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制度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游凤 黎东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72-175,共4页
目标价格制度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介绍粮食目标价格制出台背景和论述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制面临目标价格确定难、有效补贴方式确定难、具体... 目标价格制度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介绍粮食目标价格制出台背景和论述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制面临目标价格确定难、有效补贴方式确定难、具体补贴金额核定难和农民生产决策难四大问题。针对目标价格制度实施难点,提出以成本收入相结合原则确定合理目标价格、借鉴国外经验创新补贴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健全完善粮食期货市场和建立消费者补贴机制等应对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目标价格制度 难点 对策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生猪目标价格制度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艳 何蒲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标价格制度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生猪补贴政策而言是一次重大变革,同时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文章在阐述生猪目标价格制度出台背景和其现实意义的前提下,指出实行生猪目标价格制度面临目标价格确定难、补贴方式确定难、补贴资金... 目标价格制度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生猪补贴政策而言是一次重大变革,同时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文章在阐述生猪目标价格制度出台背景和其现实意义的前提下,指出实行生猪目标价格制度面临目标价格确定难、补贴方式确定难、补贴资金核定难和猪农生产决策难的问题。并针对生猪目标价格制度实施难点,探索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目标价格制度 难点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被引量:20
3
作者 秦中春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3期41-51,共11页
引入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我国未来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在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特殊针对性的一种农业补贴制度,不是一个孤立或单独实行的制度安排... 引入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我国未来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在解决农产品市场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特殊针对性的一种农业补贴制度,不是一个孤立或单独实行的制度安排,而是与农作物生产保险、土地保护计划、直接补贴、农业政策性贷款等其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组合使用的;在实践中,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应有全面完整的内容设计,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引入完善了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但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支撑条件,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内容设计也还存在一定的隐含缺陷,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同时也应注意有效规避制度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国际做法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改革分析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秦中春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6期46-57,共12页
引入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深化国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2014—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目前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改革试点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某种程度上已超出预期,这为完善农产... 引入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深化国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2014—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目前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改革试点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某种程度上已超出预期,这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创新农业补贴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改革试点中,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坚持注重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加强组织领导与加强技术支撑相结合;坚持统一标准补贴与适当兼顾特殊相结合;坚持搞好制度设计与建立强有力工作队伍相结合。深化目标价格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对新制度性质和内容的政策解读有不足,制度隐含内容太多;完全取消临时收储制度有缺陷,隐含棉花市场周转失灵风险;没有对个人和单位补贴设置最高限额,补贴申报者无缴费;农业数据建设管理不完善,制度内容和形式的法制化程度不够。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提高对目标价格制度的认识,加强政策科学宣传引导;进一步完善目标价格制度,向全国推广目标价格制度;探索保留和改造临时收储制度,建构"三位一体"制度;深入推进财政行政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全国农业大数据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目标价格制度 新疆试点 效果评价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分析
5
作者 赵鑫 戴俊生 杨秀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1-391,共11页
【目的】研究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北疆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以及新疆北部昌吉州、塔城地区、博州3个地州的5个主要产棉县(市)10个乡(镇)的290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棉花目... 【目的】研究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北疆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以及新疆北部昌吉州、塔城地区、博州3个地州的5个主要产棉县(市)10个乡(镇)的290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以来农户植棉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样本数据总体信度值为0.948;假设模型中所有观测变量的非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均为正值,且显著;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6;组成信度(CR)大于0.7,收敛效度(AVE)大于0.5;整体适配度较好;行为意愿在各路径中的中介效果显著,中介效应分别为:0.074、0.139和0.142。【结论】农户植棉的行为意愿与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农户改变植棉的行为意愿越强烈,对生产行为变化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农户感知行为控制与其行为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对棉农生产行为亦有直接显著影响,且农户感知行为控制对北疆棉农行为意愿和生产行为影响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目标价格制度 农户 SEM 生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改革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吴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中国不断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相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更有利于减少粮食市场价格扭曲及财政负担,更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从中国东北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试...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中国不断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相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更有利于减少粮食市场价格扭曲及财政负担,更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从中国东北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试点情况来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审慎稳妥地推进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利益优先,提升对基础数据等技术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市场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目标价格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取向及改革思路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利英 肖开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44,共6页
农业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点集中在粮食生产领域。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市场机制扭曲、补贴空间变小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国... 农业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支持农业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点集中在粮食生产领域。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市场机制扭曲、补贴空间变小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国应逐步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各自的功能优势,建立以粮食目标价格为核心、以国家收储和种粮直接补贴为配套手段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粮食目标价格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旨在熨平粮价波动的市场风险;保留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水平,以均衡城乡居民收入;重新定位政府粮食收储功能,确保口粮安全。为避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的市场大幅波动,并为粮食目标价格实施创造条件,粮食补贴政策改革需要积极稳妥地采取"两步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 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改革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了吗?--基于全国446个县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杨 邵喜武 吴佩蓉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5-315,共11页
以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作为切入点,将政策实施地区和非实施地区视为一次部分省份优化大豆、玉米种植结构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PSM-DID模型,考察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大豆生产... 以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作为切入点,将政策实施地区和非实施地区视为一次部分省份优化大豆、玉米种植结构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PSM-DID模型,考察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时间异质性,政策改革初年(2017年)大豆与玉米的面积之比显著提高6.5%,虽然2018年大豆与玉米的相对补贴额度出现大幅度增长,但大豆与玉米的面积之比仅显著提高3.4%;(2)预期相对收益的提升是2017年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原因,然而,经过对新制度一年的适应后,农户对种植玉米的路径依赖、补贴错位、地租的不合理增长以及大豆、玉米相对价格不理想等问题逐渐凸显,2018年农户重新调整种植决策,补贴的激励作用被迫减弱。基于此,研究结论为统筹大豆、玉米补贴机制可以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经验性证据,也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豆振兴压力下如何持续改善种植结构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补贴政策 目标价格制度 预期相对收益 种植决策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