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预测控制中基于操作变量增量的多优先级稳态目标计算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世卿 丁宝苍 孙耀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5,共7页
本文给出一种双层结构预测控制(MPC)中多优先级稳态目标计算(SSTC)的描述方法.在可行性阶段,被控变量(CV)和外部目标(ET)的软约束以及操作变量(MV)的硬约束被统一表述为关于MV增量的约束,将软约束(包括ET的期望上下界、CV的操作上下界... 本文给出一种双层结构预测控制(MPC)中多优先级稳态目标计算(SSTC)的描述方法.在可行性阶段,被控变量(CV)和外部目标(ET)的软约束以及操作变量(MV)的硬约束被统一表述为关于MV增量的约束,将软约束(包括ET的期望上下界、CV的操作上下界、以及ET的跟踪)进行放松,保证放松以后MV增量约束集的相容性.在经济优化阶段,在MV增量约束集中寻找经济最优的MV增量值.该算法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ET/CV的等式/不等式约束统一处理.仿真算例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多优先级策略 目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控制中的稳态目标优化策略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柏萍 李少远 邹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9-1431,共3页
实际工业过程中,过程限制或约束的存在以及不可避免的模型失配和干扰的影响,系统很可能达不到期望的设定值,从而存在稳态偏差问题。采用MPC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优化控制两级结构,在每个采样时刻,考虑可测干扰的影响下,重新进行稳态目标... 实际工业过程中,过程限制或约束的存在以及不可避免的模型失配和干扰的影响,系统很可能达不到期望的设定值,从而存在稳态偏差问题。采用MPC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优化控制两级结构,在每个采样时刻,考虑可测干扰的影响下,重新进行稳态目标计算。稳态目标计算时保证稳态目标与动态MPC计算中的输入速率约束兼容,并根据当前预测输出和测量输出之间偏差的反馈信息校正稳态模型,体现了MPC算法中的反馈思想。以壳牌重油分馏塔标准问题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目标 可测干扰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轨道瞬态点源多目标闪电信号实时探测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鲍书龙 唐绍凡 +2 位作者 李云飞 梁华 赵艳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90-2395,共6页
闪电是具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多目标,与雷暴等强对流气象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闪电的观测可获取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变化、定位。文中论述了在静止轨道上利用瞬态点源多目标闪电信号和缓变的云层、陆地与海洋等背景噪声之间... 闪电是具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多目标,与雷暴等强对流气象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闪电的观测可获取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变化、定位。文中论述了在静止轨道上利用瞬态点源多目标闪电信号和缓变的云层、陆地与海洋等背景噪声之间存在时间、空间和光谱特性上的差异,采用光谱滤波、空间滤波、帧—帧背景去除三种方法的组合来实现瞬态点源多目标闪电信号的增强与探测的方案及其技术实现,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源多目标 静止轨道 实时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的稳态部分可辨编队目标精细跟踪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聪 王海鹏 +1 位作者 何友 郭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3-1131,共9页
针对稳态编队在部分可辨条件下精细跟踪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就近点(ICP)的稳态部分可辨编队精细跟踪算法。首先将ICP算法思想应用于编队成员拓扑的点航关联中,将k时刻的位置状态估计通过最近点循环迭代逼近k+1时刻的量测,在关联... 针对稳态编队在部分可辨条件下精细跟踪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就近点(ICP)的稳态部分可辨编队精细跟踪算法。首先将ICP算法思想应用于编队成员拓扑的点航关联中,将k时刻的位置状态估计通过最近点循环迭代逼近k+1时刻的量测,在关联判决时采用双门限原则应对部分可辨所带来的漏观测问题,以提高关联时的容错性能;进而采用概率最近邻对漏观测航迹进行填补,以进一步保证跟踪的可靠性;最后,采用多模型法实现编队成员航迹滤波更新,以保证航迹的跟踪滤波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模版匹配的编队目标跟踪算法以及经典的多假设多目标跟踪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可靠性与精度,且在编队拓扑发生缓慢变化时具有更高的正确跟踪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可辨 编队目标 迭代就近点(ICP) 双门限 编队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预测控制中保证动态控制可行的稳态目标计算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红光 丁宝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08-2114,共7页
在双层结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中,稳态目标计算(Steady-state targets calculation,SSTC)层(上层)为动态控制(Dynamic control,DC)层(下层)提供操作变量、被控变量设定值和变量约束.但是,上层可行域和下层吸引... 在双层结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中,稳态目标计算(Steady-state targets calculation,SSTC)层(上层)为动态控制(Dynamic control,DC)层(下层)提供操作变量、被控变量设定值和变量约束.但是,上层可行域和下层吸引域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可能使得上层给出的设定值无法实现.本文为下层事先选取若干组放松的软约束,并对每一组软约束都离线计算出相应的吸引域,其中最大的一个吸引域包含稳态目标计算的可行域.在控制过程中,根据当前状态所属吸引域在线地决定在DC层采用的软约束组.采用上述方法后,对所有处于最大吸引域的初始状态,在跟踪稳态目标的过程中,下层优化问题都是可行的.仿真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不一致性 吸引域 目标计算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稳态递阶系统的智能化关联预估优化方法
6
作者 李龙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15-19,33,共6页
在稳态递阶智能系统结构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多目标稳态递阶系统的智能化关联预估优化方法 ,并就其收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典型实例的数值仿真 。
