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溪铜矿开采盘区布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睿栋 谭期仁 杨福波 《采矿技术》 2017年第6期10-13,共4页
沙溪铜矿是我国典型的低品位斑岩型铜矿床,平均品位为0.53%。按照现有的采矿方法和盘区设计,有一部分高品位矿体位于盘区隔离矿柱中;为尽量将采场布置在高品位区域,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凤台山矿段首采中段为研究对象,通过盘区方案设计、... 沙溪铜矿是我国典型的低品位斑岩型铜矿床,平均品位为0.53%。按照现有的采矿方法和盘区设计,有一部分高品位矿体位于盘区隔离矿柱中;为尽量将采场布置在高品位区域,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凤台山矿段首采中段为研究对象,通过盘区方案设计、指标计算与分析,以出矿品位、隔离矿柱损失等指标作为盘区优化衡量指标,对盘区布置进行选优,并得到了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相比原设计方案,盘区采场地质品位由0.42%提高到0.48%,隔离矿柱减少了1308t金属量损失,为矿山开采盘区最优布置、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盘区布置 地质品位 隔离矿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区阶梯式无间柱连续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启月 王树海 +1 位作者 范作鹏 赵国彦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新城金矿深部厚大破碎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开采中存在的深井高应力、矿岩破碎、允许暴露面积小、作业安全性差、矿化严重不均、矿体短、可供布置的矿房个数少、生产能力低等技术难题开展了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盘区阶梯式无间柱连续... 以新城金矿深部厚大破碎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开采中存在的深井高应力、矿岩破碎、允许暴露面积小、作业安全性差、矿化严重不均、矿体短、可供布置的矿房个数少、生产能力低等技术难题开展了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盘区阶梯式无间柱连续充填采矿法。通过进路无间柱连续开采和盘区阶梯式布置实现了深部厚大破碎矿体安全、高效、低贫损开采。二年多的现场工业试验证明,该采矿法采切工程量少、工艺简单、作业机动灵活、安全性好、开采成本低、盘区生产能力大,是一种适合于新城金矿深部矿体的理想采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无间柱连续充填采矿法 阶梯式布置 厚大破碎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大规模盘区回采采场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爱民 刘育明 +2 位作者 王晓谋 张少杰 刘超 《中国矿山工程》 2022年第3期38-42,共5页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逐步向深部发展,将面临着高地应力的问题,探索高应力环境下的采场结构是大规模高效开采的关键。以思山岭铁矿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开展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采场结构研究,对传统条形采场和方形采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逐步向深部发展,将面临着高地应力的问题,探索高应力环境下的采场结构是大规模高效开采的关键。以思山岭铁矿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开展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法采场结构研究,对传统条形采场和方形采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方形采场布置比条形采场布置,更有利于应力分布,有利于工程稳定,故推荐思山岭铁矿深井开采采用40 m×40 m的方形采场,同时为同类深井厚大矿山大规模开采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矿山 布置 地压控制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开采盘区长度划分探讨
4
作者 徐明生 李寿山 +1 位作者 申延 孙贵东 《采矿技术》 2019年第5期6-7,共2页
为解决磷矿山生产过程中盘区布置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在不增加同时生产中段数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盘区布置方式来优化盘区尺寸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600 m长盘区方案,能在满足矿山生产规模要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盘区划分问... 为解决磷矿山生产过程中盘区布置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在不增加同时生产中段数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盘区布置方式来优化盘区尺寸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600 m长盘区方案,能在满足矿山生产规模要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盘区划分问题,且在沙坝土矿实际生产中显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山 优化 盘区布置 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快速建井模式 被引量:4
5
作者 伊茂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19,6,共4页
通过分析神东矿区建设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神东矿区快速建井模式的形成和主要内容,阐述了以斜硐开拓、矿井无盘区布置、辅助运输无轨胶轮化、连续采煤机快速掘进和锚杆支护等为核心的快速建井模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快速建井 斜硐开拓 盘区布置 无轨胶轮化 快速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优化设计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实践
6
作者 张国恩 《陕西煤炭》 2013年第2期78-80,共3页
神东矿区从改变传统矿井工作面布置方式、布置加长加宽加高及不规则工作面、应用放顶煤工艺、创新和引进新的短壁机械化采煤工艺等措施,走出了一条提高资源回收率的成功之路,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煤炭资源 优化设计 盘区布置 短壁机械化 提高回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寒高海拔铜矿采矿方法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建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某高寒高海拔铜矿属分群展布、大致平行产出的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自投产以来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及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所设计方案上下盘围岩暴露面积大、对矿体形态变化适应性差、合采矿脉间的夹石无法剔除、采场布置和... 某高寒高海拔铜矿属分群展布、大致平行产出的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自投产以来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及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所设计方案上下盘围岩暴露面积大、对矿体形态变化适应性差、合采矿脉间的夹石无法剔除、采场布置和回采顺序的灵活性差、胶结充填成本高,难以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通过综合研究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生产现状,确定采用机械化盘区上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并使用大型无轨设备进行采掘作业。经对比,优化后的开采方案生产能力、回采率、机械化程度均得到了提高,采场安全性得到加强,采矿工艺对矿体的适应性增强,贫化率大幅度降低,并极大地减少了胶结充填的比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盘区生产能力提高6.16%,综合回采率提高13.78%,综合贫化率降低7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薄至中厚矿体 盘区布置 机械化上向进路充填法 大型无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