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途径-目的理论在顾客价值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厉杰 张新安 田澎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851-855,共5页
在回顾顾客价值概念发展的基础上,对途径-目的理论在顾客价值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包括途径-目的链的来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基本类型、产品类型对途径-目的链的影响,以及途径-目的链的应用方法等。最后... 在回顾顾客价值概念发展的基础上,对途径-目的理论在顾客价值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包括途径-目的链的来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基本类型、产品类型对途径-目的链的影响,以及途径-目的链的应用方法等。最后,就该理论对我国营销者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顾客价值 途径-目的理论 中国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目的理论的若干实践范畴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国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共4页
教育目的理论的实践范畴包括教育宗旨(educationaltenets)、教育方针(educationalguidelines)、培养目标(trainingtargets)、教育目标(educationalobjectives)等。作为国家统一的教育目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具有强制性、宏观性、历史... 教育目的理论的实践范畴包括教育宗旨(educationaltenets)、教育方针(educationalguidelines)、培养目标(trainingtargets)、教育目标(educationalobjectives)等。作为国家统一的教育目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具有强制性、宏观性、历史性和理想化的特征。教育目标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目标体系。在针对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和具体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引入“教育目标”范畴并将其细分有利于“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理论 实践 教育目标 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符号三角理论和翻译目的理论看中文校训英译原则——试析华中科技大学校训英译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波 段中燕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在英译高校校训时,译者应根据符号三角理论,结合翻译目的理论,向英语文化读者展示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因此,校训英译应以遵循英文相关校训语言特征为原则,避免中式英语表达。这样的校训英译,才能更好的传播其校园文化,弘扬其校... 在英译高校校训时,译者应根据符号三角理论,结合翻译目的理论,向英语文化读者展示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因此,校训英译应以遵循英文相关校训语言特征为原则,避免中式英语表达。这样的校训英译,才能更好的传播其校园文化,弘扬其校园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三角理论 翻译目的理论 华科大校训 英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捐赠诈骗的刑事可罚性研究——以对“目的失败理论”的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毅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6,共18页
捐赠诈骗、乞讨诈骗等特殊类型的行为应否纳入诈骗罪的可罚性范围,教义学上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应否要求被害人因为被骗而没有认识到财产处分行为将产生财产损失的效果,主要存在无意识的自我损害必要说和无意识的自我损害不要说两种立... 捐赠诈骗、乞讨诈骗等特殊类型的行为应否纳入诈骗罪的可罚性范围,教义学上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应否要求被害人因为被骗而没有认识到财产处分行为将产生财产损失的效果,主要存在无意识的自我损害必要说和无意识的自我损害不要说两种立场。目的失败理论在无意识自我损害必要说前提下,将社会目的无意识的失败与有意识的自我损害相联系,形成补偿模式的主观化思路和功能模式的规范化思路。从学术史考察,目的失败理论只适用于没有经济补偿的单方给付行为,对于双方交易和混合交易应通过损失概念和损失计算加以认定,对于目的落空的案件先要确定是否存在损失,进而才考虑对损失的意识。目的失败理论违反合宪性解释的要求,尤其是违反了消融禁止原则和明确性原则;在财产损失的计算依据上考虑社会因素与经济损失概念不协调;被害人意识内容应仅限于经济上的损失,而具有决定性目的的确定标准模糊,客观目的论也无法解决其固有缺陷。应当放弃目的落空理论,财产损失的意识和目的失败不应影响诈骗罪财产损失的认定。我国司法实务中对捐赠诈骗不加区分地以诈骗罪处罚,存在刑事政策上的错误引导和司法解释的理解偏差,应当寻求其他的可罚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诈骗 目的失败理论 无意识的自我损害 财产损失 自我答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冰雪运动消费者行为路径分析——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茹月 周丽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60,共7页
在冬奥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迎来巨大机遇和挑战,南方冰雪运动消费市场具有极大的潜力。研究以参与型南方冰雪运动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和方法目的链理论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法、软式阶梯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明确南方... 在冬奥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迎来巨大机遇和挑战,南方冰雪运动消费市场具有极大的潜力。研究以参与型南方冰雪运动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和方法目的链理论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法、软式阶梯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明确南方消费者参与冰雪运动消费行为所关注的产品属性、结果与价值,分析南方冰雪运动消费者行为的主要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南方冰雪运动消费者行为主要路径是新兴时尚—提升社交印象—获得他人尊重;场地设施—挑战自我—自我实现;刺激—感到愉悦和放松—自我实现。根据南方冰雪运动消费者行为主要路径,提出培育南方冰雪消费市场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南方冰雪运动消费者 行为路径 方法目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温的守恒模式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博伦 姜安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2期45-46,共2页