关键词 智能关联预估 分解协调 目标递所系统 优化 收敛问题 数据库 智能控制系统 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触发式瞬态目标智能感知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安林 郭绍刚 +1 位作者 贺盈波 季月明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星载触发式瞬态智能感知系统采用动态有效像素+传统积分型帧图探测的新解决方案,解决单一探测器对快速运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问题.星载触发式瞬态目标智能感知算法针对远距离瞬态暗弱高速目标的捕获、追踪和识别定位开展研究,采用脉冲神... 星载触发式瞬态智能感知系统采用动态有效像素+传统积分型帧图探测的新解决方案,解决单一探测器对快速运动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问题.星载触发式瞬态目标智能感知算法针对远距离瞬态暗弱高速目标的捕获、追踪和识别定位开展研究,采用脉冲神经网络与联合概率滤波算法,实现对目标进行智能检测、追踪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触发式系统 目标 智能检测算法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馈法逐步引导轨道到目标
8
作者 覃团发 倪皖荪 杜功焕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575-580,共6页
利用反馈法通过对系统参数作小的扰动逐步引导轨道从系统的任一初始状态到目标态。这方法非常简单,有效和它的理论建立在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关键词 目标态 中间目标态 浑沌 系统论 反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优先级稳态优化的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算法及软件实现 被引量:18
9
作者 潘红光 高海南 +2 位作者 孙耀 张英 丁宝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研究包含稳态目标计算(Steady-state target calculation,SSTC)层和动态控制层的双层结构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及其实现方法.我们将已有的辨识、优化和控制方案适当地组合并软件化.通过在多优先级稳态目标计算中引入... 研究包含稳态目标计算(Steady-state target calculation,SSTC)层和动态控制层的双层结构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及其实现方法.我们将已有的辨识、优化和控制方案适当地组合并软件化.通过在多优先级稳态目标计算中引入新的变量,给出了稳态目标计算的统一表达方法,每个优先级的优化问题或是跟踪外部目标,或是放松软约束.通过仿真算例和应用实例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软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多优先级策略 目标计算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世卿 丁宝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57-1866,共10页
本文给出一种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分为开环预测、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控制三个模块.开环预测基于实测被控变量值和过去的操作变量值,在假设未来操作变量不再变化的情况下,估计未来的被控变量值.稳态目标计算根据开环... 本文给出一种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分为开环预测、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控制三个模块.开环预测基于实测被控变量值和过去的操作变量值,在假设未来操作变量不再变化的情况下,估计未来的被控变量值.稳态目标计算根据开环预测结果和外部目标等要求,计算操作变量、被控变量的稳态目标值以及软约束的放松量.动态控制根据开环预测结果和稳态目标输出结果,计算未来的控制作用增量序列,采用经典的动态矩阵控制策略.这个整体解决方案保证了三个模块在模型、约束、目标上的一致性.该算法是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三个模块统一处理得到的.仿真与应用例子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开环预测 目标计算 矩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状态空间模型的双层预测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沛龙 丁宝苍 +1 位作者 王丽 王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23-1930,共8页
为了提高对干扰系统建模的准确性,将被控输出作为状态建立增广的状态方程,提出基于增量状态空间模型和人工干扰模型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案。该方案给出了增广模型的可检测性条件。利用稳态Kalman滤波得到增广的状态估计,在Kalman预报... 为了提高对干扰系统建模的准确性,将被控输出作为状态建立增广的状态方程,提出基于增量状态空间模型和人工干扰模型的双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案。该方案给出了增广模型的可检测性条件。利用稳态Kalman滤波得到增广的状态估计,在Kalman预报中对当前输出值和估计值的偏差进行补偿,获得准确的开环预测值。引入稳态目标计算获得最优的目标值以保证无静差控制。采用增量状态空间模型避免了工作平衡点的影响。仿真算例证实该方案能保证系统在有干扰出现的情况下可靠地跟踪稳态目标值,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模型预测控制 增量模型 空间法 人工干扰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途低温核供热堆运行目标的开环优化研究
12
作者 倪晓理 黄晓津 张亚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3-1388,共6页
为满足海边的工业开发小区在远离淡水网、热网时,由一座低温核供热堆动力厂提供小区全部淡化海水、供热、工业蒸汽和部分用电的需要,目标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低温核供热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达到运行经济性最优。本文采用开环优... 为满足海边的工业开发小区在远离淡水网、热网时,由一座低温核供热堆动力厂提供小区全部淡化海水、供热、工业蒸汽和部分用电的需要,目标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低温核供热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达到运行经济性最优。本文采用开环优化的方法,研究低温核供热堆在负荷跟踪运行方式下的稳态运行目标,并为低温核供热堆负荷跟踪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供负荷需求的输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途低温核供热堆 开环优化 运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投药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国定 饶宁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36-439,451,共5页
