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方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春兰 蔡博峰 +2 位作者 陈操操 王海华 李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9-1096,共8页
碳减排目标的区域分配是中国当前控制CO2排放的紧迫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评述了国际上针对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的区域分解方案以及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国内区域分解方案,提出了要想真正公平、公正、可行以及可持续地进行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 碳减排目标的区域分配是中国当前控制CO2排放的紧迫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评述了国际上针对国家之间的碳排放权的区域分解方案以及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国内区域分解方案,提出了要想真正公平、公正、可行以及可持续地进行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分配方案必须考虑的因素、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分配模型以及分配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地区分配 放强度承诺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三五”时期省际碳减排目标的效率分配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文 刘小峰 吴孝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3,共12页
首先,将"零和收益"的博弈思想引入到SBM模型中,构建了基于零和收益的碳减排SBM效率分配模型(ZSG-SBM)。然后,基于"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整体碳强度降低18%的减排约束,从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结构2个维度设置了"十三... 首先,将"零和收益"的博弈思想引入到SBM模型中,构建了基于零和收益的碳减排SBM效率分配模型(ZSG-SBM)。然后,基于"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整体碳强度降低18%的减排约束,从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结构2个维度设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系统的4种发展情景,应用上述ZSG-SBM模型对碳减排目标进行了省际层面的效率分配。并通过对比各省经济发展现状和碳减排目标的分配结果,分析了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结果表明:采用ZSG-SBM模型对碳排放量进行效率分配后,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指标实现了有效配置,碳排放效率到达效率前沿。政府基于"公平"导向的行政分配方案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基于ZSG-SBM模型的效率分配方案更符合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在碳强度约束的基础上,能源强度的再约束将迫使各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提升我国整体碳排放效率。"十三五"时期,我国有16个省份的碳减排目标分配结果大于18%的平均标准,各省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选择差异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G-SBM模型 目标 效率分配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中国发电行业碳减排目标规划相符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夏伟 计军平 马晓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3-559,共7页
基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现有应用规划,预测3种不同的GDP增长情景,即减速发展,基准情景和高速发展情景下,若能实现我国现有关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规划目标,2020年发电行业的CO2排放量将达到35.32,39.15,43.20亿t.同时基于中国2... 基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现有应用规划,预测3种不同的GDP增长情景,即减速发展,基准情景和高速发展情景下,若能实现我国现有关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规划目标,2020年发电行业的CO2排放量将达到35.32,39.15,43.20亿t.同时基于中国2020年碳强度减排承诺,计算得国家2020年CO2排放目标在不同发展情景下将达到97.30~127.96亿t不等.结合上述结果讨论,发电行业规划目标相符要求2020年的CO2排放比例为33.27%~36.82%.结果表明,若能实现我国现有关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规划目标,则对应于不同的GDP增长速度,发电行业总碳排放量能够完成国家承诺碳强度减排的分解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规划相符性 发电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减排目标的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发根 单葆国 +2 位作者 马丁 刘小聪 李江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8,共5页
分析展望中长期能源需求,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是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应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计量经济、能源系统(平衡)分析等模拟技术构建了全球能源需求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2050年能源消... 分析展望中长期能源需求,研究和提出相应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是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应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计量经济、能源系统(平衡)分析等模拟技术构建了全球能源需求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2050年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减排50%为目标设计了2℃情景,对该情景的能源需求进行了分析展望。研究显示:2℃情景下亚太地区特别是印度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将在2045年后趋近饱和;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实现由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转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是这一转型的主要动力;电能替代是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主旋律,电力将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终端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能源需求 模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的碳减排目标设计 被引量:32
5
作者 成艾华 魏后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2,共8页
当前,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跨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中国区域政策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根据中国各区域碳排放的差异性,合理设计有差别的碳减排目标,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一... 当前,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跨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中国区域政策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根据中国各区域碳排放的差异性,合理设计有差别的碳减排目标,促进区域产业有序转移与协调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工业部门市场份额指标来反映地区产业转移状况,并按产业转移情况和工业化水平把中国划分为净转入、净转出和其他中西部三类区域;然后运用改进的LMDI模型,从碳排放系数、碳排放强度、经济结构及经济规模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碳排放效应进行分解,明确了不同区域碳排放的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中国区域碳减排政策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了新的区域碳减排指标分配框架,即对净转入、净转出和其他中西部三类区域分别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强制减排、以降低能源强度为主的强制减排和发展减排的差异化目标,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中西部地区跨越式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产业转移 协调发展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与碳排放权分配原则 被引量:70
