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晋城成庄井田煤层气直井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孟召平
郝海金
+2 位作者
张典坤
张贝贝
欧龙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99-1906,共8页
以晋城矿区成庄井田为依托,分析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岩石破裂压力、地应力、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压和隔水层有效厚度等条件,建立了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煤层气直井开发对煤炭开采底板突水影响机制。研究结...
以晋城矿区成庄井田为依托,分析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岩石破裂压力、地应力、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压和隔水层有效厚度等条件,建立了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煤层气直井开发对煤炭开采底板突水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煤层底板完井深度和采动矿压与承压水的水压使煤层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的破裂,如果隔水层中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大于承压水的水压,从应力方面,就不会发生突水,如果相反,就会发生突水;煤层气井煤层底板完井深度和采动矿压与承压水的水压未能使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的破裂,开采煤层承受的水压与煤层到主要含水层间有效隔水层厚度之比,决定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根据煤层底板隔水层岩石破裂压力、水压和水压与隔水层厚度比值等关键参数,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划分为安全(Ⅰ)、中等安全(II)、安全性差或有危险(III)和安全性极差或极有危险(Ⅳ)4类。成庄井田太原组15号煤层距奥灰含水层间距小,且变化大,煤层气垂直井开发后煤炭开采受奥灰水威胁。如果9号煤层气完井深度与煤炭开采底板破坏深度15 m相同计算,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主要为中等安全,仅在深部存在突水危险性;煤层气开发后3号煤层开采过程中不会发生底板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直井开发
煤层底板
突水危险性
晋城成庄
井
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直井开发概要——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为例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景明
巢海燕
聂志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71,128,共6页
煤层气钻井方式中,直井技术(包括丛式井)最为成熟,费用较低,操作简单,没有太大的使用限制,无论在前期开发评价,还是后期的增产改造和规模开发中,其作用都不可替代,是国内煤层气开发普遍采用的方式。为此,论述了其开发要点:①煤层气的选...
煤层气钻井方式中,直井技术(包括丛式井)最为成熟,费用较低,操作简单,没有太大的使用限制,无论在前期开发评价,还是后期的增产改造和规模开发中,其作用都不可替代,是国内煤层气开发普遍采用的方式。为此,论述了其开发要点:①煤层气的选区、选井及选层主要依靠地震勘探技术结合基础地质技术完成;②单井评价通常以测井评价为主,录井技术和试井技术为辅,而测井记录的数据常需使用经过选择的煤心和试井数据标定,这样才能提高储层评价参数及单井评价的可靠性,进而确定射孔压裂层段;③直井的增产改造方法除水力压裂外,还可考虑裸眼完井和筛管完井技术,裸眼完井需考虑煤层适应性,而筛管完井除了应用于水平井外,也可以用于裸眼完井的直井中;④煤层气排采需紧密结合排采装备,初期以最小的强度稳定缓慢排采,然后根据地层实际供液能力调整工作制度,尽量使地层供液与排液量保持一致,稳定持续缓慢降液,尽可能地扩大压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直井开发
布
井
地质录
井
裸眼完
井
筛管完
井
增产改造
排水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
3
作者
祖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1,共9页
针对目前大庆长垣外围低产低效水平井比例较高,亟待开展水平井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研究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注采井网流线和压力分布特征研究。应用源汇理论及压力叠加原理,建立直井、水平井、压裂水平井以及直井与水...
