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框架效应在慢性病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李梦洁 苟晓瑜 +3 位作者 卢楠 迟嘉婧 于万慧 杨丽娟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每年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74%[1]。《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2]指出,慢性病防治重心将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同时要求加强健康教育以实现健康...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每年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74%[1]。《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2]指出,慢性病防治重心将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同时要求加强健康教育以实现健康行为的转变。目前,大部分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不高,治疗依从性差,健康行为不乐观[3]。积极有效的健康行为不仅能改变慢性病的结局,对于减轻社会经济负担也有重要意义[4]。信息框架效应是有效的信息定制方法,可通过调整信息的呈现方式来影响个人行为决策,从而促进特定行为[5]。本研究旨在对目标框架效应在慢性病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国内慢性病领域的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框架 目标框架效应 慢性病 健康行为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框架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寒冰 徐富明 +2 位作者 王伟 王岚 吴修良 《心理研究》 2013年第6期51-56,共6页
目标框架效应指说服信息的影响力会受到信息在陈述行为结果或目标时所采用框架影响的一种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运用预期理论、心理抗拒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来解释目标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目标框架效应... 目标框架效应指说服信息的影响力会受到信息在陈述行为结果或目标时所采用框架影响的一种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运用预期理论、心理抗拒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来解释目标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目标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来源可信度、行为类型、个体卷入度、情绪和性别。未来研究可从探索目标框架效应的神经心理机制、探究目标框架效应与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改进研究目标框架效应的方法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框架效应 预期理论 心理抗拒理论 双加工理论 调节定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