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追求过程中的权力效应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洁 郑全全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82-1788,共7页
权力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个体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个体权力感的高低对个体的目标追求的认知过程和行为结果都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加工方面,高权力者的信息加工抽象程度更高,注... 权力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个体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个体权力感的高低对个体的目标追求的认知过程和行为结果都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加工方面,高权力者的信息加工抽象程度更高,注意保持和分配能力也更好;在行为结果上,高权力者能更果断地设定目标、目标追求的行动力也更强。在权力和目标追求关系中,预期自我调节的倾向类型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目标追求 权力的接近-回避理论 自我调节 调节聚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行为特征、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继红 刘华山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69-2078,共10页
无意识目标追求是指个体自动地追求由情境线索激活的目标,而全然不知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导向作用。无意识目标追求具有灵活性、抑制性和坚持性。无意识目标追求经由行动的无意识准备和目标价值的自动评估与努力过程实现。积极情绪、内隐... 无意识目标追求是指个体自动地追求由情境线索激活的目标,而全然不知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导向作用。无意识目标追求具有灵活性、抑制性和坚持性。无意识目标追求经由行动的无意识准备和目标价值的自动评估与努力过程实现。积极情绪、内隐态度和人际关系影响无意识目标追求。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因素,完善无意识目标追求的机制,探究无意识目标追求结果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拓展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无意识目标追求 灵活性 奖赏线索 积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成人教育模式目标追求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国峰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7,共2页
转型时期的中国,知识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纵览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所持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无不表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其功能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拓展,它所拥有的政治、经济... 转型时期的中国,知识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纵览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所持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无不表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其功能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拓展,它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价值在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尤其是科技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主要体现,这就使得成人教育显得越发重要。文章主要从四个目标追求来探讨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构建成人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成人教育模式 目标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目标追求和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卢忠凤 韩明 +1 位作者 马建妹 王萍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2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目标追求和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对270名大学生采用"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量调查。结果:(1)高幸福感个体和低幸福感个体除了"在乎结... 目的:探讨大学生目标追求和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对270名大学生采用"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量调查。结果:(1)高幸福感个体和低幸福感个体除了"在乎结果""低要求"以及目标追求的入世总分、出世总分这四个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在总体幸福感总分及目标追求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都显著;(2)目标追求中"拼搏精神"与"对健康的担心"显著负相关,与"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总体幸福感总分显著正相关。目标追求中"在乎结果"与"对生活的兴趣"负相关显著,"平常心"与"对生活的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及总体幸福感总分显著正相关;(3)目标追求中的"平常心"对"对生活的兴趣"有显著预测作用;"拼搏精神"对"对健康的担心"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拼搏精神"和"平常心"对"精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拼搏精神""在乎结果"和"平常心"对"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在乎结果"对"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是反向预测作用。结论:(1)高幸福感个体积极地追求目标,幸福感也比较高;(2)大学生目标追求对其总体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幸福感 目标追求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感对人际目标追求的影响: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白金花 赵玉芳 +1 位作者 菅越 邓起昌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4-471,共8页
采用两个研究和内部元分析考察了孤独感对人际目标追求的影响以及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作用。研究1采用问卷测量人际目标实现可能性以及特定一天中的孤独感和人际目标投入,发现孤独感与人际目标投入呈负相关,目标实现可能性调节了二者间的关... 采用两个研究和内部元分析考察了孤独感对人际目标追求的影响以及目标实现可能性的作用。研究1采用问卷测量人际目标实现可能性以及特定一天中的孤独感和人际目标投入,发现孤独感与人际目标投入呈负相关,目标实现可能性调节了二者间的关系;研究2操纵人际联结体验,发现孤独组投入意愿最低,策略数更多,策略字数最少,目标实现可能性调节了人际联结体验和投入意愿的关系。研究表明,孤独感会降低人际目标投入,目标实现可能性调节了二者间的关系;孤独者不是缺乏人际投入策略,而是不愿意投入人际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人际目标追求 目标投入 目标实现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师的目标追求及其复杂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唯山 《规划师》 2005年第12期53-55,共3页
