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度融合图像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客观评价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绍姝 金伟其 +1 位作者 王延江 张晓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60-1665,共6页
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是影响可见光与红外灰度融合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对比度评价模型未能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特性。因此,基于韦伯对比度模型的形式,结合人眼亮度掩盖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融合图像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 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是影响可见光与红外灰度融合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对比度评价模型未能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特性。因此,基于韦伯对比度模型的形式,结合人眼亮度掩盖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融合图像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评价模型。利用模拟图像和现实场景灰度融合图像的主观评价分数来检验客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与现有的5种图像对比度评价模型相比,所提出的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客观评价模型能够给出更接近人眼主观感受的评价结果,有效地实现灰度融合图像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的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 融合图像 客观评价 人眼亮度掩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探测的彩色融合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东 高绍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可见光与红外彩色融合图像能帮助观察者更好地探测目标,然而,如何评价不同融合图像在目标探测方面的性能表现,相关的研究目前还十分有限,特别是缺乏目标清晰度对融合图像目标探测性影响的研究。开展彩色融合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实验,并对... 可见光与红外彩色融合图像能帮助观察者更好地探测目标,然而,如何评价不同融合图像在目标探测方面的性能表现,相关的研究目前还十分有限,特别是缺乏目标清晰度对融合图像目标探测性影响的研究。开展彩色融合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目标清晰度和目标与背景对比度是影响融合图像目标探测性的两方面关键影响因素,并利用这两方面单一质量评价指标的线性组合建立了基于目标探测的融合图像综合质量的预测模型。为进一步实现基于目标探测的融合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图像 目标与背景对比度 主观评价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景下高超声速飞行器红外可探测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晓杰 郑永超 +2 位作者 郭崇岭 董士奎 杨霄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7-632,共6页
为了选择设计红外预警卫星的最优探测谱段范围,采用一种基于目标与背景对比度确定探测谱段的方法,在综合考虑目标、背景及探测方向等因素、结合探测器参量的前提下,分别对类HTV-2飞行器在不同工况、不同观测角度和不同波长范围内的辐射... 为了选择设计红外预警卫星的最优探测谱段范围,采用一种基于目标与背景对比度确定探测谱段的方法,在综合考虑目标、背景及探测方向等因素、结合探测器参量的前提下,分别对类HTV-2飞行器在不同工况、不同观测角度和不同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强度、多种地球/大气背景辐射及不同情况下的目标背景对比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针对类HTV-2飞行器,正俯视观测时,在30km高度、马赫数Ma=7和50km高度、马赫数Ma=17两种工况下,任一背景下,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在2.65μm^2.85μm谱段处都较大。该结果对探测这一类目标时的谱段选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目标与背景对比度 仿真研究 探测谱段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天顶角与太阳天顶角对卫星红外探测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蔡明 田昌会 +4 位作者 杨百愚 范琦 王斌科 王伟宇 屈绍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为了分析不同探测环境对卫星红外探测的影响,推导了倾斜探测路径下目标与背景在探测器入瞳处的辐照度对比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目标在海天背景下不同温度、不同高度、不同太阳天顶角、不同探测天顶角条件下,目标与背景在0.75~14μm波... 为了分析不同探测环境对卫星红外探测的影响,推导了倾斜探测路径下目标与背景在探测器入瞳处的辐照度对比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目标在海天背景下不同温度、不同高度、不同太阳天顶角、不同探测天顶角条件下,目标与背景在0.75~14μm波段的红外单色辐射照度对比度。分析指出:太阳天顶角对红外探测的影响主要在2.7μm以下波段,探测波长大于2.7μm可不考虑太阳的影响。目标在5 km以下、探测天顶角在60°以上继续增加时,探测波段变窄,不可探频段增宽;目标在10 km 以上,探测天顶角变化对探测影响很小。这些结论可用于指导卫星红外探测波段选择与探测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红外探测 目标与背景对比度 海天背景 探测天项角 太阳天顶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大气条件下目力光学侦察效能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双刚 聂劲松 李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5-919,共5页
目力光学侦察的效能评估的关键是对发现概率或作用距离进行定量计算。影响发现概率的因素主要有:大气能见度、目标与背景对比度、目标的大小与距离以及目标所处的天顶角位置等。利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目力光学侦察的效能评估的关键是对发现概率或作用距离进行定量计算。影响发现概率的因素主要有:大气能见度、目标与背景对比度、目标的大小与距离以及目标所处的天顶角位置等。利用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可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建立的目力光学探测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典型大气条件下目力光学侦察对目标的发现概率与识别概率随距离的变化关系;计算了在不同能见度下、不同天顶角时目力光学侦察对典型目标的作用距离。计算表明:在一段很近的距离内,目力光学侦察对目标的发现概率很高,随着目标距离的增加,发现概率迅速下降;目力光学侦察对目标的作用距离一般随着目标天顶角的增加而减小;能见度对目力光学侦察的距离影响非常大,但在能见度极低时,目力光学侦察距离几乎不随天顶角变化,计算结果对定量评估光学系统的侦察效能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概率 识别概率 作用距离 天顶角 目标与背景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