±6.50,P=0.002)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QFR指导PCI可以更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加诺生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定量血流分数(Q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长病变PCI介入治疗现状 被引量:9
3
作者 何静 秦永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在金属裸支架时代,由于冠状动脉长病变再狭窄率高、并发症高,不主张对长病变行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使得再狭窄率已从裸支架时代的30%~50%降至10%以下。美国FDA批准应用的单个最长支架为33mm,国内单个最长支架为36mm,... 在金属裸支架时代,由于冠状动脉长病变再狭窄率高、并发症高,不主张对长病变行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使得再狭窄率已从裸支架时代的30%~50%降至10%以下。美国FDA批准应用的单个最长支架为33mm,国内单个最长支架为36mm,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长病变采用串联支架置入方法,累积置入长度可达100mm。是否支架越长越安全?对术后再狭窄率及操作造成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无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本文就目前冠状动脉长病变的介入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长病变 介入治疗 pci 支架置入方法 金属裸支架 再狭窄率 药物洗脱支架 FDA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谷新顺 傅向华 +3 位作者 马宁 吴伟力 李世强 姜云发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848-849,共2页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10例发病 12小时内的AMI患者行急诊PCI ,分别于术后 7天、30天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获得左室最大早期舒张血流速度 (E) ,晚期...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10例发病 12小时内的AMI患者行急诊PCI ,分别于术后 7天、30天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获得左室最大早期舒张血流速度 (E) ,晚期最大舒张血流速度 (A) ,得出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 (E/A)和E峰减速时间(DT)。结果 E峰、E/A术后 30天较术后 7天明显增大 (P <0 .0 5 ) ,A峰、DT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AMI后尽早实施PCI可以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恢复梗死区域心肌血流灌注 ,从而挽救濒危缺血心肌 ,使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东升 李清贤 +4 位作者 赵家琦 张金国 甘立军 郑凤兰 王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总结 4a连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发病 6h内或发病 6~ 12h仍有胸痛的STEMI 12 7例 ,Judkin法选择性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多体位投照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 ,经皮行冠... 目的 总结 4a连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发病 6h内或发病 6~ 12h仍有胸痛的STEMI 12 7例 ,Judkin法选择性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多体位投照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 ,经皮行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 (PTCA)、支架置入 ,PTCA导丝无法通过闭塞部位时 ,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结果 4例极高危及 5例血栓自溶无残余狭窄患者仅作冠状动脉造影 ,其余 118例分别行PTCA、支架直接置入术、PTCA加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溶栓。以TIMI血流Ⅱ~Ⅲ级为成功标准 ,再通 112例 (112 / 118) ,成功率 96 5 5 %。结论 STEMI直接PCI,成功率 96 5 5 % ,有效降低STEMI死亡率 ,减少住院天数 ,是治疗STEMI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 STEMI 冠状动脉造影 动脉内溶栓治疗 冠状动脉内溶栓 疗效及安全性 梗死相关动脉 PTCA TIMI血流 支架置入 多体位投照 直接pci 闭塞部位 残余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董守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38-139,142,共3页
目的 :比较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66例AMI患者中 ,86例患者直接PCI ,80例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溶栓梗塞组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 5 2例 ,再通率 62... 目的 :比较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66例AMI患者中 ,86例患者直接PCI ,80例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溶栓梗塞组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 5 2例 ,再通率 62 % ;直接PCI组IRA成功开通 80例 ,成功率 10 0 % ,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 (LVEF)溶栓组为 5 2 8± 10 1% ,直接PCI为 63 8± 9 6%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直接PCI与溶栓治疗AMI患者比较 ,前者能使IRA充分有效开通 ,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静脉溶栓治疗 住院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直接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兴隆 葛志明 +4 位作者 耿静 吴婷婷 申玉文 陈文强 季晓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直接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或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是介入性心脏病学面对的主要问题。资料显示,PCI手术过程中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后,急、慢性炎性细胞随即参与动脉损伤的修复过程,
关键词 直接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围手术期 支架内血栓形成 介入性心脏病学 直接pci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团队综合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玉冰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团队综合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团队综合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13年1-12月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给予护理团队综合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患者满意率、院内AMI复发率、院内再行PCI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急诊科停留时间(18.26±5.78)min,住院时间为(10.35±4.3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96.68%,显著高于对照组;院内AMI复发率5.65%,院内再行PCI率7.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护理团队综合干预,可缩短急诊科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MHR和NH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PCI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成 刘森 +4 位作者 杨红 金梦龙 刘紫阳 付真彦 马依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8-953,共6页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严格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6 281例患者,分为PCI组和non-PCI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介入治疗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THR、MHR和N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使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R、MHR和NHR单一指标和联合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的影响因素和预测价值。结果 与Non-PCI组比较,PCI组年龄偏大,男性占比、患糖尿病占比、THR、MHR、NHR、Gensini评分高于Non-PCI组,既往支架植入比例少于Non-PC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R(r=0.351,P<0.001)、MHR(r=0.192,P<0.001)和NHR(r=0.236,P<0.001)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评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0岁、男性、患糖尿病、THR、MHR、NHR是冠心病患者行PCI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支架植入史是冠心病患者行PCI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THR、MHR和NHR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09,95%CI:0.798~0.820)。