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盖板式冲缝型空气集热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宪莉 李超 +1 位作者 张彦 任绳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10-1817,共8页
提出一种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将吸热板设置成冲缝型,提高换热效果,改善集热器内部气流组织。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气流穿过吸热板时的局部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证实该集热器的优越性。在对传热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空气进... 提出一种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将吸热板设置成冲缝型,提高换热效果,改善集热器内部气流组织。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气流穿过吸热板时的局部阻力系数经验关系式,证实该集热器的优越性。在对传热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空气进出VI温升和有效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模拟优化集热器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平均冲缝间距、冲缝当量直径、集热器高度、空气流量(单位集热面积的流量)范围分别为0.08~0.12m、0.008~0.012m、1.8~3.0m、40~80m^3/h(0.012~0.025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 局部阻力系数 有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板式冲缝型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宪莉 由世俊 +1 位作者 张欢 林国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8-936,共9页
提出一种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将吸热板设置成冲缝型,从而在不影响集热面积的同时增大了吸热板与空气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并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比Matlab程序模拟值和实验值,两者基本吻合... 提出一种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将吸热板设置成冲缝型,从而在不影响集热面积的同时增大了吸热板与空气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并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比Matlab程序模拟值和实验值,两者基本吻合,空气出口温度的平均偏差为1.1℃,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正确,可用来深入研究该集热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集热器结构尺寸和物理参数,冲缝当量直径对热效率和空气进出口温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吸热板外表面发射率、盖板内表面发射率、盖板外表面发射率、平均冲缝间距和集热器高度;对于进口参数和环境条件,空气进口温度、环境温度和室外风速对热效率和空气进出口温差的影响均非常显著,而送风量和辐射强度对空气进出口温差影响显著。总体来看,若吸热板采用选择性涂层或盖板采用高透性低辐射玻璃,该集热器热效率较高,且与建筑一体化程度高,应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 热效率 空气进出口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宪莉 李超 +1 位作者 陈高峰 任绳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80-1288,共9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真空玻璃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对由该集热器和蓄热器构成的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的热性能进行研究。利用热平衡法和频域回归方法,建立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和建筑的传热数学模型,并经过实验验证,进而以1月份平均太阳能保... 提出一种新型的真空玻璃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对由该集热器和蓄热器构成的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的热性能进行研究。利用热平衡法和频域回归方法,建立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和建筑的传热数学模型,并经过实验验证,进而以1月份平均太阳能保证率为目标函数,模拟研究集热器和蓄热器的结构参数、物性参数对系统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月份平均太阳能保证率随吸热板发射率和冲缝当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平均冲缝间距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适宜的平均冲缝间距取值范围为P≥0.08m;随集热器面积和蓄热器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但太阳能保证率随蓄热器体积增大而增长的速率迅速降低,适宜的蓄热器体积与集热器面积之比应为0.15~0.26m^3/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玻璃盖板式冲缝型集热器 蓄热器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 太阳能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