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国权 任连萍 +1 位作者 邱汉琴 姚延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关于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旅游者幸福感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目前多采用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定量方法,对其复杂性缺乏深入探讨。该文立足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旅游者幸福感(享乐幸... 关于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旅游者幸福感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目前多采用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定量方法,对其复杂性缺乏深入探讨。该文立足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旅游者幸福感(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的因果模型,并纳入“拥挤感知”变量,以进一步探析旅游者幸福感的前因组态条件。研究表明:①在拥挤感知、兼容、程度、心理逃离、物理逃离和迷恋6个前因要素中,“迷恋”的一致性最高,对旅游者高幸福感的生成具有重要解释力,但所有单要素均不能构成两类幸福感的充要条件;②共析出9种能促进高旅游者幸福感的复杂组合路径,其核心条件均涉及“心理逃离”,表明该要素是旅游者高幸福感生成的重要基础;③旅游者高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的组态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享乐幸福感,实现幸福感前因组态的核心条件稍显复杂;④在具有最高一致性的路径组合中,两类幸福感均“一定不包含”高拥挤感知。研究结果可深化对旅游者幸福感生成机制的理解,并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和管理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 旅游者幸福感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拥挤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
2
作者 吕奕慧 陈科颖 +2 位作者 陈昊瑜 杨湘雪 李怡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38-42,共5页
为探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反馈作用,结合恢复性感知、幸福感等理论,运用因子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恢复性感知的角度研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恢复性效应,具体探究森林公园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 为探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反馈作用,结合恢复性感知、幸福感等理论,运用因子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恢复性感知的角度研究森林公园对游客的恢复性效应,具体探究森林公园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们在森林旅游得到的恢复体验与积极情绪较高,主观幸福感也有所增强。根据所得结果,概括归纳出森林公园与恢复性效应之间的相应模型,并对森林公园恢复性建设和提升的创新性可行路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恢复性环境感知 注意恢复理论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民宿的场景要素识别及环境恢复性功能研究——基于旅游者环境恢复性感知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东和 谢珍珍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8,共13页
乡村民宿的环境特性与恢复性环境相贴合,其环境又是由不同场景组合形成,然而对该种环境的场景构成要素识别及其恢复性功能仍亟待深入探讨。基于场景理论和注意力恢复理论框架,运用扎根理论对全国共92家甲、乙级民宿的游客长文评论进行分... 乡村民宿的环境特性与恢复性环境相贴合,其环境又是由不同场景组合形成,然而对该种环境的场景构成要素识别及其恢复性功能仍亟待深入探讨。基于场景理论和注意力恢复理论框架,运用扎根理论对全国共92家甲、乙级民宿的游客长文评论进行分析,构建民宿旅游者环境恢复性感知的成因机制模型,分析乡村民宿环境的场景构成要素及恢复性功能。研究发现:(1)乡村民宿的场景是由邻里空间、多样性人群、基础设施、活动及文化价值观五大要素构成;(2)乡村民宿环境承载着愉悦感官、暂避世俗、人地联结、压力舒缓、自我能力提升的恢复性功能;(3)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表征丰富,且分别与乡村民宿的五大环境恢复性功能相对应。研究丰富了民宿旅游与恢复性环境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参考,并为乡村民宿增强核心竞争力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旅游者 环境恢复性感知 场景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性视角下城市小微绿地声环境研究
4
作者 舒珊 唐嘉忻 +1 位作者 耿雪川 朴勋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5,共11页
小微绿地是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环境品质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该文从恢复性视角出发,以青岛市中心区4类小微绿地(社区类、商业类、休闲类和交通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与问卷调查,对其声环境品质进行... 小微绿地是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环境品质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该文从恢复性视角出发,以青岛市中心区4类小微绿地(社区类、商业类、休闲类和交通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与问卷调查,对其声环境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休闲类绿地以外,城市小微绿地声环境普遍以交通声为主导声源,噪声水平超过55dBA,因此应加强交通噪声控制;休闲类小微绿地声环境恢复性评价最高,其次是社区类和商业类,交通类绿地暂未表现出恢复性潜力,因此可针对不同类型绿地针对性地制定声环境优化策略;此外,小微绿地的“迷人性”特质较差,建议营造“迷人”声景以提高整体恢复性;最后,小微绿地声环境恢复性不仅与声源、噪声水平以及感知趣味性等声学因素相关,还会受到年龄、噪声敏感度、访问目的和停留时间等个体因素的影响。相关结论可以为城市小微绿地声环境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绿地 环境 恢复性 感知评价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研究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
5
