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拖拉机前盖组合钻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设计
1
作者 孟俊焕 李丽 冯振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前盖是小型拖拉机的多孔零件,在以往的逐孔加工中,其加工精度较低,为上,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率低,不利于保证零件加工精度。为此,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全面分析被加工零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设备的不足,并对16孔单工位组合钻床... 前盖是小型拖拉机的多孔零件,在以往的逐孔加工中,其加工精度较低,为上,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率低,不利于保证零件加工精度。为此,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全面分析被加工零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设备的不足,并对16孔单工位组合钻床主轴箱进行创新设计,解决了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主轴箱传动系统 设计 盖组合钻床 小型拖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稀井区天然气藏储盖组合定量预测方法研究:以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静 刘震 +1 位作者 孙志鹏 孙晓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6-806,共11页
南海北部油气勘探表明天然气是本地区主要的资源类型。与石油相比,天然气藏的形成对盖层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开展天然气藏储盖组合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计和调研的方法,将砂岩储层孔隙度12%定义为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有效储层... 南海北部油气勘探表明天然气是本地区主要的资源类型。与石油相比,天然气藏的形成对盖层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开展天然气藏储盖组合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计和调研的方法,将砂岩储层孔隙度12%定义为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有效储层评价的下限参数,将泥岩排替压力1 MPa定义为天然气有效泥岩盖层评价的下限参数。利用测井资料开展了单井天然气藏储盖组合窗口定量预测,得出陵水凹陷W22-1井发育单个天然气藏储盖组合窗口。在此基础上,针对稀井或无井区,提出了基于地震反演速度剖面的天然气藏储盖组合定量预测方法,以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主洼过井测线为例,开展了天然气藏储盖组合窗口地震预测,确定出该凹陷主洼发育单个天然气藏储盖组合窗口,大体上包括陵水组-莺歌海组上部多套地层,拓宽了陵水凹陷天然气勘探层系。这种方法对其它深水区和低勘探新区均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有效储层 有效 天然气藏储盖组合 预测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刻画方法及其应用
3
作者 付广 丁云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3,共9页
为了搞清含油气盆地断裂与盖层配置(简称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纵向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组合封闭特征及其下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和油源断裂与上中下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封闭和不封闭部位... 为了搞清含油气盆地断裂与盖层配置(简称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纵向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组合封闭特征及其下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和油源断裂与上中下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封闭和不封闭部位叠合,建立了一套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的刻画方法,并利用其刻画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港东断裂与沙河街组一段中亚段(简称沙一中亚段)、东营组二段(简称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结果表明: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沙一下亚段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主要在其东部和西部,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东三段和馆陶组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主要在其中部。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配置组合沙一下亚段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相对发育,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配置组合东三段和馆陶组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相对不发育,不利于油气运聚成藏,与目前港东断裂处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馆陶组内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刻画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置组合 下、中、上部 油气运聚 纵向分布 刻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袋组合盖质量视觉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琳 毛建旭 +1 位作者 龚权华 张寒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针对软袋组合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胶塞缺失或压偏、内盖错位等问题,结合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软袋组合盖质量视觉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硬件系统包括机械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针对软袋组合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胶塞缺失或压偏、内盖错位等问题,结合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软袋组合盖质量视觉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硬件系统包括机械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视觉成像系统。软件系统包括胶塞缺失、胶塞压偏的图像处理算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该系统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袋组合 机器视觉 在线检测 胶塞缺失检测 胶塞放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P-M扩散的医用输液容器组合盖缺陷检测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辉 师统 +1 位作者 何世超 王海洲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2-700,共9页
