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1
作者 王荣荣 樊佳威 +3 位作者 白雪 张愫艺 苗娜娜 张二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阻滞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75~9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监测IVC-CI指导的GDFT组(GF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F组),每组50例。GF组由麻醉科医师通过超声监测IVC-CI评估容量状态,对患者进行GDFT,直至下腔静脉直径>1 cm且IVC-CI<42%;CF组由麻醉科医师依照生理需要量、术前丢失量、术中出血量及尿量给予经验性补液治疗。记录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情况,术中和术后24 h内出入量包括液体总入量、输液量、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术后新发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等发生情况,心脑血管事件包括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CF组比较,GF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24 h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液体总入量、输液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血制品输入情况、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肺部感染、肺水肿、急性肾损伤、恶心呕吐、伤口延迟愈合、硬膜下血肿、心力衰竭、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液体治疗比较,通过超声监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降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低血压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手术 老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下腔静脉塌陷率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董育硕 高巨 +3 位作者 陈宁翊 张婷婷 李琳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关于CLCVP和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RCTs,患者987例,其中CLCVP组494例,SVV组4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LCVP组比较,SVV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MD=-27.13 ml,95%CI-30.79~-23.47 ml,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OR=0.37,95%CI 0.24~0.56,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MD=-2.82 d,95%CI-3.39~-2.24 d,P<0.05)。结论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切除可以优化术中液体管理,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切除术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沙滩椅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3
作者 郑晓静 许辉 疏树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 评价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沙滩椅位肩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在沙滩椅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8... 目的 评价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沙滩椅位肩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在沙滩椅位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低SVV组(L组)和高SVV组(H组),每组30例。L组SVV目标值范围为6%~9%,H组SVV目标值范围为10%~13%。记录入手术室后(T_(1))、麻醉诱导后5 min(T_(2))、到达SVV目标值范围后10 min(T_(3))、体位变为沙滩椅位后10 min(T_(4))和手术结束即刻(T_(5))HR、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和全身血管阻力(SVR)。记录术中尿量、失血量、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时间。术中持续监测rScO_(2),记录rScO_(2)基础值(rScO_(2base))并计算术中平均rScO_(2)值(rScO_(2mean))、最小rScO_(2)值(rScO_(2min))以及rScO_(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cO_(2%max))。于T_(2)、T_(3)和T_(5)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乳酸浓度。记录术后2 d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脑卒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水肿、肺不张)、少尿和无尿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H组比较,L组T_(4)时MAP、CO、SV、术中rScO_(2mean)和rScO_(2min)明显升高(P<0.05),术中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输液总量明显增多(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减少,T_(5)时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两组无一例心血管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以及少尿和无尿的发生。结论 采用SVV 6%~9%为指导的GDFT更有利于稳定由于沙滩椅位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脑部低灌注,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沙滩椅位 肩关节镜 血流动力学 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脊柱手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娜 兰飞 +3 位作者 姚东旭 郎宇 吴洁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输液组(C组),每组260例。G组以PPV为目标,根据GDFT方案对患者进行容量管理,C组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进行液体管理。记录术前1d(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HR、MAP、脉压变异率(PPV)。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麻黄碱使用例数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例数。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头晕、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发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3时G组PPV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晶体液输入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和麻黄碱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G组发热病例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以PP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以减少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脉压变异率 脊椎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袁柳青 李凤仙 +3 位作者 刘世乐 许睿 张庆国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min内补充,术...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min内补充,术中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在800~1000ml/m2范围内为导向目标。采集动脉血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SjvO2)血氧分压(PaO2、PjvO2)、血氧含量(CaO2、C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乳酸含量(aLac、jvLac)。