6
作者 何建坤 陈文颖 +1 位作者 滕飞 刘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6期362-368,共7页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对世界未来的碳排放形成严重制约,减排义务的分担原则涉及各国的发展空间,事关根本利益。部分发达国家倡导人均排放趋同原则,回避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人均累积排放趋同原则,强调公平性。按人均... 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对世界未来的碳排放形成严重制约,减排义务的分担原则涉及各国的发展空间,事关根本利益。部分发达国家倡导人均排放趋同原则,回避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人均累积排放趋同原则,强调公平性。按人均累积排放量计算,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CO2排放量已远超出其到2050年前应有的限额,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都将继续挤占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因此,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的中近期减排承诺中必须深度减排,以实现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下的排放轨迹,并为发展中国家留有必要的发展空间。同时必须对发展中国家给予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作为对其过度挤占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的补偿,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我国在对外坚持公平原则,努力争取合理的排放空间的同时,对内要加强向低碳经济转型,努力实现保护全球气候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放权分配 长期目标 人均累积 哥本哈根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潜力差异分析及目标设定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国华 刘清清 吴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08-312,共5页
深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减排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揭示碳减排潜力的区域差异并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分别为不同类别区域设定碳减排目标,为我国科学确定与分解各地区碳减... 深入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减排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揭示碳减排潜力的区域差异并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分别为不同类别区域设定碳减排目标,为我国科学确定与分解各地区碳减排目标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力 差异分析 区域分类 目标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国家气候谈判立场演变历程及未来减排目标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静 王诗琪 王铮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16,共15页
在以时间顺序梳理世界主要国家气候谈判立场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要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减排目标的执行情况,并对这些国家至2025、2030年的中长期减排目标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 在以时间顺序梳理世界主要国家气候谈判立场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要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减排目标的执行情况,并对这些国家至2025、2030年的中长期减排目标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性均与执政者相关,而从当前3个国家执政党看,均表现出不积极减排的立场,至2030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下降均低于20%,远低于欧盟至2030年比1990年减排40%的水平。基础四国在国际减排谈判中由最初的反对者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其中,中国不仅提出了国内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减排目标,而且积极提供资金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南非的长期碳排放将趋于稳定,但在2025年之后有反弹的可能;巴西得益于毁林减少在气候谈判中表现积极,至2030年排放量下降显著;而印度至2030年排放路径保持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谈判 谈判立场 国家自主贡献 2030年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2020年后减排目标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海林 何晓宜 张希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
针对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公布的各自2020年后减排目标,本文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中美两国实现各自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和努力,比较了两国在GDP碳排放强度下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CO2排放达峰时间及其所处发展阶段... 针对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公布的各自2020年后减排目标,本文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中美两国实现各自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和努力,比较了两国在GDP碳排放强度下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CO2排放达峰时间及其所处发展阶段、以及电力部门减排四个方面的努力程度和效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在中美两国分别实现各自既定目标的情况下,中国单位GDP碳强度年下降率将达4%,其幅度高于美国在2025年减排28%目标下的年下降率(3.59%);中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更为迅速,年均增速高达约8%,2030年非化石能源总供应量可达11.6亿tce,约为届时美国非化石能源总供应量的2倍;在CO2排放达峰值方面,中国实现CO2排放峰值时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早于美国达峰值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在强化低碳发展情景目标下可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值,且峰值时人均CO2排放约8 t水平,低于美国CO2排放峰值时的人均排放19.5 t的水平;在电力部门的减排努力方面,中国在未来比较高的电力需求背景下,2030年可实现比2011年单位千瓦时的CO2强度下降35%,而美国同期则只需下降约20%即可实现其电力部门的减排目标。上述几项指标的比较更可突显中国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是非常宏伟且极具挑战的。在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的行动中,中国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细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全国及各省市的减排目标和减排行动,持续推进节能与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协调好经济、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早日实现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中国和美国 放峰值 电力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减排承诺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信贷配给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芳 于江波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8,共8页