针对目前大庆长垣外围低产低效水平井比例较高,亟待开展水平井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研究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注采井网流线和压力分布特征研究。应用源汇理论及压力叠加原理,建立直井、水平井、压裂水平井以及直井与水平井联合开发压力场模型,采用Euler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模拟了二注、三注和四注3种井网形式的压力场和流线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完井方式水平井组压力场和流线分布特征主要规律一致;水井位于正对水平井的边井位置处,水井与水平井之间易形成线性推进;水井位于非正对水平井的角井位置处,不易形成线性推进,形成大面积的低压力区域;压裂水平井特别之处在于,水井非正对水平井时外侧裂缝压力梯度场大于内侧裂缝。通过与实际井组数值模拟研究的剩余油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最终达到指导水平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开发调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
井
、
直
井
联合
开发
压力叠加原理
压力场
流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城成庄井田煤层气直井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孟召平
郝海金
张典坤
张贝贝
欧龙军
机构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99-19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163,41172145)
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2012014)
文摘
以晋城矿区成庄井田为依托,分析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岩石破裂压力、地应力、煤层底板含水层水压和隔水层有效厚度等条件,建立了煤层气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煤层气直井开发对煤炭开采底板突水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煤层底板完井深度和采动矿压与承压水的水压使煤层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的破裂,如果隔水层中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大于承压水的水压,从应力方面,就不会发生突水,如果相反,就会发生突水;煤层气井煤层底板完井深度和采动矿压与承压水的水压未能使底板隔水层形成贯通的破裂,开采煤层承受的水压与煤层到主要含水层间有效隔水层厚度之比,决定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根据煤层底板隔水层岩石破裂压力、水压和水压与隔水层厚度比值等关键参数,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划分为安全(Ⅰ)、中等安全(II)、安全性差或有危险(III)和安全性极差或极有危险(Ⅳ)4类。成庄井田太原组15号煤层距奥灰含水层间距小,且变化大,煤层气垂直井开发后煤炭开采受奥灰水威胁。如果9号煤层气完井深度与煤炭开采底板破坏深度15 m相同计算,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主要为中等安全,仅在深部存在突水危险性;煤层气开发后3号煤层开采过程中不会发生底板突水。
关键词
煤层气
直井开发
煤层底板
突水危险性
晋城成庄
井
田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CBM)
vertical wells development
coal floor
water inrush risk
Chengzhuang mine field in Jincheng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直井开发概要——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为例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景明
巢海燕
聂志宏
机构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71,128,共6页
文摘
煤层气钻井方式中,直井技术(包括丛式井)最为成熟,费用较低,操作简单,没有太大的使用限制,无论在前期开发评价,还是后期的增产改造和规模开发中,其作用都不可替代,是国内煤层气开发普遍采用的方式。为此,论述了其开发要点:①煤层气的选区、选井及选层主要依靠地震勘探技术结合基础地质技术完成;②单井评价通常以测井评价为主,录井技术和试井技术为辅,而测井记录的数据常需使用经过选择的煤心和试井数据标定,这样才能提高储层评价参数及单井评价的可靠性,进而确定射孔压裂层段;③直井的增产改造方法除水力压裂外,还可考虑裸眼完井和筛管完井技术,裸眼完井需考虑煤层适应性,而筛管完井除了应用于水平井外,也可以用于裸眼完井的直井中;④煤层气排采需紧密结合排采装备,初期以最小的强度稳定缓慢排采,然后根据地层实际供液能力调整工作制度,尽量使地层供液与排液量保持一致,稳定持续缓慢降液,尽可能地扩大压降范围。
关键词
煤层气
直井开发
布
井
地质录
井
裸眼完
井
筛管完
井
增产改造
排水采气
Keywords
CBM,directional well,well layout,geological logging,stimulation,open-hole well completion,liner completion,water drainage and gas recovery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
3
作者
祖琳
机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13006)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十三五重大专项(2016E-0209)
文摘
针对目前大庆长垣外围低产低效水平井比例较高,亟待开展水平井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研究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注采井网流线和压力分布特征研究。应用源汇理论及压力叠加原理,建立直井、水平井、压裂水平井以及直井与水平井联合开发压力场模型,采用Euler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模拟了二注、三注和四注3种井网形式的压力场和流线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完井方式水平井组压力场和流线分布特征主要规律一致;水井位于正对水平井的边井位置处,水井与水平井之间易形成线性推进;水井位于非正对水平井的角井位置处,不易形成线性推进,形成大面积的低压力区域;压裂水平井特别之处在于,水井非正对水平井时外侧裂缝压力梯度场大于内侧裂缝。通过与实际井组数值模拟研究的剩余油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最终达到指导水平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开发调整的目的。
关键词
水平
井
、
直
井
联合
开发
压力叠加原理
压力场
流线分布
Keywords
joint development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ells
pressur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pressure field
streamlin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晋城成庄井田煤层气直井开发后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孟召平
郝海金
张典坤
张贝贝
欧龙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层气直井开发概要——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为例
李景明
巢海燕
聂志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
祖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