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需用功率预测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紫岩
彭晔榕
+2 位作者
宋劼
汪勇
张海波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为了提高涡轴发动机在直升机飞行状态突变时的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需用功率预测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直升机需用功率影响最大的5个变量进行选取,并以这5个变量为输入量,根据多元拟合方法建立直升机需用...
为了提高涡轴发动机在直升机飞行状态突变时的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需用功率预测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直升机需用功率影响最大的5个变量进行选取,并以这5个变量为输入量,根据多元拟合方法建立直升机需用功率预测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采用预测需用功率信号在发动机控制回路的燃气涡轮转速指令位置进行前馈线性补偿,设计了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经过UH-60A综合仿真平台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综合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串级PID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动力涡轮转速超调量或下垂量60%以上;相比加入总距前馈的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动力涡轮转速超调量或下垂量20%以上;可以有效加快发动机响应速度,缩短发动机响应时间1 s以上,极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直升机需用功率
线性补偿
综合控制
多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旋翼操纵策略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野
陈仁良
+1 位作者
李攀
鲁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5-921,共7页
为研究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旋翼控制相位角2种旋翼冗余操纵策略对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经过验证的XH-59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在直升机和复合推进2种飞行模式下,分析了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旋翼控制相位角对共...
为研究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旋翼控制相位角2种旋翼冗余操纵策略对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经过验证的XH-59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在直升机和复合推进2种飞行模式下,分析了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旋翼控制相位角对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配平特性;上、下旋翼桨毂最大弯矩以及需用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飞速度的增加,提高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降低旋翼控制相位角会减小直升机模式下的低头姿态,降低直升机和复合推进模式下的配平总距和需用功率。降低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提高旋翼控制相位角有利于降低2种模式下的最大桨毂弯矩。随着前飞速度增加,相比于调节横向周期变距差动,改变旋翼控制相位角会明显增加2种模式下配平纵向周期变距,甚至使其超过限幅。同时,采用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对调节直升机需用功率和桨毂处弯矩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翼共轴
直升机
刚性旋翼
配平特性
直升机需用功率
桨毂弯矩
旋翼控制相位角
横向周期变距差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需用功率预测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杜紫岩
彭晔榕
宋劼
汪勇
张海波
机构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出处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48,共6页
基金
航空动力基础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提高涡轴发动机在直升机飞行状态突变时的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需用功率预测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直升机需用功率影响最大的5个变量进行选取,并以这5个变量为输入量,根据多元拟合方法建立直升机需用功率预测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采用预测需用功率信号在发动机控制回路的燃气涡轮转速指令位置进行前馈线性补偿,设计了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经过UH-60A综合仿真平台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综合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串级PID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动力涡轮转速超调量或下垂量60%以上;相比加入总距前馈的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动力涡轮转速超调量或下垂量20%以上;可以有效加快发动机响应速度,缩短发动机响应时间1 s以上,极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及鲁棒性。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直升机需用功率
线性补偿
综合控制
多元拟合
Keywords
turboshaft engine
helicopter required power
linear compensation
integrated control
multivariate fitting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旋翼操纵策略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野
陈仁良
李攀
鲁可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5-921,共7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20145752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522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
文摘
为研究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旋翼控制相位角2种旋翼冗余操纵策略对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经过验证的XH-59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在直升机和复合推进2种飞行模式下,分析了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旋翼控制相位角对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配平特性;上、下旋翼桨毂最大弯矩以及需用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飞速度的增加,提高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降低旋翼控制相位角会减小直升机模式下的低头姿态,降低直升机和复合推进模式下的配平总距和需用功率。降低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和提高旋翼控制相位角有利于降低2种模式下的最大桨毂弯矩。随着前飞速度增加,相比于调节横向周期变距差动,改变旋翼控制相位角会明显增加2种模式下配平纵向周期变距,甚至使其超过限幅。同时,采用横向周期变距差动对调节直升机需用功率和桨毂处弯矩的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双旋翼共轴
直升机
刚性旋翼
配平特性
直升机需用功率
桨毂弯矩
旋翼控制相位角
横向周期变距差动
Keywords
coaxial helicopter
rigid rotor
trim characteristic
helicopter power required
Hub bending moment
rotor control phase angle
Lateral cyclic pitch differential
分类号
V21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需用功率预测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方法
杜紫岩
彭晔榕
宋劼
汪勇
张海波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旋翼操纵策略分析
袁野
陈仁良
李攀
鲁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