结果与诱导前比较,术中两组CaO2与CjvO2明显下降,而aLac与jvLac明显上升(P<0.05),且术中C组aLac和jvLac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以ITBI实施GDFT,能稳定心指数,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保证脑灌注、改善微循环,降低脑乳酸生成率,不影响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脑氧代谢 脑膜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田胜兰 周游 冯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G组在Flortrac/Vigileo系统监测下,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导向行液体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时(T3)、切开硬脑膜后1h(T4)、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指数(CI)、颅内压(ICP)、SVV、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输血量、尿量及出血量。结果与C组比较,G组患者尿量、术中胶体液量及液体总量均增加(均P<0.05)。T4、T5时点G组的MAP、CI均高于C组,且SjvO2增高、CERO2下降(均P<0.05)。与C组比较,G组ICP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优化心脏前负荷,不增加颅内压,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颅内压 脑氧供需平衡 择期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机体氧供需平衡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鹏飞 赵斌江 +1 位作者 李天佐 李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腹膜癌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患者围术期机体氧供需平衡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膜癌热灌注化疗的患者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30~60岁,ASAⅠ~Ⅲ级,随机...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腹膜癌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术患者围术期机体氧供需平衡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膜癌热灌注化疗的患者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30~6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和每搏变异度(SVV)为导向液体治疗组(S组),每组40例。术中应用FloTrac/Vigile系统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记录入手术室后(T0)、气管插管后5 min(T_1)、腹腔热灌注化疗开始前(T_2),热灌注化疗30min(T_3)、热灌注化疗60min(即热灌注结束时,T_4)、热灌注化疗结束后30min(T_5)、手术结束时(T_6)的MAP、HR、CVP、CI、PaO_2、SaO_2、PvO_2、ScvO_2和Lac。根据公式计算氧供(DO2I)及氧耗指数(VO2I)。结果 S组患者输液总量,晶体液量及尿量明显低于C组患者,但胶体液量明显高于C组(P〈0.05)。与T_1时比较,T_3、T_4时两组患者MAP明显降低,T_4时C组HR明显增快、CI明显降低,T_3~T_6时C组和T_3~T_5时S组CVP明显升高(P〈0.05);T_3~T_5时S组患者MAP及CI明显高于C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与T_1时比较,T_4、T_5时C组DO2I明显降低,T_3~T_6时C组VO_2I,O_2ER及Lac水平明显升高,ScvO_2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T_4~T_6时S组VO2I明显升高(P〈0.05),T_3、T_4时ScvO_2明显降低(P〈0.05);T_4、T_5时S组DO_2I明显高于C组,T_3~T_6时S组VO2I,O_2ER及Lac水平明显低于C组,ScvO2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每搏变异度为导向液体治疗能够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机体氧供,降低氧耗,保证组织微循环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搏变异度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惠群 田丽平 +3 位作者 张鸿飞 许平 雷洪伊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患者30例,年龄60~8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n...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患者30例,年龄60~8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n=15)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5)。C组术中行常规液体治疗管理,G组行GDFT,管理目标是在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系统监测下控制每搏变异度(SVV)≤13%、心脏指数(CI)≥2.5L·min^(-1)·m^(-2)、ScvO_2≥73%。观测和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后5min(T_2)、气腹和改变体位后5min(T_3)、气腹后1h(T_4)、气腹结束开腹后5min(T_5)、开腹后1h(T_6)和手术结束即刻(T_7)的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指标。结果 G组液体总入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MAP、SVV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4、T_6和T_7时G组CI明显高于C组,T_5、T_6时G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T_3、T_4时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明显高于T_1时(P<0.05);T4、T5时G组乳酸(aLac)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氧供指数(DO_2I)和氧摄取率(O_2ERe)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SVV、CI、ScvO_2为导向的GDFT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及血压以保证全身灌注,降低aLac,改善微循环,对氧供需平衡、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SVV 膀胱根治性全切术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9
作者 周涛 郭善亮 张明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男34例,女26例,年龄75-86岁,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治疗组(G组)和经典输液治疗组(C组)。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男34例,女26例,年龄75-86岁,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治疗组(G组)和经典输液治疗组(C组)。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及颈内静脉穿刺,监测BP、CVP。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每搏变异度(SVV)、CI等指标。G组根据SVV、MAP、CI、心搏量指数(SVI)将CI≥2.5L·min^-1·m^-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根据CVP及MAP行经典补液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尿量及出血量。记录入室建立监测后(T1)、诱导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1h(T4)、术毕(T5)的MAP、HR、CVP、CI、SVV的变化。检测T3、T5时的SaO2、ScvO2及血乳酸含量并计算术中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氧摄取率(ERO2)。结果与C组比较,G组胶体液输注量和尿量明显增加(P〈0.05)。