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目标极化适配的极化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莹 任勇 山秀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4,共4页
极化检测是雷达目标检测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斯杂波统计特征已知的情况下 ,极化白化滤波器(PWF)常被用于杂波中雷达目标的检测。假设目标的极化特性和杂波的统计特征均已知 ,为了利用目标的先验知识 ,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极化适配的检... 极化检测是雷达目标检测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斯杂波统计特征已知的情况下 ,极化白化滤波器(PWF)常被用于杂波中雷达目标的检测。假设目标的极化特性和杂波的统计特征均已知 ,为了利用目标的先验知识 ,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极化适配的检测算法 ,据此算法设计了极化适配检测器 (PAD)。PAD和PWF对低极化度高斯杂波中二面角的模拟检测结果显示 ,在低信杂比下 ,PAD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探测 目标极化适配 极化检测算法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R天线-目标极化的瞬时属性分析方法探测LNAPL污染土壤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焱 鹿琪 +2 位作者 刘财 佘松盛 刘四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1-500,共10页
轻非水相流体(LNAPL)泄漏后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准确探测出LNAPL泄漏范围,本文将GPR天线-目标极化的瞬时属性分析方法应用于轻非水相流体污染土壤探测的研究中。采用注入柴油的石英砂砂箱在实验室建立污染土壤模型,利用... 轻非水相流体(LNAPL)泄漏后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准确探测出LNAPL泄漏范围,本文将GPR天线-目标极化的瞬时属性分析方法应用于轻非水相流体污染土壤探测的研究中。采用注入柴油的石英砂砂箱在实验室建立污染土壤模型,利用探地雷达对该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天线方位为0°、90°的测量。LNAPL土壤污染物形状、大小、结构并不规则,因此可以通过0°和90°方位天线测量来分析天线-目标极化特征,了解目标物的走向、形状等地下介质信息。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包含天线-目标极化特征的信息进行瞬时属性分析,LNAPL污染范围可以被清晰地识别,提高了GPR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 土壤污染物 轻非水相流体(LNAPL) 天线-目标极化 瞬时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对极化分集雷达检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新勋 周生华 刘宏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0-518,共9页
针对全极化、混合极化和单极化3种典型体制的极化分集雷达(PDR)系统,该文分析了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基于目标极化散射统计模型和雷达接收电压方程,分别推导了3种体制下的目标回波向量的统计特性。在高斯背景下,设计... 针对全极化、混合极化和单极化3种典型体制的极化分集雷达(PDR)系统,该文分析了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基于目标极化散射统计模型和雷达接收电压方程,分别推导了3种体制下的目标回波向量的统计特性。在高斯背景下,设计了奈曼-皮尔逊准则下的最优极化分集多通道融合检测算法,并推导了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信噪比(SNR)一定时,目标极化散射分量间的相关性是影响系统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匹配极化散射分量和交叉极化散射分量间的相关性。此外,全极化体制和单极化体制的检测性能比混合极化体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分集雷达 目标检测 目标极化散射特性 工作体制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动态极化结构特征提取与识别 被引量:7
4
作者 肖顺平 庄钊文 +1 位作者 王雪松 郭挂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52,共5页
本文以宽带极化雷达体制为背景,建立了目标极化结构宽带模型,采用伪本征极化描述宽带下目标极化结构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模糊动态特征建模与分类的极化目标识别新方法,对五种飞机目标均达到了良好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 极化 目标极化结构 模糊特征 目标识别 雷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SAR目标散射旋转域解译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思伟 李永祯 +1 位作者 王雪松 肖顺平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5期442-455,共14页
雷达目标的后向散射敏感于目标姿态与雷达视线的相对几何关系。雷达目标的这种散射多样性给以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为代表的成像雷达信息处理与应用造成诸多不便,是当前目标散射机理精细解译和定量应用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该文回... 雷达目标的后向散射敏感于目标姿态与雷达视线的相对几何关系。雷达目标的这种散射多样性给以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为代表的成像雷达信息处理与应用造成诸多不便,是当前目标散射机理精细解译和定量应用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该文回顾并介绍一种在绕雷达视线旋转域解译目标散射机理的新思路,主要包括新近提出的统一的极化矩阵旋转理论和极化相干特征旋转域可视化解译理论。目标散射旋转域解译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特定几何关系下获得的目标信息拓展到绕雷达视线的旋转域,为目标散射信息深度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该文详细分析上述方法导出的一系列新的极化特征参数集,并开展应用验证。对比研究证实了旋转域解译方法在地物辨识与分类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散射机理 旋转域 极化目标分解 图像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SAR图像目标分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腊梅 段宝龙 邹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89-3297,共9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极化目标分解作为极化SAR图像分析的一种基本手段,所提取的极化信息是极化SAR图像目标检测和分类的基础,在极化SAR图像解译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近...