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教学活动的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佑清
-
机构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50,共5页
-
文摘
主—客体关系范畴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功能,它只适宜于用来描述教学活动中的部分关系,而不能描述教学活动中全部关系,尤其是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结构比较适宜于用“条件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之间的关系范畴去描述和概括,教师教是学生有效地学的条件性活动,学生有效地学是教师教的目的性活动。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
-
关键词
教学关系
条件性活动
目的性活动
活动结构
教学关系
主客体关系
教学理论
-
Keywords
rel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 ing
conditional activities
purposeful activities
condition-purpose activity structure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刘大椿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技术是生产力,但不仅仅是生产力;技术是实践活动展开的基础,处于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中介地位,支持着实践目的的有效实现。人类依靠技术途径与仪器工具系统的支持,超越了自然物种的限制。以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为基础的人的新进化,不仅弥补了人类天赋本能方面的种种欠缺,而且也使人类的后天才能迅速提升,日渐成为一种技术“超人”和自然界的“霸主”。技术在人类目的性活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因此决定人之本质。
-
关键词
技术
生产力
仪器工具系统
中介
人类目的性活动
-
Keywords
technology
productive power
instrumental system
medium
human intentional activity
-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黑格尔对实践概念的变革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陶秀璈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部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19,共5页
-
-
关键词
黑格尔
实践概念
实践理性
辩证法
认识论
劳动概念
康德
客观实在性
目的性活动
主体和客体
-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自由与实践认识
- 4
-
-
作者
石循芳
-
机构
广东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5-128,共4页
-
文摘
一、自由是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自由根源于实践认识。自由是符合必然和主观目的之实践认识及其主体感受的统一体。或者说,自由是在实践认识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实践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决定了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具体性、历史性。它们一起决定了自由的具体性、历史性。 实践认识是主客观统一的表现形式。它具体地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认识过程中,主客观统一表现为符合目的的认知目的性活动,是认知目的性活动(主观)与认知必然过程(客观)的统一。认知目的性活动是有目的之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认知必然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
关键词
主客观统一
实践认识
现实需要
真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
主观和客观
认识结果
目的性活动
表现形式
实践过程
-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