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次加重犯限缩论
被引量:
10
1
作者
邓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83,共11页
主要基于数行为所综合体现出的行为人反规范的人格一致性,我国刑法分则中共有6个条文规定了多次加重犯。然而,从刑罚配置之责任与预防的关系等角度考量,多次加重犯之法定刑配置在正当性上存在着重大疑问。因此,为了防止司法在适用有瑕...
主要基于数行为所综合体现出的行为人反规范的人格一致性,我国刑法分则中共有6个条文规定了多次加重犯。然而,从刑罚配置之责任与预防的关系等角度考量,多次加重犯之法定刑配置在正当性上存在着重大疑问。因此,为了防止司法在适用有瑕疵的立法时产生严重不公,有必要对多次加重犯进行目的论上的限缩。限缩的基本原则是多次行为在客观上对法益造成了严重侵害或危险,在主观上反映了行为人高度的主观恶性。具体而言,在单行为已经具备情节严重的情形时,可以采取"法定+实质考量"规则进行判断。在各个单行为均不具备其他情节严重情形时,在客观要件上可采取"相当规则"和"法定+实质考量"规则进行判断,在主观要件上可以采取类型观点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加重犯
正当性
目的论限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事司法中类推适用的过程——以融建公司诉韩冬案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钱炜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我国民事司法实务中的类推适用与英美法系的案例比较大不相同,是一种大陆法系式的类推。这种类推的过程大致可以包括"涵摄失败""规范的可类推性判断""事实的可类推性判断"三个阶段。但这个划分对于具体...
我国民事司法实务中的类推适用与英美法系的案例比较大不相同,是一种大陆法系式的类推。这种类推的过程大致可以包括"涵摄失败""规范的可类推性判断""事实的可类推性判断"三个阶段。但这个划分对于具体司法而言仍然失之过粗而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可以借助对于"融建公司诉韩冬案"案情的具体分析,细化对于民事司法中的类推适用过程的研究。首先,在"涵摄失败"阶段应特别注意区别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推即"请求中的类推适用"以及"抗辩中的类推适用"。在此基础上应特别注意各种解释要素在确定涵摄失败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在"规范的可类推性判断"阶段则应当将判断分为两个步骤即对"原规范"的可限缩性判断和对于"类推规范"的可扩张性判断。最后,在"事实的可类推性判断"阶段中则应当注意运用学者观点对于"类推规范"的特征进行展开,以便进行相似性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推适用
涵摄
目的论限缩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次加重犯限缩论
被引量:
10
1
作者
邓超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83,共11页
文摘
主要基于数行为所综合体现出的行为人反规范的人格一致性,我国刑法分则中共有6个条文规定了多次加重犯。然而,从刑罚配置之责任与预防的关系等角度考量,多次加重犯之法定刑配置在正当性上存在着重大疑问。因此,为了防止司法在适用有瑕疵的立法时产生严重不公,有必要对多次加重犯进行目的论上的限缩。限缩的基本原则是多次行为在客观上对法益造成了严重侵害或危险,在主观上反映了行为人高度的主观恶性。具体而言,在单行为已经具备情节严重的情形时,可以采取"法定+实质考量"规则进行判断。在各个单行为均不具备其他情节严重情形时,在客观要件上可采取"相当规则"和"法定+实质考量"规则进行判断,在主观要件上可以采取类型观点进行判断。
关键词
多次加重犯
正当性
目的论限缩
分类号
D914.0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事司法中类推适用的过程——以融建公司诉韩冬案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钱炜江
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事司法中的类推适用问题的研究"(项目号16YJC820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民事司法实务中的类推适用与英美法系的案例比较大不相同,是一种大陆法系式的类推。这种类推的过程大致可以包括"涵摄失败""规范的可类推性判断""事实的可类推性判断"三个阶段。但这个划分对于具体司法而言仍然失之过粗而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可以借助对于"融建公司诉韩冬案"案情的具体分析,细化对于民事司法中的类推适用过程的研究。首先,在"涵摄失败"阶段应特别注意区别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推即"请求中的类推适用"以及"抗辩中的类推适用"。在此基础上应特别注意各种解释要素在确定涵摄失败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在"规范的可类推性判断"阶段则应当将判断分为两个步骤即对"原规范"的可限缩性判断和对于"类推规范"的可扩张性判断。最后,在"事实的可类推性判断"阶段中则应当注意运用学者观点对于"类推规范"的特征进行展开,以便进行相似性比较。
关键词
类推适用
涵摄
目的论限缩
相似性
分类号
D923.6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次加重犯限缩论
邓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民事司法中类推适用的过程——以融建公司诉韩冬案为例
钱炜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