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题材“盛世情结”叙事的思想内涵
1
作者 刘起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4,共4页
历史题材的"盛世情结"叙事,包括围绕盛世主宰者展示辉煌图景、聚焦杰出变革者开创盛世进程、探究危局挽救者中兴末世王朝困境和"戏说"升平盛世皇家风情四类。作品显示出对历史认同性还原的艺术观、"人杰"... 历史题材的"盛世情结"叙事,包括围绕盛世主宰者展示辉煌图景、聚焦杰出变革者开创盛世进程、探究危局挽救者中兴末世王朝困境和"戏说"升平盛世皇家风情四类。作品显示出对历史认同性还原的艺术观、"人杰"敬仰和功利至上的价值观、立足庙堂文化和执政事功的历史观。但存在拘囿于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以社会体制理性代替人本理性的思想偏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世情结 叙事类型 思想观念 价值偏失 时代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与历史叙事的“盛世”情结
2
作者 王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56,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文学叙事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盛世情结"。这无疑源自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抵抗需求,又符合国家改革中全民族的盛世心理期待。作家通过描写历史盛世时空,集中笔力发掘传统文化的菁华力量。但是,"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文学叙事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盛世情结"。这无疑源自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抵抗需求,又符合国家改革中全民族的盛世心理期待。作家通过描写历史盛世时空,集中笔力发掘传统文化的菁华力量。但是,"盛世情结"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遮蔽、抹杀了封建历史文化弊端,未能站在现代文明立场反思传统历史。因而,描写什么样的盛世,事实上关系到国家文化的走向,关系到传统文化菁华如何进行现代转型,有必要对"盛世"情结作进一步的反思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历史叙事 盛世情结 全球化 历史文化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政治与学术之间——20世纪以来的“康乾盛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4-191,278-282,共23页
本文旨在探讨20世纪的政界、学界如何评价"康乾时代"及其原因。在20世纪,人们对康乾时期的评价受到三个方面的主要影响。一是传统史家和中国人普遍的盛世情结的影响;二是经历了从传统史学到"新史学",再到马克思主... 本文旨在探讨20世纪的政界、学界如何评价"康乾时代"及其原因。在20世纪,人们对康乾时期的评价受到三个方面的主要影响。一是传统史家和中国人普遍的盛世情结的影响;二是经历了从传统史学到"新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史学思潮的影响。三是受到20世纪中国政治变革和社会背景变化的影响,对清朝历史的评价,经常成为各种政治派别表达其政治思想的一个途径。由此可知,历史学必须要接受现实社会的各种命题和要求,历史学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史学的客观性不可能突破时代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乾盛世 20世纪 盛世情结 史学思潮 政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士人的恋京心态 被引量:1
4
作者 洪迎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唐代士人有着普遍而强烈的恋京心态,当时的诗人甚至说“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在这一心态制动下,不仅有大量士子为了科举功名久寄长安,身不在长安的唐代士人们也参与创作了大量以望京、忆京、梦京、思京、归阙等为主题的诗歌。其中... 唐代士人有着普遍而强烈的恋京心态,当时的诗人甚至说“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在这一心态制动下,不仅有大量士子为了科举功名久寄长安,身不在长安的唐代士人们也参与创作了大量以望京、忆京、梦京、思京、归阙等为主题的诗歌。其中,贬谪文人和动乱流寓文人的思京恋阙情绪尤为强烈。流贬士人从离京赴任开始,眷念京城的“强烈情感”便主导着他们的意志,构成其被贬后意识的“主要内容”。因社会动乱流寓在外的文人如杜甫、韦庄等,他们思念长安的精神内涵,除了对个人生活和政治归属的诉求,还有对国事民生的忧虑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其家国同一精神与屈原一脉相承,在思京诗中显示出更丰富的情感内容和更高的思想境界。与前后朝的士人相比,唐人强烈的恋京心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独特性,因之所创作的恋京诗也蔚为大观。这一现象在本质上缘于唐人对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信守和执着的事功精神。即使在政局紊乱、救时无方的中晚唐,士人们无奈退避,对长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疏离,也未曾真正放弃对事功的追求和长安的眷恋。此外,这一心态还与唐人心中的长安情结与盛世情结、唐代官僚对君主的强烈依附以及唐人重内轻外的任职观念诸时代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士人 恋京诗 盛世情结 家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