T3、T4时G组CI明显升高(P〈0.05),T2、T3时SVV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5时G组ScvO2、DO2I、VO2I、ERO2均明显增加(P〈0.05),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胃肠道手术中老年患者的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提供比经典液体治疗方案更好的容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老年 胃肠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洋 田丹丹 +4 位作者 张超凡 张禄凤 史心宇 王洁 艾艳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肿瘤根治手术患者42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GDFT...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肿瘤根治手术患者42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GDFT组(G组),每组21例。通过LiDCOrapid监测系统监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C组采用传统液体疗法;G组采用SVV指导下的GDFT,维持CI≥2.5 L·min^-1·m^-2。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Trendelenburg体位后30 min(T2)、Trendelenburg体位后1 h(T3)及术毕(T4)时的HR、MAP、CO、CI、SVV、rSO2;记录术中总输液量、晶体液用量、胶体液用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检测患者术后2 h凝血功能及术后3个月肝肾功能。结果与C组比较,T3时G组HR明显加快(P<0.05),CI明显升高(P<0.05),T2、T3时G组CO明显升高(P<0.05),T1-T3时G组SVV明显降低(P<0.05);G组术中晶体用量[(1 519±472)ml vs(2 112±433)ml]和总输液量[(2 526±587)ml vs (2 745±582)ml]明显减少(P<0.05),胶体用量[(1 007±196)ml vs (633±189)ml]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rSO2、术中尿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术后2 h凝血功能、术后3个月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VV指导下的GDFT可减少术中总输液量,同时可稳定Trendelenburg体位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不影响r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搏量变异度 头低脚高位 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钿生 周洪彬 黄焕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18~65岁,ASAⅢ或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50例。G组根据目标导向...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肾移植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18~65岁,ASAⅢ或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50例。G组根据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原则调整补液速度使每搏变异度(SVV)<13%,心脏指数(CI)>2.5 L·min-1·m-2,MAP>80 mmHg。C组术中调整补液速度以维持CVP 8~12 mmHg,MAP>80 mmHg。记录术中补液量、尿量及术后第1天、第2天尿量。于麻醉后10 min(T 0)、移植肾动脉开放后10 min(T 1)、术毕即刻(T 2)抽取动脉血,测定氧合指数、乳酸和血钾浓度。计算术前、术后1、2、3、4、5、6、7、14 d和术后1、3、6个月的肌酐清除率。记录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G组术中补液量、尿量、术后第1天尿量明显多于C组(P<0.05)。T 2时G组血钾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氧合指数和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90 d G组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C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肌酐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液体治疗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改善移植肾早期灌注,加快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肾移植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活体肾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闫文龙 疏树华 +4 位作者 柴小青 王迪 高亚利 刘洪涛 叶剑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观察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在活体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以TED为导向的TED组和以中心静脉压(CVP)为导向的CVP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 目的观察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在活体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以TED为导向的TED组和以中心静脉压(CVP)为导向的CVP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10 min(T_1)、肾动脉血流开放前(T_2)、肾动脉血流开放后15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记录麻醉前和术后1、2、4、10 d及1、3个月的尿素氮、肌酐及术后相应日期的尿量及转归情况。结果 T_3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降低(P<0.01),两组患者术中不同观察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组CVP在T_2、T_3、T_4时都高于TED组(P<0.05)。TED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少于CVP组(P<0.01),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无明显差异,TED组术后组织水肿、拔管后需面罩吸氧发生率低于CVP组。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指标无差异。结论 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可安全应用于活体肾移植手术,与传统的以CVP为导向的液体管理方案相比,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无差异,但术中输液量更少,液体超负荷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肾移植 每搏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晶 王骜 +5 位作者 章放香 马熠 曾德亮 何福娟 秦晨光 黄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IVC-D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8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男29例,女91例,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IVC-D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8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男29例,女91例,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经胸IVC-DI监测组(I组)、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组(S组)和血压监测组(C组),每组40例。I组IVC-DI>18%时,补充胶体液250 ml;若IVC-DI≤18%,而MAP低于基础值的80%,给予升压药物。S组SVV>13%时,补充胶体液250 ml;若SVV≤13%,而MAP低于基础值的80%,给予升压药物。C组MAP低于基础值的80%时,补充胶体液250 ml,当胶体液量达20 ml/kg时血压仍未改善,给予升压药物。记录麻醉药物用量、出血量、晶体和胶体输注量、总输注量、升压药物使用和输血情况。