中国政府在2009年,对外承诺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利用改进后的Kaya公式对我国1985—2010年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考察信贷资本对碳排放的贡献度,并对我国2020年的经济总量、信贷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得出2020年... 中国政府在2009年,对外承诺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利用改进后的Kaya公式对我国1985—2010年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考察信贷资本对碳排放的贡献度,并对我国2020年的经济总量、信贷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得出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至少比2005年降低47.75%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诺目标 信贷配给 放强度 环境经济 目标 放测度 环境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松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欧盟提出了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1990—2005年欧盟减排成果,认为欧盟老成员国很难在第一承诺期内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之下的承诺。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 欧盟提出了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1990—2005年欧盟减排成果,认为欧盟老成员国很难在第一承诺期内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之下的承诺。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减排目标,必须有更严格的政策措施作保障,但现在的行动计划缺乏足够力量和信心。中东欧新成员国的加入有助于欧盟实现其第一承诺期目标,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恢复,这将给欧盟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带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京都议定书 第二承诺期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与成本分担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曹庆仁 刘书玲 郑卫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0,共7页
针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基于对中国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减排成本的预测,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能源消耗等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30个省域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及其成本分担问题。基于各省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其二氧化碳减... 针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基于对中国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减排成本的预测,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能源消耗等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30个省域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及其成本分担问题。基于各省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其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量进行了分配,基于各省域的二氧化碳消费量对其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进行了分担,并计算获得了各省域的补偿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域应该承担较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任务,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域应该分担较多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而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域应该向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域进行减排成本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目标 成本 补偿成本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碳交易系统下省际间碳强度减排目标分配——来自公平与效率证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凯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99,共8页
确定公平且经济有效的减排目标直接影响到不同区域的初始资源禀赋,同时影响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减排资源再分配结果和社会公正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到经济水平、累积碳排放量、工业碳强度和能耗强度4个重要指标,提出基于信息熵值法的跨省减... 确定公平且经济有效的减排目标直接影响到不同区域的初始资源禀赋,同时影响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减排资源再分配结果和社会公正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到经济水平、累积碳排放量、工业碳强度和能耗强度4个重要指标,提出基于信息熵值法的跨省减排目标方案分配。2014~2020期间,拥有较重的累积碳排放量、较强的工业碳强度、较高的能耗强度和更好的经济水平的省份需要承担较重的减排负担。随着全国减排目标下降幅度增长,拥有较高的工业碳强度和能耗强度的省份面临着较弱的上调减排负担压力,而拥有较低的工业碳强度和能耗强度的省份面临着较强的上调减排负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信息熵法 区域差异 权重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2020年减排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延昆 孙振清 侯小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4-56,69,共4页
欧盟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领导者,其减排目标广泛影响着美国、中国等排放大国乃至全球的减排政策及行动。2020年是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和各国减排努力的重要时间节点。欧盟提出,2020年要比1990年减排20%或30%。通过综合... 欧盟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领导者,其减排目标广泛影响着美国、中国等排放大国乃至全球的减排政策及行动。2020年是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和各国减排努力的重要时间节点。欧盟提出,2020年要比1990年减排20%或30%。通过综合分析,欧盟基本可以以较小的减排成本,实现20%的减排目标,实现30%的减排目标将主要依靠适度提高非EU-ETS(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覆盖部门减排目标,而未来1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效的提高目标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关键条件,通过欧盟内部努力,30%的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目标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提高2030减排目标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青 申文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共4页
澳大利亚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季度更新显示,2021年该国碳排放量增加0.8%,比2020年同期增加410万吨。近些年来,澳大利亚一直与《巴黎协定》背道而驰,从阿博特执政到莫里森执政一直把《巴黎协定》视为政治负担,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季度更新显示,2021年该国碳排放量增加0.8%,比2020年同期增加410万吨。近些年来,澳大利亚一直与《巴黎协定》背道而驰,从阿博特执政到莫里森执政一直把《巴黎协定》视为政治负担,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澳大利亚是气候行动的“落后者”。随着新的工党政府上台,2022年6月16日,澳大利亚新的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巴黎协定》下的最新气候承诺,即到20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党政府 放量 《巴黎协定》 目标 落后者 澳大利亚 阿博特 莫里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强度减排目标实现的路径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钟超 刘宇 +1 位作者 汪明月 史巧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6,共9页
