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速度增益制导实现对目标卫星的拦截 被引量:6
1
作者 贾沛然 汤国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2-77,共6页
本文对运用速度增益制导实现对目标卫星的拦截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在拦截器运动参数初值及目标轨道参数给定的条件下,首先确定考虑地球扁率J_2项影响下的拦截目标的预测命中点,然后采用Lambert方法确定给定碰撞时间下拦截器的需要... 本文对运用速度增益制导实现对目标卫星的拦截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在拦截器运动参数初值及目标轨道参数给定的条件下,首先确定考虑地球扁率J_2项影响下的拦截目标的预测命中点,然后采用Lambert方法确定给定碰撞时间下拦截器的需要速度,最后实现对目标的拦截。用该方法可保证向未制导转换时有较高精度的转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 弹道 速度增益制导 目标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测量误差对空间机械臂捕获目标卫星控制精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兴龙 周志成 曲广吉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7,共7页
空间机械臂通过视觉伺服测量其末端与目标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信息,以此规划和控制关节运动轨迹,完成捕获操作。文章分析了视觉测量误差对空间机械臂捕获目标卫星控制精度的影响。首先,建立视觉伺服系统的测量误差模型。然后,根据... 空间机械臂通过视觉伺服测量其末端与目标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信息,以此规划和控制关节运动轨迹,完成捕获操作。文章分析了视觉测量误差对空间机械臂捕获目标卫星控制精度的影响。首先,建立视觉伺服系统的测量误差模型。然后,根据目标卫星捕获控制算法推导了测量误差到单步和最终控制误差的传递模型。最后,通过工程算例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测量误差对应的相对位置、姿态、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控制精度,给出了指定控制精度所允许的最大测量误差范围。文章研究结果可为空间机械臂的测量和控制精度指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目标卫星捕获 视觉测量误差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空间目标监视卫星覆盖能力仿真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小红 王杰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01-2806,共6页
将均匀设计方法应用到空间目标监视卫星覆盖能力仿真分析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本文中,提出了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试验、STK仿真软件模拟试验的研究思路,能够更简单、更省时地分析空间目标监视卫星覆盖能力指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 将均匀设计方法应用到空间目标监视卫星覆盖能力仿真分析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本文中,提出了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试验、STK仿真软件模拟试验的研究思路,能够更简单、更省时地分析空间目标监视卫星覆盖能力指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与规划求解得到最好的覆盖能力指标及各因素配置方案,对空间目标监视卫星覆盖能力的提高、轨道部署的优化和应用的拓展很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方法 空间目标监视卫星 覆盖能力 轨道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目标光学测量大气折射修正 被引量:6
4
作者 翁宁泉 曾宗泳 龚知本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0-565,共6页
本文从实测的大气参数廓线出发,讨论了对卫星目标进行光学定位捌量时,进行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时的几个问题,如大气色散、大气湍流和大气水平不均匀性等对折射修正的影响.首先计算了不同仰角下卫星目标光学测量的大气折射修正量的大小... 本文从实测的大气参数廓线出发,讨论了对卫星目标进行光学定位捌量时,进行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时的几个问题,如大气色散、大气湍流和大气水平不均匀性等对折射修正的影响.首先计算了不同仰角下卫星目标光学测量的大气折射修正量的大小,讨论了用不同波长测量时大气色散所造成的修正量的偏差.同时还讨论了大气湍流、大气水平不均匀以及大气条件及昼夜变化等气象因素所引起的折射修正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大气折射修正 卫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目标指示的舰舰导弹可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光辉 孙学锋 +1 位作者 严建钢 谢宇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10-2012,2017,共4页
卫星目标指示是舰载反舰导弹超视距运用的一种新样式。在分析卫星目标数据误差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舰舰导弹的射击原理,建立了基于导弹弹道误差、目标位置误差、目标运动造成的误差、目标指示延迟时间的导弹-目标相对位置随机动态模型,可... 卫星目标指示是舰载反舰导弹超视距运用的一种新样式。在分析卫星目标数据误差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舰舰导弹的射击原理,建立了基于导弹弹道误差、目标位置误差、目标运动造成的误差、目标指示延迟时间的导弹-目标相对位置随机动态模型,可较准确地计算单个误差及多种误差条件下的目标捕捉概率,是分析计算卫星目标指示条件下舰舰导弹可攻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运筹 舰舰导弹 捕捉概率 卫星目标指示 动态模型 末制导雷达 可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红外侦察卫星目标散射特性提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龚俊斌 丁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6-191,共6页
