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目标方位角导引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屠巴宁 宋子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研究一种用于近程弹道式地-地弹的导引法,它是借用空-空弹常值目标方位角导引法的概念,把它改变成按弹道设计需要而变化的目标方位角导引法,去攻击地面固定目标,它有减小气动阻力,提高命中相对精度的优点。
关键词 导引法 SINS 目标方位角 组合导引 地地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稀疏表示和协同表示的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骏 陈艳平 江立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5-171,共7页
提出结合稀疏表示和协同表示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稀疏表示和协同表示分别在稀疏约束和最小误差的约束下对测试样本进行重构,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分别在稀疏表示和协同表示下选取与测... 提出结合稀疏表示和协同表示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稀疏表示和协同表示分别在稀疏约束和最小误差的约束下对测试样本进行重构,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分别在稀疏表示和协同表示下选取与测试样本具有较强相关性的训练样本。通过交集操作获得两者中最稳定的部分样本。根据这些样本的方位角真值以及求解的系数合理加权,获得测试样本的方位角估计值。基于MSTAR数据集中3类目标的SAR图像进行方位角估计实验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估计精度、稳定性以及噪声稳健性均优于现有的几类SAR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方位角估计 稀疏表示 协同表示 加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目标方位角估算
3
作者 徐国强 黄长强 查国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2,共3页
针对某型武装直升机加装微光电视瞄准系统后 ,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微光电视图像的识别和提取 ,然后与模型基元进行图像匹配 ,来研究目标方位角的估算问题。经分析计算 ,能较好地满足需求 ,为微光电视瞄准原理的实现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微光电视 目标方位角估算 图像识别 瞄准原理 微光夜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林业测量确定目标方位角的方法
4
作者 王唤良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62-66,共5页
介绍了一种不需查《中国天文年历》或《天文测量简历》而通过观测太阳天顶距来测定地面目标方位角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可替代林业上常用的低精度罗盘仪定向.
关键词 林业测量 目标方位角 天顶距 定向 天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传感器方阵的地震动目标方位角估计
5
作者 谢逍 董大伟 +1 位作者 华春蓉 闫兵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2-44,50,共4页
针对地震动目标定位中的信号传播速度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四传感器方阵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四传感器方阵下的目标方位角估计带边界及其最大带宽值,证明了信号传播速度与目标方位角估计之间的弱相关性。... 针对地震动目标定位中的信号传播速度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四传感器方阵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四传感器方阵下的目标方位角估计带边界及其最大带宽值,证明了信号传播速度与目标方位角估计之间的弱相关性。根据仿真计算深人探讨了信号传播速度和时延测量误差对目标方位角估计精度的影响。外场实验结果证明:这一方法的地震动目标方位角平均估计误差小于采用三轴地震动传感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方位角估计 地震动信号 传播速度 四传感器方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目标分割与方位角估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翠 郦苏丹 王正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4-78,共5页
图像分割和目标方位角估计是进行SAR (SyntheticApertureRad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的重要步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RF (MarkovRandomfield)模型的SAR图像分割算法 ,利用ICM (IterativeConditionalMode)局部优化方法 ,获得MAP (maximumapo... 图像分割和目标方位角估计是进行SAR (SyntheticApertureRad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的重要步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RF (MarkovRandomfield)模型的SAR图像分割算法 ,利用ICM (IterativeConditionalMode)局部优化方法 ,获得MAP (maximumaposteriori)准则下的图像分割结果 ,将图像分割为目标、阴影、背景三部分。然后确定目标离雷达最近的点 ,从而得到目标的主导边界 ,并估计出目标的方位角。用MSTAR (MovingandStationaryTargetAcquisitionandRecognition)数据进行实验 ,估计方位角的准确性与现有算法的结果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ICM算法 目标方位角 主导边界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分割 图像识别 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探测距离及方位角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承 曾钦勇 +1 位作者 朱大勇 甘春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6-119,共4页
太阳光辐射中的0.24-0.28μm波段被大气中臭氧层强烈吸收,使该波段的紫外辐射难以到达近地表面,形成了日盲区.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因此具有简单的工作背景.分析了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的原理,以此为基础搭建了一套实验系统;从能量传递的角... 太阳光辐射中的0.24-0.28μm波段被大气中臭氧层强烈吸收,使该波段的紫外辐射难以到达近地表面,形成了日盲区.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因此具有简单的工作背景.分析了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的原理,以此为基础搭建了一套实验系统;从能量传递的角度出发,对系统最远探测距离的计算进行了推导,求得实验系统对典型目标探测距离可达5 km;以光学成像理论为基础,对目标方位角的测量算法进行了探讨,经实验验证,系统测量精度可达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盲 紫外 告警 最远探测距离 目标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盲型紫外探测系统中目标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承 曾钦勇 +1 位作者 朱大勇 甘春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2,146,共4页