城市规划的本质是通过土地、空间资源的安排来进行利益分配。规划师,作为城市政府和市民的共同意志与利益的代表,在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集体与个人等的关系时,应该站在城市公共利益的高度,协调经济、环境、社... 城市规划的本质是通过土地、空间资源的安排来进行利益分配。规划师,作为城市政府和市民的共同意志与利益的代表,在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集体与个人等的关系时,应该站在城市公共利益的高度,协调经济、环境、社会的关系,并使它们达到统一。这既是规划师应当具有的目标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潮流中,规划师应当具有的从业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规划师 目标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的目标导向对中国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超 汪凤炎 《心理研究》 2014年第6期19-24,共6页
儒家文化中诸多话语表达对中国人的目标导向和目标追求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进而影响中国人人格的形成。儒家文化对目标的设定带有明显的外部目标导向和人际目标导向的功能,使得个体更注重履行个人的义务,重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追... 儒家文化中诸多话语表达对中国人的目标导向和目标追求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进而影响中国人人格的形成。儒家文化对目标的设定带有明显的外部目标导向和人际目标导向的功能,使得个体更注重履行个人的义务,重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追求内圣和外王。在儒家文化的目标导向下,中国人尽责性水平较高,开放性较低,外向性随情境的熟悉而提高,情绪稳定性较高。目标的完成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同时,儒家文化的目标定向影响了中国人的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目标导向 目标追求 外部目标 人际目标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舞台实践的拓展与追求
8
作者 杨琳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0期42-42,44,共2页
有表现力而不真,乃是歪曲形象的表现力,真而没有表现力,不过是黯淡无光的真。表演艺术的真和表现力如何统一呢?一是要深入角色的体验,二是要突出角色的表现,两者不能分割。体验和表现的关系,是既忠实于角色,又要站在角色上评价角色的辩... 有表现力而不真,乃是歪曲形象的表现力,真而没有表现力,不过是黯淡无光的真。表演艺术的真和表现力如何统一呢?一是要深入角色的体验,二是要突出角色的表现,两者不能分割。体验和表现的关系,是既忠实于角色,又要站在角色上评价角色的辩证关系,入乎角色之中,超乎角色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真实感 挑战自我 追求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在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9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4-84,共1页
李政道《科学和艺术不可分割》(《光明日报》1996年6月24日)中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关键词 追求真理 科学和艺术 普遍性 不可分割 创造力 真理性 科学家 李政道 光明日报 追求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一支唱不完的歌
10
作者 方仁工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12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追求目标 社会主义 陶行知 作家 作文比赛 创新意识 写作特色 正确的行动 小学三年级 人生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溪所:红船服务 一“埠”到位
11
作者 陈悦君 刘栋 +3 位作者 吕申君 杨杰 单佳翔 胡建浩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1期78-79,共2页
温溪镇是青田县的工业重镇,也是丽水重要的船运码头,拥有7个埠头,是历史悠久的船帮镇。同时温溪镇作为青田著名的华侨镇,拥有大量的海外华侨华人,随着这些华侨出国工作或定居,留在国内的长辈和子女便成了留守群体。温溪供电所红船党员... 温溪镇是青田县的工业重镇,也是丽水重要的船运码头,拥有7个埠头,是历史悠久的船帮镇。同时温溪镇作为青田著名的华侨镇,拥有大量的海外华侨华人,随着这些华侨出国工作或定居,留在国内的长辈和子女便成了留守群体。温溪供电所红船党员服务队,以“情暖民心,电亮生活”为宗旨,深耕日常便民服务,其“乘风破浪,不畏艰险”的埠头精神也深深融入了电力服务中,将服务做到一“埠”到位,也是红船党员服务队的目标追求,所以在现实服务中践行一“埠”到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服务 海外华侨华人 便民服务 留守群体 供电所 目标追求 青田县 工业重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银行:“精神引领”打造金融“江阴样本”
12
作者 刘冉冉 吴嫣 《董事会》 2024年第3期64-66,共3页
面对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的经济金融形势以及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重大挑战,“精神引领”显得尤为重要。江阴银行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和“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在服... 面对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的经济金融形势以及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重大挑战,“精神引领”显得尤为重要。江阴银行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和“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征途上笃行实干、唯实励新,让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不仅成为一种目标追求,更成为一种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不足 经济金融形势 精神引领 农村金融 创一流 江阴 目标追求 重大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至善至美的凌志LS400
13
作者 鲁忠武 《交通世界》 1997年第12期28-28,共1页
“不懈努力,追求至善至美”是凌志的一则广告用语,但这绝不是单为提高销售量而夸下的海口,而是凌志的设计者们一贯追求的目标所在。在凌志诞生的9年中,它的技术日臻完善,而将于1998年推出的新一代GS车款和ZS400旗舰即是其中的受益者。... “不懈努力,追求至善至美”是凌志的一则广告用语,但这绝不是单为提高销售量而夸下的海口,而是凌志的设计者们一贯追求的目标所在。在凌志诞生的9年中,它的技术日臻完善,而将于1998年推出的新一代GS车款和ZS400旗舰即是其中的受益者。这包括改头换面的外型风格,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内部饰置,新研制的智能可变气门定时V8传力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牵引力控制系统 发动机罩 导航系统 空气动力学效应 设计者 广告用语 可变气门定时 地图数据库 追求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吴小婷 章新琼 王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和医院开展针对性的患者安全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和自行设...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和医院开展针对性的患者安全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206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分为(117.32±1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学制、职业认同感和目标追求的入世心理对本科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有显著影响(P<0.05,P<0.01),共解释其总变异的29.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教育者应结合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本科护生尤其是五年制及职业认同感较低者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临床实习 患者安全 职业认同感 目标追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主义都是有害的吗?——来自实证和概念的挑战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静 杨蕊蕊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1-1820,共10页
