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真实性目标审计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险峰 周勇 李克平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2,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国家机关财政财务审计目标也由合法性为主转变到以真实性为基础 ,真实、合法并重上来。由于受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 ,并对真实性目标审计缺乏正确认识 ,我们目前的审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国家机关财政财务审计目标也由合法性为主转变到以真实性为基础 ,真实、合法并重上来。由于受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 ,并对真实性目标审计缺乏正确认识 ,我们目前的审计工作仍难摆脱传统的合法性目标审计模式。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对真实性目标审计进行界定 ,就如何开展真实性目标审计进行阐述 ,从而为实现真实性目标审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目标 审计机关 中国 真实性目标 国家审计 审计报告 财政财务收支 审计技术 审计工作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平台审计目标
2
作者 郑石桥 周通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2-17,共6页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类平台、政务类平台和公益类平台的共同属性,提出一个平台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平台审计目标的核心内涵是希望通过平台审计得到的结果,平台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台审计终极目标,而平...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类平台、政务类平台和公益类平台的共同属性,提出一个平台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平台审计目标的核心内涵是希望通过平台审计得到的结果,平台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台审计终极目标,而平台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台审计直接目标。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都需要审计主题来承载,平台信息承载的审计目标是真实性和效益性,平台行为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合法性,平台制度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健全性,平台算法系统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健全性,平台安全系统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安全性。上述审计目标,从终极目标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提升该方面的水平或传递该方面的信号,从直接目标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发现该方面的问题。在审计实施中,各个直接目标还要分解为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各个审计主题分解形成的审计标的。本文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平台审计目标的认知,并为完善平台审计制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 平台审计终极目标 平台审计直接目标 平台审计具体目标 平台审计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审计目标论
3
作者 郑石桥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2-86,共5页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算法审计目标的一个理论框架。算法审计目标是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算法审计得到的结果。算法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算法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而算法审计机构希望通过算法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算法审计目标的一个理论框架。算法审计目标是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算法审计得到的结果。算法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算法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而算法审计机构希望通过算法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算法审计目标要通过算法审计主题来承载,不同的算法审计主题承载的算法审计目标不同。经典意义上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在履行经管责任时如果使用了算法,则需要审计算法责任履行情况,其审计主题是算法系统,其审计目标是健全性,这个审计目标需要分解落实到算法审计标的形成具体审计目标。政府设立的算法监管部门承担了算法监管责任,针对算法监管责任的审计主题包括算法监管信息、算法监管行为和算法监管制度,算法监管信息承载的审计目标是真实性和效益性,算法监管行为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合法性,算法监管制度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健全性(有效性),上述这些维度的目标,其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含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审计目标 终极目标 直接目标 健全性 算法监管责任 经典审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理念下民生审计目标和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国珍 宋夏云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事关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民生审计目标因民生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相关受托责任变化而发展,民生审计运行机制促进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文章认为民生审计最核心目标是公平性...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事关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民生审计目标因民生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相关受托责任变化而发展,民生审计运行机制促进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文章认为民生审计最核心目标是公平性、安全性、环保性,兼顾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应建立人民全程参与的民生审计运行机制,其构成内容包括:委托机制、计划管理机制、执行机制、信息沟通与报告机制、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审计整改机制。机制的运行还需要建立政策法规保障、组织保障、现代信息技术保障和专业胜任能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审计 共同富裕 受托责任 审计目标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尹明璇 宋夏云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5,131,共8页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指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和最终境地,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本文基于文献梳理、法理分析、理论分析和实务考察,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体系进...