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经营者职业目标价值取向及相关性分析--以国有农业企业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金阳 周德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4,共5页
借鉴中国企业家职业目标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成果,结合对48位江苏国有农业企业经营者的访谈,可以根据各要素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将国有农业企业经营者的职业目标价值取向归纳为三类:经济性取向、政治性取向和精神性取向,其中侧重经济性取向... 借鉴中国企业家职业目标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成果,结合对48位江苏国有农业企业经营者的访谈,可以根据各要素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将国有农业企业经营者的职业目标价值取向归纳为三类:经济性取向、政治性取向和精神性取向,其中侧重经济性取向的可称之为"保健型目标价值取向",侧重政治性取向和精神性取向的可称之为"激励型目标价值取向"。在保健型目标价值取向所追求的目标未得到实现时,激励型目标价值取向发挥的作用可忽略不计;在保健型目标价值取向得到满足后,激励型目标价值取向对国有农业企业经营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激励型目标价值取向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有强烈的互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农业企业 经营者 职业目标价值取向 保健型因素 激励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历史反思
2
作者 周粲茵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36,共3页
语言和文学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语文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受到的非议最多。“课程目标”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宣言,“课程标准”中的“目标”部分明示着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课程编制者... 语言和文学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语文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受到的非议最多。“课程目标”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教育知识中的一种价值宣言,“课程标准”中的“目标”部分明示着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课程编制者对于课程的价值定位,其“内容”“纲要”及“要点”之类的部分则显示着课程被锁定的价值取向的基本架构。对语文课程目标价值的深入探讨不仅有益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也能看出国家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架构及变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目标 主流意识形态 反思 历史 “课程标准” 民族文化 课程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价值取向的沿革与变迁
3
作者 薛永红 王晶莹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一、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意义 社会学家认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有不可分离但又相互区别的双重品格,其中一种品格由与个体自身及个人生活的事件有关的整个精神状态所组成,称为“个体我”;另一种品格则是包括个体在内的社群... 一、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意义 社会学家认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有不可分离但又相互区别的双重品格,其中一种品格由与个体自身及个人生活的事件有关的整个精神状态所组成,称为“个体我”;另一种品格则是包括个体在内的社群的思想、感情和习惯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价值取向 中学物理 变迁 目标价值取向 个人生活 社会学家 精神状态 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4
作者 钟昭锋 潘九根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16,共3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历史地拓展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范围 ,科学地定位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 ,具体地规划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历史地拓展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范围 ,科学地定位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 ,具体地规划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的伟大实践架起了新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人民性 价值主体取向 价值目标取向 价值行为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移植与创新 被引量:5
5
作者 熊平安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管理移植 管理方式 管理实践 认知态度 管理知识 结构体 目标价值取向 技术组织 领导行为 两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管理方式伦理化简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道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8-84,共7页
教育管理方式问题是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就其现实意义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成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组织将以更加自主的形态走向市场。如... 教育管理方式问题是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就其现实意义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成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组织将以更加自主的形态走向市场。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增强学校组织的外部适应性和内部凝聚力,就成为学校领导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方式 伦理化管理 管理方式变革 教育组织管理 教师劳动 儒家管理文化 认知态度 领导行为 人性 目标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