针对医用输液容器组合盖在生产制造中出现的黑点、毛发、气泡等缺陷问题,设计了基于逆向P-M扩散的医用组合盖缺陷检测系统。首先设计了机械执行、电气控制、图像采集系统,然后采用逆向P-M扩散增强缺陷区域,通过差分后二值化提取缺陷区域... 针对医用输液容器组合盖在生产制造中出现的黑点、毛发、气泡等缺陷问题,设计了基于逆向P-M扩散的医用组合盖缺陷检测系统。首先设计了机械执行、电气控制、图像采集系统,然后采用逆向P-M扩散增强缺陷区域,通过差分后二值化提取缺陷区域,并进行图像滤波,接着利用SVM支持向量机对缺陷与非缺陷区域进行分类,通过交叉验证法自动选择最佳分类参数,解决了医用组合盖表面纹理对缺陷检测的干扰,实现了医用组合盖缺陷检测功能,有效提高了分类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要求训练样本少,适用于不同组合盖缺陷类型检测和检测环境,准确率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组合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逆向P-M扩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房屋钢木组合屋盖整体工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尚春静 颜冬娅 +1 位作者 曹宝珠 李小冬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4-1053,共10页
目的分析验证钢板蒙皮效应对木结构框架刚度的影响,并计算屋架的刚度.方法应用ANSYS对单层房屋钢木组合屋盖结构的荷载-位移进行模拟,分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5种组合屋盖下纵向11根柱子檐口处的荷载-位移变化情况;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屋架... 目的分析验证钢板蒙皮效应对木结构框架刚度的影响,并计算屋架的刚度.方法应用ANSYS对单层房屋钢木组合屋盖结构的荷载-位移进行模拟,分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5种组合屋盖下纵向11根柱子檐口处的荷载-位移变化情况;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屋架荷载-位移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屋架刚度.结果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误差值最大为19.8%,最小为0.6%;所有数据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10.7%,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采用塑性壳体单元、梁单元、弹簧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钢木组合屋盖结构建筑的受力分析,建模方法可用于之后的有限元分析.结论研究表明山墙加钢板,主要增加了山墙框架的刚度,对中间框架刚度提高的贡献不明显;纵墙加钢板对各横向框架的侧向刚度的贡献均很小;而屋面钢板的蒙皮作用能显著提高中间每榀框架的刚度,且山墙不是绝对刚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组合 蒙皮 荷载-位移 有限元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简支组合折板屋盖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级数解
7
作者 赖远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6-71,共6页
本文首先借助两套局部斜坐标系和广义函数--符号函数和阶跃函数,建立了组合折板屋盖的曲面方程,然后应用弹性薄壳振动理论和变分法求得了四边简支组合折板屋盖受迫振动响应的挠度和内力表达式。本文还可解决组合折板的自由振动和静... 本文首先借助两套局部斜坐标系和广义函数--符号函数和阶跃函数,建立了组合折板屋盖的曲面方程,然后应用弹性薄壳振动理论和变分法求得了四边简支组合折板屋盖受迫振动响应的挠度和内力表达式。本文还可解决组合折板的自由振动和静力问题,以及V型折板和长方形双向折板的静力、自由振动和受近振动等问题。故本文实际上包含了九个问题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级数解 组合折板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外盖材料增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永昌 官习鹏 +2 位作者 刘永焯 诸泉 蒋文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1,共5页
采用聚乙烯(PE)、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塑料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弹性体、PE对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力学性能及外盖拉环开启力的影... 采用聚乙烯(PE)、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塑料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弹性体、PE对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力学性能及外盖拉环开启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最显著,当弹性体用量从15份(质量份,下同)增加到30份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高达35kJ/m2,拉伸强度减小,外盖拉环开启力减小,最小达64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当弹性体的用量小于25份时,弹性体在体系中分散均匀;综合考虑,满足外盖拉环开启力小、拉伸强度大和冲击强度大的最佳配方为PP 65份,PE 20份,弹性体25份,抗氧剂及其他助剂共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输液容器 组合 增韧 拉环开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地铁车站拱盖-锚索-注浆组合支护体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国栋 王渭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2,共5页