为探讨实现强度减排目标的可能路径及每种路径下的可行性,在能源效率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最大似然法对84个国家1971—2014年平均能源效率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和潜在能源效... 为探讨实现强度减排目标的可能路径及每种路径下的可行性,在能源效率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最大似然法对84个国家1971—2014年平均能源效率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和潜在能源效率5个要素,结合权威机构对上述要素未来发展的预测数据及参数,构建单一要素和多要素组合的96种模拟情景,系统分析每种减排路径下的中国碳强度减排情形及实现减排目标所要付出的减排努力。研究发现:(1)提高潜在能源效率对于实现减排目标的贡献度最大,且仅通过调整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人力资本、资本存量或潜在能源效率的单一减排路径难以实现中国强度减排目标。(2)中国若要实现减排目标,必须从能源结构(化石燃料占比要低于80%,且平均增速要降低2.2%),经济结构(服务业占比要高于60.4%,且非服务业增速要降低2.4%),人力资本(持续稳定),资本存量(持续稳定)和潜在能源效率(提高1%)来优化减排路径。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如下政策建议:(1)通过技术创新和能源市场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能源效率。(2)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生产生活碳排放量。(3)不断优化国家能源结构,促进源头排放量降低。(4)给予人力资本和资本存量稳定合理的发展空间,为碳减排提供要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强度 目标 路径设计 可行性分析 随机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及其分配
17
作者 斯蒂芬.P.施莱谢尔 刘荔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8-61,共4页
如果能够避免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温度就不会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C以上。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通过渐进的方式将全球排放量限制在1990年水平的一半以下。本文利用全球化分析工具对排放减半... 如果能够避免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温度就不会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C以上。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通过渐进的方式将全球排放量限制在1990年水平的一半以下。本文利用全球化分析工具对排放减半所需的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能源和排放数据在内的综合数据库,将世界划分为占全球排放总量2/3的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剩余排放总量的1个地区,对分析性框架中能源体系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参数进行研究,包括人口动态、经济活动以及能源和碳强度等,基于对这些关键参数分散和收敛的假设,推导出长期减排目标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目标 能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国NDC/INDC目标的全球减排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楠 林炫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35,共13页
基于各国提交的165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以其中提出的减排目标为基准,尽可能充分地考虑了减排目标的范围不确定性、不同经济情景带来的碳强度减排目标不确定性、减排气体种类边界差异、碳排放达峰约束等因素,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 基于各国提交的165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以其中提出的减排目标为基准,尽可能充分地考虑了减排目标的范围不确定性、不同经济情景带来的碳强度减排目标不确定性、减排气体种类边界差异、碳排放达峰约束等因素,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全球、各区域和主要经济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确定度及其来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达到62.69 Gt CO2当量,其90%信度的置信区间为53.17~74.26 Gt CO2当量;由于未来经济总量预期不确定对排放量的影响最显著,因此,不同地区之间不确定性来源差异较大。同时,基于到2050年排放总量比2010年下降40%~70%的2℃目标排放情景,2030—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年均需要下降5.0%-2.2+2.7%。为了尽可能减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预期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继续实现2℃目标,各国在进行自主贡献文件更新时进一步提出统计边界更为明确和统一且更有雄心的减排目标将是第一次全球盘点继续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贡献(NDCs) 巴黎协定 目标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排目标约束、进口中间投入替代与企业出口增加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青 伊灿 孙洁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如何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推动出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识别减排目标不同的地区与污染程度不同的行业,采用三重差分法探讨了“十一五”环保规划对微观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十一五”环保规划对企业... 如何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推动出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识别减排目标不同的地区与污染程度不同的行业,采用三重差分法探讨了“十一五”环保规划对微观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十一五”环保规划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所处省份政策管制越严格、行业污染越严重的企业其出口DVAR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排目标的制定促使企业转向“清洁生产”,政策引致的成本效应使得贸易企业增加进口中间投入来替代国内中间投入,从而导致企业出口DVAR下降。此外,该环保政策对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和地区监管力度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对外资企业、大企业以及监管严格地区企业出口DVAR的负面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约束 “十一五”环保规划 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预测视角下产业系统碳排放强度减排压力分析——基于低碳发展弹性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万军 路正南 朱东旦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利用2001-2014年我国产业部门相关数据,基于ARIMA模型,对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概率较大。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低碳发展弹性系数计算了既定目标下,我国具体产业部门的减排压力,... 本文利用2001-2014年我国产业部门相关数据,基于ARIMA模型,对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概率较大。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低碳发展弹性系数计算了既定目标下,我国具体产业部门的减排压力,结论是:6种低碳发展情形下,完全脱钩发展、基本脱钩发展和弱脱钩发展的17个产业部门,在碳配额后,碳减排压力相对较小,而弱联结发展、联结发展以及超联结发展的22个产业部门,碳减排压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系统 放强度 目标减排 ARIMA模型 低碳发展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