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监视居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黄保轩
-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23-25,共3页
-
文摘
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在本次刑诉法修改过程中引起了较大争议,本文就本次修改监视居住法律定位、适用范围等问题和指定监视居住修改的重大意义做些解读,以期能够为准确把握刑诉法修正案关于调整监视居住措施的立法精神。
-
关键词
监视居住
指定居所
羁押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文本分析视角下监视居住适用条件的逻辑冲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程光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1-35,共5页
-
文摘
在我国,监视居住一般被定位为逮捕的替代性措施,在适用条件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其在刑事诉讼立法上却出现了明显的逻辑矛盾,即在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不予逮捕后仍存在适用监视居住的可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文简称为《刑事诉讼法》)规定,在检察机关未批捕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侦查机关仍旧可以对案件进行有效侦查,这对刑事案件侦破具有实际意义。但是,为使我国监视居住制度在整体上更加精细,我们应当从规范司法实践、参考司法解释以及化解条文逻辑矛盾的角度对其进行完善。
-
关键词
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
逮捕
立法重构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 3
-
-
作者
侯杨琳
-
机构
中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43-145,共3页
-
文摘
监视居住制度因与取保候审制度适用混同而为人诟病,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监视居住制度进行了重大扩充,特别是对指定监视居住制度的修正使其有了独立于一般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条件和法律后果。但由于立法上缺漏使得该制度隐含着巨大的法律适用风险,基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法律属性和"准羁押"的外观特征,应当从严解释其适用条件,完善关于指定居所、执行程序等相关规定,确保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得到良好的运用和规制。
-
关键词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法律属性
适用条件
立法完善
-
分类号
DF7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法律监督
- 4
-
-
作者
龚凡霞
王爽爽
-
机构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9-71,共3页
-
文摘
新刑诉法第73至77条首次引入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但在司法实务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漏洞颇多,检察机关如果不能依法全面行使法律规定的监督权,脱管漏管、变相羁押现象难免时有发生。因此,检察机关必须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监督。同时应赋予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控告申诉的诉讼权利和确立错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国家赔偿责任制度,以保障被采取强制措施人的救济权力。
-
关键词
指定居所
监视居住
法律监督
新型检警关系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监视居住期间逃跑再投案的,不宜认定为自首
- 5
-
-
作者
夏有文
-
机构
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9X期15-15,共1页
-
文摘
犯罪嫌疑人在监视居住期间逃跑后再投案的,是否应认定为自首?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在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后潜逃,后又主动归案,其归案完全是在其本人意志的决定下自动为之,因此其行为符合"自动投案"的本质属性,其投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应当认定为自首。
-
关键词
监视居住
自动投案
犯罪事实
强制措施
司法实践
如实供述
自首制度
减轻处罚
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中央商场深陷雨润漩涡
- 6
-
-
作者
陈欣
董晓洁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会计系
-
出处
《董事会》
2015年第12期54-57,共4页
-
文摘
中央商场约有2/3的有息负债为短期借款,雨润集团非上市的部分可能比例还更高。在需要长期投入的房地产项目销售不畅、现金流难以回笼的情况下,可以预期随着大量借款在未来一年中到期,中央商场将面临严峻的还款压力自从2015年3月23日"雨润系"实际控制人祝义财被监视居住后,其一手打造的众多旗下企业广受各方关注。
-
关键词
监视居住
还款压力
雨润集团
现金流
短期借款
项目销售
食品集团
非流动负债
中期票据
净流出
-
分类号
F71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两起交通事故刑事责任追究情况
- 7
-
-
-
出处
《道路交通管理》
2017年第4期7-8,共2页
-
文摘
以案警示,企业须认真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将今年以来发生的2起典型重大、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追究刑事责任情况向社会公布,希望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行业及从业人员,特别是运输企业、客货运场站、货运源头企业、车辆生产维修企业等重点企业,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义务,认真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
关键词
公安部交管局
追究刑事责任
重大责任事故罪
取保候审
严重超载
强制措施
立案侦查
二轮摩托车
监视居住
肇事车
-
分类号
U491.3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