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指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和最终境地,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本文基于文献梳理、法理分析、理论分析和实务考察,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其中,总目标在于独立、客观和公正地提供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所负公共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和结果的鉴证信息;具体目标要素包括健全性、有效性、真实性或公允性、合规合法性、经济效益性、社会效益性、生态效益性和廉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 公共受托责任 审计目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夏云 吴晓蝶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4,共8页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中应有之义,目前国内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少,难以有效地指导实践。审计目标是审计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和最终境地。文章采用文献梳理、法理分析、理论分析和审计结果公告分析等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中应有之义,目前国内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少,难以有效地指导实践。审计目标是审计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和最终境地。文章采用文献梳理、法理分析、理论分析和审计结果公告分析等方法,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进行尝试性研究,以期丰富和充实其理论研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要素构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目标在于独立、客观、公正地提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所负的公共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和结果情况的鉴证信息,其具体目标要素包括遵从性、健全性、有效性、科学民主性、真实性、合规合法性、经济效益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效益性(公平性、安全性)、生态效益性(环保性)和廉洁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 审计目标体系 公共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资产审计:一个理论框架
7
作者 王志强 侯丹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2,共6页
政府数据资产管理有多种制度设计,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数据资产审计,通过数据资产审计,促使相关责任主体更好地履行数据资产管理责任,发挥政府数据资产的价值。文章以经典审计要素为研究框架,阐述政府数据资产审计的本质、需... 政府数据资产管理有多种制度设计,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数据资产审计,通过数据资产审计,促使相关责任主体更好地履行数据资产管理责任,发挥政府数据资产的价值。文章以经典审计要素为研究框架,阐述政府数据资产审计的本质、需求、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论和结果运用,提出一个政府数据资产审计的理论框架,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资产 审计理论 审计内容 审计目标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审计的真实性目标
8
作者 方礼芝 《理论月刊》 2004年第4期92-93,共2页
真 实性 是会 计 信息 的本 质 属性 ;真 实性 目 标审 计是 教 育审 计最 重 要 的 审计 目 标 之 一,并 随着 我 国 教 育事业 的 不断 发展 而 变得 日趋 重 要。 本文 就 真实 性审 计 目 标的 内 涵 、目 前 教 育审 计 中 真 实性... 真 实性 是会 计 信息 的本 质 属性 ;真 实性 目 标审 计是 教 育审 计最 重 要 的 审计 目 标 之 一,并 随着 我 国 教 育事业 的 不断 发展 而 变得 日趋 重 要。 本文 就 真实 性审 计 目 标的 内 涵 、目 前 教 育审 计 中 真 实性 目 标 审 计的 现 状 以 及如何 创 新等 进行 了 阐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审计 真实性 目标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宇立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5-121,共7页
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关系人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审计终极目标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希望政府审计能抑制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政府审计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经管责任或证明自己不... 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关系人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审计终极目标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希望政府审计能抑制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政府审计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经管责任或证明自己不存在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审计直接目标是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分为总目标、项目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生产让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体现在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和审计产品种类方面;项目目标是政府审计机关希望通过特定的项目审计所得到的结果,它是总目标在特定审计项目的体现;具体审计目标是特定审计主题所承担的审计目标在特定审计事项上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目标 国有资源经管责任 终极审计目标 直接审计目标 审计关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工程审计目标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石桥 时现 王会金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2-95,共4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体现工程特征的工程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工程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工程审计得到的结果,区分为工程审计终极目标和工程审计直接目标,前者是工程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目标,其内容是希望通过工程审...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体现工程特征的工程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工程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工程审计得到的结果,区分为工程审计终极目标和工程审计直接目标,前者是工程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目标,其内容是希望通过工程审计来抑制代理人在工程类经管责任履行中的负面问题,后者是工程审计机构的目标,其内容是希望通过工程审计来发现代理人在工程类经管责任履行中的负面问题并促使其整改,表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不同的工程审计主题和工程审计业务有不同的直接目标。直接目标促进终极目标实现的路径包括揭示路径、威慑路径和抵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类经管责任 负面问题 工程审计目标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视角下的政府责任审计理论框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焰 孙永军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7,共7页