作者 杨淑梅 郑凌予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与健康的重要桥梁,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交互作用的综合性体验,尤其突显自然环境作用上。本研究借鉴MR模型,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构建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的评价指标,采用...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与健康的重要桥梁,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交互作用的综合性体验,尤其突显自然环境作用上。本研究借鉴MR模型,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构建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的评价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探讨旅游者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游憩满意度对游后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恢复性环境感知的一致性、逃逸、兼容、迷人维度对游憩满意度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旅游者对观音塘湿地公园整体比较满意,但推荐意愿一般。探析可能性原因,对该湿地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湿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感知 游憩满意度 游后行为意愿 湿地旅游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绿地空间环境感知与偏好对大学生心理恢复的影响——以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绿地为例
6
作者 蔡文旭 张宏志 解检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问题,使用校园绿地可以达到减轻压力与消除疲劳的效果。然而,对有益于大学生心理恢复的校园绿地景观类型与景观特征的研究仍然缺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大学生在不同校园绿地中对8类感知属性(PSD)、环境偏...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问题,使用校园绿地可以达到减轻压力与消除疲劳的效果。然而,对有益于大学生心理恢复的校园绿地景观类型与景观特征的研究仍然缺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大学生在不同校园绿地中对8类感知属性(PSD)、环境偏好和心理恢复的感知情况,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对其空间恢复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校园绿地环境中,大学生对8类感知属性的感知程度不同,大学生更偏爱滨水空间和草坪空间,其心理恢复效果也更好。(2)高感知属性特征数量与环境偏好和心理恢复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然而,环境偏好与心理恢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不同的校园绿地中影响大学生心理恢复的感知属性特征与环境偏好维度各有不同。这些发现可以为大学校园绿地的恢复性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绿地空间 感知恢复性 8类感知属性(PSD) 环境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环境互动视角下旅游者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效应 被引量:9
7
作者 朱芳 苏勤 +1 位作者 陶云 沈惊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6-648,共13页
日常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环境都可以为个体提供恢复的机会,不同环境的属性特征导致不同程度的恢复。为了探究环境类型与恢复性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停留时间的调节作用,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相结合的... 日常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环境都可以为个体提供恢复的机会,不同环境的属性特征导致不同程度的恢复。为了探究环境类型与恢复性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停留时间的调节作用,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游客在不同环境中的恢复性效应,并对这一现象提供心理上的解释。结果表明:1)恢复体验的4个维度(放松体验、心理脱离、掌握体验、控制体验)在旅游目的地环境中的得分均高于日常生活环境。2)掌握和控制体验维度在城市旅游目的地中的变化程度高于乡村旅游目的地,两种类型目的地的放松和心理脱离维度差异较小。3)随着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的延长,乡村旅游目的地放松体验和心理脱离维度变化程度高于城市旅游目的地,两种类型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效应会相互靠近。因此,游客的环境恢复性效应不仅受到环境和目的地类型的影响,同时还与游客的适应程度有关,且受到其停留时间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恢复性 旅游体验 旅游目的地 养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的结构模型和感知差异 被引量:58
8
作者 郭永锐 张捷 +3 位作者 卢韶婧 张玉玲 年四锋 颜丙金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93-102,共10页
旅游者对恢复性环境的感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综合性体验,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以九寨沟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致性、新奇、迷人、逃逸和兼容性5个维度,探讨了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特征及其差异,检... 旅游者对恢复性环境的感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综合性体验,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以九寨沟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致性、新奇、迷人、逃逸和兼容性5个维度,探讨了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特征及其差异,检验了恢复性环境感知维度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由一致性、新奇、迷人、逃逸和兼容性5个维度组成的恢复性环境感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九寨沟旅游者的恢复性环境感知在一致性、新奇和兼容性等3个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3)恢复性环境感知的5个维度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一种具有影响关系的结构。一致性维度对新奇、迷人、逃逸和兼容性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新奇维度对迷人、逃逸和兼容性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是一个渐进式的心理感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 旅游体验 旅游者感知 九寨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环境与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建国 刘雨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景区环境感知和运动体验与健康功效的关系。【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森林运动型景区环境感知和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 【目的】研究景区环境感知和运动体验与健康功效的关系。