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应用前景浅析——以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有关成果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廖启林 翁志华 +6 位作者 吴新民 金洋 黄顺生 张祥云 陈宝 华明 颜朝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72-777,共6页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江苏省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是全国实施此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覆盖区开展此项工作的一个代表。本文简介了江苏省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用具体实例说明了...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江苏省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是全国实施此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覆盖区开展此项工作的一个代表。本文简介了江苏省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用具体实例说明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在示踪人类活动对自然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对土壤环境的制约作用、开展局部土壤生态环境安全预警、指导开发利用局部富Se土壤资源等方面的初步应用效果,对江苏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的应用前景及如何进一步利用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数据 应用前景 覆盖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地区目标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段卫星 邸志欣 +3 位作者 张庆淮 刘斌 徐锦玺 余志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 SK地区 ,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方位角较窄 ,覆盖次数较低 ,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 SK地区 ,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方位角较窄 ,覆盖次数较低 ,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噪比较低 ,无法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目标地震采集的设计方法 ,并在野外实际生产中运用一系列的高精度采集技术手段和措施 ,使目标区域内的资料品质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最终获得了可用于精细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通过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表明 ,目标地震采集技术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资料较差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地区 目标地震采集 地震勘探 复杂地质构造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及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立新 马生明 +3 位作者 王之峰 吴昆明 胡树起 刘崇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针对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试验研究资料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及生态效应评价方法。异常查证阶段,首先应用相关关系法确定异常组分的地球化学基准值,而后进行异常分类,确... 针对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试验研究资料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及生态效应评价方法。异常查证阶段,首先应用相关关系法确定异常组分的地球化学基准值,而后进行异常分类,确定异常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为异常生态效应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在异常生态效应评价中,首先要弄清土壤中异常组分全量与其活性组分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土壤和农作物中异常组分的含量关系,最终依据相关标准,评估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及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异常查证 平原区 基准值 形成机理 资料 生态效应 农作物 土壤 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特定目标地物提取的改进最佳波段组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胜利 张连蓬 +3 位作者 李行 赵卓文 沈扬 柴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一类支持向量机(OC-SVM)进行特定目标地物提取的改进最佳波段组合方法(MOIF)。以Landsat8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对江苏省沿海滩涂光伏电站进行了提取试验,并利用人工解译的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波段组... 提出了一种利用一类支持向量机(OC-SVM)进行特定目标地物提取的改进最佳波段组合方法(MOIF)。以Landsat8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对江苏省沿海滩涂光伏电站进行了提取试验,并利用人工解译的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波段组合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特定的目标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滩涂 改进最佳波段组合 光伏电站 一类支持向量机 目标地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及多层次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基本概念与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谢学锦 周国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09-816,共8页
为解决资源、环境、农业问题的多学科研究,迫切需要进行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为监控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必须建立多层次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新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应以多介质、多指标、多样品为特点,监控网络应以覆盖全国、控制重点、... 为解决资源、环境、农业问题的多学科研究,迫切需要进行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为监控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必须建立多层次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新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应以多介质、多指标、多样品为特点,监控网络应以覆盖全国、控制重点、适时定期进行为特色。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必将推动地球化学研究走向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填图 多层次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 基本概念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97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分析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培新 江冶 高孝礼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11,共5页
采用中文版Excel97设计和实现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管理。该系统只要建立好相应的分析数据库 ,就可自动获得分析报告、报出率、内检样检查、标样检查、标样监控图等监控数据。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分析 质量管理 化学分析 计算机 国土资源调查 分析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华平 刘丽 +1 位作者 王增辉 赵西强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2-137,共6页
为丰富地球化学评价相关信息,拓宽地球化学评价研究领域,以常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山东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MPRGS)工作。对比了遥感技术与传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在... 为丰富地球化学评价相关信息,拓宽地球化学评价研究领域,以常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山东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multi-purpos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MPRGS)工作。对比了遥感技术与传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在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和质量检查中的优势,探讨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归纳了遥感技术在MPRGS中应用的技术流程;并通过几个应用实例,总结了遥感手段在MPRGS中的技术优势及不足,为丰富MPRGS的工作手段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山东省MPRGS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遥感技术运用到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既可扩大遥感应用研究领域,又能拓宽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是今后开展MPRGS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地球化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数据识别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基于概率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郝立波 蒋艳明 +2 位作者 陆继龙 孙淑梅 白荣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084,共4页