针对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这一必然趋势 ,对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家莱温提出的守恒模式及其三个基本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 ,并根据此理论的实践原则即四个守恒原则及护理程序对守恒模式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和例证。
关键词 护理理论 莱温 守恒模式理论 守恒理论 治疗性目的理论 冗余理论 护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理论视角下《苔丝》的翻译策略
7
作者 梁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X期71-72,共2页
在翻译的时候我们经常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去翻译文本。本文翻译者在翻译文本时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翻译者在翻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的依据。本文试以我国著名文学家张谷若对英国杰出小说家哈代的著作《德伯家的苔丝》的汉译本为... 在翻译的时候我们经常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去翻译文本。本文翻译者在翻译文本时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翻译者在翻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的依据。本文试以我国著名文学家张谷若对英国杰出小说家哈代的著作《德伯家的苔丝》的汉译本为范本,从功能理论的相关视角重点分析其的翻译策略。并对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和作品的简介进行分析,分析翻译本中使用到的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翻译的目的,更加有利于读者去接受和赞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目的理论 归化 异化 《德伯家的苔丝》译本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段目的链视角下电子服务质量整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雷 邹勇 杨怀珍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3,共6页
以笔者前期关于电子服务质量的一项综述性研究为基础,批判式地传承和发展了Parasuraman、Zeithaml和Malhotra构建的电子服务质量理论模型,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从电子服务内外属性、使用者特征、电子服务质量的评价内容、结果等方面对电... 以笔者前期关于电子服务质量的一项综述性研究为基础,批判式地传承和发展了Parasuraman、Zeithaml和Malhotra构建的电子服务质量理论模型,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从电子服务内外属性、使用者特征、电子服务质量的评价内容、结果等方面对电子服务质量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整合模型,并挖掘了后续研究问题,旨在为学者们全面把握电子服务质量各研究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参考,为后续研究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展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服务质量 整合模型 手段目的理论 信息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目的的理想与实践的“背离”及协调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文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15,共3页
教育目的的理想与实践的“背离”及协调董文军陕西汉中师院教科室谁也不会否认,要办好复杂的教育,必须有既符合人类理想又符合现实的教育目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加拿大教育家塔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目的是... 教育目的的理想与实践的“背离”及协调董文军陕西汉中师院教科室谁也不会否认,要办好复杂的教育,必须有既符合人类理想又符合现实的教育目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加拿大教育家塔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目的是什么?恰当地找出这些目的并加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目的理论 哲学家 实践环节 教育家 价值取向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理论在信息产品及服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怡 袁勤俭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9期163-168,共6页
手段目的链理论通过用户个人感知来解释产品或服务手段与目的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对手段目的链的理论发展以及在信息产品及服务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述评,并对该理论在信息产品及服务设计中的应用领域进行展望。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 手段目的链理论通过用户个人感知来解释产品或服务手段与目的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对手段目的链的理论发展以及在信息产品及服务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述评,并对该理论在信息产品及服务设计中的应用领域进行展望。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概念设计、属性研究和质量研究三大方面。此外,在信息产品及服务设计中运用手段目的链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对于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未来研究可以在决策支持、人机交互、信息组织和战略管理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段目的理论 信息产品及服务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信贷的顾客价值形成机制——以汽车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刘冬瑾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22,共8页