【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森林运动型景区环境感知和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结果】①森林运动小镇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2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延展性(0.29)>魅力性(0.27)>兼容性(0.25)>远离(0.23),对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在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质量对游客森林环境感知满意度的负荷量最大,为0.74。②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P<0.05)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8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远离(0.90)>兼容性(0.88)>魅力性(0.84)>延展性(0.82),对4个维度之间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中,运动设施与运动兴趣的负荷量最大,均为0.59。③从路径系数差异来看,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0.86)高于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0.26)。【结论】森林景区环境质量和森林休闲运动体验均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森林休闲运动体验的影响大于景区环境质量;影响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运动设施的丰富性和森林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对于森林运动型旅游景区而言,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森林休闲运动项目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环境感知 运动体验 满意度 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 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满意度与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广东南昆山为例 被引量:46
10
作者 陈钢华 奚望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30,共14页
休闲旅游是游客与目的地环境互动的过程,使游客得以休息和放松,从而实现心理恢复,度假旅游是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旅游度假区的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其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本文以广东南昆山这一典型的... 休闲旅游是游客与目的地环境互动的过程,使游客得以休息和放松,从而实现心理恢复,度假旅游是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旅游度假区的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对其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本文以广东南昆山这一典型的森林山地旅游度假区为例,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检验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发现:(1)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迷恋维度和兼容维度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2)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迷恋维度和兼容维度直接正面影响游客游后行为意向。(3)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迷恋维度和兼容维度可通过满意度的部分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游客的游后行为意向。文章最后讨论了上述研究发现对现有研究及目的地营销与管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恢复性感知 注意力恢复理论 满意度 游后行为意向 南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环境对个体恢复性感知的影响及设计启示:以青少年活动环境感知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素红 黄畅如 张琳 《风景园林》 2021年第5期16-22,共7页
个体在受到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心理状态需要得到恢复,城市公园环境对恢复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缺乏从微观尺度促进心理恢复的城市公园设计维度和要素的定量研究。因此,以在公园中活动较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为对象,选择广州... 个体在受到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心理状态需要得到恢复,城市公园环境对恢复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缺乏从微观尺度促进心理恢复的城市公园设计维度和要素的定量研究。因此,以在公园中活动较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为对象,选择广州市3个典型的城市公园为案例地,通过调查青少年在公园的活动路径测度其所处环境特征,并运用感知恢复性量表评估其在城市公园的恢复性感知状况,从而建立城市公园环境特征与恢复性感知的回归模型,进而反演获得城市公园恢复性感知地图,识别出高恢复性感知节点,总结其环境特征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设计启示。研究发现,环境特征中活动度对恢复性感知的影响最大,依次是自然度、服务度、标识度和景观度。恢复性感知地图中识别出的18个高恢复性节点可归纳为5种类型,分别为运动集中型、娱乐集中型、活动广场型、滨水景观型和文化景观型,最后,总结并提出每种节点的恢复性设计启示,为不同类型公园节点的打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青少年 活动路径 环境特征 恢复性感知 模型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恢复性环境感知评价体系构建
12
作者 李同予 冯清清 +1 位作者 尹程程 薛滨夏 《园林》 2023年第6期46-53,共8页
虚拟现实恢复性环境(Virtual Reality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VRRE)的健康促进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与成果尚不多见。为系统构建虚拟现实恢复性环境评价体系(VRREPES),首先,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 虚拟现实恢复性环境(Virtual Reality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VRRE)的健康促进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与成果尚不多见。为系统构建虚拟现实恢复性环境评价体系(VRREPES),首先,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半结构式访谈,归纳总结出80 000字的原始纪要;其次,通过三级编码生成核心范畴并进行结构饱和度检验,构建包含VRRE安抚力、VRRE支持力、VRRE沉浸性、VRRE美学吸引力、VRRE构想性5大核心范畴和14个主范畴的评价模型;最后,进行评价模型的结构验证,各观察变量因子载荷系数均在0.6以上,说明各潜在变量对应所属题目代表性较强,适配性较好。归纳可得,VRRE-PES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可运用该评价体系对虚拟现实恢复性环境进行精准设计,进而提升其身心复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恢复性环境 环境感知 质性分析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后行为意向——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 被引量:37