针对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类型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模型,并给出地球化学特征指标选取、指标归一化、神经网络设置和训练的具体方法、步骤。在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应用表明,该方法识别出8类不同成... 针对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类型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模型,并给出地球化学特征指标选取、指标归一化、神经网络设置和训练的具体方法、步骤。在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应用表明,该方法识别出8类不同成因的第四纪沉积物,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归属问题。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第四纪沉积物类型的识别能力远高于常规多元统计方法,且结构简单、训练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沉积物 类型识别 目标地球化学数据 概率神经网络 吉林省中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山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可能撞击事件目标地层展布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怀勇 王道经 +1 位作者 陈广浩 尹汉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可能发生在中国扬子地台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地外撞击事件的目标地层应该是湘西北天门山震旦—寒武系界线上的Ni-Mo多金属元素富集层及其相对应的层位。文中分析了这一目标地层的展布和地质特征。这一特殊层位对于上下地层沉积环境的演... 可能发生在中国扬子地台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地外撞击事件的目标地层应该是湘西北天门山震旦—寒武系界线上的Ni-Mo多金属元素富集层及其相对应的层位。文中分析了这一目标地层的展布和地质特征。这一特殊层位对于上下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 天门山 震旦-寒武系界线 地外撞击事件 Ni-Mo多金属元素富集层 湖南 沉积环境 镍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以宁夏盐池地区油气田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薇 高宇 +1 位作者 韩鹏 袁国礼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4-530,共7页
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壤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大型数据库,若能将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应用于油气化探中,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本文选择对盐池县油气田区域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进行分析,... 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壤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大型数据库,若能将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应用于油气化探中,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本文选择对盐池县油气田区域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油田区土壤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值出现异常,并且元素的异常与油气田的存在密切相关。通过对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关性及其对油气田的反映分析,发现异常元素Cu、Fe、Mn、V、Cl、S是该油区有效的化探指标。本研究有利于扩大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的应用范围,使其不仅用于评价生态环境,还可以应用于油气资源的远景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 微量元素 异常模式 烃类垂向运移 目标地球化学勘查 油田 土壤 元素异常 宁夏盐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成都平原的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将 赵琦 +1 位作者 朱科 雷家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85,共4页
通过在中国西部地区成都平原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了深层样元素的基准值及浅层样元素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元素的分布特征判断隐伏构造和隐伏岩体;探讨了在农业地质、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天然气预测、pH值计算等多目标的地... 通过在中国西部地区成都平原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了深层样元素的基准值及浅层样元素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元素的分布特征判断隐伏构造和隐伏岩体;探讨了在农业地质、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天然气预测、pH值计算等多目标的地球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农业地质 pH值研究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双层采样的效果 被引量:40
12
作者 赵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6-191,共6页
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研究元素基准值及分布特征,构造、农业、环境污染的研究,天然气的预测,pH值的计算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并且判定深层样对研究深部元素分布、构造研究、根深作物发育、天然气预测;浅层样对浅层元素分布、农业... 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研究元素基准值及分布特征,构造、农业、环境污染的研究,天然气的预测,pH值的计算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并且判定深层样对研究深部元素分布、构造研究、根深作物发育、天然气预测;浅层样对浅层元素分布、农业地质、环境污染等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其双层采样方法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元素背景 构造地球化学 农业地质 PH值 环境污染 天然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吉林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宝金 贾大成 +2 位作者 蒋寒 裴尧 于喜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已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调查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性资料和科学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与本地区的有机物污染、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已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调查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性资料和科学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与本地区的有机物污染、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结合的不够紧密。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应该开展有机物污染调查、矿山环境、油页岩开发、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的调查评价工作,以体现多目标的宗旨,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提高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油页岩 矿产资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玉军 时永明 +4 位作者 李延生 王恩宝 刘国栋 杨兴 韩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沼泽湿地属于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条件。为了选择适合沼泽湿地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在松嫩平原西部扎龙保护区开展了方法试验,采样介质主要采取沼泽湿地区的表层腐殖泥和基底冲积土2种介质。通过对比试验,反映出沼泽湿地区表... 沼泽湿地属于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条件。为了选择适合沼泽湿地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在松嫩平原西部扎龙保护区开展了方法试验,采样介质主要采取沼泽湿地区的表层腐殖泥和基底冲积土2种介质。通过对比试验,反映出沼泽湿地区表层的腐殖泥是代表该景观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腐殖泥样品中的OrgC、N、S、Se、Hg、TC、U、Br、Au、TFe2O3、Bi、Cr、Ag、Li、Y、Mo、Cu、Sb等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基底沉积物样品。