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C的提升机盘式制动系统安全监护装置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肖兴明 胡顺发 +2 位作者 张步勤 宋玉朋 履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9,共2页
为了保证多绳摩擦提升机盘式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盘式制动系统的监护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系统构成和各部分的设计。该装置能够在线实时地对制动器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具有提升机检测、运行故障报警和故障状态... 为了保证多绳摩擦提升机盘式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盘式制动系统的监护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系统构成和各部分的设计。该装置能够在线实时地对制动器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具有提升机检测、运行故障报警和故障状态存储记忆的"黑匣子"功能,有利于故障分析和提升系统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提升机 盘式制动系统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小荟 肖兴明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4-47,共4页
针对提升机制动系统的现状,根据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及数学解析方法。
关键词 盘式制动系统 电液比例控制 数学模型 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变速度的盘式制动系统的颤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守东 郭立新 孙德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制动过程中的黏滑与颤振是一个与摩擦密切相关的复杂动力学问题.为了研究制动盘与摩擦片的黏滑与颤振现象,建立了制动系统考虑制动盘旋转自由度的五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方法,通过改变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压力和初速度,研... 制动过程中的黏滑与颤振是一个与摩擦密切相关的复杂动力学问题.为了研究制动盘与摩擦片的黏滑与颤振现象,建立了制动系统考虑制动盘旋转自由度的五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方法,通过改变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压力和初速度,研究速度时变的动力学特性,从而探索其黏滑与颤振现象产生的相关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制动盘和摩擦片的切向振幅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低速时制动盘和摩擦片切向将产生明显的黏滑颤振,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增加,黏滑颤振逐渐减小;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加,切向和法向的振动有增强趋势,系统由纯滑动逐渐进入黏滑运动并产生颤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制动系统 黏滑 制动颤振 非线性动力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运带式输送机盘式制动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包继华 于岩 周满山 《煤矿自动化》 2000年第5期9-10,共2页
对下运带式输送机盘式制动系统的结构设计、制动原理及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 ,并着重讨论了制动装置在松闸、施闸及输送机正常运行过程中油压的确定。
关键词 下行胶带输送机 液压控制 盘式制动系统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刹车制动系统形状优化的基频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再发 宋马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为改善刹车制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依据动力学原理推导盘式刹车片的固有频率解析式,运用OptiStruct对不同材料属性的盘式刹车片进行模态分析并验证理论解析的正确性,确定制动系统中最佳的材料。基于HyperMorph对盘式制动盘进行预变形定义... 为改善刹车制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依据动力学原理推导盘式刹车片的固有频率解析式,运用OptiStruct对不同材料属性的盘式刹车片进行模态分析并验证理论解析的正确性,确定制动系统中最佳的材料。基于HyperMorph对盘式制动盘进行预变形定义并作为形状优化的设计变量,通过OptiStruct优化求解器计算盘式制动盘的最佳结构形状和设计变量灵敏度。它大大提高了盘式制动盘的低阶固有频率且灵敏度分析可给出优化过程中对优化结果影响最大的设计变量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该方法对提高刹车制动系统的性能、降低制动噪音和减小振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原理 盘式制动系统 模态分析 形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轮轨蠕滑的高速列车制动非线性振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鲁昌霖 王志伟 +1 位作者 王权 莫继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9,共10页
为了揭示在制动工况下轮轨蠕滑对高速列车非线性振动的影响,考虑Polach轮轨蠕滑和盘片Stribeck摩擦,建立了高速列车盘式制动系统的3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积分法求解制动系统的振动响应,并与线路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 为了揭示在制动工况下轮轨蠕滑对高速列车非线性振动的影响,考虑Polach轮轨蠕滑和盘片Stribeck摩擦,建立了高速列车盘式制动系统的3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积分法求解制动系统的振动响应,并与线路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该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低速下盘式制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对比分析了Polach轮轨蠕滑模型与双线性轮轨蠕滑模型的差异;探究了平均蠕滑率和轨面条件对制动系统振动的影响;揭示了轮轨黏着与盘式制动系统非线性行为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双线性轮轨蠕滑模型,Polach轮轨蠕滑模型受车速影响更为明显,更加符合实际服役情况;平均蠕滑率增大、轨面条件变差将导致混沌运动出现时的制动压力更小,混沌-周期振动交替出现的次数增加,制动系统振动行为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ch轮轨蠕滑 盘式制动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