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直升机磁流变座椅悬架缓冲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静
浮洁
韩锦聿
-
机构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0,共10页
-
基金
重庆市留创计划重点资助项目(cx2019012)。
-
文摘
针对直升机座椅悬架缓冲控制问题,文章建立了结合磁流变耗能器的单自由度磁流变座椅悬架缓冲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了保证耗能器在充分耗散冲击能量的同时避免传递到人体的冲击力峰值超出人体的伤害限,以“软着陆”为控制目标,以磁流变耗能器活塞运动速度及位移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阻尼器阻尼力作为控制输出设计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控制规则,实现输出力位移曲线的“平台效应”。最后分别在6~12 m/s冲击作用速度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的有效性,即传递到人体的冲击载荷低于人体的伤害限的同时耗能器耗能最大。与现有的线性恒定总力控制器、恒定屈服控制策略进行缓冲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在实现“平台效应”、“软着陆”控制目标的同时能有效避免二次反弹。
-
关键词
直升机座椅悬架
单自由度模型
软着陆
磁流变耗能器
模糊控制器
-
Keywords
seat suspension system of helicopter
single-degree-of-freedom model(SOF)
soft landing
magnetorheological energy absorber(MREA)
fuzzy controller(FC)
-
分类号
O345
[理学—固体力学]
-
-
题名基于仿真分析的直升机飞行员下腰痛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史越
郭赞
杨俊超
杨达玲
-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63-2867,2873,共6页
-
文摘
针对当前直升机飞行员下腰痛研究缺少相关生物力学分析的问题,采用Any Body模型系统构建了"座椅-人-操纵装置"人机交互模型,以操纵脚蹬为例,利用逆向动力学对人体颈部、肩部、腹部、大腿及小腿等五个主要受力部位的肌肉群平均肌肉活动水平和腰椎L4-L5之间的压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座椅靠背倾角、座椅前后调整距离、座垫摩擦系数和腰靠等相关座椅参数对肌肉活动水平和L4-L5之间的压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腰痛的产生,在研究结果和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下腰痛函数,为直升机座椅优化,减少飞行员下腰痛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关键词
Anybody软件
直升机座椅
生物力学
下腰痛
-
Keywords
Anybody
helicopter seat
biomechanics
low back pain
-
分类号
R135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
-
题名双模式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董小闵
邓雄
王陶
李鑫
晏茂森
-
机构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05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8CDXYJX0019)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19009)。
-
文摘
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座椅系统主要处于隔振工况,阻尼器隔振行程小且持续输出较小的阻尼力,而直升机遇突发状况坠机时属于抗坠毁工况,阻尼器需在缓冲行程内保持力值平衡,且提供大阻尼大行程。针对隔振和抗坠毁双模式工况对阻尼器设计要求存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满足直升机座椅隔振和抗坠毁的双模式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结构。为验证结构的有效性,建立了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在不同乘员质量、不同冲击速度下对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拓扑形面优化;基于拓扑形面优化结果,完成了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样机的加工、装配和测试。数值仿真和双模式特性实验表明,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的抗坠毁单元能在所选冲击工况下均能输出平稳、稳定可控的库伦阻尼力,同时其隔振单元具有良好的动态范围,最大阻尼力和动态范围均满足设计要求。
-
关键词
直升机座椅
磁流变阻尼器(MRD)
隔振
抗坠毁
拓扑优化
-
Keywords
helicopter seat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
vibration isolation
crashworthiness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