青岛地铁2号线枣山路车站采用大拱脚拱盖法施工揭示的地质情况与原地质勘探结果不符,原支护体系无法满足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主体结构受力的要求,因此提出含软弱夹层地铁车站拱盖-锚索-注浆组合支护体系。运用数值分析及稳定性增量的... 青岛地铁2号线枣山路车站采用大拱脚拱盖法施工揭示的地质情况与原地质勘探结果不符,原支护体系无法满足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主体结构受力的要求,因此提出含软弱夹层地铁车站拱盖-锚索-注浆组合支护体系。运用数值分析及稳定性增量的方法研究了注浆加固层厚度、锚索位置及条数、锚索初始预应力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组合支护体系最优的支护参数:注浆加固层厚度为3 m,拱脚及下断面中部各打设1根预应力为200 k N的锚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锚索-注浆组合支护体系 数值计算 支护参数优化 法施工 软弱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科良 吴康军 +5 位作者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在北斜坡腹部及西侧裂陷槽存在2个生烃中心,其TOC平均值分别为1.90%和3.46%,有机质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可提供充足且优质的烃源;龙王庙组内部发育的颗粒滩体岩溶储层与上覆高台组厚层致密泥质云岩,构成了优势储-盖组合;区内广泛发育的油源断裂可作为纵向优势运移通道高效输导油气。(2)研究区龙王庙组具3期成藏特征:晚三叠世末期(约214~206 Ma)发生第1期充注,大量成熟油聚集形成古油藏;早侏罗世末期(约193~186 Ma)发生第2期充注,表现为“多油少气”混合充注;中侏罗世末期(约170~164 Ma)发生第3期充注,大量油裂解气充注储层并聚集形成现今气藏。(3)研究区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加里东早期—二叠纪前少量低熟油充注阶段、二叠纪—三叠纪大量成熟油充注形成古油藏阶段、中侏罗世—白垩纪古油藏被破坏形成裂解气藏阶段以及晚白垩世至今气藏调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滩体岩溶储层 泥质云岩 储-盖组合 油源断裂 古油藏 混合充注 裂解气 龙王庙组 寒武系 北斜坡 川中古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孔友 查明 +3 位作者 王绪龙 吴时国 张立刚 聂政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2,共8页
本文在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重新描述的基础上,选择经历了多旋回构造与沉积演化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准噶尔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2套区域性盖层和数个局部盖层,它们构成6套生、储、盖组合。同时,钻井揭示... 本文在对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重新描述的基础上,选择经历了多旋回构造与沉积演化的准噶尔盆地进行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准噶尔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2套区域性盖层和数个局部盖层,它们构成6套生、储、盖组合。同时,钻井揭示盆地超压发育,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将地层压力在垂向上划分为2个常压系统和3个超压系统。该盆地垂向通道众多,构造活动期流体上下连通性好,整体可划为一个复杂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然而,断裂活动具幕式特征,相对盆地演化史,大部分时期处于静止封闭状态。因此,进一步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6个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①二叠系自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②三叠系他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③侏罗系混源超压半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④白垩系—侏罗系混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⑤古近系—白垩系混源超压封闭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⑥新近系他源常压开放型成藏动力学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成藏条件、成藏动力和成藏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盖组合 地层压力系统 成藏动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三段层序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条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素青 沈渭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2,共6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大民屯凹陷古近系划分为两个层序:层序Ⅰ相当于沙四段和沙三段,层序Ⅱ相当于沙一段和东营组。层序Ⅰ发育湖侵和高位两个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又分上、下两部分。依据对构造、物源、气候和湖平面变化等层序控制因素的...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大民屯凹陷古近系划分为两个层序:层序Ⅰ相当于沙四段和沙三段,层序Ⅱ相当于沙一段和东营组。层序Ⅰ发育湖侵和高位两个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又分上、下两部分。依据对构造、物源、气候和湖平面变化等层序控制因素的分析结果,总结了不同体系域与生、储、盖层之间的关系:生油层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当中,也是古生界潜山油藏的区域盖层;储集层主要发育在下部高位体系域,为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和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上部高位体系域底部发育另一区域性盖层。上述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在该区油气聚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潜山和下部高位域储集体是深化勘探的潜在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层序地层 体系域 生、储、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热兹卡兹甘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海平 傅恒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26,共7页