针对混凝投药(Coagulant dosing)的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时变及随机干扰多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凝投药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优化控制两级结构,通过目标函数来体现经济性能,实现... 针对混凝投药(Coagulant dosing)的大惯性、大时滞、非线性、时变及随机干扰多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凝投药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优化控制两级结构,通过目标函数来体现经济性能,实现卡边控制.该方法只需较少被控对象的信息,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投药 目标 优化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轨道闪电探测性能实验室验证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云飞 鲍书龙 +2 位作者 王志强 唐绍凡 张如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5期74-80,共7页
在空间遥感领域,闪电是具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随机多目标,闪电与雷暴等强对流气象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闪电的观测可获取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变化、定位、预报。作为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目标,通过对特定区域的闪电进行连续观... 在空间遥感领域,闪电是具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随机多目标,闪电与雷暴等强对流气象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闪电的观测可获取雷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变化、定位、预报。作为有代表性的瞬态点源目标,通过对特定区域的闪电进行连续观察,可以统计出该区域闪电发生的频次和闪电发生周期等特征信息,从而为闪电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缺少云顶闪电辐射、闪电分布、闪电瞬态特性等参数,地面模拟缓变的云层、陆地与海洋等背景和云顶闪电存在较大的困难,静止轨道闪电探测类相机的探测率(Lightning Detection Efficiency,LDE)、虚警率(False Alarm Rate,FAR)等探测性能验证由于目标特性的不确定性也变得更加困难。基于闪电信号及云背景的光学辐射特性参数,文章对闪电目标及云背景进行了模拟,实现了实验室闪电场景模拟系统。文章论述了在实验室中利用静止轨道闪电探测相机对模拟的云顶闪电和背景进行成像与探测的试验,通过对探测结果进行综合统计、比对与分析,验证静止轨道瞬态随机点源目标探测类相机的探测性能,为相机的交付和在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点源多目标 探测相机 探测率 虚警率 实验室验证 空间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分子标记在棉花海陆渐渗杂交后代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玲 王冬梅 +6 位作者 师维军 马盾 王娟 吕萌 李建平 秦超 袁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4-788,共5页
利用与棉花纤维伸长相关和纤维细胞次生壁发育相关的基因设计了9条固定引物,与42条随机引物组合形成378对引物。从中筛选出亲本间有显著差异长绒棉共显性TRAP(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标记12个。用这12个标记对4个海陆杂交组合、每组合40个... 利用与棉花纤维伸长相关和纤维细胞次生壁发育相关的基因设计了9条固定引物,与42条随机引物组合形成378对引物。从中筛选出亲本间有显著差异长绒棉共显性TRAP(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标记12个。用这12个标记对4个海陆杂交组合、每组合40个BC1单株的后代进行了鉴定,用3个标记对另7个海陆杂交组合、每组合40个BC1单株的后代进行了鉴定,发现分离是普遍存在的,在所有检测的BC1代中,平均分离比例接近50%。显示这些长绒棉共显性的标记可以广泛的用于任意海陆杂交或渐渗杂交后代是否携带与标记相关海岛棉基因的选择,不只针对特殊的亲本和一对杂交亲本的分离群体。为实现TRA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棉花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渐渗 分子标记 目标区域扩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TRAP-PCR分析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磊 王晶珊 +2 位作者 隋炯明 王晓杰 乔利仙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2-45,51,共5页
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TRAP)是通过一个依据EST序列设计的固定引物和一个针对外显子或内含子特点设计的随机引物对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进行扩增。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适于花生TRAP分... 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TRAP)是通过一个依据EST序列设计的固定引物和一个针对外显子或内含子特点设计的随机引物对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进行扩增。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适于花生TRAP分析的PCR扩增体系:在15μl总反应体系中,模板DNA50ng,引物浓度1.0μmol/L,dNTPs浓度0.25mmol/L,Taq DNA聚合酶1U。利用该体系对24个花生品种DNA进行扩增,得到了清晰稳定的条带,且这些条带具有一定的多态性,说明所建立的体系可用于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目标区域扩增多性(TRAP) 分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线性规划在预测控制中的应用
17
作者 肖海力 田学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5-107,111,共4页
研究了在稳态模型不确定情况下有约束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的稳态目标计算问题。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考虑模型参数的变化 ,确定出系统稳态益阵可能变化的最大范围 ,将原来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鲁棒线性规划问题 ,并利用求解二次锥规划问题... 研究了在稳态模型不确定情况下有约束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的稳态目标计算问题。根据统计学的原理考虑模型参数的变化 ,确定出系统稳态益阵可能变化的最大范围 ,将原来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鲁棒线性规划问题 ,并利用求解二次锥规划问题的方法解决新的规划问题。在Shell塔模型上的仿真实验证明 ,稳态目标计算采用鲁棒线性规划的控制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线性规划 预测控制 目标计算 仿真实验 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ptimal setting control for industrial double-stream alumina digestion process 被引量:1
18
作者 WANG Xiao-li LU Mei-yu +1 位作者 WEI Si-mi XIE Yong-f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73-185,共13页