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极化目标分解作为极化SAR图像分析的一种基本手段,所提取的极化信息是极化SAR图像目标检测和分类的基础,在极化SAR图像解译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近几年极化目标分解方法的发展作一个全面的阐述,重点介绍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使相关研究人员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特征提取 极化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目标检测算法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兵 董臻 梁甸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0,共3页
在对极化目标检测算法简单介绍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极化检测算法的性能。根据极化检测算法的特殊性 ,在详细的数学推导的基础上给出了检测算法的工作特性 (ROC)计算公式。根据实验获得的杂波和目标极化协方差矩阵参数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 在对极化目标检测算法简单介绍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极化检测算法的性能。根据极化检测算法的特殊性 ,在详细的数学推导的基础上给出了检测算法的工作特性 (ROC)计算公式。根据实验获得的杂波和目标极化协方差矩阵参数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得到了一系列检测算法性能评价结论。同时 ,从各种检测算法的计算量与性能折衷方面考虑 ,指出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的几种极化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性能评价 极化目标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化SAR目标分解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静 邢立新 +3 位作者 潘军 董连英 杨东旭 王莹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106-109,115,共5页
在对常规雷达数据特征与地物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双极化SAR图像的目标分解方法,并基于神经网络将分解后得到的极化信息与常规雷达数据有机结合应用于植被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极化信息能够获取更多的地物信息,极大地提高了... 在对常规雷达数据特征与地物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双极化SAR图像的目标分解方法,并基于神经网络将分解后得到的极化信息与常规雷达数据有机结合应用于植被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极化信息能够获取更多的地物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植被识别和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SAR目标分解 神经网络 植被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SAR目标相对最优极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海坤 张永红 汪云甲 《海洋测绘》 2006年第5期13-15,19,共4页
目标相对最优极化就是选取一种极化状态,使得研究目标和背景地物的接收功率对比达到最大。通过讨论了目标相对最优极化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和解算方法,利用实际数据对其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相对最优极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SAR目标相对最优极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海坤 张永红 汪云甲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5期297-300,共4页
极化SAR通过测量地物目标的散射回波得到极化散射矩阵或Stokes矩阵,利用极化合成技术得到任意发射和接收极化组合下的天线接收功率。目标相对最优极化就是选取一种收发极化状态使得研究目标和背景地物的接收功率对比度达到最大。文中首... 极化SAR通过测量地物目标的散射回波得到极化散射矩阵或Stokes矩阵,利用极化合成技术得到任意发射和接收极化组合下的天线接收功率。目标相对最优极化就是选取一种收发极化状态使得研究目标和背景地物的接收功率对比度达到最大。文中首先分析了目标相对最优极化的模型,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模型,并用交替迭代方法进行了模型的解算,最后结合荷兰Flevoland地区全极化数据作了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SAR 目标相对最优极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不变量的谐波雷达导引头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昌见 孟秀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12,共6页
为解决基于目标谐波散射系数的FFT识别算法无法有效识别目标全弹道谐波散射特性的问题,采用了基于极化不变量的目标识别算法.根据目标的半导体模型拟合出目标的谐波散射系数,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谐波散射系数进行估计.将估计结果作为酉矩... 为解决基于目标谐波散射系数的FFT识别算法无法有效识别目标全弹道谐波散射特性的问题,采用了基于极化不变量的目标识别算法.根据目标的半导体模型拟合出目标的谐波散射系数,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谐波散射系数进行估计.将估计结果作为酉矩阵的对角元素,建立了目标谐波极化散射矩阵及与其对应的功率矩阵,通过就不同的目标进行谐波散射极化计算得到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与基于目标谐波散射系数的FFT识别算法相比,目标谐波极化散射矩阵行列式的值及功率矩阵的迹能反映出目标的全弹道谐波散射特性,二者可以作为有效的目标识别特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T识别算法 目标谐波散射极化算法 卡尔曼滤波器 谐波极化散射矩阵 功率矩阵的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极化目标分解的特征参数研究
12
作者 孙盛 田金文 +1 位作者 陈平华 刘竹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46-2050,共5页