政府职能转变引发了政府责任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和审计职能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实践的需求,也是审计运行过程中必然的结果。政府责任审计应该定位于服务型政府审计目标之下。为此,以政府责任审计及委托关系重构为基础,构建目标视角下的政... 政府职能转变引发了政府责任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和审计职能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实践的需求,也是审计运行过程中必然的结果。政府责任审计应该定位于服务型政府审计目标之下。为此,以政府责任审计及委托关系重构为基础,构建目标视角下的政府责任审计理论框架,并结合现实中政府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府责任审计目标、体系、实现机制以及调整政府组织结构、理顺政府服务职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目标 政府责任审计 审计理论框架 审计职能转型 审计实现机制 国家审计目标 政府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素梅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为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会出现审计期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直接目标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产品类型 审计产品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晓芳 邓明然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9-120,共2页
审计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充实与更新。文章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审计目标 管理咨询 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计的社会责任观——关于审计目标的思考 被引量:20
14
作者 韩晓梅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传统的审计研究以审计人员的自我期望和自我要求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而忽略了公众利益,从而导致审计职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本文通过分析社会责任观的发展对审计的影响,认为审计以保护公众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为首要职责是发展的必然... 传统的审计研究以审计人员的自我期望和自我要求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而忽略了公众利益,从而导致审计职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本文通过分析社会责任观的发展对审计的影响,认为审计以保护公众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为首要职责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对审计目标和风险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利益 社会责任 审计目标 审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绩效审计目标:效果性、环境性及公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保伟 张孝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4,共3页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将绩效审计的对象定义为"政策"、"项目"、"组织"和"管理"。文章以政策为对象的绩效审计,称为政策绩效审计。审查和评价政策资源的运用是否实现了既定政策目标的...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将绩效审计的对象定义为"政策"、"项目"、"组织"和"管理"。文章以政策为对象的绩效审计,称为政策绩效审计。审查和评价政策资源的运用是否实现了既定政策目标的效果,是政策绩效审计的效果性目标。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和公平性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政策资源的运用是否满足保护环境和促进公平的公共需求。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和公平性目标,统一于效果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绩效审计 审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益审计的理论分析与目标确定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立民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共4页
本文从效益审计基本概念、需求分析和基本假设三方面探讨确定效益审计目标时应坚持的理念与原则。
关键词 效益审计 审计假设 审计目标 审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变迁的趋势:目标、主体和方法 被引量:24
17
作者 谢志华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4,共4页
审计的行为要素包括审计的目标、审计的主体、审计的客体以及审计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审计方法)。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说明构成审计行为的各主要要素的变迁规律和发展趋势,也对我国的审计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变迁规律 发展趋势 审计目标 审计主体 审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的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继勋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审计目的 审计目标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责任审计目标的“逆向困惑”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永军 靳利军 +1 位作者 蔡岩松 窦晓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21,共4页
政府责任审计的治理、职能、责任三者关系在审计目标实现过程中形成了"逆向困惑"破解难题。应增强审计自身目标保障程度并建立与社会需求的沟通机制,转变政府责任审计功能并促进共性与个性审计间的协调发展,提升审计观念创新... 政府责任审计的治理、职能、责任三者关系在审计目标实现过程中形成了"逆向困惑"破解难题。应增强审计自身目标保障程度并建立与社会需求的沟通机制,转变政府责任审计功能并促进共性与个性审计间的协调发展,提升审计观念创新与服务能力并加强问责机制的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责任 政府责任审计 审计目标 逆向困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对现实审计目标的反思与超越 被引量:2
20
作者 焦跃华 邱奇彦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0,共3页
审计开始的目标是监督,但后来监督权开始分化,监督主体开始扩展。与此同时,审计报告与公司治理之间,注册会计师审计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之间都有渐行渐远的趋势。本文认为,将注册会计师审计融入公司治理框架,强化并整合注册会计师内部... 审计开始的目标是监督,但后来监督权开始分化,监督主体开始扩展。与此同时,审计报告与公司治理之间,注册会计师审计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之间都有渐行渐远的趋势。本文认为,将注册会计师审计融入公司治理框架,强化并整合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将更有利于实现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目标 公司治理 断裂 治理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