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系将领周盛传的西洋技艺知行
1
作者 王靖楠 王瑞成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行伍出身的淮军将领周盛传因为历史的际遇,在晚清的初始阶段就进入上海接触到了西洋军事技术,很快又赴天津驻防,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西洋军事技术,编写《操枪程式》训练盛军,运用西洋器械于工程建设,也热衷于西洋科技系统中的火车、... 行伍出身的淮军将领周盛传因为历史的际遇,在晚清的初始阶段就进入上海接触到了西洋军事技术,很快又赴天津驻防,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西洋军事技术,编写《操枪程式》训练盛军,运用西洋器械于工程建设,也热衷于西洋科技系统中的火车、轮船、电报等技术。另一方面,其自身传统经验与学习西洋实践经验混合,呈现亦中亦西的特点,而在价值信仰层面则保持传统观念。这体现了晚清以周盛传为代表的淮系历史人物“实践—经验”路径的“近代化”模式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传 淮军 西洋技艺 传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簪记》与昆剧小全本的建构
2
作者 吕靖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有别于其他昆剧经典的命运,《玉簪记》问世后不久即遭遇各种“差评”,且一直持续到近代,批评者中不乏像吕天成、祁彪佳、李渔和吴梅等著名曲家。他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质疑作品人物、剧情不合理;二是指责其声律存在问题。然而... 有别于其他昆剧经典的命运,《玉簪记》问世后不久即遭遇各种“差评”,且一直持续到近代,批评者中不乏像吕天成、祁彪佳、李渔和吴梅等著名曲家。他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质疑作品人物、剧情不合理;二是指责其声律存在问题。然而,备受訾议的《玉簪记》,舞台演出却深受各阶层观众的喜爱与欢迎,并被成功改编为小全本戏。《玉簪记》的历史演变及演出经验,甚至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天昆剧小全本的建构具有诸多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记》 訾议 盛传 小全本 剧本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