13
作者 黄杰 黄安民 +1 位作者 杨飞飞 成汝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5,共15页
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和健康的重要环节,是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交融形成的综合性体验,是游客管理研究的新视角,但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游后行为意向的积极效用还未得到深入理解。文章从注意恢复理论出发,应用Mehrabian-Rusel... 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和健康的重要环节,是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交融形成的综合性体验,是游客管理研究的新视角,但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游后行为意向的积极效用还未得到深入理解。文章从注意恢复理论出发,应用Mehrabian-Rusell模型,探讨游客恢复性感知、满意度对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及游客涉入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得到547个有效样本,使用结构方程建模。研究发现:游客功能类恢复性感知(一致性、新奇)正向影响情感类恢复性感知(迷人、兼容性、逃逸);兼容性比迷人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大;新奇比逃逸对游后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更大;兼容性与满意度在"一致性、新奇-游后行为意向"的结构中有多重链式中介作用;迷人、兼容性对满意度的影响受游客涉入的正调节。游客恢复性感知对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过程表现为"环境刺激认知-情感-意向"三阶段传递机制。最后讨论了上述发现对目的地营销与管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感知 游后行为意向 游客满意度 游客涉入 注意恢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研究——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奚望 陈钢华 胡宪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99,共21页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但发展均较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为样本收集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PLS-SEM)就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检验了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地方依赖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的所有维度,且地方认同在上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地方认同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除物理远离以外的维度;(3)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心理逃离、迷恋维度影响心理恢复;(4)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心理逃离或迷恋间接影响心理恢复;(5)地方认同直接影响心理恢复,也可通过迷恋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心理恢复 环境恢复性感知 旅游度假区 注意力恢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涉入度、恢复性环境感知与重游 意愿作用机制研究——一个中介与调节的混合模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海燕 冶建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7-1576,共10页
为了探究旅游涉入度、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及消费预期的调节作用,以吐鲁番市乡村旅游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将游客满意度和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消费预期作为调节变量,探究旅游涉入度与重游意愿两... 为了探究旅游涉入度、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及消费预期的调节作用,以吐鲁番市乡村旅游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将游客满意度和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消费预期作为调节变量,探究旅游涉入度与重游意愿两者间存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涉入度对恢复性环境感知、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恢复性环境感知的影响效应最大,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最小。(2)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游客满意度在“旅游涉入度-重游意愿”的结构中有多重链式中介作用。(3)旅游涉入度、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受消费预期的正调节。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吐鲁番市游客乡村旅游的重游意愿提供新思路,对当地旅游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涉入度 游客满意度 恢复性环境感知 消费预期 重游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城市绿地恢复性环境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鹤 曹赛新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4期33-35,共3页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全球居民正面临着严峻的健康挑战。而城市绿地承载了居民大量的通勤游憩活动需求,提高了感知自然的机会,对改善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城市绿地不同环境特征、环境感知和行为意向对身心健康恢复的影响。探... 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全球居民正面临着严峻的健康挑战。而城市绿地承载了居民大量的通勤游憩活动需求,提高了感知自然的机会,对改善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城市绿地不同环境特征、环境感知和行为意向对身心健康恢复的影响。探讨了未来基于环境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城市绿地恢复性环境研究趋势,为恢复性理论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 城市绿地 环境感知 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嗅感知的校园绿地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晓云 黄倩 金荷仙 《园林》 2023年第6期38-45,共8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正面临越来越多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压力,校园绿地的恢复性效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环境对人的恢复性过程是基于多感官体验的,目前对视觉、嗅觉景观交互体验的恢复性效益研究相对缺乏。