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1 位作者 邵怀宗 居太亮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3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宽带非平稳信源的盲波束算法。该算法以阵列旋转不变性为基础,利用宽带信源的非平稳特性,将传统的窄带盲波束算法扩展到频域执行;针对在扩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道互换,利用相邻频点序列的互相关系数,对各频点的分离...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宽带非平稳信源的盲波束算法。该算法以阵列旋转不变性为基础,利用宽带信源的非平稳特性,将传统的窄带盲波束算法扩展到频域执行;针对在扩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道互换,利用相邻频点序列的互相关系数,对各频点的分离序列进行通道重排,以确保分离出的宽带信源在频域的一致性。该算法还消除了传统盲分离算法中普遍存在的幅度模糊问题,使得分离出的信号没有幅度失真。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非平稳信源 相关系数 盲波束算法 旋转不变性 幅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夫-迭代傅里叶变换的盲波束形成算法
2
作者 刘骐玮 刘锡 +1 位作者 牛卫秦 司振飞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30,35,共6页
针对现有的盲波束形成算法适应性较差,多目标分析时采用级联模式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采用并联模式存在稳健性较差的问题和采用时频分析时存在导向矢量估计较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霍夫-迭代傅里叶变换的多目标盲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 针对现有的盲波束形成算法适应性较差,多目标分析时采用级联模式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采用并联模式存在稳健性较差的问题和采用时频分析时存在导向矢量估计较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霍夫-迭代傅里叶变换的多目标盲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和霍夫变换解决导向矢量的估计问题,然后通过设计波束图投影算子控制副瓣电平和过渡带以实现对波束的控制,最后输出多目标盲波束。仿真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无需求逆,计算量较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旁瓣和零陷参数,输出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算法 霍夫变换 迭代傅里叶变换 导向矢量估计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信噪比低信干比环境下盲自适应波束形成
3
作者 高勇 肖先赐 周治中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56,共6页
本文针对通信双方是合作方这一特点,利用信号的周期平稳性,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于高信噪比、低信干比环境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采用了特征向量识别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CAB、CCAB等方法存在的主特征向量误判的问题。该方法不需要系统... 本文针对通信双方是合作方这一特点,利用信号的周期平稳性,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于高信噪比、低信干比环境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采用了特征向量识别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CAB、CCAB等方法存在的主特征向量误判的问题。该方法不需要系统提供波束指向和估计目标信号方向、具有对系统误差的稳健性,能够较好地抑制干扰。模拟实验验证了本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特征向量识别 系统误差 信噪比 低信干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稳健的盲波束形成方法
4
作者 刘骐玮 马彦恒 +1 位作者 李根 董健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4,共6页
针对现有的盲波束形成方法在采用级联模式时存在的结构复杂的问题和在采用并联模式时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时频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能量的定向积累作用获得频率轴的截距与信号的一维线性分布关系,然后根据二阶差分运算确定导向矢量的... 针对现有的盲波束形成方法在采用级联模式时存在的结构复杂的问题和在采用并联模式时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时频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能量的定向积累作用获得频率轴的截距与信号的一维线性分布关系,然后根据二阶差分运算确定导向矢量的不确定集,最后由二阶锥规划约束精确地估计导向矢量并利用Capon波束形成方法实现多目标盲波束的并行输出。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之现有方法计算量较小,可精确估计出导向矢量并形成波束,实现对期望信号的接收,干扰信号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算法 时频分析 能量积累 导向矢量估计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