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盲系统辨识的供水管网泄漏定位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进 文玉梅 李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6-1463,共8页
管道长度作为已知参量是传统时延估计泄漏定位方法应用的前提,针对实际应用中长度较难测量或不能获得的情况,采用盲系统辨识方法估计泄漏信号传播信道响应函数,并从中提取源信号从漏点传播到采集点的时间信息,从而不依赖管道长度定位漏... 管道长度作为已知参量是传统时延估计泄漏定位方法应用的前提,针对实际应用中长度较难测量或不能获得的情况,采用盲系统辨识方法估计泄漏信号传播信道响应函数,并从中提取源信号从漏点传播到采集点的时间信息,从而不依赖管道长度定位漏点。盲辨识中,采用overlap-save和相关函数配准原理构建代价函数,解决高阶信道估计和信道间的病态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多目标函数进行全局最优化,避免梯度算法收敛陷入局部最小点。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整个定位系统,实现信号采集、存储、处理及检测信息显示等功能。应用表明,系统解决了管道长度未知情况下的漏点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定位 时延估计 盲系统辨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同步盲系统辨识与解卷积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梅铁民 闫晓瑾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77-1884,共8页
在盲信道均衡或盲语音去混响应用中,盲多信道系统辨识通常是信号解卷积的前提条件,即盲辨识过程后跟一个解卷积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同步盲系统辨识与解卷积方法,其中卡尔曼滤波的状态矢量由多信道系统参数与源信号矢量组... 在盲信道均衡或盲语音去混响应用中,盲多信道系统辨识通常是信号解卷积的前提条件,即盲辨识过程后跟一个解卷积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同步盲系统辨识与解卷积方法,其中卡尔曼滤波的状态矢量由多信道系统参数与源信号矢量组成,过程方程和测量方程则建立在单输入-多输出系统(SIMO)的输入输出关系及信道间交叉关联关系(Cross Relation)基础上。此外,盲系统辨识部分与解卷积部分是可以解耦的,生成两个看似独立的卡尔曼滤波问题,并且这两个卡尔曼滤波问题可以实现并行计算。与级联结构相比,这种并行结构更有利于算法优化和实时信号处理。仿真表明,对于无噪声理想信号模型,本算法可以实现完全系统辨识和解卷积(信号误差比可达到100 dB以上),说明理论正确;对于实测的混响语音信号亦可以实现一定的去混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系统辨识 解卷积 同步 卡尔曼滤波 并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阶累积量的盲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辨识
3
作者 周德鑫 冯大政 赵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37-1840,共4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FIR MIMO)的盲辨识问题,提出了一个线性的基于方程误差的高阶累积量(HOS)算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一组输出信号的四阶累积量矩阵的零空间,把一个未知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冲激响应辨识成一个常的单项...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FIR MIMO)的盲辨识问题,提出了一个线性的基于方程误差的高阶累积量(HOS)算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一组输出信号的四阶累积量矩阵的零空间,把一个未知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冲激响应辨识成一个常的单项矩阵。对于信道长度一致的不同用户的MIMO系统来说,算法只需要很弱的辨识条件。和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充分利用了输出信号的累积量矩阵固有结构,从而提高了算法的估计性能。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系统辨识 高阶统计量 辨识条件 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 子空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阶比域的AR模型盲辨识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新广 李志农 +1 位作者 王心怡 袁振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3,共3页
结合阶比分析和现有时序模型盲辨识方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阶比域的AR模型盲辨识算法。该方法是将时域采样所得的非稳态信号按等角度重采样,从而得到阶域中的稳定信号,对其建立AR模型进行盲辨识。该方法继承了现有的时序模型盲... 结合阶比分析和现有时序模型盲辨识方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阶比域的AR模型盲辨识算法。该方法是将时域采样所得的非稳态信号按等角度重采样,从而得到阶域中的稳定信号,对其建立AR模型进行盲辨识。该方法继承了现有的时序模型盲辨识方法的所有优点,同时克服了现有时序模型盲辨识方法在处理非平稳信号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很好地处理非平稳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系统辨识 AR模型 阶比采样 非平稳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模型的盲辨识及其在机械故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农 丁启全 +1 位作者 吴昭同 郑时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7-249,共3页