物质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过往研究多强调其消极效应,但此观点日益面临挑战。实证研究表明物质主义在某些条件下能提升幸福感,也可以作为不安全感的补偿策略。在概念层面,有研究者基于动机的... 物质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过往研究多强调其消极效应,但此观点日益面临挑战。实证研究表明物质主义在某些条件下能提升幸福感,也可以作为不安全感的补偿策略。在概念层面,有研究者基于动机的视角指出工具性物质主义是无害的,并且物质主义作为一种身份目标追求,能够建构和维持自我身份。未来研究需进一步为动机取向的物质主义概念提供实证研究的支持、评估物质主义补偿不安全感和提升幸福感的效果、基于认知和动机的整合视角考察物质主义对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幸福感 不安全感 工具性—终极性物质主义 身份目标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泽洪 蒋丹 刘洪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28,共3页
与任何艺术活动一样,领导艺术也因领导者目标追求的不同、技巧运用水平的高低、领导效能的差异而显示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其中,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领导艺术实践者和研究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然而,不同的领导理念往往使人们对领导... 与任何艺术活动一样,领导艺术也因领导者目标追求的不同、技巧运用水平的高低、领导效能的差异而显示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其中,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领导艺术实践者和研究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然而,不同的领导理念往往使人们对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有不同阐释,从而给它蒙上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色彩;同时,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也绝非所有领导者都能达到的,它又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为此,辨析领导艺术最高境界的内涵,把握其理论脉络,探讨其实现路径,对当代领导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艺术 艺术活动 目标追求 技巧运用 领导效能 领导理念 神秘色彩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启动技术对心理干预的启发
17
作者 王乾东 胡超 傅根跃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2期21-23,共3页
传统的心理干预治疗强调来访者需要有意识地改变当前的心理、情绪或行为状态,但是近年来许多基于启动技术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却发现,认知、情感甚至行为的调控可以在脱离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因此,以启动技术为基础,对来访者进行无意识的心... 传统的心理干预治疗强调来访者需要有意识地改变当前的心理、情绪或行为状态,但是近年来许多基于启动技术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却发现,认知、情感甚至行为的调控可以在脱离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因此,以启动技术为基础,对来访者进行无意识的心理干预治疗便成为了可能。本文探讨了启动技术应用于心理干预的机制,并列举了该技术可能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 无意识 目标追求 具身认知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8
作者 夏义勇 《今日教育》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德育,就是育人;育人,就是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定思想基础。德育工作好做也不好做,容易“重智轻德”,容易德育目标追求高、大、空,容易用陈旧乃至落后的教育观念来开展工作,也容易实施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存在脱离实际状况等... 德育,就是育人;育人,就是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定思想基础。德育工作好做也不好做,容易“重智轻德”,容易德育目标追求高、大、空,容易用陈旧乃至落后的教育观念来开展工作,也容易实施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存在脱离实际状况等发生。这些,作为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的担负着学校德育策划、组织、实施、评价的德育主任,就需要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学生健康 目标追求 教育观念 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 育人 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为心声乐为情至--周曼丽歌曲旋律创作的特色分析
19
作者 黄中骏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4期95-97,共3页
这是一本从周曼丽众多创作歌曲中精选出来的11首作品集结出版的歌曲选集,读吟这些歌曲的曲谱,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周曼丽歌曲旋律创作具有“曲为心声”“乐为情至”的特色。在中华民族音乐传统观念中,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表... 这是一本从周曼丽众多创作歌曲中精选出来的11首作品集结出版的歌曲选集,读吟这些歌曲的曲谱,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周曼丽歌曲旋律创作具有“曲为心声”“乐为情至”的特色。在中华民族音乐传统观念中,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表情说”,提出“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的命题,认为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又是感情的艺术,音乐的本质特征是以有“文采节奏”之饰的音响形式表现人的内心活动,音乐的产生过程是“物至--—心动--—情现--—乐生”,所以“乐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唯乐不可以为伪”,得出“情者,歌之根也”的结论。入选本书的作品,生动体现了周曼丽在歌曲创作中着力情感表现的目标追求,使入选作品成为“有根之歌”“有心之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选作品 内心活动 歌曲旋律 创作歌曲 歌曲创作 中华民族音乐 目标追求 唯乐不可以为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的研究
20
作者 杨越明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11期209-213,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全面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我们课题组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全面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我们课题组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目标追求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 协同教学 实践教学 目标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