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研究——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分析指标 被引量:44
1
作者 曲颖 李天元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9期17-25,共9页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目的地定位的重要性变得格外突出。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目的地定位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特别是这一研究分支表现出对旅游者非功用性消费需求关注不足、滞后于最新旅游需求发展态势的局限。鉴于此,文章...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目的地定位的重要性变得格外突出。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目的地定位的系统研究还很有限,特别是这一研究分支表现出对旅游者非功用性消费需求关注不足、滞后于最新旅游需求发展态势的局限。鉴于此,文章构建并实际阐释了一个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核心定位分析指标的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模型。阐释案例为大连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目的地在国内消遣旅游市场上相对于其北方4个紧密竞争对手的定位分析。调研工具为自填式问卷,其中的海滨城市目的地品牌个性量表通过实施文献回顾法、经验调查法和预测试加以确定。通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单变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识别出对大连非功用性定位最有用的目的地品牌个性特质为题目"多才多艺的"。文章的主要理论创新为将目的地定位工作纳入了目的地品牌化研究框架之下,而实际管理启示则是有助于大连品牌定位主题的开发和相关目的地品牌化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非功用性消费需求 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 目的地品牌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视域下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及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程励 陆佑海 +1 位作者 李登黎 蒋晓婷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41,共17页
旅游目的地会向游客传递其特有的社会文化特质,旅游者由此形成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认知,研究该现象将有助于理解目的地与游客的情感联系。基于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研究探索儒家文化语境下旅游者对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及其对旅... 旅游目的地会向游客传递其特有的社会文化特质,旅游者由此形成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认知,研究该现象将有助于理解目的地与游客的情感联系。基于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研究探索儒家文化语境下旅游者对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意向的影响。以成都地区的游客为例,以儒家文化"五常"(仁、义、礼、智、信)道德体系为依据,提炼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词汇与量表,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儒家文化视域下的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维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该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并检验旅游经历对目的地品牌个性与旅游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儒家文化的5个维度的认可度比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仁""义""礼""智"和"信"5个维度对旅游意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经历对目的地品牌个性"义"与旅游意向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对"礼"与旅游意向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印证了特定文化语境下目的地品牌个性具有独特性的观点,同时也启示美食旅游目的地在品牌营销中可考虑纳入目的地品牌个性的这一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品牌个性 儒家文化 美食旅游目的地 旅游经历 旅游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机制探索及应用:以一项大学生游客ERP实验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汪京强 林静远 +1 位作者 李丹 肖曲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6-218,共13页
品牌个性作为目的地品牌化战略的重要部分深受目的地管理者与学者的关注,而考察游客对目的地个性的认知对目的地品牌管理至关重要。为更全面、深入地考察游客目的地个性认知及其机制,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 P),在传统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作为目的地品牌化战略的重要部分深受目的地管理者与学者的关注,而考察游客对目的地个性的认知对目的地品牌管理至关重要。为更全面、深入地考察游客目的地个性认知及其机制,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 P),在传统品牌个性维度构建的基础上,探索了两类大学生游客群体(潜在游客与现实游客)对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的神经机制,以期为目的地品牌个性定位及传播效果预测提供基于神经生理学的理论支持。研究发现:(1)在以目的地类型为尺度的个性认知上,所有游客均能快速识别出鼓浪屿和兵马俑的高匹配个性。(2)大学生游客更认可兵马俑的"能力"和"进取"个性维度,脑电上表现出明显的N400效应。(3)两类游客在鼓浪屿高匹配个性维度认知上存在分离。潜在游客更加认可其"仁和"维度,脑电上表现出明显的N400效应;现实游客更加认可"激情"维度,脑电上表现出明显的P6 0 0效应。综上,研究揭示出潜在游客目的地个性认知为单一阶段加工,依赖于一般知识的唤醒;现实游客目的地个性认知为两阶段加工,不仅受到一般知识,还受到情节体验记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品牌个性 事件相关电位 游客认知 N400 P6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山岳型旅游地的品牌个性对应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潘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3,共9页
目的地品牌个性是指与特定地方相关联的一组类似人的性格特征。鲜明独特的品牌个性有助于目的地实现差异化优势定位,帮助旅游者建立起对目的地的强烈情感联系。但是现有研究中,基于品牌个性视角对特定目的地类型进行的深入研究还较为少... 目的地品牌个性是指与特定地方相关联的一组类似人的性格特征。鲜明独特的品牌个性有助于目的地实现差异化优势定位,帮助旅游者建立起对目的地的强烈情感联系。但是现有研究中,基于品牌个性视角对特定目的地类型进行的深入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基于拟人化认知理论,借助内容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考察我国世界遗产地中10处山岳景观在品牌个性维度上的具体体现。结果表明:(1)网络游记的内容分析证实了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拟人化认知;(2)在中国旅游者的认知经验中,"泰山雄"、"峨眉秀"等高度概括化意象经过现场体验后会变得更丰富和具象化;(3)山岳景观可以借助目的地品牌个性完成有效区分和定位。文章基于中国文化情境,考察山岳型旅游地在品牌个性维度上的对应结果,并提出一种新的营销定位视角,为旅游地打造品牌个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山岳景观 目的地品牌个性 内容分析 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研究——以大连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曲颖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2期32-44,共13页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增强,传统依靠功用属性定位的方法日渐乏力。纳入"情感选择"和"自我一致"机制,研究开发并实际阐释了一个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的概念模型。以海滨城市目的地大连相对于其北方4个竞争对...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增强,传统依靠功用属性定位的方法日渐乏力。纳入"情感选择"和"自我一致"机制,研究开发并实际阐释了一个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的概念模型。以海滨城市目的地大连相对于其北方4个竞争对手的重定位分析为案例,借助实证研究,识别出最佳情感形象和品牌个性定位因子。最终,提出了对大连非功用性定位的建议性战略,并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启示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功用性消费需要 目的地情感形象 目的地品牌个性 海滨城市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