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微生物直投法处理养殖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邢华 潘良坤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直投法 养殖污水 污水处理 枯草芽孢杆菌 光合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世杰 李强 +2 位作者 曾宪辉 王家庆 付国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67-7873,共7页
高黏改性沥青是决定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评价改性剂类型、掺量及生产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车辙、半圆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 高黏改性沥青是决定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评价改性剂类型、掺量及生产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车辙、半圆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行测试,通过微观形貌特征对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很小。在相同的掺量和生产工艺下,与常规的泰孚派克(Tafpack super,TPS)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热塑性树脂(thermoplastic resin,TPR)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的低温抗裂性、相当的水稳定性和略差的高温稳定性,但是两者的路用性能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TPR改性剂掺量的提高可以明显提升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当以70#普通沥青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ic block copolymers,SBS)改性沥青作为基质沥青时,TPR改性剂掺量分别达到13%和9%,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即可满足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总体上看,改性剂掺量和生产工艺对各项路用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改性剂掺量的影响大于生产工艺。从微观形貌角度证实采用直投法时沥青中存在颗粒结团,部分改性剂颗粒与沥青的不完全混融导致直投法的改性效率低于剪切法,因此采用直投法时应适当增加改性剂掺量。研究结果可为排水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高黏沥青 树脂改性剂 直投法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树脂改性高黏沥青的流变性能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轩 李强 +2 位作者 曾宪辉 王家庆 王晓威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181,共8页
排水路面是建设海绵城市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制备适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高黏改性沥青,采用主要成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的树脂类高黏改性剂对两种基础沥青进行改性,选择常用的TAFPACK-Super改性剂作为对照组对比分... 排水路面是建设海绵城市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制备适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高黏改性沥青,采用主要成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的树脂类高黏改性剂对两种基础沥青进行改性,选择常用的TAFPACK-Super改性剂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并分别通过剪切法和直投法制备高黏沥青来评价改性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频率扫描、多应力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对热塑性树脂改性高黏沥青的黏弹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改性剂种类、掺量和工艺等因素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阐述了改性剂对沥青的增黏机理。结果表明:热塑性树脂改性高黏沥青的各项路用性能随着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采用70^(#)普通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作为基质沥青,树脂改性剂掺量分别为沥青质量的13%和9%时,可以满足排水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与常用的TPS改性高黏沥青相比,热塑性树脂改性高黏沥青具有更好的低温抗裂能力、相近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较差的温度敏感性。采用直投法的改性效率略低于剪切法,表现为其高温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抗裂能力略差,因此,在采用直投法制备高黏沥青时应适当提高改性剂掺量。树脂改性剂的加入与沥青产生了物理共混增黏作用,采用直投工艺可以避免在高温下进行沥青剪切而引起的热氧老化问题。本研究为高黏改性沥青在路面工程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黏沥青 热塑性树脂 流变性能 直投法 改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