卫星雷达波散射特征是对其进行监测、识别及打击的重要依据,其特征控制同时也是卫星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针对光电传感器侦察卫星的载荷搭载特点和面临的威胁,确定侦察卫星构型约束条件,分析卫星散射结构组成,对不同雷达波散射特性仿真... 卫星雷达波散射特征是对其进行监测、识别及打击的重要依据,其特征控制同时也是卫星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针对光电传感器侦察卫星的载荷搭载特点和面临的威胁,确定侦察卫星构型约束条件,分析卫星散射结构组成,对不同雷达波散射特性仿真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红外侦察卫星结构的RCS仿真方法。以美国DSP卫星为例,对卫星结构剖分,构建电磁仿真模型,采用射线追踪法、物理光学近似法及等效边缘电流法,对DSP卫星进行目标散射特性提取,从入射频率、极化形式等方面分析散射特点,提出光电侦察卫星的散射亮点部位及隐身改进建议,可用于对光电侦察类卫星的监测、识别及打击和指导该类卫星雷达波隐身总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波散射截面 物理光学法 光电侦察卫星目标 散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背景下卫星目标的运动仿真
7
作者 吴淼 赵勋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9-414,共6页
为了模拟卫星目标在云层背景下的运动效果,提出了基于云图像灰度的目标灰度衰减计算方法。利用FY-1C卫星获得的数据,建立了云光学厚度与云反射率的关系,进而确定了云图像灰度与云光学厚度的函数关系。根据Bouguer指数衰减定律,计算目标... 为了模拟卫星目标在云层背景下的运动效果,提出了基于云图像灰度的目标灰度衰减计算方法。利用FY-1C卫星获得的数据,建立了云光学厚度与云反射率的关系,进而确定了云图像灰度与云光学厚度的函数关系。根据Bouguer指数衰减定律,计算目标经云衰减后的灰度。利用该计算方法,模拟了同一目标在不同云层及不同亮度目标在相同云层下的运动效果。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目标穿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背景 卫星目标 反射率 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网络中微波/光波双层路由技术方案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圆月 王东进 刘发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结合宽带卫星光网络的特点 ,基于MPLS(Multi -ProtocolLabelSwitching)的控制技术、SCMA(SubcarrierMultipleAccess)多址技术和WDM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光路由技术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微波副载波 /光波长的双层路由技术方... 结合宽带卫星光网络的特点 ,基于MPLS(Multi -ProtocolLabelSwitching)的控制技术、SCMA(SubcarrierMultipleAccess)多址技术和WDM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光路由技术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微波副载波 /光波长的双层路由技术方案 ,建立了一种简化的、灵活高效的卫星网络体系结构 ,给出了一种相应的启发式星上路由和信道分配RCA (RoutingandChannelAssignment)算法 ,分析了星上副载波 /波长路由器的具体结构和相关实现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网络 星间光链路 副载波/长双路由 目标卫星 M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网微波副载波光调制系统方案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圆月 王东进 +1 位作者 刘发林 丁俊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8-692,共5页
为简化星上光调制过程和星间光路由,基于宽带卫星网的特点,利用微波副载波对激光的直接调制,提出了一种新型星上光调制技术方案,建立了系统分析模型,给出了具体的相关实现技术.该方案引入了"目标卫星流"聚合、交换的技术和副... 为简化星上光调制过程和星间光路由,基于宽带卫星网的特点,利用微波副载波对激光的直接调制,提出了一种新型星上光调制技术方案,建立了系统分析模型,给出了具体的相关实现技术.该方案引入了"目标卫星流"聚合、交换的技术和副载波频率重用的新概念,有效减轻了卫星的处理负荷,提高了系统在微波层和光层对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波长控制技术和增加光调制指数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载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网 星上光调制 目标卫星 光副载波复用 波长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距离像畸变分析及运动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小勇 张乐锋 胡卫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针对卫星目标的宽带雷达回波信号,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目标运动产生的多项式相位模型,指出三次以上的相位对一维距离像的畸变可以忽略。以频谱主瓣的展宽程度为判据,推导了二次相位需补偿时的目标速度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在典型参数条件... 针对卫星目标的宽带雷达回波信号,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目标运动产生的多项式相位模型,指出三次以上的相位对一维距离像的畸变可以忽略。以频谱主瓣的展宽程度为判据,推导了二次相位需补偿时的目标速度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在典型参数条件下卫星目标的径向速度远大于该临界速度(约560m/s),需在成像前予以补偿。最后,结合雷达目标散射中心的稀疏分布特性,提出了基于L1范数的空间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速度的估计误差接近克拉美-罗下界,且远小于临界速度,可用于卫星目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运动参数估计 L1范数 空间监视 卫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Kd-tree射线追踪法的卫星RCS预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肇格 张军 胡杰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715,共4页
针对空间卫星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d-tree射线追踪法的改进物理光学(PO)方法,实现了对具有较强耦合结构的卫星目标电磁特性计算。基于卫星目标的三维面元模型,建立了其对应的Kd-tree空间分割描述结构,将其... 针对空间卫星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d-tree射线追踪法的改进物理光学(PO)方法,实现了对具有较强耦合结构的卫星目标电磁特性计算。基于卫星目标的三维面元模型,建立了其对应的Kd-tree空间分割描述结构,将其用于射线追踪,结合PO方法就可以得到给定模型的RCS预估值。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和MoM方法相比,具有相同计算精度但计算效率高得多,相比单纯PO方法,改进方法也更接近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目标 RCS预估 射线追踪 物理光学法 Kd-tre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GRU模型的卫星RCS异常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盟霄 卢旺 +1 位作者 徐灿 来嘉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30,共6页