提出了一种AR模型的盲辨识的算法,该算法与传统AR模型的辨识算法的区别在于:它可同时确定AR模型的阶次 和参数,而不需事先确定AR模型的阶次或者假定AR模型的阶次已知,其特点是计算量小,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并在此基础 上,将AR模型的盲辨... 提出了一种AR模型的盲辨识的算法,该算法与传统AR模型的辨识算法的区别在于:它可同时确定AR模型的阶次 和参数,而不需事先确定AR模型的阶次或者假定AR模型的阶次已知,其特点是计算量小,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并在此基础 上,将AR模型的盲辨识方法应用到机械故障诊断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盲系统辨识 故障诊断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的盲辨识与数字后补偿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彭隽 马洪 +4 位作者 金江 胡啸 彭亮 张辉 郭妩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2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Volterra模型的实时非线性数字后补偿方法。考虑到接收机难以事先获知输入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大信号频率外总功率最小"的盲辨识准则,自适应地调整模型参数以拟合出与接收机非线性失真特性互逆的传递函数。对多... 提出了一种基于Volterra模型的实时非线性数字后补偿方法。考虑到接收机难以事先获知输入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大信号频率外总功率最小"的盲辨识准则,自适应地调整模型参数以拟合出与接收机非线性失真特性互逆的传递函数。对多频与16QAM调制输入信号的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工作于非线性区的高效率接收前端的无杂散失真动态范围(SFDR)提升近26dB,并大幅提高了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机前端 高功率效率 非线性系统辨识 数字后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漏声振动传播信道辨识及其在泄漏点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进 文玉梅 李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0-267,共8页
在基于声振动信号处理的传统泄漏定位方法中,已知振动信号在被测管道中的传播速度是该类方法的应用前提,但在实际检测中发现,该声速很难准确获知。采用盲系统辨识方法估计泄漏信号传播信道响应函数,并从中提取源信号从漏点传播到采集点... 在基于声振动信号处理的传统泄漏定位方法中,已知振动信号在被测管道中的传播速度是该类方法的应用前提,但在实际检测中发现,该声速很难准确获知。采用盲系统辨识方法估计泄漏信号传播信道响应函数,并从中提取源信号从漏点传播到采集点的时间信息,从而不依赖泄漏信号传播速度定位漏点。盲辨识中,采用O verlap-Save和相关函数配准原理构建代价函数,解决高阶信道估计和信道间的病态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多目标函数进行全局最优化,避免梯度算法收敛陷入局部最小点。应用表明,通过泄漏声振动传播信道辨识,在声速未知情况下,泄漏定位平均误差在1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定位 泄漏声振动 盲系统辨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信号处理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贤达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盲信号处理包括盲信号分离、盲均衡与盲多用户检测和盲系统辨识等领域,是近年信号处理和神经网络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
关键词 信号处理 信号分离 多用户检测 盲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机械升降速过程BSI-FHMM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农 丁启全 +1 位作者 冯长建 吴昭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730-1733,共4页
结合时序模型的盲辨识和因子隐 Markov模型 ,提出了基于时序模型盲辨识的特征提取方法建立机组各状态相应的 FHMM识别法 ,成功地应用到旋转机械升降速过程的故障诊断中 ,实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旋转机械 升降速过程 盲系统辨识 因子隐Markov模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法的主动脉压力脉搏波重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彦 徐礼胜 +1 位作者 李宗鹏 姜志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40-1244,1278,共6页
有创测量中心主动脉压力波形(central aortic pressure waveform,CAPW)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花费较大.通常用外周动脉压力波形(peripheral arterial pressure waveform,PAPW)来代替CAPW,而PAPW与CAPW有差异性.虽然盲系统辨识方法能够实时重... 有创测量中心主动脉压力波形(central aortic pressure waveform,CAPW)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花费较大.通常用外周动脉压力波形(peripheral arterial pressure waveform,PAPW)来代替CAPW,而PAPW与CAPW有差异性.虽然盲系统辨识方法能够实时重建与动态辨识中心主动脉压力波形,但该方法在模型定阶上还需改进,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Hankel矩阵的秩定阶结合子空间方法用外周动脉压力波形重建中心主动脉压力波形.临床数据验证算法的结果表明,实测的与估计的CAPW的均方根误差约为5. 87 mmHg,波形匹配度约为74. 70%;动物数据进一步验证算法,结果表明实测的与估计的CAPW的均方根误差约为8. 82mmHg,波形匹配度为54. 57%.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脉搏波 外周动脉脉搏波 盲系统辨识 子空间法 HANKEL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外周动脉波形重建主动脉波形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礼胜 宋代远 +1 位作者 刘文彦 王瑜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采用盲系统辨识技术可以通过两路外周动脉压力波形重建主动脉波形,但如何选择外周动脉需要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盲系统辨识算法,同步采集人体左右两侧的桡动脉压力波形和足背动脉压力波形,按照4种不同组合进行主动脉压力... 采用盲系统辨识技术可以通过两路外周动脉压力波形重建主动脉波形,但如何选择外周动脉需要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盲系统辨识算法,同步采集人体左右两侧的桡动脉压力波形和足背动脉压力波形,按照4种不同组合进行主动脉压力波形重建,使用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评判重建效果,确定外周动脉波形辨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足背动脉与桡动脉组合对主动脉压力波形重建无显著性影响(P>0.5),而仅使用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无法有效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系统辨识 子空间方法 主动脉压力波形 外周动脉压力波形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