记录术后6 h、1、2、3 d活动(抬腿屈膝)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入ICU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组和S组晶体输注量明显增多(P<0.05),胶体输注量和总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升压药物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6 h比较,术后1、2、3 d三组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术后3 d S组和C组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I组和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三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入ICU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监测比较,IVC-DI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通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下腔静脉扩张指数 每搏量变异度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胰-肾联合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钿生 王卓丹 +3 位作者 许阳英 金文香 周洪彬 黄焕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胰-肾联合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肾联合移植患者100例,男85例,女15例,年龄18~64岁,ASAⅢ或Ⅳ级。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50例。C组术中维持C...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胰-肾联合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胰-肾联合移植患者100例,男85例,女15例,年龄18~64岁,ASAⅢ或Ⅳ级。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50例。C组术中维持CVP 8~12 mmHg,MAP>80 mmHg。G组术中根据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原则使SVV<13%,CI>2.5 L·min-1·m^(-2),MAP>80 mmHg。记录术中补液总量、尿量。记录麻醉前(T 0)、麻醉后10 min(T_(1))、肾脏再灌注后10 min(T_(2))、胰腺再灌注后10 min(T_(3))、术毕即刻(T_(4))的MAP。记录术毕的CVP值和血浆脑钠肽(BNP)。监测术前、术后第1、3、5、7天的血淀粉酶、空腹血糖、血肌酐清除率。记录术后外源性胰岛素使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G组术中补液总量、尿量明显增多(P<0.05),T_(2)—T_(4)时MAP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1天血淀粉酶和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7天血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胰岛素使用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毕两组CVP、BNP、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液体治疗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利于维持胰-肾联合移植术中循环稳定、改善移植器官灌注、加快移植器官及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胰-肾联合移植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氧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冰 曹阳 +2 位作者 罗健华 罗福荣 彭伟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93-1897,共5页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灌注水平和氧供需平衡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烧伤面积在40%以上患者8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常规补液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各40例。记录麻...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灌注水平和氧供需平衡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烧伤面积在40%以上患者8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常规补液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30 min(T_1)、手术开始1 h(T_2)、术毕(T_3)、术后24 h(T_4)的MAP、HR、CVP、CI、SVI。记录术中晶体输液量、胶体输液量、总输液量、总失血量、总输血量和尿量,记录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乳酸(Lac)、血糖和高敏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计算各时间点的氧供指数、氧耗指数。结果两组MAP、HR、CVP、CI、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输液总量、胶体、尿量、失血量、输血量[(2 225.6±89.1)、(1 104.6±109.8)、(3.7±0.7)、(721.4±204.7)、(5.0±1.1)]明显多于C组[(1 735.5±119.3)、(807.4±189.4)、(2.6±0.8)、(531.3±112.3)、(3.1±0.5)](P<0.05);两组各时间点ScvO_2、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间段G组的DO_2I明显高于C组(P<0.05),液体治疗后两组cTnI逐渐升高,术后24 h G组较C组升高(P<0.05)。结论以SVV为导向的目标的GDFT与常规治疗均能够维持患者稳定的心输出量,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增加机体氧供需平衡,保证组织器官微循环的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搏变异度 大面积烧伤 氧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悦 冯善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1-905,共5页
目的评价经胸壁超声(TTE)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降低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8例,年龄18~35岁,BMI≤30 kg/m 2,ASAⅡ级。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评价经胸壁超声(TTE)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降低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8例,年龄18~35岁,BMI≤30 kg/m 2,ASAⅡ级。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GDFT组(T组),每组64例。C组在胎儿娩出前输注复方乳酸钠20 ml·kg^(-1)·h^(-1),胎儿娩出后减至5 ml·kg^(-1)·h^(-1)。T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后3 min内输注复方乳酸钠3 ml/kg,在TTE指导下使每搏变异度(ΔSV)≤10%,行GDFT前后输注复方乳酸钠5 ml·kg^(-1)·h^(-1)。记录输液量、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麻醉前(t_(0))、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完成后5 min(t_(1))、胎儿娩出时(t 2)和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完成后15 min(t_(3))的HR、SBP、DBP、SV和CO。结果与C组比较,T组输液量明显减少、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t_(1)、t_(2)、t_(3)时SBP均明显降低(P<0.05),C组t_(1)时SV明显减少、t_(2)时SV明显增加、t_(2)、t_(3)时CO明显增加(P<0.05),T组t_(2)时CO明显增加(P<0.05)。两组术后24 h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TTE指导的以SV为导向的GDFT可降低择期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蛛网膜下腔阻滞后CO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蛛网膜下腔阻滞 低血压 经胸壁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肥胖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桂萍 吴丽 +1 位作者 阿里木江·司马义 李青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肥胖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重度肥胖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0~55岁,BMI 40~4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肥胖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重度肥胖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0~55岁,BMI 40~4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G组采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维持每搏变异度(SVV)≤13%。