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动固定电极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廷筑
李羚
+5 位作者
毛华
文美
唐艳
熊宗华
鲁玉民
周文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44-3746,共3页
目的:总结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及右心耳植入中的应用经验。方法:56例有起搏适应证的患者均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心室电极放置在右室间隔部,部分使用直指引钢丝完成;心房电极放置在右心耳。观察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的参数,及有关手术...
目的:总结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及右心耳植入中的应用经验。方法:56例有起搏适应证的患者均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心室电极放置在右室间隔部,部分使用直指引钢丝完成;心房电极放置在右心耳。观察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的参数,及有关手术指标。结果:心室电极植入即刻和15 min后重复测定的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分别为(0.71±0.16)V、(0.59±0.13)V;(8.57±2.24)mV、(9.00±2.78)mV;(565.0±91.0)Ω、(577.1±113.6)Ω;而心房电极分别为(0.94±0.28)V、(0.80±0.20)V;(2.53±0.51)mV、(2.70±0.75)mV;(525.9±115.9)Ω、(529.6±131.2)Ω。重复测定均阈值降低、感知改善(P<0.05)。使用直指引钢丝完成右室间隔部植入25例,占心室电极总数的44.6%。随访中除1例出现植入侧锁骨下静脉血栓外,未发现电极脱位、穿孔及起搏不良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及右心耳起搏是有效的、安全的。部分病例使用直指引钢丝也可以完成右室间隔部的电极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直指引钢丝
右室间隔部
右心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固定电极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廷筑
李羚
毛华
文美
唐艳
熊宗华
鲁玉民
周文汀
机构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44-3746,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及右心耳植入中的应用经验。方法:56例有起搏适应证的患者均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心室电极放置在右室间隔部,部分使用直指引钢丝完成;心房电极放置在右心耳。观察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的参数,及有关手术指标。结果:心室电极植入即刻和15 min后重复测定的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分别为(0.71±0.16)V、(0.59±0.13)V;(8.57±2.24)mV、(9.00±2.78)mV;(565.0±91.0)Ω、(577.1±113.6)Ω;而心房电极分别为(0.94±0.28)V、(0.80±0.20)V;(2.53±0.51)mV、(2.70±0.75)mV;(525.9±115.9)Ω、(529.6±131.2)Ω。重复测定均阈值降低、感知改善(P<0.05)。使用直指引钢丝完成右室间隔部植入25例,占心室电极总数的44.6%。随访中除1例出现植入侧锁骨下静脉血栓外,未发现电极脱位、穿孔及起搏不良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及右心耳起搏是有效的、安全的。部分病例使用直指引钢丝也可以完成右室间隔部的电极植入。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直指引钢丝
右室间隔部
右心耳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动固定电极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体会
刘廷筑
李羚
毛华
文美
唐艳
熊宗华
鲁玉民
周文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