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彝尊《经义考》的目录学思想探究
1
作者 张庆伟 《图书馆界》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结合朱彝尊生平及其藏书、著书经历,详细地探讨了朱彝尊《经义考》的内容和版本流传情况,并从6个方面论述朱彝尊在目录学领域上的卓越贡献,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研究价值。
关键词 朱彝尊 经义考 目录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目录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斐章 乔好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5期44-50,共7页
为了用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有效地进行革命斗争和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列宁一生中利用过许多图书馆的藏书,阅读了成千上万种图书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目录学知识。他不仅善于利用各种书目来鉴别图书资料。
关键词 目录学理论 书目工作 图书资料 图书馆工作 国家书目 目录学思想 目录学研究 书目著作 科学研究 图书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献甫的目录学思想
3
作者 黄强祺 《图书馆界》 1988年第2期41-42,共2页
郑献甫(1801—1872),象州县人,原名存紵,号小谷,晚号识字耕田夫。1835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不久因守父母丧而辞职归里,此后不复仕途。他生活坎坷,漂泊于两广间,先后在桂林秀峰书院、柳州柳江书院、广州越秀书院、象州象台书院执教。郑... 郑献甫(1801—1872),象州县人,原名存紵,号小谷,晚号识字耕田夫。1835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不久因守父母丧而辞职归里,此后不复仕途。他生活坎坷,漂泊于两广间,先后在桂林秀峰书院、柳州柳江书院、广州越秀书院、象州象台书院执教。郑献甫一生离不开书,藏书、读书和著述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他对古代经典颇有研究,对文学的造诣也深。其时广西“五大古文家”盛行桐城派文学,而郑献独树一帜,一人与众人抗,殊显突出。广东著名学甫陈沣极为推崇郑献甫,为衡献甫写的传记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献甫 目录学思想 《崇文总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目录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斐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6期141-147,99,共8页
本文重点从历史发展源流上比较分析中西目录学体系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风格上的差异,并从中西目录学产生的文化环境、学术传统与加强国际间目录学学术交流,借鉴外国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加速我国目录学整体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 目录学思想 中西目录学 西方目录学 比较研究 理论与实践 中国目录学 目录学 中国古代书目 目录学研究 文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录学与科学研究
5
作者 敬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正】 目录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是当前目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这个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起来,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促成了本文的写作。
关键词 目录学思想 科学研究工作 新技术革命 目录学研究 书目工作 文献资料 目录工作 图书馆 书目文献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中国目录学史》 被引量:1
6
作者 傅立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与特色方面来寻找答案。通读全书,发现乔著的第一个特色是创造性的见解和真知灼见颇多。该书善于在指出前人失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过去人们常根据《隋志》的一些评述,如“世相祖述,无所变革”等,就断定魏晋南北朝目录学“发展缓慢”,处于低谷。乔著不为成见所囿,大胆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目类型,书目体例、书目分类都有所创新和变革,目录学思想也极其活跃,它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 集大成 中国古代目录学 书目分类 目录学思想 出版发行
全文增补中
我国古代目录和目录学家简介
7
作者 梁林德 向东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8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录是揭示、报导和检索图书资料的工具,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指引治学入门的向导,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南。我国是一个文明古老的国家,目录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长期的古代社会中,出现了许多目录著作和目录学家。这是一份宝贵的文... 目录是揭示、报导和检索图书资料的工具,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指引治学入门的向导,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南。我国是一个文明古老的国家,目录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长期的古代社会中,出现了许多目录著作和目录学家。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一点中国目录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目录学思想 古代目录 目录工作 中国目录学 我国古代 图书资料 目录事业 图书分类法 七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译列宁《书评(尼·亚·鲁巴金“书林概述”第二卷)》的一些说明
8
作者 孟昭晋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期36-,35,共2页
1959年,《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0卷出版,其中向我国广大读者提供了学习列宁目录学思想遗产的一些宝贵文献。《书评(尼·亚·鲁巴金编【书林概述】)》(《列宁全集》第20卷254—257页)一篇尤为重要。它体现着列宁目录学思想的精华... 1959年,《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0卷出版,其中向我国广大读者提供了学习列宁目录学思想遗产的一些宝贵文献。《书评(尼·亚·鲁巴金编【书林概述】)》(《列宁全集》第20卷254—257页)一篇尤为重要。它体现着列宁目录学思想的精华,每个研读目录学的人从中吮吸理论的养分。这篇译文在二十多年里为图书馆学专业选印作教学资料,为广大师生捧读,功奠大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校读原文,就会发现,59年译文或许由于时间仓促等原因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目录学思想 思想遗产 书评 巴金 图书馆学专业 概述 教学资料 译文 自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