针对传统基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卫星目标姿态异常检测方法中提取有效特征困难、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滑动窗口法划分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序列;然后采用门控循环单... 针对传统基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卫星目标姿态异常检测方法中提取有效特征困难、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滑动窗口法划分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序列;然后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深度神经网络完成对输入序列的自适应特征学习;最后结合全连接层实现卫星姿态异常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特征区分度高,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失稳翻滚卫星,并具有较强的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雷达散射截面积 卫星目标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空间抓捕机构抓捕弱撞击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国梁 解志坚 +1 位作者 李永振 高碧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171,175,共5页
为了减小服务卫星抓捕机构上的导向机构对目标卫星发动机喷管的撞击力,对导向机构有无阻尼对目标卫星撞击力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UG模型,结合adams软件,对运动的导向机构在不同速度有无阻尼的情况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上述两种速度... 为了减小服务卫星抓捕机构上的导向机构对目标卫星发动机喷管的撞击力,对导向机构有无阻尼对目标卫星撞击力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UG模型,结合adams软件,对运动的导向机构在不同速度有无阻尼的情况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上述两种速度有无阻尼器的情况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有阻尼器能够有效降低导向瓣与喷管间的接触力,接触力大约减小10%撞击力有所减小,并且,目标卫星撞击后的偏转位移量减小约15%目标卫星被撞击后偏转位移量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卫星 导向机构 阻尼 撞击力 偏转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德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54-56,共3页
南京市公安局采用国外先进的GPS技术,于1995年10月开发出“警用移动目标卫星定位指挥系统”,并首先在巡逻警务工作中应用。它不但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将GPS的基本原... 南京市公安局采用国外先进的GPS技术,于1995年10月开发出“警用移动目标卫星定位指挥系统”,并首先在巡逻警务工作中应用。它不但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将GPS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分别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目标卫星定位指挥系统 巡逻警务 快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simulation for large parafoil fix line object homing algorithm 被引量:3
15
作者 LI Ch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276-2283,共8页
Traditional parafoil homing usually uses a point as object. As the mobility of parafoil is limited by its glide ratio and wind, in some cases when the parafoil scatter area is large, or the glide ratio of parafoil is ... Traditional parafoil homing usually uses a point as object. As the mobility of parafoil is limited by its glide ratio and wind, in some cases when the parafoil scatter area is large, or the glide ratio of parafoil is small, the deviation of its landing point to object point will be arduous to control. Accordingly, during these situations, when parafoil is used in recovery of spacecraft or satellite, the landing area of parafoil can be set as a rectangle, and the object of parafoil can be set as a line segment. The thesis of this work is designing an algorithm for parafoil homing using line segment as object. The algorithm of wind velocity and direction calculation in different flying segments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algorithm designed navigates the parafoil to land into the predestined area and larg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recovery loads falling to unwanted area to damage houses and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x line HOMING PARAFOIL ALGORITHM design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