The operation variables,including feed rate of ore slurry,caustic solution and live steams in the double-stream alumina digestion process,determine the product quality,process costs and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Previ... The operation variables,including feed rate of ore slurry,caustic solution and live steams in the double-stream alumina digestion process,determine the product quality,process costs and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Previously,they were set by the technical workers according to the offline analysis results and an empirical formula,which leads to unstable process indices and high consumption frequently.So,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is built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consumptions and process indices by taking technical indices and energy efficiency as objectives,where the key technical indices are predicted based on the digestion kinetics of diaspore.A multi-objective state transition algorithm(MOSTA)is improved to solve the problem,in which a self-adaptive strategy is applied to dynamically adjust the operator factors of the MOSTA and dynamic infeasible threshold is used to handle constraints to enhance searching efficiency and ability of the algorithm.Then a rule based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make the final decision from the Pareto frontiers.The method is integrated into an optimal control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digestion process and tested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hieve the technical target while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stream digestion process optimal setting contro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tate transition algorithm rule based decision ma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开环输出反馈预测控制
19
作者 胡建晨 王勇 丁宝苍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考虑状态不可测且具有多胞不确定性的系统.本文通过定义参数依赖的顶点控制作用,提出一种基于多胞描述模型的启发式开环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案,其中顶点控制作用依赖于多胞描述模型参数,由多胞顶点值构成.在工业预测控制的框架下,方案包... 考虑状态不可测且具有多胞不确定性的系统.本文通过定义参数依赖的顶点控制作用,提出一种基于多胞描述模型的启发式开环输出反馈预测控制方案,其中顶点控制作用依赖于多胞描述模型参数,由多胞顶点值构成.在工业预测控制的框架下,方案包含开环预测、稳态目标计算、动态控制3个模块.上层稳态目标计算模块采用稳态模型优化得到稳态目标值,下层动态控制跟踪由稳态目标值计算得到的多胞顶点稳态目标值.考虑到工业预测控制中稳态目标计算模块常采用线性模型,本文通过在多胞描述模型中加入人工干扰进而改进控制方案,使得上层稳态目标计算模块可直接采用改进的稳态多胞描述模型,下层基于改进的动态预测方程跟踪顶点稳态目标值.通过仿真分别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胞描述模型 启发式预测控制 目标计算 人工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services selection algorithm in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supporting cross-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春华 陈晓红 梁昔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69-274,共6页
Based on the deficiency of time convergence and variability of Web services selection for services composition supporting cross-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an algorithm QCDSS(QoS constraints of dynamic Web services sele... Based on the deficiency of time convergence and variability of Web services selection for services composition supporting cross-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an algorithm QCDSS(QoS constraints of dynamic Web services selection)to resolve dynamic Web services selection with QoS global optimal path,was proposed.The essence of the algorithm was that the problem of dynamic Web services selection with QoS global optimal path was transformed into a multi-objective services 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QoS constraints.The operations of the cross and mutation in genetic algorithm were brought into PSOA(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rming an improved algorithm(IPSOA)to solve the QoS global optimal problem.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can better satisfy the time convergence requirement for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supporting cross-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 than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optimal service selecti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PSOA) cross-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