这与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相吻合,而腐殖泥下部的冲积成因的基底物质属于外来物质,不能反映目前沼泽湿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由此确定沼泽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最佳采样介质为表层的腐殖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目标地球化调查 方法试验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土壤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分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綦巍 王恩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以辽河流域表层土壤54项元素的测试指标为依据,利用自组织特征影射(SOM)神经网络和C-均值将辽河流域分成A、B、C、D、E 5个区域.A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N和P含量充足,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均衡且有较高的含量水平,土壤肥沃.B区土壤中的大多... 以辽河流域表层土壤54项元素的测试指标为依据,利用自组织特征影射(SOM)神经网络和C-均值将辽河流域分成A、B、C、D、E 5个区域.A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N和P含量充足,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均衡且有较高的含量水平,土壤肥沃.B区土壤中的大多数元素平均含量整体均衡,略低于A区土壤,但高于C区.C区土壤的硅、钾含量高,但多数元素和微量含量低,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含量低,是极度贫瘠的土地.D区是滨海高卤族元素地球化学区,土壤元素含量的总体特征是卤族元素Br、Cl和I的含量很高,是全国土壤背景值的几倍至上百倍.E区土壤受人为因素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在大中城市地区,污染强度及面积与城市规模有相关性.该研究对辽河流域人体健康、经济作物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 辽河流域 表层土壤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分区 神经网络 C-均值聚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及其在南黄海海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双林 董贺平 +1 位作者 赵青芳 张生银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6,共8页
海洋油气的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是直接为局部构造排序和钻探井位优选而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油气勘探技术。首先是进行目标区海底油气渗漏的地球物理识别,具体包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对海水表面油膜的识别,利用侧扫声纳、多波速和浅地层剖面... 海洋油气的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是直接为局部构造排序和钻探井位优选而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油气勘探技术。首先是进行目标区海底油气渗漏的地球物理识别,具体包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对海水表面油膜的识别,利用侧扫声纳、多波速和浅地层剖面测量对海底表面特征的识别,以及利用二维、三维地震对海底深层特征的识别等;然后是开展目标区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包括取样站位布设,样品采集和处理,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测试,地球化学异常提取和综合评价等。通过对南黄海目标区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以及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可能油气渗漏区,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探测,识别出了单指标异常和多指标综合异常,划分了4个地球化学区。地球化学区与目标区内的局部构造和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地球化学区含油气性优劣的排序是Ⅰ区>Ⅲ区>Ⅱ区>Ⅳ区。据此建议钻探井位布设在Ⅰ区即ZC7-1构造或Ⅲ区即ZC13-3构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油气渗漏 目标地球化学探测 地球化学区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由器级拓扑发现目标地址选择问题研究
17
作者 刘影 胡博 +2 位作者 左敦稳 董庆超 邹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5-70,共6页
路由器级拓扑发现对于获取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获得拓扑发现的目标地址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现有的方法主要使用Internet上公布的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前缀,若对其不加处理,对所有的网络前缀都进行探测... 路由器级拓扑发现对于获取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获得拓扑发现的目标地址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现有的方法主要使用Internet上公布的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前缀,若对其不加处理,对所有的网络前缀都进行探测,所产生的网络负荷和算法收敛时间将难以接受。同时,在选择目标地址时也需要考虑完备性,以保证对目标网络的覆盖程度。文中对已有的"桩网络法"进行改进,实验证明提高了目标地址的真实性以及对目标网络覆盖的完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发现 目标地址选址 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蒸气调查法在城市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柯 刘飞 +2 位作者 聂海峰 李括 彭敏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8-23,共6页
介绍了城市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中汞蒸气野外调查法和塞曼测汞仪分析法的联合运用,试验验证了金丝管捕集大气汞和壤中气汞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不确定度达到0.44 pg(双倍标准离差).以2009年北京市东西、南北2条剖面共70个样点7个月的重... 介绍了城市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中汞蒸气野外调查法和塞曼测汞仪分析法的联合运用,试验验证了金丝管捕集大气汞和壤中气汞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不确定度达到0.44 pg(双倍标准离差).以2009年北京市东西、南北2条剖面共70个样点7个月的重复测量为例,发现壤中气汞含量夏季最高,质量浓度达到602 ng/m3,空间变化与土壤汞异常分布一致;而大气汞含量夏季低,质量浓度只有24 ng/m3,与壤中气汞无显著相关关系.壤中气汞含量约为大气汞含量的15.07倍,数据变异性大于大气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勘查 汞蒸气 大气汞 壤中气汞 塞曼测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法在计算空间目标地面照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晓燕 高晓东 朱耆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0,52,共4页
从基本辐射理论出发,推导了空间漫反射目标地面照度的计算公式,详细讲解了采用矢量法对该公式中的积分进行计算的过程。矢量法可应用于任何外形能写出函数关系的目标。以球为例,实际计算了其星等值,并将结果与其他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 从基本辐射理论出发,推导了空间漫反射目标地面照度的计算公式,详细讲解了采用矢量法对该公式中的积分进行计算的过程。矢量法可应用于任何外形能写出函数关系的目标。以球为例,实际计算了其星等值,并将结果与其他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它们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地面照度 矢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海域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海底油气渗漏与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双林 董贺平 +1 位作者 王建强 赵青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7,共13页
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163站位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海底油气渗漏和表面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建立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模... 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163站位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海底油气渗漏和表面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建立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吸附甲烷、吸附重烃气体、顶空甲烷、顶空重烃气体、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20 nm)的地球化学异常均围绕高石3构造呈环状分布,并且烃类气体指标异常较芳烃类指标异常更靠近这一圈闭构造的外侧。地球化学异常的平面分布和沿主要地震剖面的垂向分布特征显示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可能与高石3构造及深部油气藏的分布和垂向渗漏有关,并据此建立了围绕高石3构造的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内环主要芳烃类指标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上部残留油藏渗漏形成,外环主要为烃类气体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深部原生气藏渗漏形成。表面地球化学异常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的关系显示,无论是内环异常,还是外环异常均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在空间上密切相关,预示着这些断裂构造可能是深部油气垂向渗漏运移的主要路径,同时也意味着高石3构造是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海洋油气钻探的首选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地球化学探测 油气渗漏 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 南黄海盆地 崂山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