为探讨秋季校...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正面临越来越多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压力,校园绿地的恢复性效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环境对人的恢复性过程是基于多感官体验的,目前对视觉、嗅觉景观交互体验的恢复性效益研究相对缺乏。为探讨秋季校园绿地的视觉、嗅觉景观对人体生理(心率、血压)和心理(注意力、情绪、满意度)状态的影响,以秋季校园中20处视觉景观图片作为视觉材料,以三种常见植物(沟叶结缕草(草碎)、金桂(花瓣)和银杏(果))作为嗅觉材料进行景观的视嗅交互感知实验,探究三种气味的感知评价、对绿地恢复性能力的影响以及该影响与视觉景观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沟叶结缕草、金桂和银杏的气味分别被评价为中性、积极性和消极性气味;(2)沟叶结缕草气味能提高绿地降低心率的能力,提高人对绿地的满意度,三种气味均能提高绿地降低脉压差的能力,而对绿地提高注意力的能力、降低情绪纷乱值的能力有削弱作用;(3)沟叶结缕草和桂花气味对景观满意度的影响与景观的视觉质量呈负相关。基于研究结果对校园绿地中视觉、嗅觉景观的设计和管理提出建议,以期为健康支持性的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嗅觉景观 交互感知 校园绿地 恢复性环境 景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游憩环境恢复性评价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党宝欣 康子悦 孙宝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对环境恢复性评价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以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尝试构建森林游憩活动中气候舒适度感知对环境恢复性评价的影响,以及二者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气候舒适度感知正向影响环境恢复性评... 对环境恢复性评价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以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尝试构建森林游憩活动中气候舒适度感知对环境恢复性评价的影响,以及二者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气候舒适度感知正向影响环境恢复性评价,二者皆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气候舒适度感知和游客满意度对游后行为同样有正向影响,但环境恢复性评价对游后行为不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提高森林公园的气候舒适度和环境恢复性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恢复身心。依照研究结果,以气候舒适度及环境恢复性两个角度为公园的管理提供了相应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感知 环境恢复性评价 游客满意度 游后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分析用于校园恢复性声景观初探——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观音湖为例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玉洁 翁羽西 +2 位作者 黄钰麟 王敏华 董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444-10451,共8页
过去相关研究探讨景观环境对人的健康福祉时,多以视觉感知为主,而听觉感知同样是感知景观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观音湖为例,30名参与者以随机顺序安排到3个样地进行交叉实验,通过可穿戴眼动追踪技术及主观问卷来探讨... 过去相关研究探讨景观环境对人的健康福祉时,多以视觉感知为主,而听觉感知同样是感知景观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观音湖为例,30名参与者以随机顺序安排到3个样地进行交叉实验,通过可穿戴眼动追踪技术及主观问卷来探讨不同声景感知下的校园景观的恢复性效益。结果表明:①在主观恢复性评价上,综合恢复性评分依次是水流组(5.43±0.75)>安静组(5.17±0.70)>噪声组(4.77±0.97),且3组声景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1);②在视觉认知上,相较于噪声组和安静组,水流组的注视次数最少(302.25±70.93),平均注视时间最长[(323.77±155.52)ms],而瞳孔直径在3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意义;③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发现,不同声景感知会影响视觉感知的过程,水流声会引导对水体的关注,噪声会引导对人工景物的关注,安静环境下对自然景物的关注较多。因此,校园声景观的营建,有利于创造更具恢复性潜力的环境,将水流声引入景观中是提高恢复潜力的较好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 声景感知 眼动 恢复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旅游地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对游客积极情绪的影响——多重中介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璟 张春晖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94,共15页
积极情绪是自然旅游中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效益,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还缺乏有深度的科学解释。文章将积极情绪视作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互动的系列积极心理反应的结果,基于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以感知环境美学质量为自变量,引入自然联结... 积极情绪是自然旅游中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效益,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还缺乏有深度的科学解释。文章将积极情绪视作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互动的系列积极心理反应的结果,基于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以感知环境美学质量为自变量,引入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为中介变量,探究游客积极情绪的产生机制。该研究依托陕西省翠华山景区的499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Bootstrap法进行了多重中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受到了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的完全中介;(2)在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和积极情绪之间,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发挥“简单+链式”的复杂中介作用;(3)研究所揭示的自然旅游地环境美学质量影响游客积极情绪的心理过程机制,与旅游审美体验的层次逻辑相契合。研究结论揭示了自然旅游地环境美学质量影响游客积极情绪的具体路径与机制,是从游客与自然旅游地环境互动的角度对积极情绪产生过程的新解释,为自然旅游心理健康效益产生机制的理论模型发展提供了实证基础;证明了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在解释“环境品质-健康效益”关系中的互补式协同作用,为支持两理论融合的观点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环境美学质量 自然联结性 恢复性知觉 积极情绪 自然旅游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