为了研究日盲型紫外探测中的目标定位,设计了1套紫外探测实验系统。提出了1种基于目标图像的定位算法,通过确定目标在像平面上的位置,计算目标方位角。对系统及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以氘灯为目标的紫外光源,探测系统在30m处... 为了研究日盲型紫外探测中的目标定位,设计了1套紫外探测实验系统。提出了1种基于目标图像的定位算法,通过确定目标在像平面上的位置,计算目标方位角。对系统及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以氘灯为目标的紫外光源,探测系统在30m处取得了0.5°的方位角测量精度。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是可行的。这一结果对进一步开展远距离实验、完善系统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目标方位角测量 形心跟踪 日盲 紫外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波超视距雷达海面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贺承杰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8-572,578,共6页
对单基地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精度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电离层虚高和目标方位角所引起的单站目标定位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基地天波超视距雷达发射站、接收站、电离层与目标之间几何关系,构建非线性定位方程组... 对单基地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定位精度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电离层虚高和目标方位角所引起的单站目标定位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基地天波超视距雷达发射站、接收站、电离层与目标之间几何关系,构建非线性定位方程组,实现对目标高精度定位的方法。由于非线性定位方程组中不涉及目标方位角,仅包含电离层虚高和目标位置等未知量,所以通过解方程组能够获得精确的目标位置,消除目标方位角和电离层虚高测量误差所引起的定位误差。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电离层虚高 目标方位角 定位方程组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的微型声呐浮标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宇辉 张国军 +3 位作者 张文庆 张亚博 王江江 张文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技术的微型声呐浮标,主要针对海洋水声监测与采集以及水下目标探测。该浮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小型化、大容量采集存储、可远程无线控制、较高的可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技术的微型声呐浮标,主要针对海洋水声监测与采集以及水下目标探测。该浮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小型化、大容量采集存储、可远程无线控制、较高的可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利用水听器捕获多路数据,并结合惯性导航模块采集到的位置和姿态数据,实现了多元数据的综合记录。系统内置电源与无线传输模块可保证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值守80h以上,并克服传统浮标的线缆干扰和限制,使其不受距离和环境条件束缚。通过水库实验证明:该浮标性能稳定且可靠,依托其采集并利用无线回传的数据,对声源目标进行方位角估计,与GPS实际数据对比,其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标矢量一体水听器 多功能模块集成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远程无线控制 小型化 目标声源方位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非高斯测量噪声条件下改进差分粒子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宏健 徐金龙 +1 位作者 李娟 张爱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2-1039,共8页
针对非平稳非高斯测量噪声(NSNGN)条件下差分粒子滤波(DDPF)算法状态估计精度低、易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DPF(IDDPF)算法.IDDPF算法采用高斯混合密度函数近似估计测量噪声,替代传统算法中测量噪声的高斯密度函数近似估计,采用似... 针对非平稳非高斯测量噪声(NSNGN)条件下差分粒子滤波(DDPF)算法状态估计精度低、易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DPF(IDDPF)算法.IDDPF算法采用高斯混合密度函数近似估计测量噪声,替代传统算法中测量噪声的高斯密度函数近似估计,采用似然函数的对数最大化法求解高斯混合密度函数模型参数,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粒子权值计算,避免了高斯密度函数近似估计噪声模型所易于导致的粒子退化问题;通过建立水下目标纯方位角跟踪系统模型,将IDDPF算法应用于闪烁测量噪声条件下水下目标纯方位角跟踪问题的求解。50次Monte Carlo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NSNGN条件下IDDPF算法具有跟踪响应快、估计精度高、鲁棒性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非平稳非高斯噪声 差分粒子滤波 高斯混合密度函数 水下目标方位角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自适应差分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宏健 徐金龙 +2 位作者 刘向波 李娟 张爱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29-935,共7页
针对差分滤波(DDF)算法存在因噪声统计特性与实际不符而导致的滤波精度降低甚至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自适应差分滤波(SVRADDF)算法.将测量值的新息协方差与理论协方差之间的差值作为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输入、输出调... 针对差分滤波(DDF)算法存在因噪声统计特性与实际不符而导致的滤波精度降低甚至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自适应差分滤波(SVRADDF)算法.将测量值的新息协方差与理论协方差之间的差值作为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输入、输出调节噪声统计特征的自适应因子,实时修正DDF噪声协方差,根据实际噪声变化调整噪声协方差矩阵,从而提高滤波精度.针对水下目标纯方位角跟踪系统的蒙特卡洛仿真实验表明,在相同初始噪声特性条件下,所提出的SVRADDF算法具有较好的估计效果和鲁棒性,估计精度、稳定性及收敛时间等性能明显优于单纯DDF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滤波器 自适应因子 支持向量回归机 蒙特卡洛仿真 水下目标方位角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