依据"途径—目的理论",以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对消费信贷的顾客价值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特别是道家、墨家、法家文化对消费信贷的顾客价值形成影响显著,而"面子"文化影响不显著,从文化... 依据"途径—目的理论",以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对消费信贷的顾客价值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特别是道家、墨家、法家文化对消费信贷的顾客价值形成影响显著,而"面子"文化影响不显著,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为当前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实证解释。性能价格比和体验属性在消费者文化价值结构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消费者 文化价值观 途径-目的理论 汽车消费 消费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旅游动机的核心-边缘结构研究——以丽江为例 被引量:28
12
作者 崔庆明 和琳珊 徐红罡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93,共10页
遗产旅游动机存在着一个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动机源自遗产属性,而边缘动机与遗产属性关系不大。既有研究虽已认识到这个结构,但对于动机如何从属性而来的过程却关注不多。文章采用方法-目的链研究方法,以丽江为案例地,对该结构进行探讨... 遗产旅游动机存在着一个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动机源自遗产属性,而边缘动机与遗产属性关系不大。既有研究虽已认识到这个结构,但对于动机如何从属性而来的过程却关注不多。文章采用方法-目的链研究方法,以丽江为案例地,对该结构进行探讨。方法-目的链主张从属性到结果再到价值这样的层级性建构,可还原游客动机的产生过程。研究发现,游客动机来自丽江多个方面的属性:遗产属性、遗产相关属性和遗产无关属性。这些属性往往被综合起来提到,游客同时被这些属性吸引而不是单单被遗产属性所吸引。逃离和归属感这两个在理论上看应该是核心动机价值,但追溯其属性却发现产生这些价值的也包括非遗产属性。而寻求艳遇、成就感和寻找自我这些在理论上看似与核心动机无关的价值,却与遗产属性和遗产相关属性关系密切。这说明游客对遗产进行了遗产客观价值以外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 动机 核心-边缘结构 丽江古城 方法-目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顾客价值形成机制研究——以访澳内地游客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东 曹忠鹏 张洁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123,共9页
游客如何选择旅游目的地是目前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访澳游客为研究对象,依据途径-目的链理论,从感知顾客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将游客顾客价值视为以旅游目的地属性、期望的旅游消费结果和实现的个人文化价值观... 游客如何选择旅游目的地是目前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访澳游客为研究对象,依据途径-目的链理论,从感知顾客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将游客顾客价值视为以旅游目的地属性、期望的旅游消费结果和实现的个人文化价值观三个层级,然后定量考察这3个层级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游客顾客价值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的个人文化价值观影响游客所期望的消费结果,进而影响游客旅游决策中不同目的地属性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顾客价值 途径-目的理论 个人文化价值观 消费结果 目的地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形成的差异化探讨——基于消费者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鹤冰 李春玲 魏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5,共4页
为探索消费者异质性视角下消费者感知对在线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文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构建感知物流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考察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情况下,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作用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 为探索消费者异质性视角下消费者感知对在线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本文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构建感知物流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考察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情况下,消费者感知对购买意愿作用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感知物流服务质量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不存在消费者异质性差异;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存在消费者异质性差异,男性和年轻消费者关注感知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女性和成熟消费者关注感知价格价值,但女性还关注感知质量价值,成熟消费者关注感知情感价值。该结论为网店管理者对消费者进行差异化管理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价值 感知物流服务质量 购买意愿 消费者异质性 手段-目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出一个“读者占有率”,如何?──社会学学杂谈之四
15
作者 邓伟志 《社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会学学 占有率 投入产出比 杂谈 物质力量 学术著作 《论语》 人民利益 《过秦论》 目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