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对生物目的指向性的认知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卿素兰 方富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9-386,共8页
目的指向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重要指标。学前儿童能否根据目的指向性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主要有3种观点:能区分、不能区分、认为学前儿童只能理解动物具有目的指向性,但不能理解植物的目的指向性。该文分层综述了... 目的指向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重要指标。学前儿童能否根据目的指向性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主要有3种观点:能区分、不能区分、认为学前儿童只能理解动物具有目的指向性,但不能理解植物的目的指向性。该文分层综述了学前儿童对生物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目的指向性的认知及学前儿童对不熟悉物体目的指向性的归因研究,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指向 朴素生物学 因果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岁儿童对生物目的指向性的认知发展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卿素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5-1062,共8页
采用结构式访谈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情景的动画方式,系统探查4~7岁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的本体区分、因果认知发展模式以及在此维度上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形成。结果表明:(1)4~7岁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进行本体区分的... 采用结构式访谈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真实情景的动画方式,系统探查4~7岁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的本体区分、因果认知发展模式以及在此维度上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形成。结果表明:(1)4~7岁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进行本体区分的认知发展模式,经历了从低到高4种发展水平,即目的论模式——基于动物模式——基于生物模式——基于本体区分模式;(2)4~7岁儿童对目的指向性的因果认知与本体区分表现出一致性发展模式,表明学前儿童在目的指向性维度上逐渐形成了朴素生物学"理论";(3)5~6岁是儿童对目的指向性认知的快速发展期,领域知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年龄和领域任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目的指向 朴素生物学“理论” 领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如何立德树人 被引量:9
3
作者 邹广文 杨景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新时代我国将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就要找准立德树人的基点,兴师德、育师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引导青年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关键词 教育 立德树人 目的性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认识论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颜世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37-43,共7页
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研究,固然存在着视角、层次和方法等诸多差别,但研究对象的共同性,又使二者在一定的层面上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本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以有机体和人的认知行为为研究对象,是整个心理... 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研究,固然存在着视角、层次和方法等诸多差别,但研究对象的共同性,又使二者在一定的层面上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本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以有机体和人的认知行为为研究对象,是整个心理学体系中与认识论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分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认知心理学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也面临着不少亟需解决的难题。对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哲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认知心理学 社会实践活动 创造 心理过程 非认知因素 问题解决 认识过程 目的指向 思维活动 认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