为有效的解决极化特征分解中平均阿尔法角参数和熵参数的估计量偏低的问题,引入了加权平均函数、香农强度熵和极化度熵这3个参数,来描述地物散射回波的散射机制和散射随机性。给出了相干矩阵数据特征分解算法的实现流程,对AIRSAR数据集... 为有效的解决极化特征分解中平均阿尔法角参数和熵参数的估计量偏低的问题,引入了加权平均函数、香农强度熵和极化度熵这3个参数,来描述地物散射回波的散射机制和散射随机性。给出了相干矩阵数据特征分解算法的实现流程,对AIRSAR数据集中的样本图像进行了定性的、定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采样数量的前提下,新的参数值得到了提升。将新的参数应用于有监督威沙特距离分类,并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器验证了新的参数能够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目标分解 平均阿尔法角 加权平均函数 Von Neumann熵 香农强度熵 香农极化度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目标散射结构的零极化辨识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国庆 陈思伟 +1 位作者 李永祯 王雪松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3-742,760,共11页
目标最优极化是雷达极化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目标零极化又称共极化零点,是目标最优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目标零极化可以推导出目标的其他最优极化状态,其广泛应用于目标极化匹配接收、目标对比增强等领域.文中从目标结构辨识角... 目标最优极化是雷达极化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目标零极化又称共极化零点,是目标最优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目标零极化可以推导出目标的其他最优极化状态,其广泛应用于目标极化匹配接收、目标对比增强等领域.文中从目标结构辨识角度首次揭示了零极化理论方法在人造目标散射结构辨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基于人造目标典型散射结构从理论上推导出典型散射结构的零极化矢量.将复极化比平面的极化表征方法与极化响应特征相结合,提出了零极化三维响应特征图可视化表征方法,揭示了典型散射结构的零极化差异,得到了零极化响应特征矢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人造目标散射结构的零极化辨识方法,通过提取极化雷达图像中人造目标的强散射中心,将散射中心的零极化响应特征矢量与典型散射结构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散射中心的散射结构类型,实现人造目标结构辨识.结合车辆和无人机等典型人造目标的电磁计算数据,开展了目标结构辨识对比实验.与Cameron分解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零极化散射结构辨识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出散射中心的散射结构类型.特别对结构对称型人造目标,本文方法识别结果呈现的对称性更准确,更符合目标实际的散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目标最优极化 人造目标 散射结构辨识 三维响应特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测量误差对人造目标散射解译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郝亮 陈思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极化雷达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目标和场景进行观测的优势,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化雷达作为一种多通道系统,不同极化通道间的交叉耦合和通道不平衡等非理想因素会使目标极化散射矩阵存在测量误差,进而影响对目标散射的解译性能。文... 极化雷达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目标和场景进行观测的优势,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化雷达作为一种多通道系统,不同极化通道间的交叉耦合和通道不平衡等非理想因素会使目标极化散射矩阵存在测量误差,进而影响对目标散射的解译性能。文中以人造目标为研究对象,利用极化测量误差模型和相干极化目标分解开展了极化测量误差对散射解译性能的影响研究。以Krogager分解为例,推导了三面角、二面角、偶极子和螺旋体等基本散射体的极化目标分解分量与测量误差源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分解特征参数的变化曲线图,揭示了极化测量误差对散射解译性能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开拓者"无人机暗室实测数据开展定量分析。当Krogager分解误差小于10%时,要求极化隔离度小于-23 dB,极化通道幅度不平衡和极化通道相位不平衡分别小于3 dB和8.4°。研究工作为极化雷达系统参数设计等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雷达 测量误差 目标散射解译 相干极化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极化雷达目标的互易性修正及识别
15
作者 孟庆宇 刘本永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针对雷达目标的互易性修正问题,利用机器学习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表示子的极化雷达目标互易性修正方法。尝试将Krogager和Cameron目标分解方法用于宽带极化雷达目标的识别,分别基于这两种目标分解方法对宽带极化雷达目标进行特征提... 针对雷达目标的互易性修正问题,利用机器学习理论,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表示子的极化雷达目标互易性修正方法。尝试将Krogager和Cameron目标分解方法用于宽带极化雷达目标的识别,分别基于这两种目标分解方法对宽带极化雷达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在Krogager分解中使用核非线性分类器和分类器融合方法对特征矢量进行分类,在Cameron分解中使用投票判决方法对特征矢量进行分类。仿真结果表明,所讨论的方法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目标识别 互易性修正 目标分解法 核非线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联合域编码的极化调制假目标鉴别方法
16
作者 时春鹏 何华锋 +3 位作者 何耀民 刘瑜 李震 张孝宇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2,126,共7页