本文以石炭系为主要研究目的层,综合地层、构造、油气等研究成果,从目的层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评述了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下石炭统烃源岩为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广、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较... 本文以石炭系为主要研究目的层,综合地层、构造、油气等研究成果,从目的层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及生储盖组合等方面评述了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下石炭统烃源岩为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广、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大;储层主要发育孔隙型和裂缝型两种类型;盖层主要为石炭系和二叠系。结合生、储、盖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区发育4套生、储、盖组合,并根据各构造单元油气的地质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远景区:西部坳陷带(特斯布拉克坳陷和科克潘索尔坳陷北部)和东部隆起带(萨雷苏隆起和塔斯金隆起北部),4个最有利局部构造:西背斜、克济尔卡克、塔拉普及中萨雷苏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特征 生-储-盖组合 石炭系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牙刷状”油藏成藏特征与模式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传炳 庞雄奇 +6 位作者 马奎友 庞宏 火勋港 付亮亮 张心罡 梁星如 吴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581,共16页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然而实际勘探中许多直井无法获得工业产能。以束鹿凹陷车城油田沙河街组“牙刷状”油藏为研究对象,从储层特征、隔夹层特征、盖层特征、油气来源及运移路径,综合分析了“牙刷状”油藏成藏条件...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然而实际勘探中许多直井无法获得工业产能。以束鹿凹陷车城油田沙河街组“牙刷状”油藏为研究对象,从储层特征、隔夹层特征、盖层特征、油气来源及运移路径,综合分析了“牙刷状”油藏成藏条件及成藏过程,并总结了其成藏模式。研究表明:“牙刷状”油藏富集于优势砂地比储层中,油藏间被盖层分隔成不同的压力系统,油藏内被相对致密的砂岩隔夹层分隔成一系列压力系统相同的储集单元;断层是“牙刷状”油藏成藏的平面运移及垂向运移主要通道。该地区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原油充注是“牙刷状”油藏的主要油气来源,且该期充注的油气沿同期发育的断层运移至地表浅层并散失,使得油气层厚度随深度变浅逐渐减小;油气运移方向与优质储层展布方向大致垂直,导致油藏集中发育在油气运移方向上的断层圈闭中,形成了一系列“牙刷状”油藏。文章系统论述了“牙刷状”油藏的成因机制,为研究区后续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条件 储层特征 储-盖组合 运移路径 成藏模式 “牙刷状”油藏 束鹿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盆地石炭系致密砂岩气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邢徐娇 胡明 +2 位作者 尹鹏 张亚臣 赵杰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7,55,共4页
位于甘肃走廊区东部的武威盆地烃源岩发育,且盆地内上石炭统羊虎沟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好,具有较好的致密砂岩气勘探前景。利用实测数据,从生、储、盖方面对盆地内石炭系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武威盆地石炭系上石... 位于甘肃走廊区东部的武威盆地烃源岩发育,且盆地内上石炭统羊虎沟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好,具有较好的致密砂岩气勘探前景。利用实测数据,从生、储、盖方面对盆地内石炭系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武威盆地石炭系上石炭统太原组、羊虎沟组和靖远组是较好的生油岩,为致密砂岩气藏提供充足气源条件;石炭系致密砂岩分布广泛,其中以上石炭统羊虎沟组致密砂岩储层物性最好,可作为致密砂岩储集层;生油岩和储集层间互出现,作为生油岩的暗色泥岩、页岩及泥晶灰岩同时又起到盖层的作用,因而石炭系自生、自储、自盖的生储盖组合是主要的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致密砂岩气藏 生、储、盖组合 石炭系 武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地震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方磊 彭妙 +3 位作者 韩俊 陈槚俊 马德波 毛丹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369,共16页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油气勘探向超深层推进,早期建立的对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基于最新的超深井实钻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合成...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油气勘探向超深层推进,早期建立的对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基于最新的超深井实钻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井-震标定及连井地震大剖面追踪解释,对深层、超深层地震反射波组进行了准确标定,明确其地层含义并厘定了关键标志层。同时重点对中寒武统含膏岩系盖层、中、下寒武统生-储-盖组合及顺托果勒地区“串珠”反射等关乎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表明:①盆地中部以下古生界为主的深层、超深层整体上具有“六强、七弱、三中等、一杂乱”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与地层岩性、地层速度的纵向分层特征一致。②中寒武统膏盐岩增强了地层波速的垂向非均一性,膏盐岩含量越高,地震反射波组振幅越强。中寒武统膏盐岩含量存在区域分布差异:塔中膏盐岩含量最高;轮南低凸起轮探1井区不发育纯膏盐岩;顺托果勒及顺南地区,中寒武统膏岩盐主要发在育沙依里克组,以强振幅反射波组和“云雾状”反射波组的局部增厚、褶皱变形或断层错断处显著减薄等现象为识别标志。③中、下寒武统生-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于塔北南斜坡、顺托果勒低隆及顺南地区,塔中局部地区烃源岩和储层条件较差。④在顺托果勒地区存在3种类型的“串珠”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反射波组 含膏岩系 盐下“生-储-组合 深层-超深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