C组维持HR及MAP波动幅度不超过术前20%,尿量>0.5 ml·kg^-1·h^-1。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注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及总输液量、尿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心血管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采用GIQLI量表评定术前及术后2、5、10、16周的生存质量。结果与C组比较,G组术中输注晶体液量、总输液量和尿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心血管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5、10周G组GIQLI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注胶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术后拔管时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促进肥胖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肥胖患者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肠肿瘤患者术中、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丁妮 张冬梅 +3 位作者 高玉华 徐向钊 郎淑慧 王海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中、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0~85岁,AS... 目的探讨基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中、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0~8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以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指导的液体治疗组(C组,n=30)和以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T_0)、肿瘤摘除即刻(T_1)、术毕(T_2)和术后6h(T_3)时动、静脉血pH、BE、HCO_3^-、Lac。抽取T_0、T_3时静脉血测定脂多糖(LPS)、降钙素原(PCT)的浓度。记录术中所输注的晶体液量、胶体液量、总液量、出血量、腹腔冲洗液量、多巴胺使用率等。记录患者术后PACU时间、术后排气、进食及住院时间。结果 T_2、T_3时G组动脉血BE明显高于C组,T_2时动脉血Lac、T_3时动/静脉血Lac明显低于C组(P<0.05);T_3时G组LPS、PCT明显低于C组(P<0.05);G组胶体液输注量明显多于,晶体液输注量和总液量明显少于C组(P<0.05);G组术后PACU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结论对于行胃肠肿瘤手术患者,采用以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更有利于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胃肠肿瘤 动静脉血气 脂多糖 降钙素原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尹哲 高铁梅 +3 位作者 李德超 张宏 曹福羊 杨倚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2-884,共3页
目的评价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7月行股骨骨折手术且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65岁,ASAⅢ-Ⅳ级,心功能Ⅲ... 目的评价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7月行股骨骨折手术且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65岁,ASAⅢ-Ⅳ级,心功能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SVV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SVV组采用SVV对患者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当SVV>10%时,输注琥珀酰明胶3 ml/kg,并将SVV调整在7%~10%。对照组术中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8 ml·kg-1·h-1。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h测定动脉血乳酸浓度(Lac),术前及术后2 h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VV组术后1 h动脉血Lac明显降低(P<0.05),术后2 h的LVEF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行股骨骨折手术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老年 心功能不全 股骨骨折 每搏量变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甲氧明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晓阳 张志强 +3 位作者 边庆虎 高礼 李艳丽 张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评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联合甲氧明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的24 h内入院的TBI手术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64岁,BMI<28 kg/m^(2),ASA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评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联合甲氧明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的24 h内入院的TBI手术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64岁,BMI<28 kg/m^(2),ASA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GDFT联合甲氧明组(GM组)和GDFT组(G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目标导向进行补液。GM组于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甲氧明1.5~4.0μg·kg^(-1)·min^(-1)至术毕;G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晶体输注量、胶体输注量、总输液量、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总输血量、尿量和出血量。记录麻醉诱导后(T_(0))、切开硬脑膜时(T_(1))、切开硬脑膜后1 h(T_(2))、术毕(T_(3))、术后12 h(T_(4))的HR和MAP。记录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例数。T_(0)—T_(4)时采集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_(2))和颈内静脉乳酸(jvLac)浓度,计算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及脑氧摄取率(C_(ER)O_(2))。T_(0)—T_(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分别于术前、术后1、3、5、7 d评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院前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术后早期生存质量。记录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切口及颅内感染、脑积水、脑梗死、脑脊液漏、心肌梗死、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GM组晶体输注量、胶体输注量、总输液量明显减少;T_(1)—T_(3)时MAP明显升高;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降低;T_(1)—T_(4)时SjvO_(2)明显升高,Da-jvO_(2)、C_(ER)O_(2)明显降低;T_(3)时jvLac浓度明显降低;T_(4)时S100β蛋白、NSE浓度明显降低;术后3、5、7 d 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总输血量、尿量、出血量、不同时点HR、出院前GO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甲氧明用于创伤性脑损伤手术患者,可以优化临床输液方案,稳定血流动力学以及改善脑组织氧供需平衡,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甲氧明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