针对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等转发式极化调制假目标干扰的鉴别问题,提出一种极化调制假目标鉴别方法。首先,提出极化圆阵的时-空联合域编码的极化测量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经脉冲压缩后能够准确获得回波的极化信息;其次,根据极化雷达的张... 针对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等转发式极化调制假目标干扰的鉴别问题,提出一种极化调制假目标鉴别方法。首先,提出极化圆阵的时-空联合域编码的极化测量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经脉冲压缩后能够准确获得回波的极化信息;其次,根据极化雷达的张量积接收模型原理,得到了目标和极化调制假目标回波在四维复空间的分布差异;最后,基于该差异,结合最大最小距离算法和密度法思想,对K-means算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以最佳聚类数K值大小为极化鉴别量的分类器。仿真实验以64个发射脉冲为例,验证了所提鉴别方法在不同信噪比(SNR)和干噪比(JNR)下均有良好的鉴别效果,可有效鉴别目标和极化调制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欺骗干扰 极化鉴别 雷达编码 极化调制假目标 K-MEANS 最大最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年来雷达极化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被德 《现代雷达》 CSCD 1996年第1期1-14,共14页
综合介绍了近三年来对雷达极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极化理论方面和在目标检测、抗干扰、目标识别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极化雷达 目标极化 散射矩阵 极化检测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深度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分类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佳 袁春琦 +2 位作者 程圆娥 曾晨雨 许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7,共6页
针对极化SAR图像在监督分类时存在人工标注样本费时费力以及浅层结构学习算法的表达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深度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对测量数据进行多种极化特征提取,以便完整地描述图像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自... 针对极化SAR图像在监督分类时存在人工标注样本费时费力以及浅层结构学习算法的表达能力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深度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对测量数据进行多种极化特征提取,以便完整地描述图像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动编码器对大量无标记样本进行非监督学习,提取更具可分性和不变性的深层特征;然后,利用少量标记样本训练分类器,并与自动编码器连接,以监督学习的方式微调整个网络;最后,通过主动学习,选择对当前分类器最有价值的样本(分类模糊度最大的样本)进行人工标记,并加入到训练样本中,重新训练分类器和微调网络。对RADARSAT-2和EMISAR极化SAR影像进行不同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更少人工标记的样本下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SAR 极化目标分解 图像分类 主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分解的极化SAR数据地质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微 林健 +1 位作者 陈玲 杨金中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能够在不同收发极化组合下,测量地物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获取的目标回波信号包含了不同极化状态下的幅度和彼此间的相对相位信息,因而大大提高了成像雷达对目标各种...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能够在不同收发极化组合下,测量地物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获取的目标回波信号包含了不同极化状态下的幅度和彼此间的相对相位信息,因而大大提高了成像雷达对目标各种信息的获取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微波遥感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本文以Radarsat-2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对新疆塔萨拉地区开展岩性、构造与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研究。通过H-A-Alpha极化目标分解,最大限度地提取目标极化信息。同时利用H-A-Alpha-Wishart非监督极化分类的方法,研究了区域地层展布特征和构造框架。与传统的单极化方法相比,全极化方法能获得更多的目标信息,降低了解译难度,可作为常规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SAR 极化目标分解 极化信息 非监督分类 塔萨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极化成像解译识别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雪松 陈思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76,共18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获取目标的全极化信息,在对地观测、灾害评估、侦察监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主要高校、中科院、工业部门和用户单位在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大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该文简要综述了极...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获取目标的全极化信息,在对地观测、灾害评估、侦察监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主要高校、中科院、工业部门和用户单位在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一大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该文简要综述了极化SAR成像解译识别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在解译层面,主要介绍了极化目标分解和极化旋转域解译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进展。在应用层面,结合研究团队的工作,探讨了上述理论方法在舰船检测、地物分类和建筑物损毁评估等领域的应用成效。最后,对极化SAR目标解译识别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 极化目标分解 极化旋转域 散射机理 目标检测、分类和识别 灾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