结论 THR、MHR和N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对评估冠心病行PCI治疗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 冠状动脉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省利 吕安林 +3 位作者 蔚虎文 惠昭岚 周小燕 邵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护理技术的可行性、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 0 9例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桡动脉穿刺成...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护理技术的可行性、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 0 9例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7.5 % ,PCI成功率 98.2 % ,冠脉狭窄度从 (85 .2 8± 10 .6 6 ) %降低至 (6 .32±5 .16 ) %。总手术时程为 (6 8.90± 2 4 .32 )min。并发伤口渗血 1例 ,前臂皮下瘀斑 2例。术后 (2± 8)h生活自理 ,术后住院时间 (4.2± 2 .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pci 围手术期 动脉穿刺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程日记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便秘的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清清 李军文 +1 位作者 郑太蓉 文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病程日记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预防便秘护理;观察组(60例)将预防便秘的相关内容设计成病程日记表格,由护士督导患者每日执行并记录。结果两组PCI术后便秘发生率、首次排便评... 目的探讨病程日记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预防便秘护理;观察组(60例)将预防便秘的相关内容设计成病程日记表格,由护士督导患者每日执行并记录。结果两组PCI术后便秘发生率、首次排便评分、排便满意度、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有便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患者记录病程日记、主动参与自身健康管理,有效降低了PCI术后便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便秘 病程日记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门-球囊时间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慧波 郭超华 +2 位作者 吕晓春 魏芳芳 孙琴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门-球囊(D-to-B)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为“缩短急性STEMI患者PPCI的D-to-B时间”,在现况调查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活动目标、实... 目的:探讨品管圈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门-球囊(D-to-B)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为“缩短急性STEMI患者PPCI的D-to-B时间”,在现况调查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活动目标、实施对策.活动结束后观察D-to-B时间.结果:急性STEMI患者PPCI的D- to-B时间由142.53min下降为89.8min,降幅为37.0%.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14.7%,进步率为37.0%.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等8项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可有效缩短急性STEMI患者PPCI的D-to-B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品管圈 门G球囊时间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励庭 袁勇 +3 位作者 董剑廷 黄炫生 刘卫其 韩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急诊PCI和支架植入术。如果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急诊PCI和支架植入术。如果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为TIMI 0-2级或虽达到TIMI 3级,但残余狭窄≥90%者采取急诊PCI治疗。结果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9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男82例,女37例,年龄35-86岁,平均(58.8±12.7)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IRA为前降支72例;右冠状动脉为43例;回旋支为4例。110例患者IRA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有7例患者行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20%,TIMI 3级,未进一步行支架置入。行PCI的117例患者,成功率98.8%,IRA的前向血流达到TIMI 3级的达95.4%。随访30d,95例患者(80%)无事件生存,住院期间死亡5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闭塞5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CI,疗效明显且安全,应在有条件的医院大力开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pci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国添 阮翔 +2 位作者 曾志羽 梁艺 陈东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6-987,共2页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这类人群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又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PCI 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行PCI 的高龄老年人,其临床特点、疗效、安全性如何,值得探讨.国外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1-3]...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这类人群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又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PCI 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行PCI 的高龄老年人,其临床特点、疗效、安全性如何,值得探讨.国外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1-3].本研究回顾分析本中心PCI 的高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以便对PCI 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老年人 临床分析 病理生理特点 高危人群 老龄化社会 pci 高龄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献萍 杨红叶 +1 位作者 李旭平 雷务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31-832,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术中配合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静薇 郑兴 +6 位作者 丁继军 秦永文 马丽萍 赵仙先 徐荣良 吴宏 陈少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 急诊pci 急性心肌梗死(AMI) 不同时间 转归 近期预后影响 常见疾病 生活质量 罪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危小军 廖伟 +2 位作者 钟一鸣 谢东明 谢东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诊pci 安全性评价 心源性休克 临床疗效 住院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一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舒 王长谦 +5 位作者 张亚臣 陈漫天 王飞 陈富兴 舒红 张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1-71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介入治疗 pci术后 冠心病患者 药物保守治疗 高龄患者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彬妮 王焱 +4 位作者 王挹青 刘文辉 郑剑涛 陈水龙 董俊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冠心病患者 70岁以上 远期疗效 疗效及安全性 老年患者 pci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心肌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玉龙 温尚煜 +3 位作者 刘丹 王满庆 王柏颖 黎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6期430-431,共2页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普遍开展,发现心肌桥现象并非少见,国内报道在冠状动脉造影病例中的检出率为0.665%。用介人治疗方法治疗心肌桥在国内外文献中已有报道。我们对5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成功施行了直接支架植人术,报告如下。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心肌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