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R2与MMP2在酒精性肝病肝窦毛细血管化中的协同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阎明 刘慧敏 +2 位作者 张喜红 张玉泉 罗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5-1520,共6页
目的:探讨盘状区域受体2(DDR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理进程中的表达及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橄榄油拌平衡饲料喂养大鼠的基础上给予60%(V/V)白酒胃内灌注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4周、8周... 目的:探讨盘状区域受体2(DDR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理进程中的表达及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橄榄油拌平衡饲料喂养大鼠的基础上给予60%(V/V)白酒胃内灌注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4周、8周、12周和16周末观察肝组织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Ⅰ、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DDR2及MMP2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与肝窦毛细血管化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鼠白酒灌胃4周出现肝脏脂肪变性,随灌胃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为肝脏坏死、炎症及纤维化。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DDR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造模时间延长表达增加(P<0.01)。MMP2 mRNA和蛋白表达自造模4周开始升高,于12周达峰值,造模16周下降,各模型组MMP2 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DR2与MMP2、网状纤维、Ⅰ、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酒精性肝病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程中DDR2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其可能通过效应蛋白MMP2在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酒精性 肝窦毛细血管化 受体 盘状区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Z支架蛋白PDZK1通过PDZ1与PDZ3结构域与磷脂酶Cβ2羧基末端PDZ结合模块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严瑾 刘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1-998,共8页
磷脂酶Cβ(PLCβ)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磷脂酶Cβ可以产生3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二乙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和质子.在果蝇中,磷脂酶Cβ通过它的羧基末端... 磷脂酶Cβ(PLCβ)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磷脂酶Cβ可以产生3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二乙酰甘油(DAG)、三磷酸肌醇(IP3)和质子.在果蝇中,磷脂酶Cβ通过它的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PBM)与盘状同源区域(PDZ)支架蛋白—失活无后电位D蛋白(INAD)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果蝇的光信号传导.在哺乳动物中,磷脂酶Cβ家族有4个亚型,每1个亚型的羧基末端都有1个典型的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这一结构特点提示我们,磷脂酶Cβ可能通过其羧基末端的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与盘状同源区域支架蛋白相互作用,进而调节它们自身的细胞定位和功能.然而,目前仍对哺乳动物磷脂酶Cβ家族的盘状同源区域结合蛋白知之甚少.本文运用分析型凝胶过滤和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磷脂酶Cβ亚型的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与不同盘状同源区域蛋白质的结合.结果表明,磷脂酶Cβ2的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可以特异地与含有4个盘状同源区域的支架蛋白—盘状同源区域蛋白1(PDZK1)以2∶1的方式相互结合.进一步的测定显示,磷脂酶Cβ2羧基末端盘状同源区域结合模块在盘状同源区域蛋白1上的结合位点为第1和第3个盘状同源区域,而它们与磷脂酶Cβ2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1.8±3.4μmol/L和33.3±8.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β 盘状同源区域 盘状同源区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